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區域情報

不實謠言!網傳高市府高價出售大林蒲土地予財團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大林蒲遷村意願調查進行中,多數居民均表達同意遷村,並希望政府加快腳步,而網路上卻出現不實訊息試圖誤導民眾。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特予澄清:針對網路流傳訊息,拿1989年中油徵收隔離綠地的價格,來比較大林蒲農地協議價購價格。高市府都發局表示,本次大林蒲遷村所涉農業區土地協議價格是經專業估價公司鑑估市價並加4成,協議價格最高達6萬餘元。中油早期價購方式購買沿海路側土地作隔離綠帶,經瞭解該土地為都市計畫住商區及綠地用地(公保地),並非農業區。因此,兩者在價購的土地使用分區、需求背景及時間等條件皆不相同,不應混淆做比較。 此外,傳聞政府可直接出售賺取價差一事也絕非事實。首先,查證相關雜誌及報導,證實網傳園區購地價格傳聞為虛假訊息,網傳敘述是刻意移植拼湊文章,斷章取義,扭曲事實。第二,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目前尚未進行開發,而且未來經濟部園區開發後,有70%的土地將採出租提供業者使用,說明了園區未來土地將以租用為主,售地為輔。有關網傳長春化工購地,市府開價60萬之說法,都發局表示園區是由經濟部開發,目前園區尚未開發,如何售地?且市府對於園區土地亦無處分之權利,因此該言論實屬無據之謠傳,不足採信。 大林蒲農地的查估協議價購,未來實際遷村時的價格,如同建築物補償有營建物價指數調整,農地價格也會依據遷村當時地價變動因素如實修正調整。都發局指出,請民眾勿聽信謠言。若民眾對於大林蒲遷村安置計畫有任何疑問,歡迎直接到大林蒲遷村服務專案辦公室洽詢或致電高雄市政府詢問。

高雄亞灣帶動近230億投資,牽動房市
區域情報-高雄

2021年開始高市府與中央各部會合作推動的亞灣計畫,至今成功吸引IBM、微軟、高通、CISCO、仁寶、緯創等超過175家國內外企業大廠落地高雄,招募新創事業進駐133家,共創造5,483個就業機會並帶動近230億元投資,總計創造逾538億產值。高雄市陳其邁市長出席6日召開「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推動方案」指導委員會,與經濟部、交通部、文化部、數位發展部、國發會、金管會等相關部會機關,一同檢視討論亞灣2.0方案的推動工作,期待藉由亞灣計畫的推動,吸引更多旗艦企業、人發中心進駐,並發展智慧科技技術。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感謝中央持續支持高雄,共同朝向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的目標前進,透過「亞灣2.0方案」各項政策,以企業總部或研發訓練中心的型態吸引產業群聚。高雄擁有優質環境、生活租金等也較北部便宜,上下游產業整合度高,再加上很多的智慧應用加入,期待企業眼光放遠,能有更多服務落地、人才落地,更可整合相關供應鏈夥伴一起來到高雄。 陳其邁強調,高雄有最好的團隊可以提供最關鍵的協助,鼓勵企業一面走,一面整隊,長遠佈局,落地高雄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以演唱會經濟為例,近年來國際知名天團陸續來到高雄,無疑是最看重高雄的服務,由市長親自坐鎮指揮交通解決方案,完成一小時疏散九萬疏散歌迷的不可能任務。高雄致力打造成以人為本的智慧永續城市,除了改善市民生活、提升公共服務品質,更重要的是將智慧應用服務產業化,形成完整生態系,並與企業攜手將智慧科技解決方案出海國際。 林全能次長表示,亞灣2.0方案將擴大以智慧科技為發展核心,串連高雄石化、港灣等在地特色產業數位轉型,並聚焦扶植半導體IC設計、數位內容等關鍵產業在地群聚發展。林次長強調,高雄作為石化產業重鎮,工廠環境安全一直都是重點議題,經濟部將透過亞灣 2.0推動智慧石化工作圈,引導高雄石化業將 AI、物聯網等智慧化技術導入廠區,建立更安全的作業環境。在 IC 設計產業方面,也將建立南部晶片設計產業推動基地,引流IC 設計廠商落地,促使高階人才在地扎根,完善南部半導體產業生態系。另依循亞灣 2.0 「擴大招商引資落地」的精神,經濟部將加速推動國際型企業偕同上下游供應鏈夥伴落地亞灣,群聚打造國際智慧科技研發聚落,促進南北產業平衡發展。 本次指導會後,與會貴賓也實地參訪位於高軟園區的夢想創造公司5G XR虛擬攝影棚,親身體驗異地虛實融合拍攝。夢想創造利用5G網路低延遲傳輸技術,即時將異地戶外場景以4K影像訊號傳輸至室內LED攝影棚,與棚內人物即時疊合錄製影片,搭配AI邊緣運算以及XR場景融合等後製技術,突破時空限制,實現異地融合拍攝,大幅縮短影視內容的製作周期,促進高雄數位影視內容產業發展。 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高市府持續與中央攜手推動亞灣2.0方案,整體方案預計投入170.39億元,預估帶動4,200個就業機會、吸引550億元投資、增加產值2,200億元,並擴增完備如IC設計、金融科技、智慧影視、永續石化、智慧航港等關鍵產業,目標打造國際級水岸與企業旗艦中心聚落,共同推動國際型智慧科技解決方案與創新商業模式驗證,將解決方案輸出新南向市場,打造亞灣成為國際型產業聚落。 房地產業者表示,「台積電」設廠牽動區域房地產行情上漲已經被認定,高雄「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的計畫,規模也很大,根據高雄市政府的推算,將吸納4,200個就業機會、吸引550億元投資、增加產值2,200億元,房地產人士指出,單以「4,200個就業機會」最基本的20%就近工作居住置產比例計算,市場住宅需求就有約840戶,支撐區域房地產買氣、穩定房價,業者提醒「在緊追台積電置產的同時,跟著亞灣區2.0的發展置產也是一個選項。」

