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居家生活

【圖解修繕不求人】專業廚櫃貼皮教學 讓老氣廚房大變身!
居家生活

廚櫃只要貼上貼皮,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但有時不敢嘗試,便委託施工。下面介紹僅僅花費少少就能清爽完成改造。最重要的一點是,貼上貼皮之前,先仔細塗上底漆,連邊角也全都塗好,提升黏著力。 難易度: ★★★★★ 工具: 電鑽、美工刀、海綿(或油漆滾筒刷)、150 號砂紙、乾抹布、棉手套、吹風機 材料: 貼皮、水性底漆 圖解作法: 1.老舊斑駁的廚櫃。 2.用電鑽拆下所有鉸鏈。把手也分解取下。 3.撕掉原有的貼皮。因為不容易一次撕下,用美工刀切成長條,再用吹風機吹熱。 4.將已裁切的貼皮拉起來撕掉。隨著吹風機的熱力,貼皮的黏著力減弱,輕輕就能撕掉。 5.貼皮全部撕掉之後,用砂紙磨至光滑。邊緣也用砂紙輕磨,然後用乾抹布擦拭。 6.塗上底漆,提升黏著力。 *  量多的話,倒在托盤,用油漆滾筒刷來塗;量少的話,將底漆直接倒在門扇上,用海綿抹開。 7.將海綿切成適當大小,門扇正面與側面都仔細塗上底漆,然後晾乾。 *  用吹風機吹,很快就能吹乾。 8.裁剪貼皮(比門扇略大),將一端反折,稍微撕起背面的離型紙。 9.計算側面也能黏貼的程度,而且門的正面末端  ,貼皮也留寬一些,然後貼上。 10.一手戴棉手套,一邊搓貼皮一邊黏,另一手則捲動貼皮背面的離型紙,一點一點撕下來。 *  雖然刮刀也很常用,但用手作業更便利,不僅操作較容易,而且透過觸感,可以知道是否產生氣泡。 11.側面不要完全貼上,邊角處彎折貼皮,用手掌快速搓過去。 12.如果氣泡產生,用刀尖刺一刺,再用手搓去氣泡。 13.把門扇翻過來,然後用戴手套的手一邊用力把貼皮包上來,一邊搓側面貼好。 14.多餘的貼皮,一邊用手拉著,一邊用美工刀貼合裁切。 15.邊角部分,用美工刀從內裁切,將貼皮切成一字型,然後收邊貼好,裁掉多餘的貼皮。 16.用吹風機均勻加熱,然後再用手搓。 17.側面容易脫落,要仔細用手搓後貼好。 18.裝回把手和鉸鏈。 影片教學: Tips 貼皮脫落的處理 門扇的側面或邊角部分,即使塗上接著劑,貼皮依然容易再次脫落。此時,即使沒有接著劑,也可以用吹風機簡單貼回去。 1.用吹風機的熱風融化凝固的接著劑。 2.適當加熱後,用手按壓搓揉,就會恢復黏著力。 3.邊角持續加熱,同時多次搓揉。 *  薄薄塗上接著劑,再用吹風機吹熱貼上,也是很好的做法。 影片教學:

