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房市新訊

央行開會前!住商:6月全台房市交易量縮1成
房市新訊

時序來到六月底,房市交易表現如何?住商機構統計旗下加盟店成交件數後發現,全台各區域買氣均顯弱勢,全台量減10.8%,不過和去年相比,是去年六月成交量的一半,和上月狀況差不多,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六月份變數頻傳,又有央行理監事會議題,惟目前交易狀況仍受貸款影響,該狀況恐怕短時間內都不容易改善。 縱觀各縣市表現,北市月減10.9%,年減43.0%,新北減少2.2%,年減45.1%,桃園月減14.1%,年減51.0%,台中月減24.5%,年減52.5%,台南月減16.2%,年減52.7%,高雄月減10.5%,年減56.0%,全台月減10.8%,年減48.6%。徐佳馨認為,新北因為預售交屋個案出現,加上北市買盤外溢效果,交易相對穩健,而在央行態度保守,市場前景未明下,不透過降價想要成交,很難有更多期待。 縱觀未來,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目前雖有部分建商打出讓利、降價等銷售手段,但新案市場實際價格下修力道些微,且未能形成廣泛降價態勢,是否真能撼動整體市場,仍有待觀察;至於成屋市場,部分蛋白區且屋況劣勢物件,受限於買氣趨冷,屋主心態逐漸調整,惟整體新案價格仍未明顯鬆動,令中古屋市場修正幅度難有表現,同時目前貸款排隊、延後撥款等現象仍存在,加上房貸利率持續維持高檔,對買氣是一大硬傷,購屋人特別謹慎之下,未來交易量亦不容樂觀。

延續5月市況!永慶:6月全台房市交易「買氣平平」
房市新訊

全台經濟溫和成長,帶動台股反彈上漲,不過,全球貿易局勢因美國關稅政策與談判進展充滿不確定性,讓部分民眾對於未來景氣仍有疑慮,購屋態度轉趨保守審慎,讓6月全台房市交易量沒有持續回溫,與5月持平。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5月相比,七大都會區交易表現增減互見,其中,台北市月減1%,新北市月減4%,桃園市減少11%,高雄市月減2%,其餘三都會區則較5月小幅成長,新竹縣市量增7%,台中市月增3%,台南市成長5%。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6月延續5月的交易市況,有自用需求的買方看屋、詢價仍積極,而部分賣方也願意「降價促成交」,讓買賣雙方取得價格的共識,加快成交速度,不過,在關稅談判、地緣政治衝突等變數下,未來景氣不明朗,加上政策持續調控、資金緊縮影響,的確有部分民眾選擇暫時觀望,放緩購屋腳步,讓6月買氣沒有持續量增,交易量僅持平開出。陳金萍補充,目前自住族群因有實質居住需求,仍是支撐6月房市交易的主力,尤其是符合首購需求的中低總價產品續強,最受民眾青睞。 若與去年6月同期相比,全台房市交易量減少42%,台北年減22%,新北量縮40%,桃園減少43%,新竹縣市年減49%,台中量縮45%,台南減少38%,高雄則量縮48%。陳金萍指出,去年6月國內經濟景氣穩定復甦,台股挑戰2萬3大關,帶動財富效果,加上民眾抗通膨預期心理發酵,以及新青安促動下,推升房市需求,交易熱絡。反觀今年6月,關稅談判變數仍大,全球經濟與貿易不確定性高,加上銀行房貸緊縮、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下,買氣不如以往,與去年相比仍呈現大幅量縮。 陳金萍補充,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在中美關稅戰休兵後略為緩解,但長期的貿易協議即將於7月面臨談判期限到期,不確定性仍高,全球經濟也面臨挑戰。而台灣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關稅戰使出口產業恐面臨成本上升與需求降低,經濟成長動能減弱,進而影響內需與房市購屋意願,加上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仍持續下,銀行貸款條件嚴格,自備款門檻提升,都讓房市交易欲大不易。根據永慶房屋推估,今年全年整體房市交易量將跌破28萬棟大關,將創下近七年來新低紀錄,且房價向下修正趨勢浮現,「降價促成交」仍是目前市場交易關鍵。