個人出售自配偶贈與的房地「注意這事」
區域情報-高雄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說明,依據財政部2017年3月2日台財稅字第10504632520號令及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第5點規定,個人取得配偶贈與之房屋土地,適用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第1項第6款配偶相互贈與之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規定者,出售時應以配偶間第1次相互贈與前,配偶原始取得該房屋土地之日為取得日;個人取自其配偶贈與之房屋土地,得將配偶持有期間合併計算。 基此,其出售房屋土地交易損益之計算,應以交易時房屋土地的成交總額,分別依下列規定減除成本或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與個人及配偶持有期間因取得、改良及移轉該房屋所支付的費用後,以其餘額為所得額:(一)配偶原自第三人出價取得者:依所得稅法第14條之4第1項前段規定,得減除配偶間第1次相互贈與前之原始取得成本。(二)配偶原自第三人繼承或受贈者:依所得稅法第14條之4第1項後段規定,得減除繼承時或配偶原自第三人受贈時之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按政府發布之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後之價值。 該局舉例說明,王小姐2023年8月間出售自配偶林先生於2022年3月間贈與之房屋土地,該房屋土地為配偶林先生於2018年5月間以新台幣(下同)650萬元買入,嗣後王小姐申報房地合一稅時,持有期間依上揭之規定得以併計配偶林先生之取得日,即2018年5月至2023年8月共計5年3個月,並以配偶林先生原始取得成本650萬元核認成本。 如有相關法令適用之疑義,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或至該局網站(https://www.ntbk.gov.tw)利用國稅智慧客服「國稅小幫手」線上查詢。