以寧靜與高端訂製為題的豪宅設計,解鎖頂奢豪宅的天花板
居家生活

深受豪宅屋主圈口碑推薦,經手許多台中知名豪宅室內設計規劃,欣磐石建築.空間規劃事務所羅仕哲總監認為:「建築與室內設計在近代被視為一種生活文化的具體表現,應該除了說服、溝通外,也是可以成為感動彼此生活文化、思緒的最高層次及最終目標。」 此次新案位於台中西屯區室內70坪,於毛胚屋階段就請來羅仕哲總監操刀,事業有成講究生活品質的屋主,喜愛現代侘寂寧靜歸屬感,希望居家設計不落俗套,也不喜歡冗長的陰暗走道和眾多顯眼的LED燈,羅仕哲總監以設計手法消弭廊道,引入進口珍稀建材,烘托其獨一無二的特殊性,並結合智能家電、全熱交換器、恆濕系統、隱藏收納等,構築五感皆舒暢的居住場域,引領豪宅設計圈新浪潮。 設計亮點1:空間與軟件巧搭,讓簡潔沉穩的現代空間展現沉靜的侘寂況味 寬敞的公領域以奶茶色為基調,日光透過大面連續落地窗映照,突顯特殊塗料精緻的藝術紋路,展現侘寂況味,無接縫的盤多磨地坪與天花簡約的燈條也讓整體畫面更純淨,燈光亮度可透過手機調整,貼近居者需求,細膩琢磨的空間,讓人一回到家能洗滌心靈獲得紓放,享受現代都會人最難能可貴的寧靜。 大幅漸層藝術畫作挹注人文氣息,跳脫傳統電視牆的束縛,也巧妙隱藏電視牆及音響。客廳電視牆後方的書房,可透過手機智慧控制電膜玻璃,穿透感與隱私性一秒切換。 軟件也是上乘之選,國外進口沙發,知名水晶吊燈、法國手工圓弧壁燈、優美的畫作等,美感與舒適性兼備,呼應屋主嚮往自然樸實的追求。 設計亮點2:訂製獨特的中島吧檯,隱藏式收納櫃將有形收於無形,強大又實用 廚房分為內廚熱炒與外廚輕食區,以長虹玻璃拉門區隔,外廚吧檯輕食區的中島也是吸睛的亮點,長型中島吧檯立面採用銅片,散發金屬霧面光澤感,中島石材檯面質地堅硬紋路高雅,下方燈條製造輕盈視感,精巧的是,木質桌面拉開時,還可容納四人座,輕食小酌更愜意。 中島天花完美的異材質拼接呼應整體空間的調性,天花的金屬水波紋傳遞一股優雅的藝術質感,將中島輕食區襯托的更加耐人尋味。隱藏式櫃體蘊含海量收納的機能,將冰箱、紅酒櫃、電器櫃隱於無形,視覺清爽俐落,玻璃碗盤櫃除了展示功能外,賓客來訪時,主人也可方便取用,賦予實用價值。 設計亮點3:精準的45度角消弭長廊,轉化為團圓意象,並引景入室內外串聯 推開綠色石材門片,進入起居空間,公私領域得以完全區隔,主臥、男孩房、女孩房三個房間,皆以45度角朝向起居室,不僅消弭長廊可能產生的陰暗與風水問題,更轉化為東方團圓的意涵。起居室天花閃耀光芒,猶如露臺外的熠熠星光,室內戶外串聯的動人美景,延續生活的美好時刻,有訪客時,孩子們也可於此活動不受干擾。 設計亮點4:量身打造的一站式動線,讓生活更從容優雅 主臥延續公領域的奶茶灰色調,床頭加入進口幾何木皮拼接,宛若繽紛絢麗的萬花筒視角,為空間疊加高級感,客製化的矮牆型塑回字型動線,依據需求打造結合一日衣櫃、化妝桌與珠寶櫃,體現女主人優雅的生活步調。 偌大的浴室更衣區,透過恆溫恆濕系統與全熱交換器,維持清新空氣,提升生活品質,在臨窗美景的環繞下梳化或閱讀,心情愉悅,衣櫃施以金屬漆,渲染輕奢質感,雙洗手台超越星級飯店的配備,隱藏的水龍頭規劃,簡約內斂,於細節處也注入引人細細品味的頂奢豪邸,令人嚮往。

為居宅融入核心價值、講究細節與空間尺度,滿足最挑剔的高端族群
居家生活

在設計商空的時候,融入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形象,讓消費者進入空間時感受到與品牌形象一致的氛圍;在居家設計中將商空的設概念有層次的引入,以現代感為框架,透過材質、軟裝和配色的精妙搭配,每一個角落都帶有著細緻和深度,流露出居者的品味。 121坪的實品屋,設計師深思熟慮後,在格局上取消一房的牆面區隔,改為3+1房兩廳,以開闊公領域尺度、串聯採光與窗景的佈局、和豐富的視覺層次等具有深度的設計手法,吸引著高端高品味的國際客戶。 用心琢磨每一視角,細緻美學讓家的無處不是端景 從玄關進入公領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精心設計的半高電視牆,其次是頂天立地的端景牆,使用同一塊大理石、但在層次及高低不同的前後錯位下,讓屋主無論行走其中,或是在不同角度均能擁有豐富多元的視角。 客廳牆面使用鍍鈦金屬做點綴,選擇駝色系的皮革,透過細緻的車線表現高質感的細節,在低調奢華中,鋪墊現代風的舒適氣氛;為保持空間最開闊的尺度,沙發置放的位置位於空間的底部,讓居住者可乘坐於此,將整個遼闊的窗景盡收眼簾。 最具彈性與個人特色的社交場域,展現主人家的氣韻 餐廳的橫向軸線上規劃有設計精緻的中島台,以高貴的綠色蛇紋石做為檯面,並規劃有導角加上光源的設計,虛化島體沉重的份量,表現出細緻質感,開放式廚房區的牆面選擇橘色與蛇紋石的綠,形成強烈的碰撞與獨特的時尚感,同時旁邊則安排線性格柵的開放式酒展示架,其中埋入一條線性光源,由天花板延伸至走廊盡頭,成為動線的指引、也是空間的中軸線。 餐廳區域規劃於落地窗旁,配置八人大餐桌與造型吊燈,簡潔不複雜讓餐區成為焦點。 解放一房後規劃為品茗區,開闊了空間尺度,以架高地板做為區隔,擺放高度低矮的茶桌,讓主人家可在此擺放茶席,與親朋好友不制式地在此席地而坐,自在享受相聚時光。 以人為出發考量多元需求,實現放鬆舒適的臥室設計 主臥室則擁有雙更衣室的功能,外更衣室可作為一日衣櫃使用,內更衣室與衛浴相連。整體色調以白色、奶茶色和杏色三種不同色彩,營造出溫馨宜人的氛圍,舒適氛圍更加強化,床頭兩側的弧形設計巧妙地藏匿了夜燈,增加睡眠時的安全感,也使整個空間更加柔和舒適。 次臥以橄欖綠為基底,分別搭配紫藕與薰衣草色,木質素材與仿大理石紋的大板磚配搭融合,運用大自然的色調與肌理製造放鬆療癒氛圍。

