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處違建查報拆除業務經內政部營建署評定「2020年度違章建築督導考核」成績特優,並榮獲都會型甲組第一。內政部營建署每年針對各縣市違章建築處理執行成效進行考核,其重點在於考核年度內之新違建及既存違建處理執行成效,本年度建管處強力執行拆除新領得使用執照建物產生違建之防新專案,占用消防救災空間紅、黃區專案、三單元專案、頂二層專案、營業性廚房專案、防火巷專案等涉有影響公共安全等違建;迄今違建查報拆除執行
台北市政府2020年12月7日統計公布最近一期(2020年9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983件,較8月減幅25.42%,交易總額為257.05億元,較8月減幅24.33%;住宅價格指數105.46,較8月上升0.54%。9月實價登錄交易量較8月減少25.42%,交易總額減少24.33%台北市地政局表示,2020年9月實價登錄量價動態,全市交易量共983件,較8月1,318件減少335件,減幅25.42%
歷經6年的紛爭,南港瓶蓋工廠爭議終於劃下句點。2020年12月5日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開幕活動,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致詞時感慨地說,以歷史的角度來看,留下南港瓶蓋工廠是對的,台北市不需要那麼多的商業大樓,要留下會呼吸的綠地,以及有歷史、有文化的空地,讓未來50年的台北市朝向更國際、更文明的城市邁進。柯文哲表示,POPOP TAIPEI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開幕活動是東區門戶計畫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坐在台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市府團隊近年努力興建北市社會住宅,導入「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的新形態社會模式。柯文哲表示,北市社宅與中央或其他縣市政府主導興建的社宅,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北市社宅具有四大戰略:居住正義、城市美學、培育智慧建築產業、以及引進新的社會模式。北市府不把社宅當成是火柴盒,要為居民營造「家」的氛圍。所謂「引進新的社會模式」,就是「低樓層公共設施+青創戶」的結合成果,北市府在興建社宅
台北市都發局強調,社會住宅為了避免標籤化,「不同收入所得者之混居」係為核心價值,以收入所得分位點50%以下為入住對象,並保障至少35%給經濟或社會弱勢入住。在租金計算上,不同收入所得者有不一樣的租金標準。除所得分位40%-50%之一般戶依照定價租金(明倫社宅約市價5.5折)收取外,其餘弱勢戶均會透過分級補貼減收3000元至11000元的租金,其租金差額由社會局編列預算補貼。整體而言,台北市社會住宅
台北市住宅政策目標持續推動興建社會住宅(以下簡稱社宅),目前營運之社宅已達3,924戶,其中自建社宅為2,423戶,規劃興建中之社宅共13,796戶,台北市社宅除擁有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建築、無障礙建築4大標章,亦結合ICT智慧設施、設備、管理系統,使之後續維護管理涉及層面更加廣泛,社宅的長期維護管理成為社宅日後長達數十年生命週期的重要議題。目前國內多缺乏建築物長期維管的完善機制,在這方面亦是起
位於南港區東新里的中視新都會,於2020年11月23日由都市更新會具文檢附逾9成意願書申請公辦都更2.0專案。本案是繼士林區葫東里的松柏大廈之後,於專案發布實施90日內第二件申請案,同時也是南港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首件申請公辦都更2.0案件!為此,台北市都市更新處於2020年12月3日由陳信良處長親自拜訪中視新都會,與都市更新會黃寶源理事長及東新里蕭漢榮里長一同了解社區建築物寙陋情形,期望與住戶共同
因應房市升溫,近期中央政府展開跨部會討論,將整合影響房市因素,建立房市指標,作為解讀市場及政策制定的參考。台北市地政局為提供面向完整且好讀易懂的房市解讀指標,2018年6月率先全國發布「台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整合15項住宅市場代表性統計數據,從「供給面」、「需求面」、「交易價格面」、「交易量能面」及「負擔面」5大構面建立評估指標,以貼近民眾感受的指標分數及燈號,協助各界掌握台北房市整體動態。台北
有關讀者投書台北市松山區敦化段忠誠新村都市更新案,更新處表示,本案單元劃定審議程序皆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第一,符合2006年12月1日修訂之「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第12條第1項第5款劃定基準規定;第二,於2007年6月22日依上開自治條例第15條規定函送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經2007年7月10日第572次都委會會議決議「照案通過」,並於2007年8月15日公告劃定更新單元。更新處表示,有
台北市明倫社會住宅於2020年11月26日開放申請,並於11月28日(六)、12月4日(五)及12月5日(六)開放民眾現場看屋,為因應疫情影響,本次電話及網路預約採單日限額300組(每組人數上限4人),開放登記後首日看屋預約名額於開放參觀前一日即額滿,無法預約之民眾,現場仍開放民眾候位登記,並請民眾配合保持防疫安全距離,惟參觀首日仍吸引近千人至現場看屋。都發局表示,下周五、六(12月4日及5日)看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