高鐵延伸屏東新進度!2024年4月30日內政部都委會召開第1055次會議決議通過新訂高鐵屏東車站都市計畫,屏東縣府表示,感謝行政院與中央各部會對屏東高鐵案的支持與協助,屏東高鐵特定區未來將打造為一個結合便捷交通、高科技產業、運動休閒、優質生活、綠意生態的星特區。 因應高鐵設站屏東及擴大高科技產業發展布局,縣府於屏東市六塊厝地區辦理新訂都市計畫,劃設面積約307公頃,並自2023年啟動都市計畫法定程序,3月30日辦理公開展覽40天,7月6日經縣都委會審議通過,7月31日報請內政部審議,於報部至今共計3次部都委會專案小組及現地會勘、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公益性及必要性評估報告及環境部政策環評徵詢意見,有賴中央地方加速推進,歷時9個月,終於4月30日獲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 縣府表示,新訂都市計畫以高鐵屏東車站為核心,結合周邊先行開發建設之屏東縣運動休閒園區、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南部科學園區屏東園區及屏科實驗中學作空間規劃整合,未來將作為串聯南台灣高科技廊帶關鍵地區,加速帶動「屏東星特區」發展產業新聚落,帶動產業多元發展及轉型,加速創新,提升城市競爭力。 城鄉處指出,縣府配合中央政策方向,特於計畫區內留設4.86公頃社福用地(占區段徵收範圍3.28%),預計可提供800戶以上社會住宅,為全台第1個非六都整體開發範圍劃設3%以上社宅儲備用地之縣市,對屏東都市規劃具指標性意義。 近年屏東高鐵站區周邊重大建設一棒接一棒如期進行,國科會主導的屏東科學園區2023年5月19日動土,屏科實驗中學2024年4月23日動土,均預定於2027年全區完工;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所轄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2023年3月27日動土,預定2025年完工。縣府將積極招商引資,吸引優秀人才駐留屏東;另外由縣府規劃之運動休閒園區第1期預定2024年底動土,2027年完工,至交通銜接需求部分,縣府推動特定區周邊6條聯外道路改善計畫亦已獲中央補助,目前積極辦理相關道路規劃設計及用地取得作業,力拚2027年全線開闢完成,完善屏東生活圈通勤路網。
內政部都委會2024年4月30日第1055次會議審議通過「擬定高速鐵路屏東車站特定區計畫(主要計畫)案」,本計畫整合國科會、經濟部、交通部及屏東縣政府等多項重大建設,以高鐵車站專用區為中心,規劃商業、住宅及產業專用區,並導入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結合高鐵與台鐵之軌道建設、周邊道路及人行空間進行整體規劃與發展,形塑屏東智慧新都心。另本案就區段徵收範圍面積內,劃設逾3%的社會福利設施用地,將作為社會住宅興建及複合式福利設施興建用地,讓城市開發之際,就欲先納入居住規劃,以因應屏東高鐵未來周邊整體發展及居住需求。 整合中央、地方發展需求 讓國家資源做最有效益的使用 國土管理署表示,新訂「屏東高鐵特定區」計畫整合中央及地方發展需求,讓國家資源可以發揮最大效益。計畫範圍包括國科會南部科學園區、經濟部科技產業園區擴區及屏東縣運動休閒園區等,經由交通部所推動的高鐵南延屏東建設計劃讓便捷交通能與產業聚落相互銜接與開發,預計未來將可提供103公頃的產業用地,帶動高鐵周邊活絡發展。 國土管理署進一步說明,因應計畫區內各園區就業人口所衍生的居住需求,已預先規劃3處約4.86公頃的社會福利設施用地,占區段徵收範圍3.27%,預計可提供逾800戶社會住宅,充實屏東縣社會住宅的存量及完善各項福利設施,建構機能友善、全齡服務的生活環境。同時符合國內擬定2025年至2032年住宅政策一般縣市在辦理區段徵收應留設3%土地供社會住宅使用的新目標。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未來屏東縣對外可透過高鐵南延建設,實質縮短與北、中縣市的交通距離,完成西部一日生活圈的串聯,並擴大南部半導體「S廊帶」發展效益;對內則是可透過台鐵及道路系統連結屏東市既有生活圈,提升轄內產業、經濟發展優勢及生活機能。綜觀本案能有效促進區域發展、產業轉型,並整合交通運輸、民生及社會福利設施用地與基礎公共設施等多元需求,後續推展成效,亦可作為其它縣市擬定都市計畫之參考。
