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斥資1.21億興建東港轉運站,2024年1月7日正式揭牌啟用,共有11席月台,整合21條路線,強化屏東南北交通樞紐,提供遊客便利的公共運輸轉乘系統。縣長周春米表示,東港轉運站為大東港建設其中的一環,對東港產業發展有重要的指標性。 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地形狹長,在潘孟安前縣長任內規劃七處轉運站,東港是繼屏東、潮州、水門第四個啟用的轉運站,共有11席月台,整合市區客運、公路客運、台灣好行與小黃公車等21條路線,提供東港旅客、鄉親更方便的大眾運輸服務,而墾丁轉運站已於2023年取得交通部核定補助計畫、恆春、枋寮也已做相關規劃,縣府將持續完備屏東縣內的大眾運輸系統。 周春米表示,東港轉運站為大東港建設其中的一環,縣府將荒廢許久、原為台鐵東港站,鐵路東港支線廢道的「機九」機關用地,重新規畫以符合東港都市發展,除東港轉運站率先啟用,後續還有停車場、東港社會福利綜合館、東港地區縣屬機關聯合辦公大樓與王船文化館等重大工程。而東港以「黑鮪魚的故鄉」聞名,有很好的產業、信仰文化、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等觀光資源,未來將結合交通轉運、地方社會福利功能,並融入當地重要的迎王文化,打造東港新都心。 縣府交通旅遊處表示,位於船頭路與水源路口的東港轉運站,由縣府向交通部公路局爭取補助並自籌,興建總工程經費約1.21億元,共有21條路線進駐,目前還有兩條新的市區客運路線籌備中,分別是520(東港轉運站-捷運小港站)、608(東港轉運站-鹽埔漁港站)。 交旅處強調,東港轉運站是屏東中西部重要的交通節點,往東到潮州轉運站、往北即到屏東轉運站,也可直達高雄左營高鐵、往南則能到大鵬灣遊客中心、枋寮,恆春轉運站等地,並輔以轉運站旁設置的YouBike公共自行車租賃站及機車停車場,提供便利舒適的轉乘空間。 交旅處表示,站內除售票、候車、公車動態資訊、公廁等基本設施外,也設置旅遊服務中心(i-center)提供旅遊資訊服務,並配合「新南向」政策,規劃設置男女穆斯林祈禱室,而營運廠商目前也已與速食店簽訂進駐意向書,為往來旅客提供更舒適的候車需求。
2023年嘉義縣政府辦理城鄉空間規劃及都市計畫檢討成果豐碩,2024年將持續精進,盤整地方發展所需、擘劃地方新風貌,經濟發展處指出,嘉義縣土地幅員寬廣,陸域面積達19萬公頃,因應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國土計畫土地使用管制,縣府依據全國國土計畫及中央部會指導原則,劃設全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該草案已於2023年初公開展覽,目前正在提請各級國土計畫委員會審議中。 經發處說明,考量推動國土計畫應檢視及回應地方需求滾動檢討,縣府持續爭取內政部補助,辦理鄉鎮市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目前本縣第一期規劃案(阿里山鄉、竹崎鄉及番路鄉三鄉)已於2023年9月中旬舉辦地方工作坊說明階段性成果,盼藉由研擬調整國土功能分區及擬訂因地制宜土地使用管制原則,探討在地關切的居住課題。 嘉義縣近年依農工大縣施政藍圖新設多處產業園區,因應園區開發帶來就業人口居住及支援性服務設施,縣府持續與鄉鎮市公所協力進行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及個案變更,其中縣治地區周邊重大建設持續開展,嘉義科學園區2023年動土開發,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匯聚逾40家產官學研單位,馬稠後產業園區縣府土地標售完畢等建設陸續到位。 此外,近期嘉義高鐵特定區大型商業設施招商有成,將規劃2至3層樓大型折扣購物中心(Outlet)及相關餐飲、休閒娛樂、展示、停車等設施,縣治地區都市計畫為因應後續居住生活腹地所需,已檢討約387公頃土地可採市地重劃方式開發,目前正由縣府重劃主管機關公辦重劃作業,並進行細部工程設計中。 經發處說明,民眾關心的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縣府已於2022年完成轄內23處都市計畫區檢討草案並提送內政部審議,2023年內政部已召開8次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聽取草案構想,給予建議意見,2024年縣府將持續與內政部及鄉鎮市公所討論獲得共識,加速檢討進程。 同時,2024年縣府與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城鄉發展分署共同啟動吳鳳廟特定區及中正大學特定區都市計畫圖重製,將都`市計畫圖與都市計畫樁位及地籍圖重新疊合並數值化繪製,以利民眾掌握都市計畫資訊。
