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區域情報

高雄2024年公告現值、地價「微幅調漲」
區域情報-高雄

依據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公告土地現值須於每年1月1日公告,公告地價每二年辦理一次。高雄市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平均調幅2.49%,相對其他五都調幅較小;公告地價平均調幅3.50%,為六都中調幅最小,對多數民眾地價稅負擔影響輕微。 高雄市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暨重新規定地價作業,經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衡量各項影響因素、市場發展及民眾地價稅負擔能力後,於2023年12月19日評議通過。公告土地現值調整,主要是反映本市環狀輕軌、鐵路地下化與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等交通建設效益、土地開發成果及市場成交行情。另公告地價調整,主要是參考當年公告土地現值、前次公告地價、社會經濟狀況及民眾地價稅負擔能力等因素,全面檢討各地價區段間價格均衡性。 2024年本市最高地價區段由苓雅區大遠百百貨公司連續第11年蟬聯地王,公告土地現值維持每平方公尺58萬元;次高地價區段則為裕誠路與明華一路間之博愛二路路線價區段,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47萬元。最低地價區段為桃源區國有林班地,公告土地現值維持為每平方公尺41元。 地政局陳冠福局長表示,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暨重新規定地價作業,係由各地政事務所地價人員實際訪查、蒐集交易案例,結合實價登錄資訊估計而成,調整結果將於2024年1月1日公告,民眾可連結地政局網站或逕洽高雄市各地政事務所查詢。

高市府積極推動包租代管
區域情報-高雄

為使在高雄市居住生活的青年及弱勢租屋族群能獲得更好的居住協助與保障,並使民間有空餘屋的房東可以獲得免費的專業出租管理服務,一起作公益,高市府都發局已於2023年底啟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第4期計畫,結合3稅有減免、3費有補助、3年有服務及租金補貼等多項優惠,鼓勵房東與有租屋需求的民眾踴躍申請。 都發局長吳文彥表示,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的精神就是讓民間空餘屋轉作社會住宅,以擴大社會住宅量能。具體作法分為「包租包管」及「代租代管」兩方案,「包租包管」為政府委託民間業者承租民間住宅,業者再以二房東身分辦理轉租與房屋管理事宜;「代租代管」則由業者協助房東出租住宅予符合資格之房客,並代理房東管理出租住宅。 吳文彥說明,高雄市自2017年起配合內政部開辦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至今已開辦3期,累計成功媒合2,674戶出租住宅。2023年9月開始續辦第4期計畫,目標戶數800戶,如成效良好可擴充續辦800戶,嘉惠更多民眾。 參與計畫的房東享有「3稅有減免、3費有補助、3年有服務」等優惠。所謂3稅有減免,是指參與計畫之房東如為房屋所有權人,享有月租金1.5萬元之所得稅免稅額,並有地價稅、房屋稅比照自用住宅稅率等稅賦優惠;3費有補助包括每年每屋上限1萬元之修繕補助、居家安全保險費3,500元補助及簽約公證費之補助;3年服務指簽約後由專業租賃服務業者提供3年的免費租屋管理服務,讓房東輕鬆租,省卻繁瑣的租屋困擾。 媒合入住的房客,申請資料將同步帶入中央300億元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審查,主動整合政府租金補貼資源,符合資格者每戶每月可獲2,000元至4,000元不等、分3級的租金補助,如屬成年未達40歲以下單身者、新婚2年內、育有未成年子女(含胎兒)及經濟或社會弱勢家庭,更有補助金額1.2至1.8倍以上之加碼額度,減輕租屋的經濟負擔。 另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及協助行動不便之特殊族群,長者或身障者經都發局審查符合入住條件者,可承租符合其居住需求之包租代管社宅,並將其既有住宅出租,讓長者或身障者能居住在更合適的生活空間,原有缺少無障礙設施的房屋,則可以出租讓給需要的房客承租,鼓勵更多年長者房東加入。 都發局社宅包租代管第4期計畫之委辦業者有2家,分別為兆基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及宜居不動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歡迎有意願的房東洽委辦業者諮詢並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行列,民眾如有租屋需求亦可逕洽業者諮詢,或上591租屋網查詢。