屏東縣配合內政部開辦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以低於市場租金包租或代管方式提供給所得較低家庭、弱勢對象及就業、就學有居住需求者之租屋協助,至今成功媒合房東與房客300戶,其中房客弱勢戶比重占媒合戶數58%,已超過住宅法規定出租予弱勢戶40%的標準。2023年7月擴大包租代管之目標戶數為400戶,計畫開辦至今尚有200多餘名額,鼓勵房東與有租屋需求民眾踴躍申請,媒合期限至2024年7月17日止。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有兩種方案,包租方案為受政府委託之民間業者承租住宅,由業者與房東簽訂3年包租契約後,再由業者以二房東的角色,將住宅轉租予房客並管理該住宅。代管方案為受政府委託之民間業者協助房東出租住宅給符合資格房客,由房東與房客簽訂租約,業者負責管理該出租的住宅。屏東縣自2019年開辦以來,媒合戶數逐年由100戶增加至400戶,照顧更多有租屋需求的民眾。 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開辦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至今已5年,成功媒合多組房東及房客租屋需求,對於房東而言,減少管理房子負擔,且享有賦稅、修繕費等多項優惠補助,鼓勵屏東縣有意願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房東踴躍加入公益出租輕鬆收租行列;對於有租屋需求的民眾而言,可以優惠租金承租,且減輕尋找合適房源之壓力。 參加包租代管計畫之房客除以優於市價8~9租金承租外,申請資料將同步帶入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審查,主動審查是否符合租金補貼資格,依不同級別,符合者每戶每月可補貼2,000元至3,600元不等,減輕租屋族經濟負擔。 為鼓勵房東將閒置空屋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房東享有專業管理租屋服務最多3年,可輕鬆收租外,亦享有稅賦減免(房屋稅比照自用住宅稅率1.2%、地價稅比照自用住宅稅率2‰、綜合所得稅租金1萬5,000元以下全免稅,以上部分扣除60%),每年修繕補助最高1萬元(最多補助3年),另有居家安全相關保險費用補助每年每屋最高3,500元補助及簽約公證費3,000元補助。 屏東縣政府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第4期計畫委辦業者有2家,分別為「兆基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屏東分公司」及「富山房屋買賣有限公司」,有意願的房東及房客皆可安心逕洽業者諮詢。
4月3日全台強震,苗栗縣雖未發生重大災情,但是縣長鍾東錦居安思危,2024年4月16日上午在縣務會議中,要求工商發展處針對「軟腳蝦建物」、「施工中建物」潛藏的危機,加強盤點、補強,以確保安全。 苗栗縣府召開2024年第13次縣務會議,縣長鍾東錦了解相關局處借鏡台北市某知名素食餐廳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在加強縣內餐飲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講習及嚴格把關食材、醬料、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措施,並緊盯配合中央推動大矽谷計畫的進度及明湖水岸遊憩廊帶亮點計畫、客家文學花園等重大工程進度。 會中,縣長鍾東錦並裁示,1、4月3日全台強震,苗栗縣雖僅傳出零星小災情,但須居安思危,尤其地震發生後,公共工程的結構與相關的安全設施亟待檢查,如有安全顧慮,應立即採取對策,並請工商處分別針對「軟腳蝦建物」、「施工中建物」潛藏的危機,加強盤點、補強,以確保安全。 鍾東錦表示,國際慢城組織理事長及秘書長一行人日前來台參訪交流,苗栗縣三義鄉、南庄鄉為國際認證的雙慢城,在努力行銷推廣下,已逐漸打開知名度,為將雙慢城亮點推展至國際,讓更多國際遊客到苗栗縣體驗客家人好客精神及山城風光,請文觀、農業、工商、衛生、環保、勞青、原民及教育等局處,積極規畫相關主題活動,以增加慢城曝光度,帶動苗縣觀光、旅宿、餐飲業的蓬勃發展。