50年起家厝封藏深厚家族情感!老宅蛻變透亮現代透天宅,延續童年至老後退休生活
居家生活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現代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加上長照的社會意識盛行,許多人在50多歲就有退休打算,因此,當代的退休宅設計規劃上,除了滿足人體工學的細節,更延伸屋主的品味、美學生活,甚至賦予情感的傳承與延續。 50年以上的老宅,是屋主從小與父母共居的起家厝,歷經多年海外工作,30年後的今天攜手另一半回到童年居所;對屋主來說,此空間不僅是劃下人生句點的最終居所,更是延續童年回憶、凝聚家族情感的空間。設計師整頓壁癌、漏水、鋼筋裸露等原始屋況問題,並以現代風打造愜意的生活質感;設備上,還特別規劃除濕及空氣淨化設備,讓整體空氣的循環及品質非常良好。更多設計細節,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TIP1.懸空架構串連場域機能,延展視覺開闊度 過往家中有淹水的印象,因此利用墊高地坪來結合機能作為設計重點之一。玄關是進入家的第一印象,金色壁紙鋪陳壁面,結合白色漂浮鞋櫃,流露唯美、輕盈的迎賓美學。 原樓梯較狹窄,將樓梯轉向、加寬踏階,並採穿透式結構,並利用玄關與樓梯的交接處創造幾何台階,黑色底盤串連穿鞋椅與樓梯踏階,而壁面內側灰階平台則銜接樓梯踏階,並成為電視牆基底檯面;而梯下空間更以留白處理,延展出寬敞的空間尺度,讓人入室後可一覽無遺,感受開放視野。 TIP2.開窗面及懸吊式電視牆,創造明亮開放公領域氛圍 利用L形開窗引入充沛採光至公領域,二樓安排窗戶導引自然光走入階梯,大幅提升空間的通透度;明亮採光伴隨金色輕奢質感的壁紙串連兩層樓,形塑明亮、漸層美學藝術氛圍。 公領域規劃開放式空間,串連客廳、餐廳及中島廚房,形塑完整的場域;色調上選用淺色、木紋色調,局部利用鐵件、鍍鈦及鏡面妝點,勾勒出俐落與層次的現代風美學。白色電視牆與階梯形成同一道立面,懸吊式獨立量體結合開放層板,輕盈立面兼具美學展示收納。 TIP3.中島輕食區凝聚家人情感,鏡面延展空間尺度 餐廚區巧遇柱體結構,透過鏡面的包覆,延展出不同角度的空間情景,且營造一抹時尚質感。為了實現屋主心中的夢幻廚房,規劃中島輕食區及熱炒區;中島與餐桌呈垂直擺設,勾勒流暢的料理與享食動線;中島鋪陳鏡面材質,體現俐落時尚的現代風並延展地坪尺度;中島設計除了滿足屋主日常泡咖啡的需求,側邊規劃餐邊櫃及水槽區,則可兼具輕食料理需求;牆面鋪設經典黑白色調的馬賽克磚,替愜意柔和的空間傾注些許活潑氣息。 此外,針對退休生活的安全考量,透過瓦斯爐連結手機APP,當家人料理忘記關火,外出的家人手機APP警報器一響起,就能立即電話提醒家人。 TIP4.彈性多功能房提升坪效,私領域體現美感與機能兼備 二樓樓梯旁的小空間結合書房、多功能室及客房功能,平常可作為瑜珈、運動等休閒活動;結合活動式折門設計,平時可展開門扇,形成開闊通透的空間;當屋主女兒回國時,可拉上折門,成為獨立式客房。 現代風主臥室空間裡,床頭板利用寬面設計,搭配對稱開窗面,有效延展空間尺度;規劃完整更衣室及四件式衛浴設備,體現美學與機能的優質生活。

