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父母將財產移轉給子女,贈與稅免稅額是以「贈與人」為計算基準,當年度累計贈與金額超過免稅額時,應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4條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 該局進一步舉例說明,日前查獲轄內甲君2021年度將出售土地款分別存入3個兒子銀行帳戶各220萬元,總計660萬元,案經核定補徵贈與稅44萬元及處罰,甲君以因誤認每個兒子受贈金額未超過220萬元,可以不用申報為由主張免罰申請復查,經該局以甲君當年度贈與財產累計金額已超過個人免稅額220萬元,其未依規定期限申報贈與稅仍應受罰,駁回甲君復查申請,全案業經確定。 該局特別提醒,民眾如果同一年度分筆存入現金到子女銀行帳戶,要注意應累計計算,並於超過當年度免稅額244萬元(2009年1月23日至2021年度為220萬元)後30日內申報贈與稅。
台北市政府自2017年5月間推動危老重建政策以來,帶動轄區內老屋更新重建熱潮,統計至2022年10月底,已受理申請重建計畫925件,其中已核准755件,成果豐碩。 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141巷一處危老重建案,起造人表示,本危老重建案未改建前是一棟屋齡43年,樓地板面積1273.79平方公尺,共10戶的五層老舊公寓。土地使用分區為第三種住宅區建蔽率45%,容積225%,如果沒有老舊重建條例的施行,重建之路恐遙遙無期。 建管處處長劉美秀表示,為配合中央於2017年訂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在北市建管處積極輔導之下,該案建設公司整合完成提出危老重建計晝,順利於2020年5月核准重建計畫並於當年9月領到建造執照。該案以綠建築、無障礙、耐震性能評估取得容積獎勵值39%,重建後為地上8層地下2層共15戶集合住宅公寓大廈,本案已於2022年10月領得使用執照,近期可交屋返還地主,為天母商圈再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 劉美秀也表示將持續推動「危險老舊建物重建」政策,以加速本市老舊建築物之更新,改善市容觀瞻,並達到都市防災之目的。
台北市政府2022年11月18日公布最近一期(2022年8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957件,較7月增幅15.30%;交易總額為232.56億元,較7月減幅15.96%;住宅價格指數115.46,較7月上升0.33%。 交易量及總額分析 2022年8月實價登錄量價動態,全市交易量共957件,較7月830件增加127件,增幅15.30%,較2021年同期995件減幅3.82%;交易總額為232.56億元,較7月276.74億元減少44.18億元,減幅15.96%,較2021年同期252.57億元減幅7.92%。 12行政區8月交易量中山區、士林區、南港區及大同區減少,其餘各行政區均增加,增幅最大前三名分別為松山區、大安區、文山區,較7月分別增加53.33%、38.03%、34.38%;減幅最大為大同區,較7月減少30.43%。 各行政區交易總額依序由中山區(37.89億元)、大安區(33.93億元)及內湖區(31.09億元)位居前3名;總額最少為大同區,僅6.03億元,總額最高的中山區與最低的大同區,差約5.28倍。交易總額增幅最大為松山區,較7月增加60.80%;減幅最大為內湖區,受前期比較基準較高影響,較7月減少71.29%。(詳圖1) 住宅價格指數分析 2022年8月全市住宅價格指數115.46,較7月115.08上升0.33%,較2021年同期107.95上升6.96%;標準住宅總價1,829萬元,標準住宅單價每坪58.25萬元。 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18.87,較7月118.73上升0.12%;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12.08,較7月111.14上升0.85%;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13.07,較7月112.00上升0.96%。 觀察全市、大樓、公寓及小宅之月線、季線及半年線趨勢,公寓及小宅季線止跌回升,各類指數皆持續上漲。