高雄港愛河灣華麗轉身為港都閃耀明珠
區域情報-高雄

黃色小鴨暌違10年重回高雄港愛河灣,是新年伊始最受高雄市民矚目的新聞焦點,同時間高雄市民也驚覺10年來高雄市的變化竟是如此之大,建設與發展全面大幅度的跳躍成長。房地產業者表示,高雄的成長除了吸引企業紛紛前往投資設廠之外,也帶動各區域房地產走揚,亞洲新灣區是高雄建設的重點區域之一,區域預售房價已經「坐4望5」,高端的建築商品預售行情更是有機會直接挑戰「6字頭」,這樣的價位對於高雄在地人而言「有點貴到不可思議」,但是,對於北部投資者或是國際買家來說,「房價具有高CP值」,從大格局來看,高雄亞洲新灣區的房地產行情,依舊有機會「穩健發展」。 在黃色小鴨正式重返登場之前,高雄市民朋友們最近紛紛翻出10年前小鴨在愛河灣的照片,並且發現當年的光榮碼頭周邊,現在已經「長」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港旅運中心,連16~21號碼頭也都拆除圍籬後淨空,讓市民朋友們有更大範圍親近港灣的空間,再加上輕軌捷運的貫穿連接,高雄港與愛河灣已經成為港都最閃耀的一串明珠。 高雄市的發展無法與高雄港切割,高雄市民現在能夠親港、親海,從高雄展覽館、高雄港旅運中心、愛河灣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直到大港橋、駁二、棧貳庫,海港的美景與活動空間已經成為高雄市民的日常,也是與台灣其他城市相比的獨特和驕傲。提到高雄市市港合作與港灣再生的契機,要一路回到1998年謝長廷當選高雄市長之後,以「海洋首都」為基礎開啟了市港合一的想像。2005年,時任高雄市代理市長的陳其邁,將海邊路旁的13號碼頭(光榮碼頭)圍牆打開,更進一步促使市港合一的發展。 2006年,高雄市政府將第三船渠內二號接駁倉庫,以品牌方式定位為駁二藝術特區,並推出一系列大型展覽,以及後來成為全台獨立樂團指標性音樂祭的「大港開唱」,駁二也成為高雄最著名的港區景點。 2011年,時任高雄市長陳菊提出「亞洲新灣區」構想,由政府主導興建的高雄展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港旅運中心及環狀輕軌等五大建設開始形塑港灣新風貌,藉由公共建設的方式帶動民間投資。10年過去了,上述這些重大建設一一在碼頭邊、在愛河灣區聳立,以優美的姿態、完善的功能、精彩的活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高雄市民一起見證高雄的蛻變與進步。 2020年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接續提出「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半導體S廊帶」、「亞灣2.0」等產業轉型、智慧城市的發展願景,3年來除了陸續招商引資吸引多家國際大廠進駐,亞灣區也開始進行濱海景觀綠帶串聯及再造計畫,並且規劃興建亞灣智慧公宅落實居住平權。 其中台積電日前公布在高雄的設廠計畫擴增到三座2奈米先進製程廠,將帶動高雄市產業結構翻轉,這是陳其邁市長上任後最念茲在茲的產業轉型工程;此外,陳其邁積極推動的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也在國內外大廠進駐下持續擴充研發量能,加上相關重大交通建設全面啟動陸續到位,包括串連灣區與市區的捷運黃線,高捷小港林園線、岡山路竹線的延伸工程,都在2023年動土開工,國道七號也確定要興建,輕軌捷運則在2024年元旦已經成圓並通車試營運,高雄的發展建設都正在起飛。高市府表示,10年前黃色小鴨在高雄市民引領期盼下緩緩游進愛河灣,10年後黃色小鴨再度重返,將與高雄市民一起見證高雄令人驚艷的轉變。