22坪三房變一房,才是自己的樣子!一個人的暖調巴黎,享受在時間調慢的悠閒裡
居家生活

平時身處在快節奏、高壓工作的屋主,希望回到家能放慢步調,偶爾還能泡泡澡享受生活儀式感。因此知域設計以「泠」為題、大地色系的礦物塗料與弧線為軸,輔以間接光源,自然地刻畫出侘寂風淡雅寧靜的氛圍,並調整格局切合使用,創造流暢的行進動線,悠然自得在家的每一天。 閒置三房改一房,打開格局超開闊 原本三房兩廳兩衛的格局,對於一個人居住來說過多的房間只會淪為閒置角落,並且讓空間看起來昏暗狹窄,因此只留下主臥並打開兩房釋放給公共空間,利用開放式的客餐廚設計營造開闊寬敞視覺,同時將兩間衛浴合併,提供四件式衛浴,下班回家就能在此享受悠閒的沐浴時光。 米色特殊塗料漫抹天際賦予沈靜溫暖氛圍 一進門簡樸原色鋪述客廳區域,米色礦物塗料漫抹立面與天花透出純柔色調,當日光灑落在空間中,獨特的紋路增添立體層次,而天花、櫃體皆以圓弧弱化銳角,讓空氣得以沈靜溫暖,同時引導視覺帶出流暢動線。電視牆旁的噴砂玻璃磚,讓整面的磚座落在全室中心,更成為一入室的視覺重心,當內部燈條點亮,隱隱透出的暖黃光,勾勒情境氛圍變化。 開放式客餐廚設計以木質調、長條磁磚跳出新意 原本位於空間一角的封閉式廚房也徹底打開融入客餐廳空間,開放式設計讓光線能自在流動,而ㄇ字型廚房設計則令料理得心應手。在細節上,石紋桌面襯木紋櫃體的沉穩,小長條磁磚拼貼一抹綠,巧為恬靜的公共場域跳出新意;備餐區單層層架,邊緣導潤角弧度呼應整體視覺,也不容易碰撞受傷;電器櫃採取收拉門設計,因應不同需求可選擇敞開亦或關閉,滿足收納機能的同時也能降低收納櫃體帶來的壓迫。此外,知域設計與業主溝通後將房屋的後端隔成儲藏室兼洗衣房,也利用玻璃拉門和木製百葉窗將光線帶入餐廚區,光影的變化豐富了空間層次。 合併衛浴增添浴缸滿足需求,主臥以暖色打造舒眠場域 因爲想要享受一人的沐浴時光而合併的衛浴空間,增添了浴缸並挑選玫瑰金色調五金,在燈光折射下,優雅氛圍躍然而上。此外,浴缸旁同樣設計噴砂玻璃磚,與客廳玻璃磚映照,並以透光不透明的屬性增加採光。旋入在主臥,入口玻璃磚轉角以鐵件掛衣桿設計二次衣櫃,吊掛穿過一次還不需要洗的衣服、配件,並讓空間有不同的使用情境。而延續公區設計,米色特殊塗料盈滿全室,同時以素雅細緻的格柵線條作為床頭牆勾勒優雅個性,打造舒眠場域。

