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府2024年7月17日由副市長林欽榮主持高雄市政府國土計畫審議會第4次會議,審議通過高雄市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林欽榮表示,國土計畫攸關未來國土永續利用,為因應區域計畫轉換至國土計畫,全國如火如荼推動國土計畫,自2021年4月公告實施高雄市國土計畫,並於同年接續辦理國土功能分區圖繪製作業,動員府內及各地政事務所相關人力推動,積極依2024年4月1日行政院會指示及國土計畫法期程規定,完成高雄市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審議,並儘速依國土計畫法規定報部核定。 高雄市因幅員廣闊,包括轄管38個行政區之陸域土地,涉及平原、丘陵、坡地、河流等地形及山崩地滑等環境敏感地區,且有約14萬公頃之原住民行政區土地,近2萬公頃之原住民保留地,空間議題多元,市府在辦理國土功能分區劃設及審議上,確實有難度。 都發局說明,市府為審議公展草案,依委員專業背景分為3個專案小組,就不同地區之國土功能分區劃設議題,針對陳情案件處理原則進行分組審議,積極趕辦審議作業,迄今已召開8次專案小組會議及16次工作會議討論,目前已大致取得劃設共識。 高雄市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針對原住民地區劃設,市府為尊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與土地利用之特殊需求,本會自2022年11月至各部落與族人溝通,過程中感謝原住民議員及3原民區公所的協助,陸續辦理調查及召開50多場部落溝通會議,並於正式審議前,邀請部落代表、區公所及選區議員召開溝通協調會議,讓委員充分瞭解部落族人土地使用需求,進行意見交流溝通。經3次專案小組會議討論,目前是將核定部落公告鄰里清冊範圍非現行鄉村區土地,均劃設為農業發展地區第四類(原),調整後農四劃設範圍較公展版本增加800多公頃,未來亦將辦理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就部落居住生活、產業、環境保護等空間使用需求整體評估規劃。 此外,內政部與中央原民會正在會商研訂原住民族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草案,因應部落土地利用需要,就原住民族之居住及公共使用、文化、祭儀、耕作、採集、漁撈、祭儀活動等傳統慣俗使用等,訂定用地合法使用相關規範。至於族人特別關切的居住需求,未來原住民族土地無論劃設為何種國土功能分區及其分類,只要屬於國土計畫法公布施行前(即2016年5月1日前)之既有自用住宅建物,後續均得一定規定申請作居住使用。 地政局說明,本市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審議後,將儘快依據內政部相關規定修正草案,依程序提送內政部審議核定。公展期間市民團體提出之陳情意見,也會依據國審會審議結果,逐一回復告知處理情形。另外,內政部未來亦將建置國土功能分區證明核發系統,民眾可透過上網申請或至地政事務所臨櫃申請方式,取得國土功能分區證明書。
歷經10年建設,高雄輕軌系統2024年1月份正式成圓營運,全線通車後共計22.1公里,服務範圍增為38站。本年(2024年)上半年高雄輕軌總計服務658萬人次,相較2023年(2023年)上半年375萬人次,增加約75%;其中C24愛河之心站在「搭乘運量」及「運量增加率」都在38個車站排行居冠,榮登雙冠王。 針對上半年38個車站運量排名調查,捷運局進一步分析發現輕軌各站運量前五名分別為:C24愛河之心站(2,942人次/日)居冠,其次依序為C5夢時代站、C14哈瑪星站、C3前鎮之星站及C12駁二大義站;另2024年上半年與2023年同期運量增加前五名車站依序為:C24愛河之心站(增加1,169人次/日)最高,依序為C11真愛碼頭、C5夢時代站、C9旅運中心站及C14哈瑪星站。 