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勞工局為協助勞工解決居住問題,減輕租屋經濟負擔,開放受理申請「勞工租賃住宅出租」,共有前鋒東區(九如四路)11戶與復興西區(一心二路)14戶勞工住宅招租,每戶約28坪,每月租金3500元,申請期限至2024年1月31日止,歡迎符合資格的勞工朋友趕緊申請。 勞工局表示,申請人資格須年滿20歲,設籍高雄市滿6個月,並受僱於高雄市登記設立營業人之事業單位,或加入本市產、職業工會之自營作業者及無一定雇主勞工,或服務於市府所屬各機關之技工、工友;且申請人、配偶及共同生活直系親屬合計達3人以上,均無自有住宅者,即可向勞工局提出申請,符合資格者將於2024年2月底辦理抽籤,租賃期間為2年,續租以3次為限。 勞工局提醒,相關申請表單可至勞工局1樓服務台或6樓職業重建科免費索取,或逕上勞工局最新消息網站下載。備妥相關證件後,請於2024年1月31日以前掛號郵寄至勞工局「高雄市前鎮區鎮中路6號6樓」,效期以郵戳為憑。或親送至勞工局職業重建科,相關資訊可電洽:07-8124613轉529。
清華大學宣佈成立高雄分部,2024年1月8日高雄市長陳其邁與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進行「清華大學高雄分部籌設合作意向書」簽署,使南台灣高階研發、產業創新人才培育發展性再度向前推進,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校友總會理事長蔡進步、南部校友會現任會長王智立及歷任會長王鴻圖、吳林茂、吳明忠等多位校友皆出席參與,產業界方面恩智浦台灣區總經理林群翔、鴻海人資長夏國安與資訊長龔培元、台積電處長張孟凡、日月光副總經理李政傑、仁寶電腦高雄研發中心處長周良哲、友達資深處長林明賢、HTC台灣區業務總監簡瑞春、IBM 技術研發部經理施俊志、SAP業務副總范永銀、和碩處長王鼎允等也到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上任以來以「產業轉型、增加就業」為兩大優先政策,善用高雄的工業發展基礎,積極引進新興產業如半導體、電動車、5G AIoT等科技產業,推動南部科技S廊帶發展,帶動產業以及商業服務業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城市發展多年下來累積起的基礎建設加上中央政策的支持,為高雄市的轉型發展挹注源源不絕的動力。 陳其邁致詞時更指出,觀察高雄市發展的軌跡,知道城市要轉型,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到人才的競爭,假如沒有頂尖大學深耕科研力量或先進技術與基礎科學,城市最終會陷入成長瓶頸,此外,全球化使人類互動更加密切,淨零減碳、永續的轉型與挑戰,也是高雄市目前重要的課題,引進頂尖理工及有環境永續技術的大學,相信是對高雄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決定及最好的選擇。現在清華大學即將來到高雄開設分部,絕對是整個南台灣培育優秀科技人才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感謝清華大學選擇在高雄深耕、永續經營並茁壯,造育更多國家人才使社會可以更進步。目前已經鎖定高鐵站附近的幾個地點,正與校方進行評估與討論,未來預計招生後,教師5年內聘至50人;研究生5年內招至500人為目標規劃並持續擴大,市府團隊一定盡最大努力協助清華大學高雄分部設立。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清華大學高雄分部的設立目標在於培育高階科技、管理及政策制定人才,並開展前瞻研究及產業創新研究。合作意向書的簽署只是一小步,目前初期規劃將先設置半導體研究學院分院,開設學分班及碩士班,培育高階半導體人才;未來的開班及課程規畫還將擴及AI及永續領域,並開設博士班。 高為元強調,清大與高雄的緣分不僅這樁,清大目前在桃園設立的附屬醫院是委託高雄醫學大學興建營運,雙方將開展長達50年的合作。2023年與高雄的一流大學北向合作,如今我們將進一步南下進駐高雄,為南台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科技研發奉獻心力。 