屏東縣2024年度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之土地及建物自4月1日起公告為期3個月,2024年公告被繼承人計有644人,土地1,449筆、建物78棟,土地持分總面積約86公頃,依2024年公告現值計算,未辦繼承登記之土地總價值逾11億元。 縣府地政處說明,依土地法第73條及第73條之1規定,不動產自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6個月內,應辦理繼承登記。逾期者每逾1個月處登記費1倍的罰鍰,最高罰20倍;如滿1年仍未辦理登記,地政機關就會依同法公告3個月,促請繼承人聲請登記,倘逾公告期間仍未聲請登記者,將由縣府予以列冊管理,列冊管理期間為15年;逾期仍未聲請繼承登記者,則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並以專戶儲存經標售所得之價款,繼承人得依法領取,逾10年未提領該價款者歸屬國庫。 地政處指出,截至2024年3月底,屏東縣歷年逾期未辦繼承登記已列冊管理之土地累計有2萬9,121筆、建物1,054筆,土地公告現值合計逾141億元。上述不動產標的,民眾可透過手機或電腦上網至屏東縣各地政事務所網站「案件辦理查詢-未辦繼承查詢」系統(系統網址: https://reurl.cc/67r4mr),選取任一(土地所在地)地政事務所或家中長輩的名字,即可快速查詢家中有無尚未辦理繼承登記之不動產,查詢結果將列出所有權人姓名、地段、地號、土地面積等資訊,會呈現列冊管理年度,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地政處表示,為提醒繼承人於期限內申辦繼承登記,屏東縣各地政事務所每個月皆會主動積極清查並通知繼承人儘速申辦。2023年度各地政事務所主動通知件數達4,877件,含土地17,850筆及建物1,867棟;經通知並協助民眾辦理完成繼承登記之件數達3,825件,含土地14,182筆及建物1,592棟,完成申辦率將近8成,積極保障民眾繼承權益。 地政處提醒,為保障自身權益,請繼承者們儘速洽土地所轄各地政事務所辦理繼承登記,如繼承關係複雜或人數眾多,難以會同全體繼承人申辦繼承登記時,建議可由繼承人其中一人或數人,為全體繼承人之利益,申辦登記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避免不動產逾期申請登記被裁罰或被列冊管理。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洽詢屏東縣政府地政處(08-7320415分機5226)及所轄各地政事務所(屏東地政事務所:08-7325253、里港地政事務所:08-7752007、潮州地政事務所:08-7895238、東港地政事務所:08-8331400、枋寮地政事務所:08-8788168、恆春地政事務所:08-8894247),屏東縣政府關心您。
苗栗縣政府因應行政院「桃竹苗大矽谷計畫」,評估960公頃產業儲備用地納入計畫,2024年3月20日立委陳超明邀集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苗栗縣政府等單位召開「桃竹苗大矽谷計畫」推動情形會議,縣長鍾東錦希望得到中央大力支持,並且從長計議讓苗栗發展計畫一次到位。 有鑑於竹南科學園區進駐率已達飽和,但仍有許多企業有用地需求;苗栗縣政府爭取將竹南300公頃、頭份330公頃及後龍330公頃,總面積約960公頃之產業儲備用地,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以利後續辦理國土功能分區調整為城2-3級都市計畫農業區辦理個案變更為產業專區。 縣府工商處說明,苗栗縣有鯉魚潭水庫、明德水庫、永和山水庫;通霄發電廠以天然氣發電,發電量達375萬千瓦,預計2027年擴大機組後將達630萬千瓦;充足的天然氣更是造就本縣粉末冶金產業群聚與興盛,在產業發展方面可謂「供水夠、 不缺電、瓦斯足」。 而爭取將960公頃產業儲備用地納入計畫同時,縣府已規畫好配套措施,包含爭取竹南頭份水資源回收中心再生水興建維運計畫、永和山水庫備援引水管線增加輸水能力工程;爭取中興路拓寬、新建30公尺聯絡道及新建高架橋跨越台1線路口,以改善頭份交流道交通壅塞問題;以及苗栗縣竹南科學園區設立國立實驗高級中學、爭取部立醫院升級為醫學中心分院。 20日縣長鍾東錦、立委陳超明、邱鎮軍、沈發惠團隊秘書、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縣府相關單位主管,共同討論「桃竹苗大矽谷計畫」推動辦理情形,縣長、立委陳超明、邱鎮軍輪番說明苗栗縣的需求及優勢,希望將竹南、頭份、後龍產業儲備用地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讓苗栗發展為科技大縣。 立委陳超明表示,桃竹苗大矽谷計畫中,桃園園區面積為986公頃、新竹縣市322公頃、苗栗290公頃,7大配套措施計畫中桃園27項、新竹縣市19項、苗栗14項;不管在措施或面積中,苗栗都是最少的,但苗栗是最需要也是最適合發展的縣市,希望中央重視苗栗需求,藉由此計畫改變苗栗更藉此帶動台灣的進步繁榮,讓苗栗成為安居樂業的地方。