民眾想都更只能拆除重建?都更意願整合有小撇步?北市府即日起至11月19日於市府1樓中庭舉辦「都更能不能重修舊好」公辦整建維護試辦計畫(下稱試辦計畫)競圖成果展,啟發民眾想像都市更新其實可以「重修就好」。首日成果展現場,由北市府彭振聲副市長主持開幕活動,由2022年度參與試辦計畫專案競圖的7位建築師輪番進行作品介紹,成果展除了展示北市重修就好的整維經典案例,前來參展的民眾也可透過建築師競圖作品票選,選出自己對重修舊好的想像,同時決定專案競圖百萬獎金的最終得主。 彭振聲副市長表示,大多數民眾聽到都更的第一個想法往往是房子要「拆掉重建」,但重建式的都市更新,常因產權分配、財務風險等因素導致整合需時;其實民眾還有另一種「重修就好」的選擇是整建維護,這種都更方式不但花費較少時間、費用,在更新的過程也不用另外搬家,且最重要的是原有的居住面積完全不受影響,讓民眾可以和老家、老鄰居一起在地共老。 主辦單位都更處則表示,為了讓更多市民了解整建維護,市府2022年特別推動試辦計畫,在前期透過徵件說明會、培力工作坊、陪伴員制度等,短短1個半月內協助7個社區整合75%的意願。並透過專案競圖的方式媒合建築師進入社區,且有別於一般競圖比賽,試辦計畫專案競圖以民眾參與的精神,透過線上及實體票選活動,協助社區、市民選出對重修舊好的多元想像。未來也將協助社區將票選出的設計方案,透過都市更新審議程序逐步落實。 本次成果展主題即在於啟發市民想像一座「重修舊好」的城市應該長怎樣。其實重修舊好是老舊建物外在景觀「重修就好」、也是左鄰右舍內在情感「重修舊好」。因此,都更處策劃過去幾年「重修舊好」的相關政策,除了展出強調與社區夥伴合作「揪伴一起修」的2022年公辦整維試辦計畫的年度成果之外,也展示強調拋磚引玉「拓荒我先修」的民間示範案例,內容包括都更處近年長期推動「老屋新生大獎」、「老屋新用」、「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等專案計畫,強調由內而外,從單一建築物到社區公共環境,如何集眾之力、多管齊下打造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與居住空間,期能落實「整建維護、在地共老」的精神。 本次展覽地點在北市府一樓中庭(信義區市府路1號),展覽期間自即日起至11月19日止,活動前2日邀請民眾參與專案競圖作品實體投票,民眾透過台北通完成身分驗證即可參加投票,給予認同的建築師作品鼓勵、支持,每日前30名完成投票的民眾還有機會獲得神秘小禮物!建議民眾可以事先下載台北通APP並註冊帳號,以節省寶貴時間。
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目前施工進度已達63%。北市捷運局表示,萬大線一期共將推出6個土地開發案,繼6月底金城機廠暨莒光站/加蚋站2處基地公告招商後,將於2022年11月18日上午10時於該局B1捷韻國際廳(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48巷7號)舉辦廈安站(捷十)土地開發案甄選投資人招商說明會。捷運局說,全案土地產權單純,預計於11月底公告招商,於2023年4月截止收件後進行評選作業,預計2023年下半年完成簽約。 捷運局表示,萬大線第一期工程沿線土地開發基地包含台北市轄內中正紀念堂捷四、廈安站捷十、加蚋站捷九;新北市轄內中和站捷2、連城錦和站捷4及金城機廠暨莒光站捷7等6個土地開發案。捷運局說,各土地開發案均規劃於興建階段即啟動甄選投資人作業,其中金城機廠暨莒光站與加蚋站已於6月公告徵求投資人,將於2023年1月3日截止收件,後續並將陸續推出與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三線交會之中正紀念堂站、與環狀線交會之中和站以及連城錦和站,竭誠歡迎投資人參與評估,攜手原地主與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共創雙北新氣象。 北市捷運局說明,本次招商基地廈安站位於西藏路與中華路二段交叉口東北側,土地面積363坪,三面臨路,屬於植物園生活圈範圍內,亦為台北市國語實小、南門國中之熱門明星學區。步行10分鐘內可抵達台北植物園、雙和市場、小南門商圈、南機場夜市、萬華車站等,生活機能完備,為中正區精華路段珍稀土地。 捷運局進一步表示,植物園生活圈為中正區人文薈萃之優質居住環境,整體住宅氛圍濃厚,廈安站基地目前正進行捷運與開發大樓共構工程施作,全案預估開發量體約3,500坪,預計興建地上20層、地下4層之優質住宅大樓,投資規模適中,資格門檻切合中型建商需求,未來捷運萬大線及植物園將成為該區發展之後盾,整體設計以營造中正區後花園為發展構想,規劃捷運便利站之沿街店鋪搭配生活概念小宅,為中正區門牌相對較低價之住宅區,吸引欲設籍明星學區家庭客、當地換屋人口及首購族。 捷運局指出,興建中的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路線由捷運中正紀念堂站起,沿途串聯台北市中正區、萬華區及新北市永和區、中和區、土城區,並於金城路北側農業區設置金城機廠暨莒光站,預計2026年通車,完工後將可銜接淡水信義線及松山新店線,開啟大台北新生活藍圖。
