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2年11月開工的萬大線第二期工程CQ890區段標後,萬大線第二期工程CQ880A區段標在歷經4次流標後,於2023年12月1日順利決標,並於2024年1月9日正式簽約,最快將於3月開工。 負責本工程的台北市捷運局第二區工程處表示,CQ880A區段標工程由「遠揚營造工程/日商岩田地崎營造共同投標廠商」以新台幣115.9億元得標,該段工程範圍自萬大線第一期LG08站西側明挖覆蓋隧道(不含)延伸至土城區金城路出土段止,沿線共設2座地下車站(LG09及LG10)、3段潛盾隧道及1段明挖覆蓋隧道出土段,路線長度約為2.84公里。二工處說,該段出土段鄰近斬龍山文化遺址,為避免施工中因挖掘到遺址而需進行搶救、保護,捷運局已於2021年先行委託專業考古團隊進行遺址試掘,後續仍將於施工中持續監看。 台北市捷運局指出,因受新冠疫情、缺工缺料、國內工程量飽和及俄烏戰爭等國內外不利因素夾擊影響,在台北市府積極透過邀請廠商投標並依市場行情配合調整工程經費,提升廠商投標意願,本標案得以順利決標。捷運局說,除了感謝廠商願意支持公共建設,亦展現台北市府推展大眾運輸建設的決心,相信定能帶動後續其他捷運工程標案順利推動,逐步完成捷運路網之擴展,並期待CQ880B區段標同樣能順利開標,讓萬大線第二期工程全面動工,早日與中和新蘆線迴龍站相接。 捷運局進一步表示,萬大線全線完工後將滿足台北市中正、萬華區及新北市土城、板橋、樹林、新莊區間旅運需求,並與中和新蘆線、板南線、松山新店線、淡水信義線等銜接轉乘,不僅擴大捷運系統的服務範圍,更發揮整體運輸效益。
北市公辦都更服務全面再升級!台北市政府於2024年1月2日公告修訂公辦都更7599專案計畫,除了鬆綁每年受理10案限制、放寬意願書適用格式、申請條件更清晰,讓市民參與公辦都更so easy!即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止皆可送件,歡迎民眾踴躍申請。 台北市推動公辦都更不遺餘力,為了擴大量能讓更多社區民眾受惠,北市府於去年(2023年)推出「台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已協助10個社區進行方案評估,7599專線也接聽超過400通諮詢電話,北市府也辦理近百場說明會,備受市民肯定。今年再升級推出三大亮點,包括:「受理案量無限制」,鬆綁每年受理10案限制,只要民眾在受理期間內送件,市府皆會協助社區進行評估試算,推動都更程序;「申請格式更便民」,過去市府公告之其他專案公辦都更意願書格式皆可適用,便於長期整合意願的社區參與公辦都更;「申請條件更清晰」,明定已經與其他潛在實施者簽約之所有權人意願不納入計算外,其餘社區所有權人仍可申請。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提醒,2024年度公辦都更7599專案計畫受理申請期間自即日起至2024年8月31日止,已整合意願達75%的社區請及早提出申請,避免向隅。想知道關於「台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內容,或申請「十五人連署法令說明會」,請至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網站(https://uro.gov.taipei/Default.aspx)查詢,或撥打專線02-2781-5696轉分機7599由專人竭誠為您服務。
台北市雙溪濕地公園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殊榮肯定,經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努力,成功將原停車場打造成生態濕地公園,利用有限空間,營造生態環境! 在士林再生計畫契機下,雙溪濕地公園納入教育部「台北科學藝術園區」整體發展計畫,與兒童新樂園、科教館、天文館及美崙公園規劃整合為三館二園,提供市民倘佯於濕地生態及科學教育的全新休憩場域。 大地處表示,雙溪濕地公園佔地約2.25公頃,園區內抽取士林抽水站前池水源,經過沉澱池、密植區及生態池等水利單元,透過微地形及植栽配置,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將污水變清水;另沿步道種植適合在地生長的喬木(如楓香、樟樹、九芎等)及灌木(如厚葉石斑木),在四季更迭中展現流動的色彩,漫步廊道可體驗公園自然美景。 來雙溪濕地公園除了走入水中步道於生態池中心觀賞棲息之動植物外,也可於展望平台眺望公園,並於黃昏時欣賞河濱夕陽美景,往東還有大屯山壯麗山景,讓市民可以在繁忙的城市中,享有一處靜謐的休憩空間,歡迎大小市民朋友前來享受歡樂的親子時光,並學習大自然的淨化力量。