輕軌成圓後造福沿線學生就學通勤需求,以旅次運量分佈,輕軌沿線行經大榮高中、高雄高工、道明中學、樹德家商、高師大附中等學校,已成為學生通學新運具選擇,2024年六月份通學運量(以平日學生卡運量估算)平均4,427人次/日,相較2023年六月份平均2,387人次/日,增加2,040人次/日,成長約85%,顯示沿線學生已逐漸轉換輕軌運具就學,打造出通學新運輸軸線! 為方便民眾搭乘輕軌就醫,本市輕軌沿線亦行經凱旋醫院、民生醫院、聖功醫院、聯合醫院等醫療院所,也帶動就醫搭乘旅次,以鄰近C22聯合醫院站、C31聖功醫院站及C33衛生局站等車站運量總計,平日運量平均1,253人次/日,相較2023年六月份平均586人次/日,增加667人次/日,成長約114%,顯見輕軌除提供既有通勤、觀光運輸服務外,也提供更多就學及就醫民眾交通服務選項,提升民眾善加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 捷運局長吳嘉昌表示,高雄輕軌上半年度總運量已突破六百萬人次,預期暑假南部出遊季節,搭配本市大型演唱會活動加持,連帶推動亞洲新灣區經濟活動,可期輕軌下半年運量再創新猷,期待2024年度營運服務朝千萬人次目標邁進,使全國民眾透過搭乘高雄輕軌,享受兼具安全、舒適及便捷的交通好服務。
楠梓產業園區為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重要一環,尤其在中油高煉廠轉型及台積電進駐後,聯外交通建設刻不容緩,濱海聯外道路(又稱新台17線)為園區開發重要交通計畫,其中北段工程(典昌路至德民路)於2022年6月通車。自市長陳其邁上任後與內政部部長劉世芳積極向中央爭取南段工程(德民路至南門圓環),在行政院、國防部及內政部協調合作下,陸續完成都市計畫變更,相關費用也陸續獲中央核定。 工務局表示,高雄市濱海聯外道路計畫全段北起橋頭區典昌路,南至左營區南門圓環,全長約7.3公里,以德民路為界分南北二段辦理開闢,其中南段一期(德民路至中海路)包含廣昌大排整治改善區域排水並打造親水空間,2023年10月開工,預計2026年6月完工。南段二期(中海路至必勝路) ,長約2.8公里,規劃平面道路30公尺寬度,工程標已於2024年7月8日上網招標,辦理發包作業中。 新工處進一步表示,全段完成開闢預期可縮短橋頭至左營2.6公里(約26%車行距離)及減少15分鐘(約30%行車時間),同時便利楠梓產業園區人流及物流運輸,紓解原台17線30~50%交通量,同時帶動茄萣、梓官、橋頭等濱海地區產業及觀光。由於中央大力支持高雄,中央經費也挹注高雄,工程隨著原物料上漲等因素,調整編列合理價格及工期,敬邀工程先進踴躍參與,協助地方建設發展,一同打造高雄的未來。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李昆澤委員及許智傑委員2024年7月11日赴高雄考察交通建設,上午先前往高雄港埠旅運中心進行考察,交通部由李孟諺部長率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航政司韓振華司長等人出席,數位發展部由葉寧次長率相關主管人員參加。李部長表示,高雄港2023年已完成高雄港旅運中心及第七貨櫃中心第1期等重大港埠建設,打造高雄港成為南台灣重要郵輪基地及鞏固東亞地區貨櫃樞紐地位,港務公司亦配合高雄市政府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發展,推動智慧港口相關工作,均有亮眼成果。 針對委員提出高雄數位港發展意見,建議由數發部提出計畫,交通部也會在適合的港口場域提供協助,另港務公司也將與高雄市政府共同合作發展高雄港區觀光遊憩,以提升高雄港附加價值,帶動航港相關產業發展更具有創新競爭優勢。 在旅運發展部分,「高雄港旅運中心」已於2023年3月正式啟用,為高雄亞洲新灣區重要地標,可結合國際郵輪旅運服務、辦公空間、親水休閒、海洋戶外景觀等多功能場域,目前港務公司除積極辦理開發招商作業外,並配合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發展,爭取創新科技產業進駐,帶動周邊地方繁榮,打造亮眼海運觀光國門。 在貨運部分,「第七貨櫃中心」為全台首座高度自動化貨櫃碼頭旗艦基地,第1期已於2023年7月啟用,第2期也即將於2024年9月正式營運,年裝卸量可達650萬TEU,將可擴增高雄港作業能量,鞏固高雄港東亞重要貨櫃港口戰略位置。