台北市政府與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合作開發之「南港商三公辦都更案」於2022年11月17日舉辦新建工程基地祈福典禮,由台北市長柯文哲、台鐵局資開中心劉睿紘副總經理、台北市住都中心董事長彭振聲及出資人潤泰創新國際簡滄圳董事長等人共同出席。本案為東區門戶計畫內極重要之交通樞紐,未來將結合交通轉運站、國際會展中心及商業、住宅等複合式規劃設計,與鄰近之南港轉運站共同成為台北地區最大規模轉運核心,全案預計2029年完工。 南港商三基地為台鐵局土地,過去隨著南港鐵路地下化,整平為空地後係供放置資材使用,隨著本府推動東區門戶計畫,南港地區眾多重大公共建設,包含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南港車站BOT大樓、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國家生技園區等陸續開發,為強化交通轉運樞紐、發展產業聚落及提升公有土地使用效益,由台鐵局提供土地、台北市府整體規劃、台北市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共同推動公辦都更,在潤泰創新國際出資設計及興建下,未來預計興建4棟(辦公棟1棟32層、住宅棟3棟37層)鋼骨及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之建築物,並於地上1至2層設置商場及透過國際會展中心與交通轉運站設置,提供相關展覽及會議空間使用與往來運輸功能,另透過立體連通系統設計,往西可連接南港轉運站至南港車站及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往南連接南港生技產業策略基地,往北經僑泰興麵粉廠延伸至南港軟體園區,將扮演串聯南港地區重要場站及產業聚落之中心角色。 都市更新處進一步表示,本案所規劃之國際會展中心及交通轉運站係透過容積獎勵捐贈公益設施方式,由台北市府取得,另市府於本案基地因南港鐵路地下化工程分攤經費而具有使用權,故可使用台鐵局分回約3,000坪之辦公空間供作新創產業使用,於結合會展中心面積約3,820坪(可容納2,800人),將可與周邊相關產業及南港展覽館搭配使用,共同發展,另交通轉運站面積約1,509坪,可提供23席月台及備用車位13席客運旅運量,在與南港轉運站整合後,將透過客運轉運功能,提供台北東區通往宜花東、西部地區交通轉乘服務,肩負著東區門戶交通轉運的重責大任。預期本案興建完成後,台北市東區門戶將再注入新的城市風貌,南港地區更新發展指日可待。
台北市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為全面提升北市住宅設備用電效率,讓民眾能有舒適、節能減碳又減少電費負擔的居住環境,北市環保局2022年7月18日公告辦理「台北市住宅汰換節能家電補助計畫」,鼓勵家戶汰換老舊耗能家電,凡居住於北市轄內的民眾於2022年7月18日至11月30日汰購節能冷氣或冰箱(限定能源效率1級)並提出補助申請,每台可享新台幣3,000元補助,每一申請人最多可申請5台。環保局提醒,11月30日補助申請將截止,名額有限,額滿為止,有意願的民眾請儘快提出申請。 環保局說明,計畫補助對象不限台北市民,只要是用電地址位於北市轄內之家庭住宅,於公告期間內汰舊換新就可申請,而新冷氣或冰箱必須具有經濟部能源局「一級能源效率標示」,汰換下來的舊冷氣或冰箱,應向商家取得環保署廢四機回收聯單。民眾可透過線上、郵寄(以郵戳為憑)或臨櫃方式,於2022年11月30日(含)以前提出補助申請,所需資料包含申請者身分證正反影本、廢四機回收聯單正本、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間購買並載明新機型號之發票影本、近一期電費單繳費資料及申請人存摺影本等相關文件。補助計畫簡章及申請表單、臨櫃申請12處服務據點,可至台北市政府智慧節電網之公告內容查看下載。 環保局指出,台北市溫室氣體排放量約74%來自住商部門,當中又以電力使用造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為大宗,其中住宅部門用電占全市用電37%,另根據「IEA全球能源部門2050淨零排放路徑關鍵策略報告」,有8%的減碳量是來自行為改變與資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因此北市府鼓勵民眾在汰購節能家電,除降低電費負擔,也能減少能源過度使用、落實減碳行動,讓北市住宅設備用電效率全面升級,逐步落實深度減碳,邁向2050淨零台北。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2022年11月14日發布2022年第2季房市指標溫度計。住宅市場供給面維持穩定綠燈,構面分數下降;需求面維持穩定綠燈,構面分數上升;交易價格面維持過熱紅燈,構面分數持平;交易量能面維持穩定綠燈,構面分數持平;負擔面維持過熱紅燈,構面分數持平。 供給面─第2季維持穩定綠燈,構面分數高於2021年同期、前5年均值及前10年均值,市場供給維持穩定 供給面第2季維持穩定綠燈。