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苗栗縣有完善招商環境及服務,已有許多廠商提出進駐需求的用地問題,鄉親們更是殷切期盼苗栗大展身手,因此除了將縣府已準備好的960公頃納入計畫中,也要一併推動交通、教育、醫療、用水的配套計畫,會中得到中央大力支持,希望能一次到位,往10、20年後來看,讓苗栗充滿美好的未來,鄉親更加幸福快樂。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桃竹苗大矽谷是上位計畫,可以滾動檢討,今日十分高興聽到苗栗縣對此計畫的信心與決心,但所有建設是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聽過簡報之後希望縣府能妥善處理與地方的溝通,有共識就能快速推動,對中央政府來說就是樂觀其成,而交通、水、電、教育等問題,將一併帶回請各部會進一步研擬,可行的政策將會極力促成,讓台灣的產業發展有很好的前景,不僅是苗栗需要中央的支持,事實上是「台灣需要苗栗支持」,進而讓產業發展起來。 立委邱鎮軍也強調,配合鍾縣長政策,縣府盤點竹南、頭份、後龍產業儲備用地納入計畫,會中希望中央對苗栗縣有中長期計畫,做一次通盤檢討並進發展,對苗栗縣的發展才是真正的幫助。
嘉義縣長久以來縣政發展均以農業為主,未有重大工商建設,自縣長翁章梁上任後重新佈局,目前六大產業園區循序漸進蓬勃發展中,包括嘉義科學園區、馬稠後後期、水上南靖、中埔公館、民雄航太及布袋水產加值園區,讓原本以農業立縣的嘉義,工業產值大幅增加,成功改變嘉義縣從農業大縣轉型為農工大縣。 其中,嘉義科學園區開發總面積約88公頃,預估創造57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約380億元,已於2023年5月辦理動土,採分階段開發,公共設施得與廠商建廠同步動工,預計2026年下半年度完成基礎設施、2029年12月全區開發完成;招商部分,已有3家廠商「碳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科分公司」、「芊達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及「新鈺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嘉義分公司」通過南科管理局審議。 馬稠後後期產業園區,開發總面積約343.80公頃,預估創造2萬個就業機會,年產值約1000億元,園區工程目前積極施工中,預計在2025年底完成開發;招商部分,本園區係由嘉義縣政府與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縣府分回111.71公頃產業用地,預計2024年4月第五次公告標售開標後,全部117筆坵塊標售完畢,台糖公司分回坵塊共100.71公頃,其中約45公頃,刻配合行政院指示規劃嘉義科學園區衛星基地;整體引進的產業類別以健康照護科技與機械科技製造業為主要,未來將串聯中南部科技走廊,打造智慧健康照護暨馬稠後智慧機械園區為目標。 另外,中埔及水上產業園區,2處產業園區開發總面積約147.19公頃,預估創造11,7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475億元,已於2022年9月18日辦理動土,採分期分區開發;中埔園區預計2025年12月31日完成公共設施開發,第一區招商已釋出約9.58公頃計有31筆坵塊辦理標租,申租率達9成;水上園區預計2026年12月31日完成公共設施開發,第一區招商已釋出約6.02公頃計有8筆坵塊辦理標租,目前全數申租完畢。 民雄航太產業園區,開發總面積約52公頃,預估創造12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約80億元;目前民雄航太園區東側,中科院已於2023年12月5日辦理動土典禮,將興建研發產製棚廠、研宿大樓及相關基礎設施,預計於2025年底竣工、2026年3月院區啟用;西側園區部分,中科院已於2023年11月提報「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開發建設計畫(中科院嘉義民雄西側土地)」予國防部審議,並續於2024年2月6日提送行政院爭取68億公建經費。 布袋水產加值園區,開發總面積約8.96公頃,預估創造395個就業機會,年產值約13億元,將建構為產、製、儲、銷之水產物流平台,專供漁業特色產業且低污染之中小企業進駐,藉由產業群聚,利用在地資源、取用當地漁產,發揮區域產業資源整合與發展效應;招商部分,園區全部14筆土地,已全部標出。 