台北市政府主導辦理之「台北市信義區犁和段三小段302、303地號公有土地都市更新案」,於2023年12月20日核發使用執照,並預計2024年第2季完成交屋。更新後興建1棟地上12層、地下4層之大樓,除住宅外,不但提供六張犁派出所公務使用,更增設黎平區民活動中心,滿足當地居民公共活動空間需求。 財政局表示,本都更案基地鄰近六張犁捷運站約600公尺,交通便利且地段精華。原係本府警察局嘉興街眷舍基地,因市有眷舍老舊窳陋,且六張犁派出所建物老舊,加上地震受損需要重建等考量,為美化市容環境及活化市有財產,由該局依都市更新條例相關規定公開評選程序,評選出潤泰創新國際擔任實施者,承諾29.38%共同負擔比例,經歷數年興建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 財政局胡曉嵐局長表示,本案是財政局主導辦理都市更新首次完工案件,相當具有指標性意義。主要是配合清理台北市轄內低度使用或閒置的公務機關宿舍、眷舍或辦公室等公有建物,藉由都市更新方式活化開發。不但免編列經費預算即可改善警察局六張犁派出所之辦公環境,更增加一個區民活動中心,提供社區及區民在安全、優質的環境空間可以聯絡里民情感。 財政局進一步表示,為帶動台北市老舊建物更新,將賡續推動市有土地都市更新,並於市有土地都更過程中,落實蔣市長「服務型政府」理念,以市民為本,廣納地方需求,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每2年辦理1次的公告地價將於2024年1月1日公告,作為申報地價的參考,土地所有權人得在公告地價增減20%範圍內,於2024年1月2日至1月31日期間內辦理申報地價,作為稅捐稽徵機關核課地價稅之基礎,欲申報地價之土地所有權人務必掌握時效於申報期間內申辦。 另依現行規定,未申報地價者,以公告地價80%作為其申報地價,故土地所有權人如欲以公告地價80%為申報地價者,可免辦理申報地價。 北市地政局提供現場、網路、郵寄及傳真4種申報方式,土地所有權人可依需求擇任一方式辦理,詳細內容歡迎參閱附件。土地所有權人辦理申報地價如有查詢2024年公告地價之需求,可於2024年1月1日後逕上台北地政雲查詢。
北市信義區虎林街60巷公辦都更案搶頭香!台北市公辦都市更新7599專案計畫自2023年3月公告實施以來,已受理10案申請並全數辦理第二階段方案說明會及意願調查,其中信義區「虎林街60巷」公辦都更案拔得頭籌,熱心居民加上「公辦都更台北隊」神助攻,38天內第二階段意願即整合達9成,搶先啟動第三階段模擬選配作業,向更新重建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北市信義區「虎林街60巷」公辦都更案基地位於信義區虎林街及永吉路所圍街廓內,申請人於2023年7月向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申請公辦都更7599專案計畫,經檢核意願比超過8成(門牌戶數意願比83.93%),達第一階段意願門檻,隨即進入第二階段方案評估。經更新處委託之專業技術團隊進行方案評估,協助財務、換坪比等試算,並於2023年11月15日向居民召開說明會,讓居民更了解自身權益,再加上有熱心住戶不畏冬日寒風,積極協助整合社區都更意願達9成(門牌戶數意願比91.07%),並在12月22日冬至當天將收集到的意願書親送至更新處,充分展現公辦都更「自助人助」精神。 更新處表示,因住戶在38天內整合第二階段意願達標,展現高度都更意願,接下來將由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先向住戶進行建築需求調查,依照住戶需求量身訂做未來新家願景,並啟動第三階段模擬選配作業;若第三階段選配率亦通過門檻,將由市府指定台北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協助辦理招商及事權計畫報核程序,儘速實現住戶更新家園的夢想。
2023年度列入年度拆除計畫執行計12案,經建管處強力疏導違建所有人自行改善拆除,統計整年度共執行14案違建面積超過300平方公尺以上大型新違建。 建管處自2023年度起,按違建面積大小、違建查報年度及是否屬拆後重建等項目作為評點標準,將違建面積300平方公尺以上大型新違建列入年度拆除計畫,每年選定評點較高之前12案分階段執行拆除。 另2024年度建管處仍將依相同評點標準賡續執行排序較高12案,預定執行案件遍士林區、北投區、內湖區、大安區、信義區、萬華區、中山區等行政區,且同樣以3階段、每階段訂期拆除4案,屆時將請違建所有人配合改善拆除,逾期未拆或拆除未符合規定將由建管處僱工執行強制拆除,並收取代拆除費用。 建管處於新的一年也將持續執行影響公共安全之違建及遏止新違建產生,籲請市民切勿心存僥倖心理恣意搭蓋違建;如已查報在案之違建亦請儘速配合改善拆除,以資適法。
台北市長蔣萬安2023年12月26日主持市政會議,通過「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規則」修正案,修正重點為「簡化審議流程」及「精簡審議範圍」,未來民間小型開發案可透過幹事會審議程序快速通關,縮減開發時程。 有關簡化審議流程,本次修正除放寬現行一般、專案、簡化等3種審議層級之適用案件類型,更新增「幹事會審議程序」,未來總樓地板面積3,000平方公尺以下之民間開發案,可由幹事會審議後,續辦核定程序,免再提委員會審議,加速審議時效。 有關精簡審議範圍,基於都審審議重點在於基地外部環境品質,修正容移接受基地、公有建築物、公辦都更等送審規模及條件,同時捷運系統部分將著重於影響都市景觀之捷運出入口範圍。 都發局表示,審議規則修正案預計2024年1月發布實施,希望藉由公私有開發案之法令規範更明確,都審效率再升級,讓民眾有感市府行政效能。