苗栗縣政府稅務局表示,近來有民眾詢問自己原來欠繳房屋稅和地價稅的房屋、土地都被法院查封拍賣了,為何還會收到稅務局寄的稅單呢? 當民眾之房屋、土地遭債權人聲請法院拍賣,如查有欠繳稅款,稅務局會向法院聲明參與分配,經拍定後,如拍定價金不足清償所積欠之稅款時,該局仍會繼續向欠稅人催繳,未受償的稅款不會因其房屋、土地被拍賣而免除。 該局再次提醒,收到稅單經核對內容無誤,應儘速於限繳期限內繳納,避免因欠繳稅款而被移送強制執行。
屏東縣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經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完成,其中作為課徵土地增值稅基礎的公告土地現值較2023年上漲2.02%;作為課徵地價稅基礎的公告地價則較2022年上漲3.99%。全縣地王仍為屏東市民生路與民權路之路角地,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公尺20萬2,200元,換算1坪約66萬8仟元。 不動產交易量縮價穩 公告土地現值平均調幅2.02% 縣府地政處表示,2023年雖受銀行放貸利率調漲及營建成本上升之影響,造成房地產市場交易量縮減,然因屏東市六塊厝產業園區、屏東高鐵特定區周邊計畫開發、縣民公園與大武營市地重劃、屏東榮總開幕營運、東港地區機九行政區與文化社福建設開發、潮州體育建設、恆春古城及恆春醫院等重大建設支撐及各鄉鎮交通路網等公共建設效益資本化影響,整體而言微幅上漲。 交易熱絡地區包含屏東市、潮州鎮、東港鎮、恆春鎮與長治鄉、內埔鄉、琉球鄉等鄉鎮,上漲較為顯著地區則有屏東榮總、六塊厝產業園區、太平洋百貨商圈周圍區域及琉球鄉白沙尾漁港碼頭周邊商圈。 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經考量最近1年地價動態及整體經濟狀況後,評定全縣平均調幅為2.02%。全縣7,267個地價區段,評議結果2,805個地價區段(38.6%)上漲,4,458個地價區段(61.35%)持平,4個地價區段(0.06%)下跌。各行政區評議結果皆上漲。漲幅最大的琉球鄉,係因觀光旅遊發展帶動市場交易熱絡,加上基期較低,為符合市價發展情形,全鄉平均調幅3.04%。 公告地價平均調幅3.99% 各行政區均上漲 重新規定地價係2年辦理1次;屏東縣2024年公告地價調整,綜合考量社會經濟狀況、民眾負擔能力、實價登錄資訊等因素,反應近2年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變動情形,評定全縣平均調幅為3.99%。全縣7,267個地價區段,有3,148個地價區段(約43.32%)上漲,4,095個地價區段(約56.35%)持平,24個地價區段(約0.33%)下跌。 精進地價查估作業 合理評定全縣地價 為覈實反應市場變動,以落實漲價歸公政策,縣府近年持續推動精進地價查估作業,運用實價登錄大數據資料並參考地價指數,合理反應區域地價水準與動態差異,促進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更均衡、公平與合理。目前,縣府地政處正計算全縣94萬餘筆宗地之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作業中,民眾如須查詢相關地價資訊,可於2024年1月1日正式公告後,辦公時間至本縣各地政事務所查詢,或連結本縣地政處網頁(http://www.pthg.gov.tw/plantpp/Default.aspx)查詢。 地政處進一步提醒,2023年適逢重新規定地價年度,土地所有權人可於2024年1月31日前至土地所在地政事務所,按公告地價的80%至120%價格自行申報地價,亦可使用自然人憑證至內政部地政司數位櫃台(https://dc.land.moi.gov.tw/)線上申報或以郵寄、傳真方式申報,屆期未申報者統一以公告地價之80%為申報地價。
