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南部半導體產業S型廊帶,為完善園區對外交通路網,市府配合中央推動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公開展覽,將於6月4日在楠梓、仁武區公所舉行說明會,歡迎市民踴躍參與提供意見。 市府都發局表示,行政院已核定交通部「高雄第三(楠梓)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包括新增楠梓匝道工程、新增園區聯絡道工程及新增連接省道台1線匝道工程等3項道路工程,串聯楠梓園區、省道台1線連接國道1號,總經費155.91億元,預定2028年底完工,將有效串接楠梓園區至台1線與國道1號,提升園區整體交通效率、疏解車流壓力,同時改善楠梓交流道及高鐵左營站西側區域的交通動線。 都發局指出,楠梓園區聯絡道計畫由南科管理局、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及市府三方共同合作分工執行,園區聯絡道將採高架形式,自楠梓產業園區起始,穿越高楠公路1003巷,跨越台1線後通過台糖土地,最終銜接國道1號,整體路線橫跨楠梓、仁武與大社三區。由於工程經過多處工業區、農業區與綠地等公共設施用地,需依法辦理都市計畫變更,變更範圍總面積約5.83公頃,都市計畫變更公開展覽至6月18日止,後續將送高雄市都委會審議。 都發局強調,楠梓園區為南部科技產業聚落的核心區域,優化聯外交通不僅有助於提升產業運輸與通勤效率,也有助改善周邊發展潛力,強化競爭力,期待藉由交通升級帶來更具前瞻性的空間發展。訂於6月4日上、下午分別於楠梓及仁武區公所辦理公開展覽說明會,民眾對於變更方案及內容如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書面提出,本市都委會審議時,將邀請列席會場陳述說明。有關都市計畫書圖草案可在楠梓區公所、仁武區公所、都發局查閱或至都發局網站查詢(http://urban-web.kcg.gov.tw),歡迎各界提供意見,作為土地檢討規劃及委員會審議的參考。
為促進橋頭科學園區及周邊地區的整體發展,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自2025年5月9日起至6月8日止,於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橋頭區公所與楠梓區公所辦理「變更高雄新市鎮特定區主要計畫(配合第三期發展區開發)案」及「擬定高雄新市鎮特定區第三期細部計畫案」為期30天的公開展覽,相關計畫書圖草案電子檔可至國土署網站(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briefings/16300)查閱或下載。另訂於5月19日(一)下午2時在高雄市橋頭區公所;5月19日(一)晚上6時於仕隆社區活動中心及5月20日(二)上午11時在高雄市楠梓區公所召開3場說明會,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出,本案主要為配合橋頭科學園區之整體交通規劃及產業發展所引起之居住、商業等需求辦理之都市計畫案。本計畫系朝向高雄新市鎮「在地就學、在地就業、在地就養」之生活願景,計畫將道路系統、住宅、商業整體考量並配置,計畫面積合計約219.35公頃,計畫將透過整體開發方式來進行規劃。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公開展覽期間任何公民或團體對本計畫案有具體意見者,歡迎以書面(格式不限),敘明陳情理由、建議事項,並附具體位置略圖,載明姓名、名稱及聯絡地址,寄送至本署或高雄市政府,待公開展覽期滿後,市府會彙整民眾意見後,儘速提報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以促進北高雄區域整體發展效益。