以人的需求為出發,引入自然、虛化電視牆讓家更貼合居住需求
居家生活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變革,傳統的三房兩廳格局已經不再完全符合每個家庭的實際需求,以明代的觀點來看,格局的規劃應該更多地反映居住者的生活習慣和需求,而非僅僅以家庭人數為唯一考量。舉例而言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視已不再是家庭的唯一娛樂中心,因此不需要過大的電視牆;或是當家人共同居住的機會減少,傳統的客房就不再是必要的配置,同時也有機會創造更多彈性的使用空間。 明代的設計的自然宅理念,強調隨著與需求變化來靈活調整空間,為居住者提供最適合的生活環境。當格局或空間設計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設計更具有彈性和適應性,這種以人為導向的設計理念,融入更多的人性化元素,不僅可以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也更貼合現代社會,對於居住空間的不斷演進的期望。 以廚房為家的中心、延伸露台的自然感,不出門就能療癒身心 一家四口還有兩隻烏龜的45坪住宅,女屋主是一位家庭主婦,平日在家中生活的時間很長,希望能有寬裕的廚房空間和良好的採光,原始格局卻陰鬱不開,因此通過把格局打開,公領域將廚房定義為空間核心,向外擴展出通往客廳及臥室、餐廳與露台的流暢動線,開放式的空間使光線、視線跟動線,都可以在各個格局裡自在穿梭。 藉由中島吧台界定開放式廚房,在其中可嵌入家電與熱炒區,規劃實用的使用機能,讓女屋主在烹飪時可自在與親友互動。 露臺區域經過改造後,著手佈置了綠意和流水的元素,實現一個舒適的戶外區域,居住者與自然的互動更為密切,可坐在此處感受微涼的晚風輕拂,靜靜欣賞陸龜緩慢地漫步,讓人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讓一整天的繁忙和壓力迅速得到釋放。 架高地坪創造彈性空間,中島結合電視牆成為家的核心 為了改善20年老屋原始空間動線不佳的問題,同時引入自然宅的底蘊,設計師以大面落地窗巧妙地連結室外露臺和室內空間,讓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室內,為空間注入一絲清新的自然感。 在格局的規劃上,規劃了兩房兩廳,其中一房為彈性空間,藉由架高地坪與拉門將客廳、書房整合為一,像是客廳的沙發利用架高的地坪取代沙發腳,同時兼具臥榻的功能,為空間增添一絲慵懶感。 中島不僅巧妙地結合了電視牆,使得公共空間動線更加順暢,同時選用了大理石作為建材,使整體視覺色彩更加清新,一物多用的同時,將家的核心轉移至餐廚區,呼應居住者的需求。 開放格局拉大空間增加互動,淡化界線拉近家人互動與情感 在40坪的居家空間中,設計師期待以開放式的格局設計,拉大空間、增加家人間的互動。公領域客廳、書房和餐廳緊鄰,開放式格局和架高的地坪的設定,淡化客廳和書房之間的實體界線,同時擴大客廳區的開放感。 餐廚區域加入細緻的中島吧台規劃,不僅延伸了餐桌的功能,更兼具料理和備餐的用途,吧檯底下巧妙安排多元收納空間,發揮強大的多功能性,一旁的黑板牆則提供了塗鴉或記事備忘的空間,以手感筆觸傳遞出隨性生活的感覺。