李部長除感謝港務公司積極攢趕「第七貨櫃中心計畫」,也期許第七貨櫃中心營運後,除擴增高雄港運能,維繫航商業者的投資動能,更能讓台灣站穩全球經貿的重要關鍵地位。 針對委員關切高雄港郵輪業務推動方面,李部長表示港務公司在疫情期間積極完善港埠設施,未來將持續強化高雄港行銷及服務品質、便捷交通配套措施,攜手地方政府共同行銷高雄港國際觀光。 另因應智慧科技發展趨勢,高雄港近年積極運用人工智慧及新興科技,推動智慧港灣發展,港務公司亦已投入 7.3 億元發展多項智慧港口專案,包含提升船舶航行安全、船舶到靠監控、提供聯外交通便捷服務及智慧旅運服務等,已獲具豐碩成果,李部長表示,因應AI世代來臨,未來將導入多元應用,攜手國內外資通訊產業研發能量,開創港區營運附加價值,帶動航港產業轉型創新,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 交通委員會前往台鐵鳳山車站視察,由交通部伍勝園次長率鐵道局楊正君局長、台鐵公司杜微董事長及路政道安司蔡書彬副司長等出席,分別由鐵道局、台鐵公司簡報 「空中鳳城(鳳山車站暨開發大樓)新建工程」及招商情形,伍次長勉勵鐵道局工程團隊辛勞,也期許施工團隊秉持嚴謹專業態度,確保施工品質儘早完工,並指示台鐵公司積極辦理後續招商作業,透過引進民間資金、創意與經營理念,結合交通運輸、休閒遊憩、娛樂交流等服務與機能,提供高品質多元行旅服務及優質公共服務。 有關鳳山車站空中鳳城新建工程,係以鳳山古城牆竹荊磚瓦砲台及鳳儀書院燕尾屋脊為意象,完工後將成為鳳山新地標,提升台鐵運量及帶動鳳山地區經濟發展,鐵路地下化後將可成為大高雄地區副都心。後續將於消防檢查合格後,提出使用執照申請,伍次長指示後續請鐵道局積極辦理相關作業,以利儘早交付台鐵公司營運。 台鐵公司杜董事長說明鳳山車站空中鳳城招商情形時指出,本案已於2024年4月30日至2024年7月1日辦理第1次公告招商作業,並已於2024年5月15日辦理招商說明會,目前有14家潛在民間投資人與會實地現勘,刻積極蒐集潛在民間投資人意見;伍次長已指示請台鐵公司充分參考潛在民間投資人意見研議調整招商內容,並積極辦理第2次公告招商。
高雄捷運紅線岡山高醫站(R24)至岡山車站(RK1)路段於6月15日完成履勘後,交通部於6月20日發布營運許可函,也代表捷運岡山車站(RK1)即將邁入試營運階段。 高雄捷運四線齊發,繼2024年元旦輕軌成圓試營運啟航後,岡山路竹延伸線繼續邁進,第一階段自紅線岡山高醫站(R24)至岡山車站(RK1)路段預定6月底辦理試營運活動。 捷運岡山車站(RK1)與台鐵岡山站銜接轉乘,未來結合捷運紅、橘線、輕軌、台鐵,再搭配YouBike2.0公共自行車與公車接駁服務,形成都市綠色交通路網,帶給市民更便捷、舒適的公共運輸服務。 高雄捷運局將持續推動高雄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施工,以促進捷運北向軸線加速延伸服務岡山、路竹、湖內等大岡山地區約35萬民眾,及串連沿線數千億產值之楠梓加工出口區、橋頭科學園區、岡山本洲產業園區以及南科高雄園區等4大科技園區等,兼顧服務產業與生活圈,打造大高雄地區30分鐘生活圈的優質大眾運輸環境。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表示,自2024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止,對企業或金融機構經由合併、分割、收購或轉換等方式已核准記存土地增值稅案件進行全面清查,如查獲土地所有權有移轉情形,將追繳原記存的土地增值稅。 稅捐處說明,企業或金融機構依企業併購法、金融機構合併法、金融控股公司法等規定辦理合併、分割、收購或轉換等方式而移轉土地所有權時,應納的土地增值稅可申請記存。嗣記存土地再移轉時(含法拍、被徵收及信託移轉),依規定應追繳被收購公司或被分割公司原記存的土地增值稅,在未繳清稅款前土地不得辦理移轉登記。 稅捐處特別提醒,倘收購或分割記存案件於土地完成移轉登記之日起3年內,轉讓持有股份低於原取得對價65%時,亦會被追繳原記存的土地增值稅。如尚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免付費電話0800-726-96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高市府地政局2024年度第2季開發區土地標售,共計推出10標12筆優質建地,訂於2024年6月26日開標,合計總底價29億5731萬3558元。 