屏東縣政府與全國農業金庫共同推出「買厝住屏東,縣府挺起家」房貸優惠方案,歷時4年多,截至2023年10月止已協助年滿20歲、未滿50歲無自有住宅縣民購屋逾300戶,房屋核貸金額達18億6,700萬餘元,為持續滿足於屏東縣購屋定居者需求並減輕無自有住宅購屋者負擔,房貸利率維持1.81%優惠,延至2024年12月31日止。 縣長周春米表示,中央銀行自2022年起連5季升息,總升息幅度來到3碼(0.75%),也牽動公教房貸利率從升息前的1.31%來到2.06%,屏東縣府補貼房貸利率0.25%,房貸優惠利率至1.81%,若以房貸1,000萬計算,1年下來將可省下2萬5,000元,為正值成家立業、辛苦打拼的屏東縣民減輕家用負擔。 縣府城鄉發展處表示,「買厝住屏東,縣府挺起家」方案搭配就業政策所建立,自辦理以來,吸引逾300戶青年安居就業,穩定就業市場人力。
近年來,營建產業不僅面臨疫情的考驗,也因為大環境的因素造成缺乏工人及原物料的窘境,建築物的竣工期限也因此延誤,面對營建產業遭受的衝擊,苗栗縣府決定加碼以回應營建產業之期待。 過去3年,台灣政策吸引台商回流投資,企業對於廠房的需求連帶提昇,並帶動苗栗縣相關重大投資案開工興建,因而產生營建缺工、搶工現象,加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措施,造成生產力短缺的加乘影響,縣府已連續3年公告延長建築期限;然而自2022年年底疫情逐漸解封,各行各業也逐漸回到正軌運行,但營建產業的缺工缺料仍在持續,為緩和此情狀,縣府決定加碼公告2023年取得建照案件自動延長建築期限1年,無需另行申請,讓業者有更充分的時間完成營建工程。
基隆市長謝國樑2023年12月13日主持「基隆捷運推動專案小組」第20次會議,表示行政院即將於2023年底核定基隆捷運計畫,市府於2024年3月1日掛牌成立捷運專案辦公室,全力配合推動捷運建設。此外,也將於2024年1月底前向中央申請基捷第二階段可行性評估經費,讓二階段早有規劃準備,未來將持續公布捷運進度。 謝國樑指出,目前基隆捷運已進入執行階段,後續緊接都市計畫變更、土地取得、成立捷運建設基金、制定基金自償性債務舉借及償還計畫、工程設計審查及後期招商等議題,考量本府人力有限且無捷運建設經驗,而基隆是唯一非直轄市推動捷運建設的地方政府,囿於組織編制,無法成立專責的捷運工程處,2023年追加預算1000萬元,並於10月20日辦理採購評選作業,惟因經費問題僅能維持半年駐點人力,對市府業務推動的幫助有限,爰優勝廠商從缺並廢標;經市府重新修正採購預算及招標文件,結合2024年預算編列2500萬元,預計於12月底完成採購程序,訂於2024年3月1日掛牌成立「捷運專案辦公室」,以委外專業駐點人力協助市府推動各項捷運建設工作。 謝國樑提到,關於捷運「第二階段」八堵至基隆市區部分,涉及台鐵路廊協調、工程技術、財務負擔及地方發展,將於基隆捷運第一階段綜合規劃核定後,接續由基市府捷專辦公室洽交通部等中央權責機關辦理,並與民眾充分溝通後,做出最適合在地需求的完整規劃,於2024年1月底前向中央申請基捷第二階段可行性評估經費。
嘉義縣政府2023年12月12日舉辦「青年租屋加碼補貼記者會」,縣長翁章梁宣布自2024年起,針對設籍及租屋在嘉縣的45歲以下青年,符合「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者,最高全年再增一次領補助3600元,中央計畫與縣府補貼金額合計不超過實際總租金,協助減輕青年租屋族負擔,並鼓勵青年結婚育兒。 「青年非常重要,承擔了國家的未來。」翁章梁說,青年經濟力相對薄弱,影響安穩定居及成家意願,透過租屋加碼補貼,落實照顧青年目標,縣府考量財政負擔,以及評估嘉義縣租屋租金行情落在5000元至7000元,加上中央每月租金補貼2000元至3600元,且對單身、新婚、育兒家庭、弱勢都有加碼補貼,縣府決定再加碼3600元,等於一個月增300元,盼讓弱勢及青年家戶減輕生活壓力。 青年租屋加碼補貼實施計畫,補貼對象條件為2023年經審查符合「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的45歲以下經濟弱勢或婚育家庭,以及未滿40歲單身青年,受理期間為2024年2月20日至2024年3月20日,有需求的青年朋友請至經濟發展處提出申請,縣府比對資料後直接核發。 勞青處說明,300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是為照顧租屋民眾所執行的多元住宅政策之一,2023年7月新推出2.0版的方案,將申請年齡下修到18歲,舊戶帶入免申請,租屋者(房客)只需租屋契約即能申請,全國申請案件數已逾51萬戶,核定戶數30.7萬戶,嘉義縣申請戶數相較2022年同期的3000多戶增加達到8000多戶,縣府加碼補貼,估計受益人數可達1500人。 記者會邀請嘉義縣工業區企業代表、商圈發展協會及大專院校代表一同到場響應,由青年活力熱舞揭開序幕,4位青年代表與翁縣長共同張貼加碼補貼、幸福在嘉標語,宣告加碼補貼計畫正式開跑,也象徵縣府協助青年安居嘉義的決心。 