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蔡進步表示,清華大學校友會將全力支持母校,在高雄發展科技產業的黃金時刻,把學校培育下一代高階人才的事業延伸到高雄,清華校友將團結並盡力幫助清華大學的高雄分部可以順利展開運作,為大高雄科技人才貢獻心力。 清華大學南部校友會會長王智立表示,產業成功發展關鍵就是「人才」,而清華大學是能夠提供產學雙棲人才的最佳平台,在此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提供清華大學一個交通便捷位置設立高雄分部。最後,並以「產學合作創新、政府政策創新、學術科研創新」,祝福清華大學能深根高雄,攜手共創產官學三贏。 恩智浦台灣區總經理林群翔與鴻海科技集團人資長夏國安皆分享,人才是高科技產業的戰略資源,感謝高雄市政府與清華大學雙方團隊,為企業提供半導體、AI、永續發展等豐沛的產業人才,這將是產業在高雄發展的重要動能,奠定更厚實的南台灣科技人才基礎。 高市府經發局廖泰翔局長表示,隨高雄持續推動產業轉型,科技產業陸續擴張或新增投資,科技人才需求不斷擴張。特別是陳市長上任後,高雄自2020年起,積極引進電動車、半導體等趨勢科技產業,根據相關報導觀察南部半導體產業徵才需求逐漸超越中部,顯示南台灣對科技人才有持續提高的潛在需求。未來清華大學高雄分部的設立,可挹注高雄頂尖科技技術人才與環境永續人才,使高雄成為台灣AI、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的重要樞紐,厚植高雄趨勢科技產業發展的基礎。
為減少民眾跨機關辦理繼承案件紙本查欠現場等待時間,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自2023年12月15日起啟用「繼承案件地方稅預約查欠」預約服務(https://gov.tw/fnq),透過線上填寫預約單並擇定查欠稅捐分處,再將遺產稅繳(免) 納證明書拍照上傳,送出申請經辦公時間2小時後,即可至擇定分處臨櫃核章查欠。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表示,為落實不動產移轉一站式服務,民眾可登入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系統(https://net.tax.nat.gov.tw/)點選「繼承案件地方稅線上查欠」,以繼承人之自然人憑證、行動自然人憑證、已註冊全民健康保險卡或身分證字號加證明書編號,可查詢是否有欠繳地方稅。 如查欠結果為「無欠繳地方稅」者,即可直接至地政事務所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系統會將查欠結果及遺產稅繳清(免稅)證明書電子檔傳送至地政機關供線上查驗,申報人免附紙本證明書及減少跨機關辦理查欠奔波之辛勞。 如查欠結果為「無法線上查欠,請親洽地方稅稽徵機關辦理」者,亦可利用「繼承案件地方稅預約查欠」先行預約,再臨櫃核章查欠,減省現場等候的寶貴時間。
高雄市苓雅區五塊厝捷運站旁老舊公寓,高雄市政府於2008年劃定都市更新地區,由京城建設擔任實施者自行協調整合,南北街廓歷經十餘年整合,並於2024年1月5日動土,預計施工起88個月,將在2031年完成都市更新事業。 本案更新單元面積共計4,415平方公尺,北側屬第五種商業區、南側屬第四種住宅區,經私有地主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百分之百同意實施都更事業,申請都更容積獎勵及開放空間獎勵合計38.89%,將興建地上33層樓地下6層計479戶,本案採延續綠廊環境、都市防洪及降低都市熱島等綠建築設計,預計取得銀級標章,南北兩側皆有退縮建築,北側留有寬12米、南側7米之沿街步道,共1,900多平方公尺之沿街步道式空地型開放空間,步道銜接中正一路人行道及捷運五塊厝3號出口,可提供舒適充足的沿街開放人行空間。 本案北側早年為市府於1966年興建的平價住宅,約128戶,後由京城建設協調整合公、私有地主,2011年4月向市府報核,市府於2013年1月公告核定,後續實施者費時7年持續整合南側基地24戶,於2020年8月再次報核擴大範圍,都發局以168專案列管,於180個工作天內,依都市更新條例審議程序辦理公展、公聽、工作小組及聽證,2021年12月經大會審定,實施者程序完備後,市府於2022年5月第二次公告核定實施。 都發局表示,核定都更重建已達8案超過1,550戶,為加速民間都市更新案的審議流程,於20221年公告「高雄都更168專案」,所有權人百分之百同意都市更新,都發局將以專案列管加速審議;亦成立單一窗口提供市民朋友第一線的諮詢與服務,想了解都更審議流程、自主都市更新或輔導社區自辦都更等相關事宜的民眾,歡迎電洽都更科07-3313020或輔導團07-7405980。