高雄聯醫新建北側大廳完成結構體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2024年1月1日開始由榮總團隊接手營運,可就近提供市民醫學中心等級服務,而興建中的「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北側大廳新建工程」仍如火如荼地加緊趕工,目前已順利完成結構體,正進行內部及外牆裝修作業,預計2025年中完工。未來民眾就醫、員工上班,搭輕軌可由南側出入口進出,開車或救護車輛則由北側新建大廳出入口進出,人潮南北出入口分流,交通動線將更便利。 工務局表示,聯合醫院鄰近美術館地區,周邊人口快速成長,而今年開始委託高雄榮民總醫院營運管理,為因應未來的就醫需求量,「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北側大廳新建工程」案便孕育而生,聯合醫院的營運團隊雖然有變動,但工程不受影響持續進行中。本工程係運用聯合醫院北側L型面積約6,527坪土地,興建包括地上二層出入口大廳,並增設地上九層病床電梯一部及景觀工程等工項,總工程經費約新台幣2億460萬元,於2022年9月開工,預計於2025年中完工。 新工處表示,本工程開工初期,為維持醫院正常營運,遂先行配合院方需求完成東、西二側臨時停車格位之設置,以解決就醫民眾停車問題。另因新建大廳範圍內存在眾多供應院內病患使用之維生管線,透過逐一清查及配合院方營運空檔予以遷改,工程障礙順利排除後,承攬廠商終在不影響院方運作及安全無虞等情況下進場全面施作,並順利於近日完成結構體施作,正式進入裝修階段。 本工程完工後,除可提升醫療服務資源及優化聯合醫院醫療服務環境外,更可提供居民、病患、家屬、醫療人員舒適之休憩放鬆空間,藉由留設人行道、連續植生綠帶及設置具特色與自明性的醫院入口,打造富涵文化氣息的藝術引道,更與基地南側的輕軌形成兩條林蔭綠色軸帶,通過舒適的連續步行空間,串聯馬卡綠園道、美術館與凹子底的人流。

高雄Smart Home 智慧宅展示 歡迎參觀
區域情報-高雄

隨著宅經濟與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高雄市數位淨零雙軸轉型的策略,如何讓民眾住得有品質、住得安心舒適,一直是市府努力的目標。如何以簡單平價的設備,營造安全、舒適、有尊嚴的生活環境,在「智慧綠建築-智慧住宅南部展示區」提供民眾多樣的資訊,推廣智慧科技產品,歡迎市民朋友踴躍來參觀。 市府工務局表示,因應民眾關注的安全、舒適、防災的需求,Smart Home 智慧住宅展示區特別打造成完整的生活空間。展示的均是國內智慧科技產業製造的新穎技術產品,如結合空氣品質監控及連動空調的全熱交換器,可以有效改善居室空氣品質;地震時可供躲避的避難衣櫥,再加上一氧化碳感應器、智慧瓦斯遮斷器,地震來了不必再擔心瓦斯漏氣問題,提供逃生時的最大保障。另外還有關懷銀髮族的生活設施,可以同時兼顧安全及生活尊嚴等,林林總總超過30項以上智慧生活科技產品展示。如民眾對現場設施功能不清楚,亦有提供專業的導覽解說。走一趟展示區,可以提供不少住家改造的構想,對智慧生活有絕對正面的幫助。 「智慧綠建築-智慧住宅南部展示區」座落於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一樓大廳,自2018年10月9日揭幕迄今已超過18萬9千人次參觀,展示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08:30至17:30,週六與週日為預約導覽,歡迎有興趣之民眾與團體參觀,可線上預約或於上班時間電洽專屬窗口。