挑高客廳訂製旋轉樓梯觀景、米其林級別餐廚規劃&五星飯店臥室配置,窺視金字塔頂端的奢華生活!
居家生活

同樣是生活的空間,豪宅等級的規劃就是和一般住宅不一樣!豪宅除了座落的地段精華、室內坪數寬敞之外,在內部機能格局上劃分得更為細膩,使用的建材與軟裝配置也有所講究。 將優越的窗景納入室內空間設計的一環,建構更良好的室內外連結;格局上公領域除了基本的客廳和餐廚外,招待賓客用的雙客廳和視聽空間、品酒餐會的西廚與中廚,以及附設的酒窖等等…可以說是現代豪宅設計的標準配備。而私領域更是著重在寢居空間的舒適度以及衛浴空間和設備上的頂規配製,現在就跟著鬼才設計師翁嘉鴻,透過眾多豪宅作品窺探金字塔頂端的奢華生活吧! Point1:挑高空間與優越窗景,串連室內外空間感大升級 提到豪宅,第一印象就是有優越的挑高空間,這間120坪挑高樓中樓是專門從女性視角設計,公共空間的規劃受到飯店大廳設計理念的啟發,以四種不同角度的格柵造型為主軸,搭配純白大理石紋的電視牆,呈現一貫的設計風格,從天花一路延伸至立面,打造出挑高的宏偉氣度。 中央的鍍鈦旋轉樓梯以一體成型的曲面設計,形成一件藝術裝置般的美好存在,同時巧妙劃分客廳區和餐廳空間。透過玻璃圍欄的運用,不僅讓光線自由穿透、也拓展了視野的限制,當女主人走出主臥室時,能夠盡情欣賞自然美景。这些設計元素共同營造出一個開放且具有藝術感的空間,為居住者提供極致的視覺享受。 第二間200坪三層樓的毛胚屋,由翁嘉鴻設計總監精心打造的現代度假宅,為跨國企業家的屋主帶來了獨特的居住體驗。挑高的室內空間以大面積的玻璃帷幕為開場,巧妙地呈現了頂樓優雅的城市景觀,讓整個宅邸盡情享受悠閒的度假氛圍。翁嘉鴻設計師巧妙運用了粗獷的天然石皮主牆,將其比喻成山壁的宏偉意象,突顯了挑高7米的住宅的獨特優勢。 兩側的牆面則以木皮與黑色鐵件混搭,由利面延伸至天花板,呈現出流暢的視覺效果。木質調與現代建材的精妙交織,搭配沙發、迎賓長桌以及平台式鋼琴的巧妙佈局,營造出大器實用的私人招待會所氛圍,完美展現了現代度假宅的豪華生活格調。 Point2:摘星等級餐廚空間,開啟料理用餐全新眼界 在這110坪的住宅項目中,翁嘉鴻總監以建築雕塑的概念為基礎,巧妙運用在這奢華住宅的設計中。客廳的天花板以木作呈現浪花弧線造型修飾樑柱,流動的線條感帶來深刻的視覺感受,與天然石皮鋪貼的電視牆相得益彰,將自然元素融入室內。 位於廊道底段的開放式廚房克服材料特性,圓弧中島設計透過黑色人造石包覆弧形料理檯面,與天花板的圓弧造型抽風相呼應,打造出米其林私廚的格調,給予居住者極致震撼的視覺享受。 餐廳位於客廳與廚房之間,形塑順暢的生活動線,餐廳的電視牆融合了展示設計,突顯餐環境的優雅別緻;大尺度的訂製餐桌搭配長凳型的設計餐椅,無論在視覺上還是使用體驗上都為屋主提供更加奢華的生活體驗。 這間位於新莊的90坪毛胚屋成為當地的地標豪宅,室內以石皮、精緻石材搭配木皮,並運用金屬與鏡面點綴天花板與立面,引入優越的客廳採光,以光影變化呈現各種材質的面貌。客廳廊道的木皮牆面結合金屬的內凹曲面設計,鋼琴與對稱的圓形照明燈飾共同打造出白天明亮且充滿piano bar氛圍的客廳。 開放式餐廳區的石皮牆面巧妙地鑲嵌直條線燈,線燈光暈延展至大理石地板與木質天花,呈現出粗獷中帶有細膩質感的表現。餐廳配置優雅的環形主燈,以其形體之美營造微正式感的餐廳氛圍。中島廚房以熔岩瀑布般的吧台桌面展現獨特層次感,與燈飾照明相互交融,打造出充滿藝術性與賞玩意味的休閒空間。整體設計精緻而細膩,展現了對空間細節的用心打磨。 Point3:比五星飯店套房更奢華,獨享寬敞私人空間 豪宅設計中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私領域通常都會預留超款場的坪數,超款場的睡眠區、獨立更衣間以及全套四件式衛浴設備是基本配備,像是這間以女性居住者為主要客群的樓中樓,順著鍍鈦旋轉樓梯進入二樓私領域,首先規劃長型精品更衣間作為連接空間的過渡區域;更衣間以ㄇ字吊掛與矮櫃搭配中島櫃的設計,打造出女性夢寐以求的精品櫥窗。 主臥室保留了極寬敞的坪數,寢具區域中央設置了分流的梳妝區與休憩區;梳妝區的玻璃帷幕由立面延伸至天花,巧妙地創造出天井般的優越自然採光;而另一側則布置了主人椅與茶几,形成精心留白的休憩角落。床尾的衛浴空間以玻璃帷幕區隔,配置雙洗手台並細緻劃分淋浴區、便座區與泡澡空間。從材質的選用、色調的搭配、空間的佈局到機能的規劃,這一切都展現出細緻入微的女性設計主義,顛覆了傳統的設計思維,彰顯對女性的呵護與體貼。 豪宅設計不僅擁有比一般住宅更多元的機能與更寬敞的坪數,更著重裝潢設計的藝術性,透過建材與線條包裹生活場域。這間180坪的透天別墅中的四房皆移植五星飯店頂級套房配置,主臥的床頭和床尾採用大理石和塗料裝飾,巧妙營造端景效果,並引入輕柔淺色調,藉以增添露台的自然光線和綠意;床頭區域還設有一個大理石和鍍鈦展示櫃的屏風,不僅構建了一個優雅的私人通道、更為整個臥室注入了更多美感。 在寬敞的獨立更衣間內,鬼才設計師翁嘉鴻以弧形展示吊衣架和中島飾品櫃,搭配鍍鈦訂製的造型門片,根據屋主的需求巧妙地安排收藏品的收納隔板高度,同時融入端景的藝術大理石和對稱設計。精品更衣間運用細緻的工法,並客製化豐富的設備配置,呈現最貼合使用習慣生活體驗,不僅是關係到收納、更是私人品味的展現。主衛浴運用金紋大理石裝飾立面,雙洗手臺搭配木紋飾板的浴櫃,並採用獨特造型的浴缸,以洩水台替代玻璃隔間,營造出一家四口奢華的沐浴體驗。