高雄市長陳其邁2025年5月6日率市府團隊赴議會市政總質詢,針對多項市政議題進行答詢。其中針對高鐵高雄站的相關建設議題,陳其邁表示,高市府與交通部鐵道局合作建立協商平台,區分為系統組、大規模都市更新組及地下聯通組三個單位,針對各項鐵道整合與都市發展議題密切協調,展現跨機關合作推動城市發展的具體成果。 有關地下聯通道設置,陳其邁指出,市府已將相關規劃納入都市更新案的建設計畫中,預留設施空間,並配合未來都市計畫變更,將聯通道納入共同負擔項目進行計算,以全面提升交通機能與都市整體性。 針對議員關注的鄰里調整議題,陳其邁表示,市府將綜合考量人口變遷、土地面積與人口結構等因素,並重視因應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長照服務挑戰。他強調,在進行鄰里合併或調整過程中,將秉持尊重在地意見的原則,廣泛與鄰長、里長及民意代表溝通,並透過地方說明會與志工系統充分交流,促進政策順利推動。 陳其邁進一步指出,鄰里調整雖屬困難決策,但為提升市政服務品質與行政效能,確有其必要性。高雄市多年未進行鄰里重整,部分里務工作量已超出里長負荷,市府將持續傾聽基層聲音,在取得社會共識基礎上,審慎推動合理調整,確保市政服務更加完善。 關於澄清湖棒球場及高爾夫球場規劃議題,陳其邁說明,棒球場緊鄰捷運與長庚醫院,是運動人口集中進出的重要區域,未來規劃將同步納入鄰近長庚醫院的高齡照護與老人醫學評估需求,透過球場改建與周邊醫療資源整合,提升整體服務效能與生活品質,打造結合健康促進、運動休閒與高齡照護功能的多元生活圈,對於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未來發展,陳其邁市長則說明澄清湖高爾夫球場為市有財產,後續將朝向水保滯洪與市民休憩使用為主。
國家住都中心繼2024年9月底完成高雄新興區青年高分社及陸軍服務社2案更新地區劃定後,再度推動三民區覆鼎金北營區案更新地區劃定,將持續整合更新地區內地主共同參與,以利推展都市更新事業。 更新提升鄰里居住品質 挹注地區公共空間 覆鼎金北營區案位於三民區天祥一路,土地原屬國防部管有之軍營,因舊有建物窳陋,現已拆除作為臨時停車場使用。為促進土地更有效利用,本案併同周邊私有土地以完整街廓範圍劃定為更新地區,後續將由國家住都中心主導推動公辦都更。 覆鼎金北營區更新地區東、西、南三側計畫道路路寬僅4~6公尺,本次更新計畫規定應於三側退縮4公尺建築,將空間留供人行使用,並採取人車動線分離的出入口規劃,更新後將改善地區交通、創造行人友善的街道,進一步提升鄰里居住環境品質。 另外,考量社會高齡化趨勢,更新計畫也將日間照顧中心納入規劃,未來為地區周邊長者提供一處舒適安心的空間,讓都市更新不僅是單一建築重建,也能回應實際的社會需求,讓更新的公益價值最大化。 專業誠信公開透明推動公辦都更 國家住都中心推動公辦都更過程皆秉持專業、誠信、公開、透明的立場,除了採「一本帳」原則進行權利變換,將建築興建、搬遷補貼、拆除費用等各項開發成本透明化,更新案也會經市政府審議會審定後才實施,相較傳統合建分屋模式更加透明公開。參與公辦都更的地主也不用擔心看不懂繁雜的法令規定,國家住都中心的專業人員會全程協助把關,確保地主的權益,也讓案件的推動更加有效率。 覆鼎金北營區案更新地區公告劃定後,國家住都中心將持續調查更新地區內地主參與更新的意願並徵詢地主更新後的空間需求,充分溝通將地主意見納入更新規劃,確保都更後的新房子符合使用者需求,並促進地方發展。
高雄市政府即將接管原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管理的澄清湖風景區,由於自來水公司人力及預算有限,未來高雄市將整合澄清湖及周遭的圓山綠地、鳥松濕地、高雄高爾夫球場、雙湖公園等而成澄清湖大公園,以環境永續並兼顧飲用水安全為原則,並為民眾方便進入園區,以行人免費為原則,園區交通動線仍維持原管制強度,並未全面開放,目前園區整體規劃都尚在草案討論中,期望開創高雄市與澄清湖風景區共同的新篇章。 澄清湖除為高雄市重要水源保護區外,並為高雄市重要觀光景點,縣巿合併後從過去地理邊陲成為都巿中心地帶,因應周遭聚落包括仁武、鳥松及三民區人口增長,整體規劃為休憩及滯洪等公共空間,進一步消解圍籬向巿民開放,提升都市生活品質及防災韌性。