台北市長蔣萬安就職一周年,捷運工程局在市府「永續共融 希望首都」的願景藍圖下,將環型路網之推動列為第一優先施政要項,首都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東環段在2023年獲得行政院核定,總長約49.3公里的首都環狀線願景正在實現! 為打造綠色運輸典範城市,打造低碳、永續、無縫的大眾運輸,台北捷運局持續興建中的路線有信義線東延段(1.4公里,1座車站)截至11月底的進度為73.8%,預計2025年底完工;萬大線第一期(9.5公里,1座車站)截至11月底的進度為70.91%,預計2027年底完工;萬大線第二期 (13.3公里,13座車站)尚有1區段標未發包,另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20.66公里,18座車站),目前尚有3區段標案將陸續發包。東環段目前正進行細部設計中,先期工程於2024年第1季招標文件備妥後將公告招標;規劃中的民生汐止線台北市段綜合規劃報告預計2023年12月底完成初稿,2024年3月底送交通部審查。 為帶動都市發展及確保台北捷運之永續經營,台北捷運局持續推動土地開發,本年度在土地開發招商獲得重大成果;投資金額達263億元的捷運金城機廠暨莒光站/加蚋站完成招商;2023年亦有中正紀念堂站、廈安站、中和站、連城錦和站及環狀線南環段,共5處開發基地進行公開招商,預計投資金額合計超過85億元,將帶動民間源源不斷的動能注入公共建設,攜手共創嶄新未來。捷運局也提到,預估投資金額達606億元的「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東半街廓)土地開發案」開發大樓2023年已舉行立柱典禮,預計2027年完工,將成為「西區新風貌˙台北新起點˙台灣新門戶」。 捷運路線有預算高、工期長、工程界面複雜及工種多等特性,加上疫情、原物料價格上漲及缺工、缺料等大環境影響,以致環狀線南北環等土建工程歷經多次開標而流標。蔣市長上任後,南北環工程招標除各標工程經費依法採用招標當時最新市場行情調整價格外,捷運局並積極研修財務計畫報請中央審議,蔣市長及鄭德發局長均多次利用機會向中央爭取儘速核定財務計畫,並爭取經費補助;鄭德發並主動拜會營造廠商,邀請廠商前來投標。捷運局指出,蔣市長上任後已陸續完成北環段CF680B、CF680A、CF690C標、南環段CF670A及萬大二期CQ880A等5標之決標作業。 台北捷運局指出,首都環狀線採一車直達,共有14座車站可直接與捷運、輕軌、台鐵及高鐵交會轉乘,串連16條輻射軌道路線;環型路網再加上目前興建中的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等,10年後台北捷運路網可達到210.4公里及182站以上,將大幅提升雙北運輸效能。 蔣萬安市長強調,台北市是引領「基北北桃首都圈」協同發展的台北,也是躍上國際綻放光彩的台北,台北捷運局將持續加速推進北環、南環及東環段建設,為未來千萬人口的「基北北桃首都圈」立下比美日本山手線、首爾地鐵環線的首都格局。
蔣萬安市長就職一週年記者會,向市民宣布「安全之都」、「運動之都」與「未來之都」3項願景。都發局未來針對「體感降溫減碳」、「建築能效降碳」,及「密集綠覆固碳」3大面向積極作為,將台北市推向淨零家園,未來希望透過公私協力,讓台北市戶外空間體感溫度下降。 自蔣萬安市長上任以來,「永續.共融.希望.首都」為施政核心價值,都發局延續「永續城市」面向,提出低碳家園三策略,全球暖化議題已成為各國政策重點議題,由於要降低環境溫度困難,而創造優適宜居環境是可行的,因此都發局提出「台北低碳家園三大策略」。 體感降溫減碳: 利用水綠降溫、通風散熱、遮蔭涼適策略,營造戶外舒適體感環境,引導市民願意在戶外停留的健康生活態度,減少室內停留時間,不管在城市新開發區,或建物密集區域,都能同等得到戶外環境涼適的照顧,實現環境公平正義。 建築能效降碳: 利用建築能效標示管制,減少建築使用階段用電、用水、瓦斯等排碳量。 密集綠覆固碳: 由公部門主導,透過點、線、面的改造,並推動實際計算樹冠覆蓋率及垂直綠化之台北綠容積,建構台北市綠色基盤。強化公園綠地及人行道綠遮蔭品質,藉由密集綠覆固碳,為台北城市降溫。未來也將從台北熱區開始,藉由鄰里公園綠地品質改善,讓人民有感。 好的政策必須立基於法令的穩定性,即刻起積極推「都市降溫宜居家園專案計畫」。首先都發局將針對密集綠覆、深陽台及連續遮簷設施之建蔽容積計算方式,進行專案都市計畫擬訂,預計於2024年完成第一階段法治化程序。 未來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也將全面提升建築能效等級,由公有建築物領頭示範,將台北市打造成永續宜居、幸福淨零城市。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