受到住宅建築貸款核准金額及住宅建築貸款周轉率指標下降影響,構面分數由6.00分下降至5.25分,仍高於2021年同期(黃藍燈4.00分)、前5年均值(4.29分)及前10年均值(4.04分),近期市場供給維持穩定。觀察前5年及前10年均值趨勢,中長期供給尚稱穩定。 需求面─第2季維持穩定綠燈,構面分數同2021年同期,高於前5年均值及前10年均值,市場需求維持穩定 需求面第2季維持穩定綠燈。受到遷入可能戶數及登記結婚對數指標上升影響,構面分數由5.33分上升至6.00分,與2021年同期相同(綠燈6.00分),高於前5年均值(5.00分)及前10年均值(4.82分),近期市場需求維持穩定。觀察前5年及前10年均值趨勢,中長期需求尚稱穩定。 交易價格面─第2季維持過熱紅燈,構面分數高於2021年同期、前5年均值及前10年均值,市場價格持續居高 交易價格面第2季維持過熱紅燈。受到各項指標及構面分數居高影響,構面分數持平,維持10.00分,高於2021年同期(紅燈9.20分)、前5年均值(8.88分)及前10年均值(8.43分)。觀察前5年及前10年均值趨勢,中長期市場價格走勢持續居高。 交易量能面─第2季維持穩定綠燈,構面分數低於2021年同期、前5年均值,高於前10年均值,市場量能維持穩定 交易量能面第2季維持穩定綠燈。構面分數持平,維持在5.00分,低於2021年同期(黃紅燈8.00分)、前5年均值(5.55分),高於前10年均值(4.73分),近期市場交易量能維持穩定。觀察前5年及前10年均值趨勢,中期市場量能下降、長期市場量能續升。 負擔面─第2季維持過熱紅燈,構面分數高於2021年同期、前5年均值及前10年均值,住宅負擔仍高 負擔面第2季維持過熱紅燈。各項指標及構面分數皆持平,維持9.00分,高於2021年同期(紅燈8.50分)、前5年均值(7.90分)及前10年均值(8.16分)。觀察前5年及前10年均值趨勢,中長期住宅負擔仍高。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房地合一稅,並於2021年7月1日持續推動房地合一稅2.0,針對短期交易房地適用較高稅率,以抑制短期不當炒作,惟為保障自住需求並減輕民眾換購自住房地租稅負擔,民眾出售自住房地繳納的房地合一稅,符合重購租稅優惠條件者,可申請退還或扣抵。 該局說明,個人重購自住房地,無論是「先賣後買」或是「先買後賣」,只要出售舊房地與重購新房地兩者移轉登記時間在2年以內,而且符合自住規定者,都可以申請適用重購退稅或扣抵的優惠。有關自住房地的認定,以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於該出售及重購的房屋辦妥戶籍登記並居住,且該等房屋均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等情形為適用條件。 該局舉例,甲君配偶於2022年5月22日以2,500萬元購買台北市北投區的A房地,嗣甲君於2022年10月13日出售屬房地合一課稅範圍,位於台北市士林區B房地,成交價額1,800萬元,而且甲君及其配偶在A、B處房屋分別辦妥戶籍登記並居住,均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等情形。甲君在2022年10月17日辦理出售B房地的房地合一稅申報應納稅額50萬元,因甲君符合上開在2年內「先買後賣」自住房屋之條件,且買入新屋價額高於賣出舊屋價額,在不超過出售房地的應納稅額額度內,全數應納稅款50萬元扣除「重購自住房地扣抵稅額」後,無須再自行繳納稅額。 該局提醒,納稅義務人因重購自住房地經核准稅額退還或扣抵後,重購的新屋在5年內,如有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等其他用途或再行移轉時,會被追繳原退還或扣抵的稅額,請民眾特別注意。
台北市建管處透過台北市建築師公會之協助,舉薦遴選具有實務經驗及熱心專業的建築師成為「社區建築師」,提供多項關於建築物使用安全等諮詢及服務,協助市民朋友解決建築物相關安全疑慮,有需求的市民可以就近選擇各行政區之「社區建築師」尋求協助。 另為促使台北市老舊房屋加速重建,北市府培訓「危老重建推動師」,為市民提供法令解說,協助社區住戶整合意願、輔導申請耐震能力評估、提具重建計畫等,並由具有服務熱忱的推動師,籌組跨領域的服務團隊,設置「危老重建工作站」,由危老推動師進駐輪值,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的在地化諮詢服務及文宣品索取。 建管處處長劉美秀表示,為加強整合民眾重建意願,台北市會同民間專業團體及專業人員成立「危老重建輔導團」,市民可向危老重建輔導團申請蹲駐點人員服務(3戶以上連署簽名)或危老重建輔導說明會(10戶以上連署簽名),並確定欲舉辦時間及地址即可向輔導團提出申請,由專業人員至指定地點為市民服務;相關申請表可至台北市建築師公會首頁/公會服務/都市危老重建專區下載(網址:http://ds2.arch.org.tw/db/db.html)。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