【風水特輯】提升2024年人緣、財運!居宅西北方可放這些風水擺件
居家生活

我需要提升人緣的風水布局,我需要可以提升子女考試運的風水布局。希望提升業績,可以布局快速成交風水局嗎?我的座位在歲破方,請問風水布局如何化解? 「文昌星」布局的好 事業欣欣向榮 「文昌星」雖然是「平星」,不過由於是顆智慧人緣星,因此經過旺相布局的能量是吉利的。「文昌星」不僅僅在考試求學的「登科甲第」,同時也是「加官晉爵」的貴氣星,更是一般人的「財富星」。商務企業人士供奉「文昌星君」,商務活絡,業績長紅,財源廣進。一般商家供奉「文昌星君」,則生意興隆,遠近馳名,貴客盈門。薪水族也能在職場上更吃香,只因為人緣佳。將居家和辦公室的「文昌位」給予優質的布局,也容易獲得以上相同的吉利感應。 「四綠文昌星」在「飛星派風水學」十分被看中,陶文老師在協助企業朋友與業主選購總部、商店與居家的時候,第一個需要勘查的就是「文昌位」,一旦被廁所占據只有忍痛放棄,逼不得已才進行改善。 「四綠文昌星」五行屬木,因此具有成長的生命力,「文昌位」布局的好,官位節節高升,事業欣欣向榮,商務興盛繁榮,人緣佳、業績夯。不過任何星曜都有一體兩面的特質,因此「文昌位」布局不佳,或是缺陷、汙穢,則容易出現不得志的情況,遭小人,甚至坑家敗業,不可掉以輕心。 奇門風水開運策略 2024年「四綠文昌星」飛臨屋宅的「西北方」,於是形成了【風天小畜卦】,只要布局得當,求名得名,求財得財,是種容易名利雙收的格局。不過由於「西北方」為「歲破方」,因此需要執行「合太歲」的布局。 「四綠文昌星」五行屬木,因此喜歡「水」元素來相生,只不過下元運中「西北方」不宜置水,因此更換方式與物件,藍色、淺藍色是布局擺件的吉利色系,維持明亮潔淨則是必須,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花卉芬芳,「文昌星」必定常駐並提供超強能量。 • 名利雙收: 擺放文昌燈(可用「帝王水」結晶後的魚缸,內置蠟燭或燈)、聚寶盆、紅色花卉、粉晶、瑪瑙。 • 旺人緣和財源: 可擺放紅、紫色花卉,粉紅色的布置,紫晶洞、文昌燈和粉水晶。擺放聚寶盆,發商務與智慧財,顏色與材質最好是陶土。內置100顆硬幣,1元到50元都需要,代表大小通吃。再加上一顆自然水晶,如黃金虎眼石、白水晶、白瑪瑙、金幣、開運銀元(龍銀),總數是101,代表滿分後的再突破。 • 化解歲破: 甲辰龍年「太歲星」在東南方,位於西北方的「文昌位」成為了「歲破方」,並不吉利需要化解。化解「歲破」最好的方式就是「合太歲」,「歲合星」是「酉雞」,因此在西北方宜擺放「金雞報喜」雕飾(大小不拘),材質以白色陶瓷為佳,記得底部要擺放藍色墊子。 • 特製小羅盤: 內含廿四山、先後天卦、九星、六十四卦、玄空和奇門基因祕數。

勾勒秋冬美好家景!瑪黑家居演繹3種美拉德色彩居家
居家生活

告別夏日繽紛多巴胺 ,我們需要一些溫暖的色調來迎接秋冬。今秋,「美拉德色彩」風格(Maillard Style)席捲時尚穿搭,這大地棕配色也感染了居家空間。透過荷蘭家居品牌Zuiver與Dutchbone 、 擁有女性柔和特質的丹麥 ferm LIVING ,與融合經典與創新設計的丹麥&Tradition,瑪黑家居推薦三款不同的美拉德居家美學, 勾勒出秋季對居家空間的美好嚮往。 美拉德色彩,源於「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是指食物中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受熱過程中產生的反應變化,食物由生到熟,顏色慢慢沈澱、焦化,呈現琥珀色、焦糖色轉至深褐色,形成美妙的色彩。由此延伸,以棕色為基礎和深淺不同的黃、紅或灰色交織出琥珀色、焦糖色、深棕色等,沉穩醇厚而不失質感的色彩特性,創造一處彷彿環繞大地之間,使人能全然弛放身心的空間。 材質選擇上則可藉由木質的溫潤質感、金屬的時髦前衛、皮革的奢華感、織品的膚觸,透過不同材質肌理的碰撞搭配,豐富了空間層次,讓我們的五感六覺更能感知秋日的溫柔和細膩。 美拉德居家Type1、淺棕琥珀色 淺棕琥珀色是絢爛落日暈染天際的色彩,也是自古常用來比喻酒色,具有暖色屬性黃棕色,捕捉優雅又浪漫的色彩因子。荷蘭品牌Zuiver集團與旗下Dutchbone 秋冬家居新品,透過織品色彩與造型描繪秋季大地的豐饒與美麗,棕黃色塊拼接地毯瞬間鮮活了空間、淺棕色布面的彎月圓弧沙發,與飾以核桃木色漆的木塑圓弧吊燈,添賦大地有機線條,構築出既復古又典雅的中性空間。 美拉德居家Type2、焦糖色 中間色調的焦糖色,又甜又美帶著紅色與橘色的暖調 ; 揉合了大地色的樸實與包容,讓人聯想到溫醇的熱拿鐵。丹麥家居品牌 ferm LIVING 以大自然為靈感,設計出重視自然機能與和諧的商品 ,本季新品推薦,以青豆為靈感,帶有獨特輪廓造型的焦糖色胡桃木質邊桌或茶几,與淺米白或深色家具家飾完美搭配,或是點綴上棉麻材質的焦糖色格紋抱枕,呈現品牌特有女性知性氣質與恰到好處的溫暖。 美拉德居家Type3、深棕色 深沉濃郁的棕色是高級質感的展現,丹麥&Tradition 透過串連不同材質,包含:深棕色溫暖柔軟的羊毛結合溫潤的胡桃木、堅毅的棕色大理石材結合金屬漆面,不僅為空間注入沉穩而內斂的氛圍,給予居住者充分溫暖與安全感,大膽的嘗試同時也創造出不凡的品味質感。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名公布!藝術家袁廣鳴以「日常戰爭」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居家生活