第71期重劃區,位於高雄市三民區高雄火車站區域,開發完成後,鐵路地下化及自由路與復興路開通,形成交通便捷的優質生活圈,本季地政局推出3筆特定商業專用區土地標售,1筆面積約516坪,臨鐵新二街;另1筆面積約355坪,位於大港街及10米建國二路190巷;還有1筆面積約61坪,位於復興一路及大港街,3筆土地皆近台鐵高雄及民族車站、龍江公園、綠園道及捷運黃線Y10站預定地,住商皆宜。 高雄大學區段徵收區,區內因後勁溪整治及周邊美綠化、家樂福進駐商圈形成及新台17線興闢,已營造優質社區環境。地政局本季釋出2筆土地,1筆第三種商業區土地,面積約706坪,地形方正,臨大學10街及大學27街,近台十七線及中和兒童公園,為興建優質住商大樓首選;另1筆為住宅區土地,位於大學28街,可規劃為透天住宅使用。 中都重劃區,串連美術館特區及農16,成為高雄市最大的優質住宅聚落,本季推出2標4筆土地,1標2筆住宅區土地臨九如三路及德勝街,面積約133坪,面對中都溼地公園,擁有景觀第一排優勢,附近九如陸橋拆除工程已於2024年動工,未來交通與景觀優化,前景可期;另1標2筆商業區土地,位於九如三路、中道街及潼關街,近中華二路,面積約588坪,可規劃優質住商大樓。 第92期重劃區,距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及仁武產業園區僅數百公尺,附近有仁武運動公園、仁武國小、仁武高中及中山大學仁武校區,生活機能及環境佳。本季推出1筆住宅區土地,臨文安一街,面積約2292坪,可規劃住宅大樓。另林園及湖內農地重劃區各推出1筆土地,供投標人多種選擇。 第2季土地標售作業於2024年6月14日公告,民眾可前往市府四維行政中心7樓地政局土地開發處土地處分科索取標售海報及標單,或直接上網高雄房地產億年旺網站、地政局及土地開發處網站查詢下載相關資料,在期限前完成投標。
高雄市政府為鼓勵公私有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結合智慧建築及儲能系統,提升再生能源在建築物上的多元運用,特舉辦「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獎勵金總額共40萬元,標章申請時間至2024年8月20日止,歡迎民眾踴躍申請。 近年來國際能源轉型發展趨勢提升,善用高雄日照優勢,發展太陽光電設施,落實「創能、節能、儲能」政策,因此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透過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方式鼓勵市民與專業團隊創造多元的能源創意手法,結合光電技術應用,實踐節能、減碳、安全、美觀等正面成效,攜手打造環境永續、能源轉型。 工務局表示,透過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經評選後獲金級、銀級及銅級案件,屬本市優良光電智慧建築案例,獲獎案例可得獎勵金以資鼓勵,金級頒發3萬元、銀級頒發2萬元、銅級頒發1萬元獎勵金。另外,獲選案例也將公開頒證並公告於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網站,共同提高及優化光電智慧建築之建置水準。 以2023年榮獲金獎的大愛商業中心為例,為偏遠地區設置太陽光電立下優質典範,太陽光電設置不僅可以發出綠電,同時還能使室內溫度降低3至5度,兼具節能減碳效果並可延長建築物壽命,更能於裝設時一併解決建物結構、屋頂漏水及隔熱等問題,一舉數得。 工務局表示,報名資格應為建築物之所有權人、使用人、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並應繕具申請表及檢附相關文件向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申請,光電智慧建築標章申請時間至8月20日下午五時止,如有意願申請「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歡迎市民與該局建築管理處太陽光電窗口聯繫,電洽林小姐(07-3368333轉2134)。相關光電智慧建築標章認證事項等內容,請上建築管理處(https://solar.kcg.gov.tw/)-「高雄之光宜居之城」-「推動政策」-「標章認證」-「2024年光電智慧建築標章開始受理申請」網頁查詢。