多年來,高雄市對於水源保護及觀光資源開放等持續努力,故由市府接管後,也將延續並維持自來水公司對澄清湖水資源的專業規劃及管理。由於澄清湖園區整體大致上是山坡地範圍,市府接管後會更著重於山坡地的維護保育,水庫水域部分還是由原自來水公司維管,有利於專注水資源保育,加上市府針對高爾夫球場進行出流管制之後,可避免受污染水體進入湖區,整體對於進入水庫的水質有更加一層之保障。 此外,高雄市政府為提升澄清湖園區遊園品質,接管後將優化園區環境設施、湖畔人行步道、交通動線及部分停車空間,配合地理位置的優勢,結合周邊高爾夫球場及雙湖公園遊憩資源、自然生態休閒及水資源保育,形成中高雄最大水綠遊憩公園,目前都納入規畫設計進行評估。 對於澄清湖風景區之於生態環境的意義,一直以來市府強調的重點。高雄市政府接管澄清湖園區後,水質保護將挹注更多的專業人力及預算經費,在兼顧環境永續及自來水水源保護,重新打造澄清湖周邊綠帶水域資源,在市民的見證下將澄清湖風景區風華再現,成為高雄市的都市綠肺。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25年4月8日舉辦「高雄市民辦都市更新推動與未來展望論壇」,邀集近20位專家學者、政府機關代表、民意代表及專業公會理事長共聚一堂,深入探討如何強化民辦都市更新的推動機制,以及「高雄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未來在都市更新體系中應扮演的角色。 論壇邀請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賴碧瑩教授與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夏翠蒂主任擔任引言人。賴教授指出,高雄市近年在公辦都更方面成果豐碩,包括特貿三招商金額高達680億元,以及機20、左營高鐵科技之心、岡山行政中心重建等重大案,總投資額已突破1,000億元,除翻轉城市風貌,更為經濟與就業注入新動能。 在民辦都更推動方面,高雄市自2021年起陸續推動「都更168加速審議機制」、「588專案輔導計畫」、設立5處區域型工作站、提供最高150萬元先期整合補助、舉辦都市更新科普講座等多項措施,獲得民間高度肯定與回響。 夏翠蒂主任則分享多項實務案例,指出都更的成敗關鍵在於專業團隊的整合與溝通能力,建議中心應聚集跨領域人才與業界夥伴,並強化內部人員的協調與協商技巧,建立長期專案陪伴制度,有助於案場整合與住戶共識建立。她強調,與民間的協商過程應秉持公開、公平與彈性原則,才能建立良好互信基礎。 與談專家學者與地方民代也提出建言,包括因應近年人口向北移動趨勢,南高雄應加速導入優質產業、降低開發商風險,透過稅賦優惠與金融支持提升民間參與誘因;亦可仿照新北市模式,由住都中心組成都更聯盟提供更新會專業支援,針對大型弱勢社區導入全案管理,擴大政策成效。 吳文彥局長表示,目前亞灣地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正積極進行,市府將透過開發誘因吸引具競爭力的新世代產業進駐,為南高雄帶來穩定住宅需求與發展動能。他指出,雙北與國家住都中心的推動經驗,將是高雄未來發展的重要借鏡;而住都中心成立初期,應善用業界資源,透過公私協力建立開發模式與實務經驗,逐步提升專業力並深入社區,強化協商溝通、培養同理心,與居民共同建立願景,推動都市更新穩健前行。 吳文彥強調,都市更新早已是刻不容緩的城市課題,但不應僅止於「拆舊建新」,更應著眼於居住環境改善、土地價值提升與城市機能強化。他表示,高雄即將成立「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未來將持續推動知識普及與資訊透明,建立互信合作平台,讓業主、專業團隊與投資開發者都能安心參與,共同促進高雄的永續發展與城市進化。