高市府:歡迎台積電擴大投資高雄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市政府2024年1月19日表示,台積電18日召開法說會,會後釋出高雄廠(晶圓22廠)第3期建設規劃說明,開始啟動高雄廠第三座2奈米廠的評估作業。對此高雄市政府回應,歡迎台積電擴大投資,市府會全力協助,讓先進製程如期如質2025年量產,滿足市場需求與後續擴大投資落地高雄。 高市府表示,歡迎台積電擴大投資高雄,市府與台積電雙方一直保持密切溝通,市府將配合廠商未來第三座晶圓廠P3的規劃期程與市場需求,全力協助。園區第一座晶圓廠P1相關工程均如期如質施作中,預計可於2025年量產,第二座晶圓廠P2亦已核准開工。對於台積電開始評估擴大投資,市府樂見其成。 市府強調,將攜手台積電與南科管理局合作開發,針對台積電擴大投資進行協助對接,水電需求部分,高雄不僅供電無虞,將再添楠梓與橋頭2座再生水廠,以滿足台積電100%再生水的生產需求;產業人才部分,除媒合在地的中山大學、高科大,近期更同步啟動陽明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設立高雄分部的行政作業,將提供台積電半導體產業頂尖人才。市府持續全方位協助,加速落實半導體先進製程擴大落地高雄。 房地產業者指出,台積電確定高雄設廠的消息,會持續牽動高雄楠梓區以及周邊區域的房價,對於整體高雄房地產具有「正面效應」。

行政院專案小組訪視楠梓產業園區
區域情報-高雄

2023年9月22日屏東明揚工廠發生大火的不幸事件,行政院陳建仁院長於事故發生後,隨即責請行政院吳澤成政委及張子敬政委,針對各工廠存放化學物質申報制度精進措施召開相關會議,包括在易燃、易爆化學物質的安全管理、落實稽查找出問題,或是執法、救災人員與業者對化學物質危害特性辨識,以及專業人力訓練考核等方面,持續加強精進。 行政院特別成立「工廠安全統合管理機制專案小組」,請經濟部統籌,透過「盤」(列管高危害性物質)、「管」(訂定精進管理指引資訊統整應用)、「查」(高風險場域之現場查檢)、「練」(平時訓練、災時應變)四大面向,檢討精進既有法規、化學品申報系統、管制查核及演(訓)練機制,並聯合各部會辦理專案檢查,以達成維護公共安全之目標。 有鑑於此,行政院吳澤成政務委員及張子敬政務委員為瞭解經濟部於屏東明揚工廠大火後督導全國工廠安全管理之改善情形,2024年1月17日至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所轄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現地訪視。本次行程由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安排,由經濟部統籌辦理,政務委員吳澤成及張子敬率內政部、環境部、勞動部及高雄市政府勞檢、消防及環保等相關單位,抽查訪視華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半導體廠,除了確認該公司在危險物品申報情形與化學雲系統介接資訊的一致性外,更深入檢視工廠在化學品自主管理措施之法規符合度,並透過各部會及高雄市政府的參與,中央與地方各權管單位實施聯合稽查,發揮跨機關統合協力綜效,更加落實工廠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行政院表示,在明揚火災事故後,立即檢討危險物品申報機制並啟動消防法、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作業,以加強廠商危險物品申報約束力,另責由環境部優化化學雲系統,並以彰濱產業園區做為示範場域,篩選出疑似未申報之工廠執行檢查,在檢查完成後,再回饋精進化學雲的自動勾稽功能。此外,經濟部製作化學品管理指引及自主檢查表提供園區廠商加強自主檢核並做為可依循之參據,再結合中央與地方跨單位力量執行聯合檢查,以確保工廠皆能完備自主管理,針對全國達危險物品管制量之工廠2,470家,迄今已完成檢查工廠數737家,合格家數685家,其合格比率約93%。後續經濟部將持續統籌相關部會辦理檢查作業並追蹤改善情形,責無旁貸。 吳政委提及,全國工廠家數達9萬餘家,經濟部為工廠安全統合管理機制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統籌相關部會持續盤點高風險工廠,並善用優化後運用化學雲系統落實檢查。本次抽查係為瞭解屏東明揚工廠大火後督導全國工廠安全管理之改善情形,並檢視工廠是否依現行「消防法」第21條之1規定,於工廠的警衛室或防災中心24小時「提供消防搶救必要資訊並需常時備置」,另對於廠商危險物品的申報、標示、保險、化學品圖資存放地點及相關自主管理等特別檢視。 吳政委強調,陳建仁院長特別重視工廠安全管理,並積極落實立法,使企業落實自主風險管理。目前內政部與經濟部已持續推動修法,提高吹哨者獎金及提高罰則額度,以強化企業課責機制。在未完成立法提高罰則前,各部會仍應共同協力,強化企業自主管理、訓練、檢查及結合業者、地方政府定期共同演練,並運用優化後的化學雲功能來掌握高風險工廠。吳政委表示,已請經濟部持續辦理中央及地方消防、建管、環保、職安及工廠管理等跨單位聯合稽查,發揮機關協力綜效,以完善工廠安全管理,並提升救災安全,建立讓民眾心安、平安的工作環境。 行政院強調,後續已請環境部針對化學雲未來精進措施,應以消防人員之救災需求面為導向,進行跨部會整合統一資訊應用。另考量拋傳至化學雲資料品質及時效,攸關提供救災人員資訊可靠性,為使資料能有效整合,將強化拋轉資料之完整性及正確性,善用智慧科技力量,預警及風險分析,自動勾稽篩選出不合格的危險物品場所,嚴格依法查核及處罰並持續追蹤至完全改善為止,展現政府維護公安不打折和確保第一線消防員救災安全的決心。