目前除高雄市及台南市尚未實施都審收費,台北、新北、桃園、台中等四都已行之有年。為提升都審效率並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高雄市政府於2024年擬定「高雄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收費標準」(草案),依分級審議程序,每案將收取新台幣5千元至10萬元不等的費用。 都市發展局長吳文彥表示,考量高市府已投入大量公共資源完備都審服務,大幅減少申請人時間成本及經費。都市設計審議制度肩負維護整體都市景觀、確保公共環境品質及串聯區域性風貌等重要使命,期盼藉由收費制度的推動,減少規劃方案不完善的申請案或變更設計案件重覆送審,讓公共資源可以被最有效利用,以確保審議品質,共創更優質的都市景觀及生活空間。 為提升審議效能,高雄市自2020年底啟動都審興革,透過推動委員會簡化程序、分級審議及週週審的服務,平均縮短至少4成的審議時間;2022年7月更推出都審服務平台,透過無紙化線上申請,大幅減少申請人送審文書的印製費用,預估一年約可節省相當於30萬A3紙張、約500萬文書印製費用,同時可即時追蹤案件進度與歷程,使審議資訊公開透明。 高雄市都審收費額度依審議程序分級分軌,每案收費新台幣5千元至10萬元不等,審議過程中的補正不須重新繳納審議費,若申請案自行撤回或經機關駁回,因行政程序終結,未來再次送審則須重新繳納審議費。 都發局表示,2024年5月召開兩次研商會議與業界公會溝通收費草案內容,獲得認同並表示全力配合。預計將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實施都審收費,讓高雄市的都市設計審議持續精進並提升審議效能,未來持續善用無紙化申請與線上審議制度,積極落實淨零碳排,朝向永續發展的城市願景邁進。
為維護大樓居住品質,提昇大樓公共安全,高市府持續提供律師駐點、電話諮詢、輔導大樓成立管理組織、舉辦座談會及申請優良大樓認證等多項免費服務,工務局將於2024年7-9月舉辦7場座談會,首場將於7月6日在前金區東金里活動中心2樓舉辦,歡迎高雄市公寓大樓管理委員會及住戶踴躍參加。 工務局表示,為解決管委會及住戶在大樓常遇到的糾紛以及為增進公寓大廈維護管理成效及提升管理維護品質,2024年度將舉辦7場座談會,聘請律師及專家分別就公寓大廈常見糾紛問題、法條規定、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外牆維護責任、機電、消防設備之功能及突發狀況的危機處理、管理人員聘僱及電梯安全等課程提供實務見解。 鑒於2024年地震發生頻繁,為加強民眾對於地震防災意識,工務局於7月6日及8月3日,特邀講師主講「住宅社區地震風險與危機處理」,讓大樓管理委員會及住戶了解地震來臨時如何因應。 另外,配合近年公告8到15樓集合住宅應辦理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於8月3日及8月17日特別排定「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實務說明」課程,讓民眾更瞭解住宅公共安全檢查申報內容。 2024年度公寓大廈座談會可用電話或電子信箱報名(專線電話:0980833045(LINE ID 與專線相同),e-mail:[email protected]) 向高雄市公寓大廈暨社區發展服務協會方薰儀先生報名,歡迎公寓大廈住戶及管理委員會向承辦單位高雄市公寓大廈暨社區發展服務協會報名參加。 工務局進一步說明,市民朋友如有公寓大廈相關問題,可透過免付費電話0800-025-088《手機及外縣市無法撥接》文豊法律事務所洽詢,或每週四上午10點到12點到高雄市四維行政中心5樓該局建築管理處櫃台,由駐點律師提供免費諮詢服務。期望讓大樓內部建立良好且合法的管理組織,維持公寓大廈的健全運作,提昇大樓居住品質。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