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事務所辦理房屋保存登記時,因需人工檢核建物測量圖,如檢核計算式有所疏誤,將造成房屋登記面積錯誤,為解決此問題,台中市中興地政所首創開發「房屋面積檢核自動化,人民財產保障毋須怕」檢核程式,針對建物測量圖的面積計算式,透過程式自動檢核比對數據,避免人工面積計算錯誤,提升房屋登記面積的正確性。此項創新措施榮獲台中市政府2024年度簡政創新績效評核甲等獎,並已推行至全市各地所施行,可有效保障市民不動產的權益。 地政局長曾國鈞表示,中市地政團隊致力於貼近民眾需求、提升地政服務品質,房屋登記面積是房屋產權重要的一環,民眾和不動產業者通常特別重視權狀登記面積,此項創新程式是由地所同仁自行開發,可在短時間內自動檢核房屋登記面積,避免面積計算錯誤及人工檢核疏誤的風險,目前這項創新措施已推行至全市實施,透過台中市各地政事務所共同守護民眾房產的權益,並確保不動產交易市場資訊的正確性及安全性。 中興地政事務所主任林建伸指出,這支創新程式解決了多年來人工檢算耗時費力及降低人工計算錯誤的風險,大幅提升建物測量成果的檢核效率,確保房屋產權資料的正確性。以2024年為例,全市地所用這項創新措施檢核了逾1萬5千棟建物,等同保障約1萬5千棟建物登記面積的正確性,維護房市交易資訊正確,保障了擁屋者和購屋者的房屋產權,健全房市發展。
中央目前於全國已累積逾百處「安居・好室」社會住宅工地,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家住都中心)積極強化社會住宅施工職業安全。近日,國家住都中心與台中市政府建設局、勞動檢查處、住宅發展工程處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中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簽訂「聯合安全伙伴計畫」。盼透過擴大安全管理模範經驗分享、建立區域聯防輔導及落實教育宣導等途徑,推動工程產業群聚之安全文化,提升社宅工程環境安全,保障勞工健康與權益,達成零重大職災目標。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於安全伙伴計畫執行期間,將擬定並實施「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施工安全衛生管理作業要點」,針對施工中可能發生之風險詳加評估,檢討並改善現有安全衛生設施、承攬管理等控制措施;台中市勞檢處也將不定期參與轄內區域聯防,跨區診斷工地危害因子,積極提出改善對策及防災建議。針對轄內高風險社宅工程單位,也會加強職安宣導力度,安排教育訓練及工程觀摩。盼藉此降低社宅工程職業災害風險,提升承攬廠商安全衛生設施水準。 國家住都中心強調,社會住宅工程全面實施三級品管及督導制度,以施工安全為核心目標。未來亦將持續秉持「安全第一、品質優先、進度可控」的理念,透過嚴格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確保工程品質與勞工的安全;同時為提升全國工程職業安全水準,建構勞資和諧、互利雙贏之就業環境貢獻心力。
由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師公會主辦的「2025臺中建築獎頒獎典禮」,已於6月26日下午,假臺中好運來洲際宴展中心圓滿落幕。今年活動首度導入「金馬獎模式」,現場揭曉所有獎項得主,吸引產官學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建築業榮耀時刻。 本屆建築獎共頒發三大類獎項,包括「創新獎」、「傑出貢獻獎」及「傑出作品獎」(細分為優質獎、傑出獎、特別獎、首獎)。所有獲獎者皆為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師公會會員,作品展現高度專業與創新思維,亦充分反映城市建築的多元風貌與未來潛力。