高市優化左營公辦都更單元(二)招商條件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左營大中民族「20號機關用地」公辦都市更新案,2023年單元1順利完成簽約後,2023年1月17日單元2調整優化招商條件於2023年12月27日正式公告招商,並在1月17日舉辦招商說明會,由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代表市長致詞,現場吸引20餘家地產開發、建設公司及公會等潛在投資者參與。本案單元2已於2023年12月27日公告招商文件,本次招商等標期120日,至2024年4月24日截止收件,期望能在這次招商中,吸引投資者與市府合作推動開發。 副市長林欽榮表示,本次單元2營建造價是按本府最新修正之都更建築物工程造價基準單價計算,並參考營建市場、不動產市場及金融市場變化,採直接成本加間接成本每坪約22.2萬元,預計總投資金額達57億,重新計算共同負擔比率,底價提高1.18%至69.95%,這些調整項目亦獲得高雄市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委員會中產學界支持。 林欽榮說,本案基地區位極佳,位於省道台1線民族一路旁,具備國中小、高中等校園就學近便性,步行5分鐘即到高雄榮總;車程5分鐘內可達高鐵左營站。此外,本案具備三點優勢條件:第一、公私充分合作。第二、招商條件設定清楚。第三、本基地位於高科技產業S廊帶上,台積電於高雄發展先進製程的情況下,國立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已確定為產業需求,設立高雄分部招收碩博士班,產業、人才進駐後,更需要有優質的住宅環境。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長吳文彥表示,本案適用都更168專案的政策,可加速都更整體作業時程,且本案100%公有地,無整合問題,國產署亦同意參與都市更新;更新後將提供地方公益設施,包括社會住宅、社區型日照中心等社福設施,本次單元2重新公告後期待引入民間資源投入都市更新,藉由公私協力方式,共同促進土地活化利用,提供地方公益設施。 本次公告招商市府以最大的誠意,保持開放的態度,希望能公開評選出最適合實施者,攜手創造多贏的公辦都更。本案申請釋疑的期限是2024年2月2日截止,請以書面向市府都發局提出,相關正式公告招商訊息與文件購買方式,可參閱市府都發局網站。

