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區域情報

房地產注意!南漂青年落腳高雄成趨勢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大港青年實習媒合計畫」邁入第五年,2023年繳出漂亮成績單,總計吸引188家高雄企業開出實習職缺,媒合人數首度破千、達1,016人,最後共有751名、高達74%學生留任,無論是企業提案、媒合人數和留任率都創新高,另外南漂青年選擇留在高雄就業的比率也逐年增加。青年局表示,2024年實習計畫即刻開跑,歡迎設籍高雄或高雄就學的高中職、大專院校學生踴躍投遞履歷,完成指定任務還可換得超商禮券。南漂青年人數增加,或許提供高雄房地產業者一個訊息,這些南漂族的居住、購屋問題將逐漸浮現,不動產商品可以略做調整。 青年局指出,為幫助青年跨足不同的領域進入企業實習,減少摩擦性失業及學用落差,2023年大港青年實習計畫向高雄在地企業招手,餐飲、科技、藝術、行銷、營建等產業提出職缺需求,超過上百家企業廠商響應,職缺類別相當多元,職缺數也突破千個。 青年局調查分析,職缺數最多前三名,以餐飲、旅遊、美容美髮類486個職缺最多,其次技術維修類293個及客服門市類219個,留任率也都相當高,分別是81.8%、76.3%和73%。至於媒合率最高的行業類別則是學術、教育、輔導類,高達9成以上。 青年局也進一步統計發現,留任751名學生中,有215名應屆畢業生,畢業即就業;而戶籍在外縣市但在高雄就讀的實習生306位,其中更有高達7成6、共計233人因大港計畫選擇留在高雄任職,相較前一年人數明顯增加,顯示南漂青年落腳在高雄就業已逐漸成為趨勢,至於戶籍在高雄但在外縣市就讀的實習生127位,有超過6成返回家鄉工作。 由於媒合成效卓越,助攻企業對接人才,2024年媒合計畫一上線招募,許多知名大型企業及產業紛紛加入實習計畫,已吸引近千名實習職缺,響應企業包括總部在高雄的健身工廠、智崴資訊、南六企業及夢時代等,工作職務包括巡廠教練、沉浸式劇院營運實習生、生技助理工程師等。 青年局將持續持深入高雄市各大工業、產業園區擴大宣導,希望鼓勵更多企業響應計畫提供職缺,讓青年有機會提早認識職場及產業樣貌,同時幫助在地企業對接人才,啟動育才及留才機制,為高雄的產業發展注入新思維。 青年局局長張以理表示,高雄近年產業蓬勃發展,大量知名企業南下攬才,在人力需求高漲的情況下,透過大港計畫事先篩選優質企業及實習職缺,不僅紓解產業的缺工壓力,同時讓高雄子弟或來到高雄求學的青年學子未來根留高雄,共創企業及青年雙贏。 青年局說明,2024年度實習計畫現正辦理「青年註冊獎勵措施」(https://reurl.cc/AjkGXZ另開新視窗),只要到「大港青年實習站」(https://reurl.cc/8v31Yb另開新視窗)完成註冊程序並投遞至少2個職缺,追蹤青年局FB粉絲專頁、IG、LINE@ (@youth.kcg),就有機會獲得超商禮券100元,歡迎設籍高雄或在高雄就學的高中職、大專院校學生踴躍至大港青年實習站註冊、投遞履歷。若有計畫相關疑問,歡迎撥打專線07-332-1068#51、#52詢問。

6月完成「高捷紫線」可行性評估報告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市議會2024年5月9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市長陳其邁率市府團隊針對多項市政議題答詢說明,其中議員關心高雄捷運紫線進度,陳其邁指出,2024年6月完成可行性評估報告,行經三民、左營、楠梓、橋頭、燕巢、大樹等行政區,串聯高鐵、右昌至燕巢等,認為隨著人口聚集與發展,捷運紫線興建的必要性,希望大家不分黨派支持,並進一步說明預算仍須送立法院,允諾加速規劃,積極推動。 放眼高雄產業與區域發展,陳其邁回應產業轉型往下游、應用服務、IC設計、系統整合端發展,並與清大、交大等校方共同合作,希望將國家重點領域的研發中心設在高雄。隨著仁武地區生活機能越趨完備,結合產業園區、左營楠梓等半導體重鎮,仁武未來發展指日可待,陳其邁也表示,未來妥善規劃仁武地區人才培訓以及產業研發需求。 談及國民運動發展,陳其邁表示,拓建14個運動中心,以推動運動產業普及至國民日常消費,進而創造選手未來發展機會。此外,針對議員質詢國家體育館商業活動收費事宜,陳其邁表示,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標準與商業利益考量,高雄根據不同演唱會專案核准的彈性,並以對高雄的貢獻作為指標,以2023年為例,共有117場演唱會、45億產值。 有關議員提及內門觀光休閒園區未來營運面向,陳其邁回應說明2025年8月為表定完工期程,期盼未來營運與地方保持良好溝通,聘用當地人力,創造地方創生、休閒的雙贏。