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李正偉在致詞時指出,建築師在塑造都市空間與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一直扮演關鍵角色,市政府將持續與建築業攜手,積極提升城市美學。典禮並邀請建築大師李祖原、張麗莉理事長、羅時瑋教授與等建築界重量級人士擔任頒獎嘉賓,為現場增添專業高度與尊榮氛圍。 「2025臺中建築獎」由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師公會發起,並獲得臺中市政府支持。設立獎項的初衷,在於鼓勵本會會員致力於提升城市空間品質與建築創新,推廣具有人文關懷、環境永續及地方特色的建築設計,同時提升社會大眾對建築價值的認識。 評選過程中,評審團隊依據設計理念的創新性、與都市環境的融合程度、功能性與使用者友善性、施工品質、永續思維及社會影響力等面向進行嚴謹審查,選出具代表性的優秀建築作品。透過獎項制度,不僅肯定建築師的專業貢獻,也藉此建立屬於臺中的在地建築評鑑典範。 隨著臺中市快速發展成為中臺灣的重要核心城市,2025臺中建築獎更顯其意義。建築不僅塑造城市的外貌,更深刻影響市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脈絡。今年首度採用金馬獎形式現場揭曉名單,搭配多位重量級嘉賓頒獎、專業樂團演出,成功營造一場具儀式感、藝術性與產業影響力的建築盛典。 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師公會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建築獎機制推廣專業價值與公共討論,讓建築不只是建造空間,更成為文化、環境與人之間深刻對話的媒介。2025年的建築獎落幕,也象徵臺中邁向下一個城市空間發展的里程碑。
麗明營造主動承擔舊台中肉品市場閒置空間活化工程,承諾投入2億元打造「臺中市小豬藝文基地活化工程」,董事長吳春山更無償分批提供其13,000餘件珍藏的豬藝術品於基地展出,實踐「美好城市推動者」的企業承諾。 6月30日,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與臺中市長盧秀燕正式簽署捐贈合約,投入2億元興建「臺中市小豬藝文基地活化工程」,將閒置的舊台中肉品市場空間再利用,打造兼具休閒與藝文功能的新場域。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市肉品市場自民國69年成立,做為中部地區肉品供應重要場所已超過40年,市府自109年起啟動活化,110年完成屠宰與拍賣業務移轉,舊場域則規劃豬事圓滿公園、興建中的社會住宅、社區型綜合商場,以及圓形拍賣館整建,未來市府也將投入4至5千萬元,協力推動拍賣館內部裝修與營運。 盧秀燕也特別感謝熱心公益的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吳董在參觀原拍賣館後提出活化構想,將以「拍賣館小劇場」與「麗明·豬展示館」兩大設施為主軸,展出他30年來在全球蒐集的各式豬造型藝術品。 麗明營造特別邀請國際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展現對市政建設與文化發展的長期承諾。該基地位於臺中市北區「豬事圓滿公園」內,工程面積約1,161坪,以「圓」為核心設計理念,象徵圓滿與和諧。 設計保留原臺中肉品市場豬隻拍賣場的特殊圓形建築,改造為可容納270名觀眾的多功能表演館,並新建挑高5.1米的藝文展示館,串聯老樹廣場。園區內原有的四株老樹原地保留,營造自然與人文共融的文化空間,體現對歷史記憶與自然共生的尊重。 這項公益善舉緣起於2024年,文化局長陳佳君與副局長施純福造訪吳春山,邀請他將珍藏出借至舊肉品市場基地展出。 其實,吳春山長久以來秉持著「文化共享」的理念,早已在麗明總部大樓設置「豬博物館」空間,展出部分珍藏,並以預約制開放民眾參觀。他希望能讓市民接觸這些珍貴的收藏品,讓文化與藝術在城市深耕。