為推動再生水計畫,高雄市政府水利局2025年4月8日在市政會議中進行專案簡報,藉由開發再生水與海淡水,提供產業發展充足用水,並已超前部署推動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供應楠梓產業園區高科技產業,海淡水可行性規劃部分,也將視白埔等產業園區用水需求,滾動式檢討期程與產量,以利相關產業用水無虞。 市長陳其邁強調,鳳山及臨海再生水廠已營運中,需持續穩定供應再生水;橋頭再生水廠施工進度超前,也請水利局依所訂期程於2026年開始供水;另楠梓再生水廠已開工,務必確實掌握施工進度及施工安全,如期如質完成興建及供水。有關產業新增水資源需求,他也請水利局妥善因應並與國土署及水利署充分溝通,掌握辦理情形。 水利局表示,再生水計畫目前藉由污水處理廠的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供給產業,作為產業的新興水源,使用再生水可獲得穩定供應的水量及可符合需求的高品質用水,增加廠商設廠意願,並可創造民間收益及促進再生水產業發展。南高雄目前已有鳳山及臨海2座再生水廠營運中,總計每日供應8.3萬噸再生水給臨海工業區使用,並已超前部署推動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以供應未來楠梓產業園區高科技產業用水需求。 會中也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進行專題演講,談論有關美國關稅對台影響。此外陳其邁感謝各機關於清明連假期間全力做好為民服務措施,各地掃墓祭祖服務圓滿平安,兒童節活動亦廣受好評肯定。
配合台積電高雄P1廠2025年量產、P2廠2025年完工,捷運局辦理捷運R17世運站東側A5街廓公辦都市更新,未來完工後除提供A級商辦及員工住宅供半導體、AI產業進駐使用外,低樓層更可引入相關零售商業、支援型生活服務設施,並透過天橋直接連通R17世運站,帶動楠梓產業園區周邊生活機能發展,創造優質便捷之大眾運輸生活圈。本案於2025年4月9日公告招商,2025年8月8日截止投標,歡迎投資人踴躍投標。 台積電高雄P1廠近日已經掛上「tsmc」Logo,目前幾近完工,將生產2奈米,力拚2025年上半年正式量產,P2廠則預計2025年完工。而針對P3至P5廠,南科局目前正執行楠梓園區籌設計畫,市府也協力各廠營運需求同步興建園區公共設施,P4、P5都市計畫變更已在2025年4月2日經市都委會審議通過,俟環評完成後啟動建廠。 捷運局吳嘉昌局長表示,配合半導體、AI產業及相關供應商商辦需求,捷運局辦理R17世運站東側A5街廓公辦都市更新,距離台積電楠梓廠僅1.5公里,土地面積13884平方公尺(4200坪),建蔽率50%、容積率300%,經2025年4月7日公告劃定為更新地區,容積最高可再提升至法定容積之1.5倍,2025年初中油將依都市計畫規定完成土地移轉市府程序,並由捷運局依都市更新條例第12 條、第13 條暨都市更新事業實施者公開評選辦法等規定,公開評選委託都市更新事業機構為實施者。 本案要求實施者至少設置室內面積6150坪A級商辦、產業作業面積室內600坪供半導體及科技產業進駐、市府分回室內面積至少5491坪之出租型企業安家宅,供半導體、AI產業員工租用,實施者另需興建立體連通廊道銜接基地至捷運R17世運站,總開發量體3.8萬坪(含車位),預估總投資人金額93億元,本案於2025年4月9日公告招商,2025年8月8日截止投標,歡迎投資人踴躍投標。
高雄市府審議通過台積電高雄P4、P5廠都計變更案,加速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的成形,為高雄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與就業機會。高雄市政府雖然通過台積電P4、P5廠的都市變更計畫,但是,市場擔心台積電前進美國設廠之後,對於高雄P4、P5廠的設置計畫是否有變動?2025年4月17日台積電將召開法說會,屆時應該會更明確。 都委會主委林欽榮副市長表示,因應行政院2023年7月核定南部科學園區擴建高雄第三園區(楠梓園區)籌設計畫,市府與中央攜手推動園區轉型為循環技術及材料研發、半導體先進產業的S廊帶核心樞紐,積極配合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變化需求,分階段開闢園區,進一步提升高雄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競爭力。 