經發處說明,縣府自主開發的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馬稠後產業園區,目前已有近150家企業進駐,如上銀科技、和大工業、松川精密、勤誠興業,大成長城,科定企業等指標性大廠,2023年產值更達720億元。 另加上近年馬稠後、水上南靖、中埔公館、嘉義科學園區及民雄航太等園區開發,具先進科技產業發展的後發優勢,已成功吸引佐登妮絲、康倪莊園、豆之家食品、宥泓巧克力、嘉楠食品、比菲多食品等數家觀光及特色工廠進駐大埔美產業園區營運。 此外,近期華泰也宣布進駐高鐵特區設置大型購物中心Outlet,將投入48.3億元的投資,引進200間以上商店,全案分三期開發,第一期預計2028年營運,第二期預計2030年營運,第三期則2032年開發完成;可看出嘉義的轉型已經從量提升到質變,嘉義的改變,是大家有目共睹,更是縣府實踐轉型的執行力及意志力表現,嘉義縣正在翻轉中。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024年3月18日宣布台積電2座先進封裝廠落腳嘉義科學園區,經濟部已事先盤點用水,將配合園區開發需求,提供嘉義地區再生水及擴大區域調度水量,充分供應擴建用水需求,也不會排擠民生及農業用水。 經濟部表示,行政院自2023年下半年起就針對台積公司擴大投資先進封裝廠成立專案小組,並由副院長親自主持多場會議協助土地、用水、用電規劃,在決定落腳嘉義科學園區前,經濟部早已就用水問題積極與嘉義縣政府盤點如何在不影響民生及農業用水前提下之穩定供水策略。未來水源供應將優先使用再生水,除了台積公司自建再生水廠外,也將由已核定「擴大縣治再生水廠」供水,嘉義縣政府也持續檢討增加再生水水源,不足部分再經由擴大區域水源調度,透過「雲林至嘉義自來水複線」由雲林增供每日4萬噸,做為再生水上場前補充水源與上場後備援水源。 水利署進一步指出,因再生水是將使用過的民生污水或放流水回收處理再利用,可作為產業穩定水源,不會排擠民生及農業灌溉用水。而嘉義地區部分水源需由雲林及台南支援,為增加自有水源,正辦理嘉義10萬噸海淡廠可行性規劃及環境調查,預計2025年提報環評,將於通過環評後加速推動,提升枯水期區域供水穩定,並做為後續可能新增高科技先進製程投資用水多元水源。
苗栗縣政府稅務局表示,為健全房屋稅籍及維護租稅公平,自2024年2月起至11月止,展開房屋稅稅籍清查作業,清查重點包括房屋之新、增、改建、使用情形變更、違章工廠、免稅及老舊房屋等。 該局進一步說明,房屋稅以附著於土地之各種房屋及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為課徵對象。一般常見的頂樓加蓋、陽台增建等自行搭建而未取得合法建物執照之違章建築,皆屬房屋稅課徵範圍,均應設立房屋稅籍;清查人員於清查時均會配戴識別證供辨識,對於清查人員訪查事項,請民眾多加配合及協助。 稅務局特別提醒,房屋如有新、增、改建或使用情形變更等情事,應於變更之日起30日內,主動向房屋所在地之稅捐稽徵機關申報;如清查人員發現房屋現況與稅籍資料不符,該局將依規定辦理房屋稅改課或補徵,並以公文通知民眾,如對核課內容有疑義,可向該局洽詢,以維護自身權益。
屏東縣政府辦理危老重建說明會及課程活動即將於1月至3月啟動第一階段,將陸續於屏北地區(屏東市、長治鄉、內埔鄉、麟洛鄉等地區)各舉辦5場說明會及5場課程,後續將前進屏中、屏南等各都市計畫區內的行政區舉辦,現場備有餐盒點心,邀請各位鄉親及相關專業人員踴躍參加! 縣府城鄉發展處表示,全台危老重建需求逐年增加,為讓民眾快速瞭解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辦理流程與細節,屏東縣政府委託長榮大學擔任輔導團辦理社區說明會,內容主要宣導危老政策,讓民眾得知補助內容、申請資格及分享危老重建案例,快速判斷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另針對相關從業人員亦規劃一系列危老重建教育訓練講座,進一步說明申請流程、如何備妥相關文件,逐一講解實務操作面之細項。全程參與課程的學員,可取得結業證書並協助登錄相關專業人員課程學習時數。歡迎相關專業人員或有興趣的縣民朋友共襄盛舉! 城鄉處表示,活動課程除了可以瞭解危老重建的政策獎勵和申請流程外,現場的講師也能針對個案解惑並提供建議。民眾若有危老重建申請疑義或想報名參加一般課程等相關問題,歡迎洽詢都市計畫科危老重建駐點人員(08-7320415分機3337)。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