為加速推動大台中捷運路網建設,2025年7月3日台中市議員黃佳恬邀集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台中市政府交通局長葉昭甫、捷運工程局長蘇瑞文及太平區多位里長,辦理「捷運藍線延伸太平段」現地勘查,實地了解沿線環境與設站規劃。台中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亦配合出席,說明此案可行性研究進度、技術規劃及後續推動方向,並回應地方關切事項。 蘇瑞文表示,捷運藍線延伸太平段自藍線終點B20站(進德路)起,向東延伸至太平區,全長約4.66公里,採全線地下化方式興建,沿線規劃設置4座地下車站。總經費初估逾新台幣400億元,為太平地區捷運建設的關鍵里程碑。針對今日在場地方民眾建議捷運藍線延伸太平段路線規劃及站體設施的寶貴意見,將就都市發展、人口結構及產業園區等變化,納入通盤檢討整體路網規劃,以符地區發展及提升大眾運輸效益。 針對行政進度部分,蘇局長進一步說明,交通部已於2025年2月11日以書面回覆市府修正後的可行性研究案。捷運工程局於3月12日依據意見內容再次提送交通部審查,交通部並於5月8日回函,要求補充促參評估的相關資料。捷工局迅速於6月13日完成補件程序,展現市府推動捷運藍線延伸案的高度決心與效率,力求早日通過中央核定。 依據初步時程推估,此案經行政院核定後,將陸續啟動都市計畫變更、用地取得、基本設計、細部設計及後續工程施工作業,預估全案工期約需八年,始能完工通車。 捷工局並指出,為確保系統整合與施工效益,藍線延伸段機電系統已納入捷運藍線BM01標(機電系統統包工程)後續擴充範疇。該案由新加坡科技電子公司、法商阿爾斯通、中鼎工程及韓商現代樂鐵共同組成聯合團隊承攬,並已於6月26日正式開工。 蘇瑞文強調,捷運藍線延伸太平段將有效強化太平地區與市中心間的交通聯繫,紓解東側主要幹道的交通壅塞,並大幅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回應在地居民長期的期待。捷運工程局將持續與中央機關密切協調,加速完成審查與核定程序,全力落實「七線齊發」捷運政策,打造「安全、便捷、舒適」的都市運輸系統,邁向「捷運台中、富強城市」的願景。
2021年7月2日,「鉅陞國際開發」正式上櫃更名之際,董事長褚學忠在法說會上宣示「三年內轉虧為盈」;如今,隨著指標個案「V市政」、「台灣隱賦」進入交屋入帳期,鉅陞國際逐步兌現股東的承諾,奠定其品牌力。 在政府打炒房政策與國際經濟波動的雙重影響下,投資客逐步退場,自住時代全面來臨;消費者對購屋的標準不再僅限於價格與地段,更講究品牌實力與生活本質的落實。 鉅陞國際董事長褚學忠表示,今年的表現,不只即將讓財報上的數字翻正,更代表鉅陞國際從品牌、產品到制度的全面升級,鉅陞「有感建築」影響力持續發威擴大。 鉅陞「有感建築」從精準選地、貼心規劃、嚴謹施工,到細膩驗交屋與社區運營,每一個細節,都是鉅陞國際對「自住者真正所需」的深層共感,讓小宅也能輕鬆享有高端住宅的生活品質體驗。從「台灣隱賦」、「V市政」口碑賣座,在時間考驗下,已證明「有感建築」成為抵抗房市起伏的定心丸。 鉅陞國際開發秉持一貫的選地哲學,堅持只在生活機能完善、交通便利、具長線發展潛力的蛋黃區推案,深耕台中,從七期延伸至彰化、嘉義,並同步開發台北、桃園精華區域,精準卡位縣市核心地段,未來將朝向全台獵地。 目前熱銷中的「三福宅邸」個案,基地位於彰化市三民市場與永安商圈交會處,生活機能豐富。二期彰化延和段案也位在大埔商圈、延和公園旁,地段相當優越。 除了選地精準,鉅陞國際一條龍服務,更是業界翹楚。從個案動工後,採24hr線上工程監控,施工過程透明,讓住戶安心。另外團隊也不惜成本導入第三方驗屋機制,在交屋前,率先邀請「第三方驗屋公司」嚴格進行「自主驗屋」,7大類48項屋況檢測報告完整提供,並由技師簽章保證,解決住戶交屋時的困擾。 鉅陞國際近年來積極布局台中市與中南部核心蛋黃區,也繳出亮麗的成績單。包括彰化【三福宅邸】新案,一公開即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從產品、格局、規劃、售服,為彰化購屋族建立自住新指標。而二期延和段與嘉義後庄段也將於2025年、2026年陸續接棒登場,推案規模累積突破百億元大關,在自住買盤崛起的趨勢中,打出屬於自己的勝利曲線。