楠梓再生水促參投資案完成簽約
區域情報-高雄

2024年1月31日舉行「高雄市楠梓再生水廠興建移轉營運案」簽約典禮,許智傑立法委員、曾俊傑副議長、陳善慧議員、李雅芬議員、水利署副署長林元鵬蒞臨,簽約典禮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吳欣修署長見證下,由高雄市林欽榮副市長及高山林水務股份有限公司郭濟安董事長共同完成簽約,預計於2028年底開始供應再生水,並於2030年底全期每日供應7萬噸高品質再生水予台積電公司使用,民間投資金額達80億元。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為了成為產業發展的強力後盾,市府積極佈署開發再生水,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導及支持下,已推動鳳山及臨海再生水廠,並於2021年起推動北高雄再生水計畫,規劃興建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2023年橋頭再生水廠已開始興建,2024年楠梓再生水廠也將如火如荼的展開,以確保高科技廠商所需的水資源供應無虞。 市府於2023年中開始即積極推動招商作業,經甄審後由山林水企業聯盟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其成員包括山林水環工、新宏興營造及力麒建設公司,並成立高山林水務公司,團隊參與過國內再生水廠及污水處理廠之規劃、設計、施工及營運,具有全面設計能力、豐富執行經驗與完善經營能力,將確保高雄第四座再生水廠能如期如質完工。 高雄市政府推動產業轉型及半導體S廊道不遺餘力,並已超前部署規劃高品質再生水提供高科技產業使用,確保台積電公司於未來廠區之用水無虞。市府將持續與民間廠商攜手合作,推動再生水廠如期如質完成,未來高雄市總計可供應每日22萬噸再生水,促使再生水成為高雄產業發展穩固的基石。

高雄亞灣區蛻變10年有成,房市穩健發展
區域情報-高雄

黃色小鴨睽違10年再訪高雄,對比2013年的首次遊抵愛河港灣,正好見證近年來高雄港市合作的成果與產業轉型,光榮碼頭蛻變成為一座親水、親港、親海的都會港灣,結合高雄城市美學與在地風貌人文,成為市民的日常活動節點,更是遊客來訪高雄的熱門打卡景點,高雄已然躋身全球國際港灣城市行列。 都市發展局長吳文彥指出,縱覽世界獨具魅力的國際港灣城市,一般都具備山海河港等地理條件,高雄得天獨厚擁有壽山、高雄港及愛河等城市特色。高雄港市發展唇齒相依,自1998年謝長廷市長以海洋首都定位,開展向海親水的想望,並創造愛河友善親水綠色廊道,2005年陳其邁擔任代理市長時打開高雄港圍牆,開啟市港合作契機,陳菊市長接續建設真愛碼頭、光榮碼頭,成功結合愛河與高雄港區,並推動亞灣區重大公共建設,歷經近20年蛻變,高雄已成為台灣最具國際指標的港灣水岸都會,保有獨特港口風貌場域,包括駁二藝術特區、棧貳庫KW2及大港倉棧庫群等,以及愛河灣遊艇碼頭與水上遊憩樂園;同時致力於推動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吸引嶄新科技產業旗艦聚落進駐,整體城市新舊融合,打造最具高雄味的都會港灣。 至此,港市聯手不斷推進港灣轉型建設,2006年駁二藝術特區、2007年真愛光榮碼頭改造開放、2011年亞洲新灣區、2017年港市成立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2018年棧貳庫KW2營運、2020年大港旋轉橋啓用、2022年大港倉一期410商場營運及愛河灣遊艇碼頭A區、2020年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及2023年亞灣2.0等產業轉型。 都發局表示,依循行政院亞灣2.0計畫支持與港市合作互信基礎之下,目前(1)捷運Y15聯合開發案已由捷運局進行招商中;(2)西側緊鄰的21號碼頭後線的土地,也預計2024年第一季由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對外招商。另外,((3)緊接駁二藝術特區的原港務候工室改建為智慧旅店,預計2024年第一季試營運;(4)大港倉二期倉庫群改建朝設計旅店規劃,預計2024年招商;(5)既有棧庫群配合產業需求,持續媒合技術業者,作為5GAIoT體感育樂創新應用場域。 都發局未來將持續透過都市計畫,導引城市發展願景與生活想像,賦予土地更佳彈性使用,創造產業生活多元使用,及水岸公共環境,相信在中央政策計畫支持與港市持續攜手合作下,能夠吸引更多國際合作及產業投資,讓高雄都會港灣不斷轉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