目前台積電公司於楠梓產業園區已啟動第1-3期建廠,為因應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轉變及製程布局需要,台積電公司於在P3廠東側啟動P4、P5廠房的都市計畫變更程序,進一步強化產能群聚效應,強化高雄作為全球半導體製程技術中心的地位。 都發局表示,此次都市計畫變更之本案擴廠計畫業已於2025年3月5日高雄市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82次會議審查通過,並已將審查結論公告,為充分考量高雄煉油廠既有道路及未來全期園區計畫道路與公共設施之銜接、滯洪需求,將配置廠房生產區、廠區道路、停車場、緩衝綠帶及滯洪池等設施,變更面積約42.89公頃,預計2027年完工。同時,配合新增國道一號楠梓園區匝道聯絡道、翠華路拓寬及新台17線南段及園區南路等工程陸續完工,將使園區聯外交通路網更臻完備,促進園區人流及物流運輸,並進一步加速周邊地區發展。 此外,市都委會並審議台鐵高雄機廠變更案,該案於2025年2月11日獲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修正通過,本次再提會審議,係配合主要計畫之指導調整細部計畫,修正內容經本次會議與會委員全數表示一致同意,其修正重點包括四個部分:首先,將完整保留的貨車工場調整為社會福利設施用地,後續將開發為「高雄親子遊樂園區」,打造全台最大室內全齡免費遊樂園;其次為提升規劃彈性,特文(一)如作「社會住宅」使用,不受30%住宅使用比例上限限制;第三,為能保留廠區既有植栽,將停2用地與公2用地依原面積對調;最後,為確保南北向道路通至二聖路,保障私有土地所有權人重劃後建築權益,增訂建築退縮彈性,並放寬住宅使用比例限制。
高雄市政府2025年4月1日召開第717次市政會議,市長陳其邁出席主持會議,會前接受聯訪時被問及昨日參與台積電2奈米擴產典禮的感想,陳其邁詳述台積電在高雄從無到有,短短4年內完成土地汙染整治、再生水廠興建、都市計畫變更、環評程序以及與居民溝通等,高雄市政府是台積電最好的夥伴。同時陳其邁也許諾,未來世界級廠商投資高雄,市府將全力配合,發揮後發優勢,不斷技術創新與轉型,就如同過往常講的「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高雄已經做足準備,努力向前衝刺。 陳其邁提及,台積電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不僅製程獨步全球,未來配合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也將展開全球布局,其中高雄即將興建5座2奈米製程工廠,與南台灣串連,成為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聚落。適逢愚人節,陳其邁更俏皮開玩笑表示周四、周五高雄全市中小學放假一天慶祝台積電擴廠,周圍歡笑連連,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關心緊隨而來的4天清明連假,除了掃墓人潮,適逢衛武營與壽山動物園舉行兒童節系列活動,陳其邁指示交通局、警察局務必隨時掌握重要交通路段狀況,進行交通疏導與管制,並針對熱門風景區、主要交通幹道、公共場所與公廁等,請權管機關加強環境整潔,以維護遊憩品質。 會中由財政局、民政局及衛生局分別進行「健全財政 開源節流」報告、「2025年清明節為民服務實施計畫」報告與「防疫業務」報告,陳其邁感謝各局處對於財政的努力,達到累積4年零舉借,累積減債201億元,並指示財政局因應中央財劃法修法,應主動掌握財政部動態,提早提出因應策略,積極爭取中央經費,以維護市政建設和市民福利。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