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2025年6月26日辦理2025年「水湳機場原址區段徵收」及「太平新光區段徵收」配餘地第2次標售開標作業,這次公告標售配餘地17筆,面積合計約12.45公頃,共吸引3封標單競標,3筆土地順利標脫,標脫率17.65%,得標金額總計61億5,148萬餘元,溢價率103%。 地政局表示,此次標售水湳區段徵收配餘地標脫總價最高為西屯區逢大段22地號,標脫金額為38億6,101萬元,單價最高為西屯區文商段50地號,標脫單價為每平方公尺約92萬5,661元(每坪約306萬35元),3筆土地投標者皆為單一投標,無重複競標。 地政局說明,區段徵收屬自償性的土地開發事業,取得的配餘地,依規定以公開標售方式回收抵付開發成本,並促進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標售如有盈餘將挹注公共建設,提升當地市民生活品質,使全體市民共享開發果實,創造市政良性循環。 地政局補充,詳細標售結果清冊請至台中市政府地政局網頁「土地標售」專區項下查詢(https://www.land.taichung.gov.tw/home.php)。
台中捷運藍線總經費約1,615億元,預計2034年完工,市府2025年6月26日舉辦整體工程開工典禮,宣告台中歷年最大規模的交通建設正式啟動!市長盧秀燕有別以往開工典禮,今日現場致詞不到35秒就結束,強調市民已等待20年,就不要再拖了,宣告捷運藍線機電工程今日即刻開工,兌現對市民朋友的許諾。 盧秀燕指出,藍線捷運不僅是台中串連山區與海線的大眾運輸系統,也是台中捷運路網中最關鍵的一條路線,沿著台灣大道貫穿東區至台中港,也與綠線於中捷「市府站」交會,形成「黃金十字」捷運網絡。她強調:「我們說到做到,完不了工的要完工,就像捷運綠線;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就像捷運藍線,我們現在開工了!」這項建設將是對台中,乃至中部地區未來10年最重要的建設。 盧秀燕也說,中部地區的捷運發展仍有很大空間,若仍以過去一條一條的方式開發,速度太過緩慢,接下來市府將積極推動捷運「七線齊發」,市府捷工局、交通局均已啟動作業程序,盼中央儘速核定各條線路,也希望立法院與中央部會持續支持,協助台中早日完成捷運藍圖。 捷運工程局長蘇瑞文說明,捷運藍線全長24.78公里,西起台中港、東至東區新建國市場,橫貫8個行政區、53個里,設置20座車站。工程全線包含高架與地下段,並結合多項創新設計與高規格工法。濱海段高架站體採高抗風、抗鹽害設計,鋼構件施以熱浸鍍鋅防鏽處理,結構體加厚保護層,確保耐久性與安全性。地下段自B09站起採潛盾機土壓平衡工法,降低施工對地面交通與生活環境之影響。 此外,藍線亦重視捷運轉乘系統整合與旅客動線優化。例如B14站與綠線市政府站採「站內轉乘」模式,旅客可於付費區內無縫轉乘;B19站則與台鐵台中站、大台中轉運中心共構,捷運出口與各大交通設施連通,進一步提升轉乘便利性與整體運輸效率。 今日開工典禮現場近千人齊聚,除邀請台灣青年管樂團、十鼓擊樂團及中信Passion Sisters表演,並安排祭拜祈福及啟動儀式。市府也藉由影片向民眾說明藍線工程設計內容,並首曝《台中捷運 藍綠雙線交會 未來幸福加倍》形象影片,展示藍線亮點。 今日除盧秀燕率市府團隊到場,包含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楊瓊瓔、黃健豪、廖偉翔、羅廷瑋、王育敏、何欣純、市議員李中、劉士州、林霈涵、張彥彤、羅永珍、楊啓邦、陳成添、陳淑華、吳振嘉、張廖乃綸、張家銨,以及市政顧問及里長們也共襄盛舉。 中央部會則有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陳文德、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副分局長楊凱麟、交通部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科長陳淑花、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分局段長何森永等人到場。