高雄社宅「決標動土」戶數居六都之冠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市府都發局吳文彥局長表示,陳其邁市長2020年上任以後,即以產業發展及超前部署的前瞻思考,大力推動社宅建設,並與中央共同合作,將社宅興建目標,從6,000戶一路提升至今18,000戶,並已有15,170戶決標興建中或待開工中,在六都中成長最多,且高雄還包括租金補貼、包租代管等政策多管齊下,盼照顧好青年及弱勢居住者的權益。 吳文彥說,高雄市興辦社會住宅目標戶數,自2020年的6,000戶提高至目前的18,000戶,且加計規劃中的戶數,社會住宅存量上看19,882戶。在推動興辦社會住宅的路上,高雄市雖然起步較晚,但絲毫不敢懈怠。從統計數據來看,將目前推動成果與2020年相比,高雄市新增動土18處、興建中戶數增加8,811戶、決標待開工戶數增加6,359戶,在數量或增加率皆高居六都之冠。由此可見,高雄在這三年內相較其他五都興辦社會住宅的力道,可說是後繼更有力,進度急起直追。從目前的推動進度來看,高雄市在2024至2028年將可再新增約16,000戶社會住宅,相較於2020年的363戶成長為44倍之多。 為利跨單位間資源整合及行政協助,高市府也創地方政府之先,成立「社會住宅推動平台會議」,針對興辦社會住宅所遭遇之各類問題,邀集相關單位共商解決對策,力求以最高行政效能實踐居住正義。 另從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調查統計,高雄市2023年第2季的房貸負擔率為39.58%,遠低於台北市66.54%、新北市55.41%,在六都中排行第5,且季變動率及年變動率分別為0.75%、1.41%,亦為六都中排行第5;另就房價所得比來看,高雄市為9.23%,亦遠低於台北市15.52%、新北市12.93%,在六都中也排行第5,季變動率及年變動率分別為0.07%、-0.11%,均屬六都中最低與次低的水準,顯示高雄市的房價負擔相對較輕,且房價趨於穩定。

高捷預計6月挺進岡山車站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副市長林欽榮關切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計畫施工進度,於2024年1月12日親赴岡山路竹延伸線RK1岡山車站工區視察並聽取工程進度簡報。截至目前為止,RK1工程部分已完成捷運岡山車站與出入口結構、軌道鋪設作業、路線段上構等作業,機電系統亦同步進行電聯車測試作業,整體通車進度已達91.55%,可望於2024年6月底通車試營運。林欽榮對於整體工程施工進度感到滿意,同時也慰勞施工團隊的辛苦,期許捷運施工團隊務必如期達成目標。 林欽榮指出,為鼓勵大眾運輸場站開發,並挹注捷運建設經費,市府捷運局同時於沿線捷運場站周邊全面展開聯合開發,包含公告中的RK1西基地,土地面積1058坪,預估開發量體可達12300坪,後續陸續推動RK2、RK3、RK6場站聯合開發,可滿足沿線科技產業居住需求,並提供托育及商業設施,充實岡山及路竹生活機能,使高雄成為宜居、友善、便利的科技大城。 林欽榮進一步表示,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串起沿線高雄路竹科學園區、橋頭第二園區、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岡山本洲產業園區等產業基地,可服務北高雄35萬地方民眾及沿線就業人口,同時也是落實行政院南部半導體S廊帶的重要指標。高雄捷運路線的持續推進,將帶動周邊地方發展,促進整體經濟繁榮。 岡山路竹延伸線第二A階段工程範圍,自RK1岡山車站(不含)以北至RK6南路竹站,行經岡山農工(RK2)、本洲產業園區(RK3)、高雄科學園區(RK4)、高苑科技大學(RK5),止於路竹市區南端(RK6),全長約7.84公里,共設置5座車站,將捷運紅線一路延伸至南路竹。其中土建及軌道工程採統包方式招標,由遠揚營造工程得標,目前統包商持續辦理各路線、場、站之細部設計工作,及捷運北機廠161KV地下管道、BSS7主變電站、正線基樁等施工作業。截至2023年12月底止,工程進度約5.76%,預計2027年底完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