高雄6層以上大廈外牆飾材修繕補助申請要快
區域情報-高雄

高市府工務局2024年首次辧理「6層以上公寓大廈外牆飾材修繕補助」,只要在2024年12月2日受理截止前,提出申請並修繕完成,每件每平方公尺最高補助3,500元且合計不超過15萬元為限。歡迎符合資格的大樓管委會或管理負責人把握機會踴躍申請。 工務局局長楊欽富表示,依據該局巡查建物外牆結果統計顯示,常有隆起、破損、裂縫、位移及剝落等劣化情形。為督促及協助大樓儘早改善完成,該局首次辦理外牆維護修繕補助,期能提升住宅大樓外牆飾材安全進而保障市民人身安全。 工務局表示,補助對象為高雄市2008年12月31日(含當日)前取得使用執照之非公有建築物,且為6層以上的公寓大廈,由已完成報備的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提出申請,需委託開業的丙等以上綜合營造業或土木包工業使用原材質或類似材質並於12月2日前完成修繕。 工務局進一步說明,本次補助費用為依實際修繕金額覈實補助,前已獲得本府及其他機關申請相同性質的補助不予重複補助,有意願申請或對申請程序疑慮的大樓,可於上班時間電洽市府四維行政大樓5樓建築管理處(第五課、第六課),電話07-3368333北高雄轄區分機2418至2422、南高雄轄區分機2423至2427各轄區承辦人。 工務局指出,申請文件及相關補助資訊可至「市府工務局建築管理處」網頁右方圖示-「2024年度高雄市公寓大廈外牆飾材修繕補助專區」(網址:https://build.kcg.gov.tw/)查詢及下載,另市府都市發展局亦有老屋拉皮更新補助,如有需要可上都市更新服務網(https://urbanrenew.kcg.gov.tw)查詢,歡迎多加運用。

高雄住宅資訊整合平台啟動
區域情報-高雄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的「高雄市住宅資訊整合平台」成果發表會,於2024年4月29日在凱旋青樹社會住宅共享空間舉行,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吳欣修署長特別出席活動,並大力肯定高市府都發局跨出資訊整合平台重要的一步,高雄近年積極推動社會住宅,未來戶數將越來越多,資訊量也越來越大,透過整合平台可望讓民眾享受更好的服務,也更了解各社宅工程興建的進度,及住宅大數據統計應用的相關資訊等等。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長吳文彥致詞時表達對「高雄市住宅資訊整合平台」的重視與期待,並說明了過往國宅時期資訊較為封閉,現今資訊較開放,政府除了興建社宅提供給民眾,更打造了資訊整合平台,讓政府服務更便民。以及該平台的發展背景和目的,藉由平台的建立降低民眾及政府之間的資訊落差。 本次活動也邀請來自都市發展及不動產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參與嘉賓們就住宅發展政策、城市居住品質提升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現場與會者帶來了豐富的學習和啟發。其中,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賴碧瑩教授針對國內外社會住宅政策、台灣及高雄市社會住宅政策的現況、資訊化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和分享,為與會者帶來了前沿的理論和實踐建議,激發了現場參與者對於住宅發展的更多思考和探索。 「高雄市住宅資訊整合平台」(https://khouse.kcg.gov.tw/KHOUSEEW),該平台將提供住宅資訊化管理、資源整合、統計分析及資料公開等方面給有需求的市民朋友,而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高雄市在住宅發展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創新成果,也為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高市危老重建補助 最高11.5萬
區域情報-高雄

高市府積極推動危險老舊建築改建,工務局2024年持續辦理危老重建計畫書補助方案,只要符合規定,最高可獲得11.5萬元補助款,申請期限至12月2日為止,請市民朋友踴躍申請。 工務局表示,為加速危險老舊建築重建,改善居住環境,增加民眾申請意願,工務局積極向中央爭取並自行籌措財源,爭取到重建計畫每案5.5萬元的中央補助,再搭配市府加碼每案最高6萬元補貼,合計每案最高可領到11.5萬元的補助款,讓市民領的方便,領得有感。 工務局說明,危老重建計畫書補助申請資格,凡領有重建計畫核定函,重建後住宅使用比例達2/3以上且土地所有權人非單一法人持有。 此外,針對老舊建築物耐震能力,市府今年仍持續推出初步評估補助,凡領有建築物使用執照或合法建築物證明函,且為透天型住宅或住宅使用比例達2/3以上之公寓大廈建築物,每案按建築面積核算,最高補助1.5萬元。 如市民朋友對於危老重建有任何疑問或諮詢需求,請撥打高雄市建築師公會(07)323-7248或市府(07)336-8333分機2287,也可親洽市府四維行政中心1樓建築管理處「危老重建受理窗口」,均有專人為您服務。補助申請文件可至工務局建築管理處-危老重建官方專區網站(網址:https://build.kcg.gov.tw/oldrestr/)查詢及下載。