高雄市長陳其邁及陽明交大林奇宏校長2024年1月2日共同宣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將到高雄設置分部,招收半導體及AI產業碩博士生,以提供高雄半導體及AI產業高階人才,陽明交大校友施振榮董事長及夫人、思源基金會/零壹科技林嘉勳董事長、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張鴻仁董事長、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葉儀皓董事長、惠統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魏啟祥董事長亦出席見證,產業界方面台積電張孟凡處長、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周光春資深副總也到場共襄盛舉。房地產業者指出,陽明交通大學分部對於楠梓地區房地產將產生學生未來居住的需求,對於市場來說,是「正面效應」。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過去高中畢業時,高雄僅有一所理工半導體相關大學可以就讀,許多優秀的學子必須到台北、新竹等北台灣地區才能繼續進修學習,十分可惜。現在陽明交大到高雄設置分部、設置AI及半導體學院,在高雄就可以取得陽明交大的學位。產業的競爭最後還是需面對到人才的競爭,高雄的未來與高科技產業人才息息相關,近年半導體S廊帶成型,高雄除有半導體化學材料等,未來也將有先進的製造與封測等,並配合5G、智慧科技產業發展啟動亞灣2.0計畫,目前已吸引IBM、微軟、高通、CISCO、仁寶、緯創等130家國內外大廠新創進駐群聚,一流的科技產業持續在高雄匯集,有信心高雄能發展再創造新高度。 陳其邁更指出,台灣AI、半導體產業人才來源主要來自國內6所大學,包括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中山、北科大等,人才培育多半集中於北部,因此市府與陽明交大已簽訂合作協議書,提供現有高雄蓮潭會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房地,作為陽明交大高雄分部校址,培育產業高階人才,期待陽明交大的進駐引領高雄AI及半導體產業發展,讓高雄學子不必再北上求學,為高雄育才、留才、攬才。看好高雄未來除了有先進的產業生態、頂尖的教研據點,最緊密的產官學研合作,也將在高雄發生。 高雄分部校址面積2公頃,總樓地板面積34094平方公尺,符合教育部設置分部規定,且離高鐵站僅1.7公里,車程4分鐘、離台積電僅3公里,有15間專業會議室、500人國際會議廳、1,000人大型會展廳,非常適合作為陽明交大高雄分部使用,該案已於陽明交大校務會議報告,俟高雄市政府完成土地撥用後,後續將依據《大學法》及《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等規定,由陽明交大擬具高雄分部設置計畫,送教育部核定後即可辦理招生。 陽明交大林奇宏校長表示,人才培育及科學研究是大學重要的使命,陽明交大雖然位於北台灣,但多校區及全球化的布局也是陽明交大重要的發展規劃,目前高雄分部配合現有台南校區,證明人才培育沒有地理限制,只要台灣有需要陽明交大責無旁貸培育最優秀的人才。近年高雄產業轉型及中央的大南方發展政策,看見高雄有許多發展機會,對於參與高雄的發展非常期待。高雄分部鄰近楠梓產業園區具有產學優勢,未來除成立具有招生及教學功能的單位外,也將結合校友與企業資源,盼能複製竹科經驗,讓科技產學研發能在南台灣落地深耕。 陽明交大林奇宏校長也說明,為強化與產業共創價值,陽明交大高雄分部將新設產學共育人才學院及產學聯合研發中心,培養AI、半導體產業以及ESG高階人才,積極促進產學合作。預計2025學年度開始招生,以多元方式提升港都及南台灣科技人才培育及產業永續發展。 智榮基金會施振榮董事長出席表示,台灣產業1.0發跡於早期楠梓加工出口區,產業2.0則是科學園區的設立,而現今發展至產業3.0透過研究型大學讓隱形知識彰顯產業價值,今天陽明交通大學高雄分部的設立將提供高雄產業發展新動力。 