由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主辦的「日常‧旁白:呂淯銨個展」即日起至7月26日於光之藝廊展出。 此次展覽精選藝術家呂淯銨自2018年以來的二十餘件創作,展現其多年來的心境轉折與藝術探索。展覽並於6月28日舉辦座談會,邀請大眾深入了解其創作脈絡與背後故事。 本次展覽以「日常‧旁白」為題,意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察覺的情感與觀察,透過畫筆靜靜地被訴說。 藝術家呂淯銨1995年出生,自小展現對色彩的高度敏感,創作時不事先構圖,卻能自然調和形象與色彩之間的關係。他的創作如同拼圖一般,將內心感受、記憶片段與喜愛事物以色塊拼貼,形成一幅幅真摯動人的視覺詩篇。 展出的作品涵蓋他對生活細節的觀察——熟悉的風景、偶然一瞥的旅行回憶、可愛的動物、喜愛的畫家等元素,都在他筆下獲得重生。那些畫面既純粹又真誠,像是旁白般的存在,不張揚,卻深入人心,引導觀者重新感受自己與世界的連結。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志聲表示,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家個人成長歷程的回顧,也是向大眾傳遞「藝術來自生活,每個人皆可創作」理念的重要實踐。呂淯銨透過創作找到自我表達的語言,也邀請觀者一同在他所建構的色彩世界中,尋回自己的「日常旁白」。 陳志聲並且強調,團隊一直相信,藝術不只是才能的展現,更是情感與人生經驗的出口。呂淯銨的作品誠實地反映他對世界的感知,也讓我們看見更多元而深刻的視角。陳志聲也誠摯邀請各界朋友前來欣賞,一起在這片色彩織就的畫布上,感受來自日常的柔和光芒。
去年加入「逢甲小書屋計畫」的「練習曲小書屋」,由富宇慈善基金會贊助工程款改建後華麗變身,日前正式啟用,成為回應社區需求的多功能場域。 「練習曲書店」在花蓮耕耘十年,看見偏鄉人口外流、家庭功能不足、孩童缺乏陪伴等需求,從新城國小棒球隊開始關注地方教育,提供野球孩子棒球訓練、夜間課業輔導以及餐食住宿等照顧服務,同時建立在地教育支持系統。 富宇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張宇承指出,「練習曲小書屋」不僅提供野球孩子教育和陪伴的照顧支持,更讓我們看見從孩童陪伴延伸到社區互助的發展可能。呼應富宇長期關注的共好理念,他期待「練習曲小書屋」未來持續締結更多善的連結,成為凝聚社區向心力的美好空間。 「練習曲小書屋」總面積約220平方公尺(約66.55坪),由建築師何東光設計,以原有建築物做發展,在不進行大型改動的前提下,將舊有倉庫改造成共享食堂的廚房空間、兒童課輔教室、居民共融學習空間、辦公空間和展售區。 並將建築物外部拉皮,透過與前庭草地和大樹的巧妙結合增加遮蔽,同時增加高架木地板,延伸戶外使用空間,提升孩子用餐或戶外教育課程使用的彈性。 去年0403花蓮地震,對許多餐廳、民宿、飯店等仰賴觀光旅遊的周邊商家影響很大,也造成許多失業問題,待運作穩定後,共享食堂未來還希望能為部落及村莊弱勢家庭提供待用餐點的場域,一起撐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逢甲大學副校長黎淑婷說,逢甲建築小書屋的目標是要在國內外蓋100座,練習曲小書屋是編號第23號,每一座小書屋背後最重要的就是營運的人。當時評估興建時,看到胡教練和小朋友已經在這裡使用,但是最缺乏的是廚房供餐需求和學習空間。 黎淑婷說,做公益和愛心是持續長久的路,非常感謝富宇建設和富宇慈善基金會贊助硬體修繕和設備,這座已經是他們合作的第六座小書屋。她也謝謝LG台灣樂金首次贊助電器,還有何東光建築師台中花蓮來回義務幫忙,以及盛業建材白馬磁磚、寀富系統櫃、綠屋家居的協助。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