高雄容移許可要點啓動修法 廣徵意見
區域情報-高雄

因應內政部要求高雄容移代金應回歸「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第9-1條市價計算辦理,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正啟動「高雄市政府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修法程序,將容積移轉代金計算方式,由公告現值修正為市價,修法過程也將傾聽各界意見,提供後續修法參考。 內政部2009年修法增訂容積移轉得以折繳代金方式移入容積,代金之用途以專款專用於取得與接受基地同一主要計畫區之私有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為限。無論是以代金或公共設施保留地換取容積,立法意旨均為保障公共設施保留地主之權益。目前高雄市公共建設開發正値高峰期,市府收得的代金,均專款專用全部投入優先需要的公共設施,期盼藉以帶動都市發展,提升都市環境品質。 都發局表示,目前容積移轉的代金計價方式,市府採用一半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一半以公告現值折算繳納代金的方式辦理,倘代金計價修正為市價,為避免增加業者申請負擔,導致成本轉嫁消費者,造成房價上漲,有關繳納代金比例等執行方式,因各界對於繳交代金比例、估價評定方式、申辦簡化流程等執行細節皆有不同期待,歡迎民眾或團體共同參與並表達意見,任何公民或團體得以書面載明姓名或名稱及地址,向高雄市政府提出意見,作為修法參考,期盼各界提供意見讓法令修訂取得合理性與可行性,兼顧環境品質,更營造友善投資環境。

高市立體綠化補助3/25啟動 最高補助80萬
區域情報-高雄

為致力推動淨零碳排政策,增加綠化面積是減碳最直接的方式,高市府工務局2024年持續辦理「建築物立體綠化補助」,且全國首推要求綠化範圍應設置智慧澆灌、淨零碳排或氣候防洪等淨零排碳設施項目,共同營造淨零減碳宜居城市。最高補助80萬元,受理期間為3月25日至5月31日,請符合資格的市民朋友或機關團體踴躍提出申請。 工務局局長楊欽富表示,高雄市明定2030年減碳30%、2050年達淨零目標,推動減少碳排刻不容緩。既有建築物施作立體綠化為最直接改善民眾生活空間、最貼近民眾感受,更具有公共示範之效果。迄至2023年工務局已補助106件申請案,綠化面積達到17,475.11平方公尺。從公私有建築物中,將原本空曠、閒置、且日曬蓄溫的屋頂、露台或戶外牆面,改造成兼具舒適、休憩且具降溫功能的綠藝空間,更是符合全民期待且市府積極推動的目標。 工務局表示,「建築物立體綠化補助」將於2024年3月25日公告,補助對象為領有使用執照之「透天建築物」、「公寓大廈建築物」及「其他建築物」等3種型態,最多可補助屋頂綠化改善經費之49%。凡具有公寓大廈認證標章或曾參加高雄市優良評選活動之大樓,依照獲得標章或評選成績可獲得較高的補助與額度,最高補助金額為新台幣80萬元。 工務局進一步說明,申請項目包含建築物立體綠化及綠屋頂管理維護及修繕。另為推動淨零碳排,2024年特別要求綠化範圍應設置智慧澆灌、淨零碳排或氣候防洪等設施達補助經費10%或20%以上,曾申請過綠化補助之建築物亦可獨立申請施作。除有助於淨零城市發展外,對於積極改善自身綠化環境之建築物,亦有擴增補助的機會。 工務局指出,如果市民有意願申請補助,歡迎與該局建築管理處第四課林先生聯繫(電話:3368333轉3250)。相關補助事項等內容,請上建築管理處(https://build.kcg.gov.tw/)公告事項查詢。

因應台積電進駐,楠梓「這工程」也推進
區域情報-高雄

為因應楠梓地區近年來中油遷廠、半導體產業進駐帶動整體產業轉型升級與人口結構快速變化,由高雄市政府結合社政、衛政、區政、警政、戶政等各局處單位,整合長照服務及育兒服務資源,提升地方治安並提供更便利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服務,於楠梓區大學29路與藍田路東北側之機關用地,共同打造「楠梓區援中派出所暨多功能社區中心」以服務廣大市民朋友。 工務局局長楊欽富指出,援中派出所暨多功能社區中心將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地標性建築,由黃冠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以「城市山丘」的設計概念,透過逐層退縮的建築量體設計,營造可以創造綠意與休憩空間的多層次景觀平台,提供都市空間立體綠化,讓洽公或使用民眾彷彿置身於城市中的山丘,美化都市景觀並提供市民友善空間。為了提供民眾良好的多功能服務,1、2樓規劃為援中派出所使用,3樓為公共托育中心(含定點臨時托育),可提供60位嬰幼兒托育照顧,4樓為戶政事務所,當地居民可辦理戶籍相關業務,5樓為日間照顧中心,提供60位高齡者專業照顧服務,6樓為區公所大型集會堂與會議等,提供民眾諮詢與活動使用。 新工處說明,本工程規模為地下1層、地上6層之RC構造建築,總樓地板面積約1282坪,施工經費約2億5千萬元。工程已於2024年3月4日上網公告招標,4月1日截止投標,4月2日開標,並採最有利標方式評選廠商,預計2026年完工。歡迎優良廠商踴躍投標,共同攜手打造高雄成為更美好的幸福城市。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