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之2024年「第60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代表參展藝術家袁廣鳴、策展人陳暢偕同北美館團隊,於今日宣布展名「日常戰爭(Everyday War)」,將集結展呈藝術家近三十年來創作生涯的核心觀念,以其專擅的錄像藝術,結合裝置作品建構出一處「日常」的類居家場域,尋索我們目前所處之真實生活,及「棲居難以為詩」背後的隱慮及威脅。 以「日常戰爭」為題 隱喻臺灣政治與社會現實的憂慮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將以「日常戰爭」為題,預計為6件錄像和動態裝置,當中包含2件新作。延續袁廣鳴過去的創作脈絡——如2014年《棲居如詩》、2018年《明日樂園》、《日常演習》中慣見的「家」、「棲居」、「不舒適的明日」等影像語彙,皆以一種預警式的微觀,放大了無預警的爆發,並投射對於當前政治環境與社會現實的憂慮,且進而隱喻環繞太平洋島鏈及大陸間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及衝突陰霾。 袁廣鳴表示:「此次個展除了試圖隱喻臺灣在目前生存狀態下的隱慮及威脅之外,也從『未來』的提問,回到『當下』的現實,進入到所謂的『日常中的戰爭』及『戰爭的日常化』。」 戰爭的日常化 漸趨為棲居的常態 本展同名新作《日常戰爭》為單頻道錄像,鏡頭前後掃描著一個居家空間。在一聲玻璃破碎的巨響後,隨即陸續飛進一些戰機,並一一擊毀室內的物件;最後所有戰機互相殲滅殆盡,整個房子頓時成為戰後的廢墟。在鏡頭持續直線穩定的來回移動中,婆娑的光影逐漸渲染了整個室內,傾頹的房屋也慢慢回到起初無恙的原貌,呈顯出極具張力的超現實預言。 通過袁廣鳴作品中對臺灣處境的觀察及刻劃,凸顯今日的戰爭概念已從「實際的砲火」,移轉到分配不均的後資本主義、疫情傳染、網路攻擊、宗教與不同族群間的歧視及壓迫……等潛藏於「日常中的戰爭」,而這「戰爭的日常化」,似乎更漸趨為棲居的常態。 策展人陳暢指出:「『居家』的概念具有糾結交織的雙重性,涵蓋私領域與公領域、實體世界與虛擬世界,以及想像中的經驗與實際生活經驗;這種雙重性反映著臺灣作為主體、恐懼與勇氣並存的二元對立。在其所有作品中,詩意的本質從不棲身於任何住居地,而存在於探尋的過程。」 藝術家簡介-袁廣鳴(1965–) 袁廣鳴成長於臺灣,曾赴德國專研媒體藝術,並成為崛起於臺灣90年代的重要新媒體藝術家。其作品表現形式包含單頻道錄像、互動式裝置、裝置型錄像投影,以及利用數位修相技術的平面攝影等。袁廣鳴早期創作多以個人的生命經驗及反轉日常事物成就新的觀看現實為主軸,2000年開始轉而從個人的生命經驗擴及對城市及全球化的狀態描述。爾後,他更開創出介於錄像藝術與電影間的新型動態影像、展現劇場式的日常;至今仍持續透過不同媒介的實驗,深沉思考新媒體藝術及影像敘事之間的可能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