日月光資深副總周光春表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期待陽明交通大學高雄分部的設立,培養產業需求低碳、永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並兼具智能、永續來帶動高雄產業發展,持續深耕在地鏈結國際,帶動高雄產業成功數位轉型。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廖泰翔局長表示,高雄半導體知名廠商包括日月光投控、華泰電子、恩智浦、長興材料、長春石化、聯華氣體、華立、界霖科技等,現在更有台積電、華邦電、德商默克、美商英特格、國巨、義隆、穩懋、穎崴、新應材、虹晶科技、強茂、聯亞、三福氣體等相關產業陸續至高雄新增或擴大投資,未來5年將提供超過4.5萬個ICT產業工作機會。陽明交通大學高雄分部的設立可挹注高雄地區高科技產業的人才庫,使高雄成為台灣AI、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的樞紐重要助力,與高雄在地產業連結,加速高雄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高雄市政府2024年1月2日召開市政會議暨防疫會議,首先由經發局就高雄市產業園區企業進駐進度及未來規劃情形報告,市長陳其邁會中表示,高雄市積極整備產業用地,目前有309.14公頃的產業用地已進行開發,預估年產值3,746億、增加就業21,220人。為加速產業進駐,採開發與建廠同步進行,目前仁武產業園區的天正公司也已完工,並請經發局持續追蹤楠梓產業園區事宜。 此外,開發中尚未租售的土地以及未來規劃中的81.16公頃土地,請經發局持續招商,亦請相關單位配合讓公共設施追上廠商需求提早進駐,加速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另對於開發中產業園區周邊聯外交通路網部分,請交通局主動檢視並滾動檢討,以確保交通順暢。
近年極端降雨事件頻傳,為配合橋頭科學園區開發防洪需求,高雄市政府積極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總經費9.8億元辦理筆秀排水整治工程,其中橋科段配合園區整體開發由國土管理署設計施工,融入整體園區景觀創造治水新風貌。 水利局表示,筆秀排水由典寶溪匯流口至海城橋已完成整治,為避免橋科基地及聯外道路開發後,加重該地區淹水潛勢,特向經濟部水利署爭取海城橋至高速鐵路段渠道整治,工程長度約2.7公里,渠道6公尺拓寬為12公尺,搭配科學園區內於筆秀排水旁設置3座滯洪公園,滯洪量約32萬噸,完工後可提升整體排水系統防洪標準。 未來橋頭科學園區開發完成後,園區內提供上游滯洪量,並可配合本次筆秀排水路整治,降低下游筆秀、海城與滾水等社區淹水威脅,避免橋科聯外道路積淹水發生;另外排水整治以考量生態及休憩等設計為導向,留設適當空間設置綠帶及水防道路,並搭配橋科基地滯洪公園進行串聯,打造筆秀排水休憩廊帶,提供更優質生態環境。
依據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公告土地現值須於每年1月1日公告,公告地價每二年辦理一次。高雄市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平均調幅2.49%,相對其他五都調幅較小;公告地價平均調幅3.50%,為六都中調幅最小,對多數民眾地價稅負擔影響輕微。 高雄市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暨重新規定地價作業,經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衡量各項影響因素、市場發展及民眾地價稅負擔能力後,於2023年12月19日評議通過。公告土地現值調整,主要是反映高雄市環狀輕軌、鐵路地下化與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等交通建設效益、土地開發成果及市場成交行情。另公告地價調整,主要是參考當年公告土地現值、前次公告地價、社會經濟狀況及民眾地價稅負擔能力等因素,全面檢討各地價區段間價格均衡性。 2024年高雄市最高地價區段由苓雅區大遠百百貨公司連續第11年蟬聯地王,公告土地現值維持每平方公尺58萬元;次高地價區段則為裕誠路與明華一路間之博愛二路路線價區段,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47萬元。最低地價區段為桃源區國有林班地,公告土地現值維持為每平方公尺41元。 地政局陳冠福局長表示,2024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暨重新規定地價作業,係由各地政事務所地價人員實際訪查、蒐集交易案例,結合實價登錄資訊估計而成,調整結果將於2024年1月1日公告,民眾可連結地政局網站或逕洽高雄市各地政事務所查詢。