勞青處長陳奕翰指出,加碼補助租金計畫為經發處與勞青處一起合作,基於照顧縣內年輕人,針對財力相較不足的租房青年,加碼租金補貼,期能協助青年儲蓄、買房定居嘉義及結婚育兒,未來會依租金調漲情況,滾動式檢討補助金額。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023年12月11日由嘉義縣長翁章梁陪同視察嘉義縣馬稠後產業園區,鄭文燦期望將馬稠後園區後期的44公頃台糖用地發展為半導體設備,以及材料的供應鏈聚落,串聯南台灣科技能量。 嘉義縣政府指出,馬稠後產業園區第一期84.79公頃已開發完成,吸引29家企業入駐,包括勤誠興業、松川精密、大瓏企業等知名廠商。後期與台糖公司合作擴建344公頃,預計2025年完工,整體工程進度達45%,產業類別以科技業及傳產升級為主,招商遵循三低一高原則,也鼓勵機械設備及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進駐。 縣府已成功標售111.71公頃的後期園區用地,一家公司已開始運營,其他97家廠商陸續興建中。另外,台糖回收的土地100.71公頃土地將作為園區服務機能用途,優先引進未登記工廠。 鄭文燦期望馬稠後產一用地(44.48公頃)可作為半導體設備及材料供應鏈聚落,由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主導招商,促進更多產業聚落誕生。鄭文燦表示,隨著嘉科即將完工,接下來將與中科及南科合作,讓嘉科成為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由於嘉科土地有限,將積極尋求製造商以外的供應商,邀請他們在馬稠後園區後期建立衛星基地,包括設備廠商、零組件廠商、材料廠商等。 鄭文燦進一步表示,馬稠後後期土地包括44公頃的台糖土地,非常適合作為園中園用途,今日主要協調台糖與經濟部合作,由園區管理局接手,與南科及嘉義縣政府共同招商,希望這個衛星基地能吸引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實現嘉科與馬稠後二地同步推動。 翁章梁強調,嘉義位處中科與南科之間,扮演南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的橋樑。鄭文燦期望將44公頃的台糖地轉型為半導體產業聚落,縣府會全力配合及進一步規劃,充分發揮科學園區的潛力。
「苗栗縣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許可審查標準」於2023年12月1日修正發布囉!本次修正內容共有2大重點: 一、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低落或人口密度擁擠等地區,不得申請容積移轉(修正條文第四條):考量苗栗縣都市計畫區發展現況及執行情形,針對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低落、居住或活動人口密度擁擠,辦理容積移轉時得考量都市發展密度、發展總量、公共設施劃設水準及發展優先次序,故增訂「因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低落、居住或活動人口密度擁擠,經苗栗縣都市計畫委員會決議,並由苗栗縣府公告禁止容積移轉地區之土地。」不得作為接受基地之規定。相關禁止容積移轉地區,由苗栗縣府參酌實際現況發展劃定後,尚須經苗栗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再公告周知。 二、接受基地與計畫道路間夾雜經苗栗縣府指定之現有巷道,亦可申請容積移轉(修正條文第四條):原有接受基地臨路條件是以面臨「計畫道路」為主。苗栗縣府考量部分接受基地與計畫道路間夾雜經苗栗縣府指定之現有巷道(即現況道路寬度大於計畫道路寬度),應與都市計畫道路具有相同之臨路條件、道路容受力,故增訂「接受基地面積不小於300平方公尺,倘與8公尺以上之計畫道路間夾雜符合苗栗縣建築管理自治條例第五條並經苗栗縣府指定為建築線之現有巷道,且臨接現有巷道者面寬不少於10公尺,並未位於前項各款土地者,準用第五條之一規定辦理容積移轉,但其夾雜之現有巷道寬度不得予以併計。」,得作為接受基地,以符實際且保障民眾權益。特別注意!!上述所稱夾雜之現有巷道以及其他地區之現有巷道,還是不能當送出基地唷! 相關「苗栗縣都市計畫容積移轉許可審查標準」最新法令及申請書(範本)可至苗栗縣政府網站下載(工商發展處-法令規章 (miaoli.gov.tw))。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