高雄環狀輕軌C24-C32路段12月23日完成履勘後,交通部於12月26日發布營運許可函,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表示,將訂於元旦辦理試營運啟航。 捷運工程局表示,高雄環狀輕軌C24-C32路段於2023年12月23日完成履勘,經12月25日完成營運前須改善事項後由本府提報交通部申請營運許可,交通部12月26正式函復同意准予營運。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市府對於輕軌成圓營運非常重視,初勘後2天內即完成履勘前須改善事項,履勘後亦立即完成所有營運前須改善事項,感謝交通部、初勘、履勘委員及市府團隊的協助,使得輕軌最後一段C24-C32路段能在年底前順利進入到營運階段,捷運工程局訂於2024年元旦當天辦理試營運啟航。 林欽榮副市長進一步表示,輕軌C24-C32路段試營運啟航後,環狀輕軌全線共38站,營運路線將達22.1公里,高雄輕軌C24愛河之心站-C32凱旋公園站路段間,共種有318棵雨豆樹,茂密的樹蔭讓大順路成了深具特色的綠巨人隧道,路廊遍植綠草與樹籬,增添上下輝映色彩。此外,車站融入福祿壽禧財五福臨門設計巧思,寓意五種幸福一同降臨家門,迎接輕軌畫成圓的美滿。未來試營運啟航後,沿線經過義享天地、好市多大順店、家樂福鼎山店、高雄高工、樹德家商及聖功醫院等生活節點,且在大眾運輸串聯上,C24愛河之心站可與捷運紅線凹子底站轉乘,C30科工館站可與台鐵科工館站轉乘,成為串連高雄大眾運輸路網重要一環。 吳義隆局長指出,輕軌於明年元旦正式開通成圓試營運,市府為鼓勵市民朋友搭乘體驗,推出「輕軌成圓全線路段免費搭乘」活動,自元旦起至2月25日止,民眾在全線各月台進出站刷卡並免費搭乘,與捷運紅、橘線、台鐵,再搭配YouBike2.0公共自行車與公車接駁服務,形成都市綠色交通路網,帶給市民更便捷、舒適的公共運輸服務,讓高雄成為宜居宜遊的綠色永續城市。
高雄地政局於2023年12月20日辦理2023年第4季開發區土地標售,計有25標封參與投標,共標出8標11筆土地,合計標售金額19億4840 萬餘元,標脫率100%。 本季最受矚目之第71期重劃區特定商業區土地,其中1標4筆面積約431坪,分別臨忠孝一路、鐵道二街及大港街,面對綠園道,近台鐵高雄及民族車站及捷運黃線Y10站預定地,生活機能優,有1家投標人參與投標,以總價6億4111萬餘元標脫,溢價率0.39%,每坪標脫價約148.7萬元;另1筆位於鐵新一街小面積土地,亦以每坪90萬餘元標脫。 高雄大學區段徵收區,推出2筆土地,共有5標封參與投標,其中1筆為住四土地,面積約1343坪,臨大學31街及楠海路,因近援中公園、右昌商圈及楠梓家樂福商圈,有4標封參與投標,以9億2101萬元標脫,溢價率29.85%,每坪標脫價為68.5萬餘元;另1筆為住三土地,面積約187坪,臨大學三十二街,近高雄大學及中山高中,以每坪34.5萬元標脫。 第92期市地重劃區,距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及仁武產業園區僅數百公尺,本季推出2筆住宅區土地,1筆角地位於安樂四街及文安三街,面積約527坪,本次共有14標封參與投標,以每坪28.8萬元標脫;另1筆位於20米安樂東街,面積約131坪,每坪標脫價22.8萬元。 中都重劃區在中原街推出1筆住四土地,面積約251坪,近中庸公園,區位條件佳,以總價1億2100萬元標脫,溢價率10.54%,每坪標脫價約48萬元;另大寮農地重劃區推出1筆土地,亦順利標脫。 綜觀本次標售結果,本季開發區土地推出8標11筆土地,全數標脫,共吸引25標封參與投標,其中又以第92期重劃區及高雄大學區段徵收區買氣最佳,顯見大高雄開發區土地,因公共設施完善、生活機能健全,又有重大建設加持,利多不斷,深獲肯定。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