存錢追不上房價漲! 孝親族買房夢碎:頭期款是遙遠的距離
房市新訊

手頭資金還沒到位,是否就與購屋夢無緣?近期有位網友發文,傾訴自己想要買房孝親所遭遇的難題。他透露,在看過中古屋的價格後,才意識到自身距離足夠支付頭期款的目標尚有遙遠的距離,因此想了解,假若頭期款準備不夠充分,是否存在其他的解決途徑? 原PO在Dcard上以「買房頭期款不足有什麼解決方法」為標題發文求助。他透露,父母親年事已高,實在不希望再讓他們持續過著租屋、搬遷的漂泊日子。由於家中沒什麼資源,因此他一直以來都十分努力存錢,希望能早日買房,然而無奈的是,台灣的房價居高不下,他的存款累積速度如今還是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原PO坦言,今年終於存到了100萬元,原本以為應該可以考慮購買中古屋,讓父母馬上能夠安心入住,沒想到實際了解後,才發現自己連支付房屋頭期款都還有困難,「根本連邊都擦不到」。之後,他也研究了預售屋的資訊,但又覺得以自己的經濟能力,實在難以負擔如此高昂的房價,因此他誠心發問,在自備頭期款不足的情況下,是否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案? 看到他的提問,許多網友踴躍留言回應,幾乎一面倒地勸告他別買,「沒錢不要買房,真的,交屋那刻自備至少3成再來買(繳2成留1成備用),而且是至少,預售屋動輒3-5年,沒有人可以保證這些年間政策會有什麼變化」、「我家是建商,也會請買家,要好好考量自己的經濟狀況,不要學別人買房子,可以有夢想,但就要想辦法去達成,沒辦法達成就算了,不要被那些房蟲的完美故事騙了」、「頭期款不足不要買」、「不要買,你經不起一場病」、「繼續存,不要買扛不起的債務」、「一百完全不夠,現在頭期有400還很勉強夠,別買!到時候貸不了直接違約金下去就掰了」、「很明顯,你負擔不起市區的大房價,你又不願意買小跟買老建案,買超過你能負擔的物件,槓桿開太大,真的很危險」、「不要買,繼續租房。代表現在的你還不適合踏入這圈子」。

莽男袂爽不給續租 嗆房東:讓屋變凶宅!做鬼也不放過你
房市新訊

男子阿國向婦人小萱(均化名)承租一樓房屋,租約從2023年1月起到同年7月31日止,但小萱在同年5月9日開始,透過LINE傳訊息告知阿國,租期屆滿後就不再續約,阿國竟一時情緒失控,傳送語音檔嗆聲,「恁爸就死在這邊、讓房屋變凶宅、做鬼也不放過你」,並且附上槍械、球棒的照片。小萱因此心生畏懼,憤而報警提告。 法院審理,小萱指控,收到阿國的音檔跟照片後,讓她感到很害怕。阿國則是辯稱,他確實有用LINE傳送相關言論,但並不是恐嚇危害安全的犯行,因為他當時只是因為喝酒醉,才會因而胡言亂語,並沒有主觀的犯意。 法官勘驗阿國所傳送的音檔內容,阿國:「我XXX活在世間,就是專門對付你們這種人,我現在開始買東西進來,我就死在你店裡,讓房屋變成凶宅…讓你賠1仟至2仟萬,讓4千萬的房屋賣不到2仟萬。」 「恁爸絕對馬上找到你們家,找到你們家絕對找你算帳,算完帳,你娘老X掰,恁爸還要死在你們店裡…恁爸要死之前,恁爸也不會放過你,你家住在XX嘛…我還會送你們一個大禮物啦,恁爸命不要,恁爸最大啦」。 法官考量,阿國接續用LINE傳送恐嚇言論給女房東小萱,以足以危害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之言詞通知小萱,阿國所為已經足以使人因而心生畏懼,自屬恐嚇危害安全之行為。 法官認,阿國與小萱就房屋租約發生爭議,他所表達的言論內容所表示之意思及方法甚為明確,並且條理清晰,顯然阿國應能理解其行為意義,並基於清楚意識下為之,可見他行為時應是意識狀態清楚,而未達於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之程度。 法官審酌,阿國僅因房屋租約與小萱發生爭執,竟不思理性處理糾紛,而以言論恐嚇危害安全,導致小萱心生畏懼,所為實屬不該,並考量阿國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但已與小萱達成和解,小萱也表示願意撤回告訴。日前依法宣判,阿國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罰金新臺幣4000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新北海砂屋「書香世家」都更卡關24年 住戶盼重建擺脫危樓惡夢
房市新訊

新北市泰山區「書香世家海砂屋」被列為危險建物,公寓為5層樓共有一期40戶、二期70戶,人數不少,但重(改)建從2001年到現在仍懸而未決,為解決住戶長久來的問題,都市更新處28日早上召開社區第二次會員大會,二期總住戶數69位、共51位住戶出席,以73%出席率已達都更會設立管理辦法,所有權人及土地及建物「超過50%」出席,會議期間討論熱烈、互有爭執,最終取得共識,完成今日投票,遴選興武泰建設為執行商。 都更處說明,去年12月23日核准籌組更新會,今年2月23日成立會員大會,並舉辦第一次會員大會,當時超過60位住戶出席,一同決議成立都市更新會,更新會3月25日核准立案,今天大會先行為二期住戶辦理,出席率73%超過同意比例門檻後,將進行事業計畫暨權利變換報核作業。 二期住戶洪小姐說,這問題有10年以上了!從2001年處理到現在都24年,中間換不少人處理都沒具體結果,初期很多人不了解相關辦法和法規,只願意接受改建、不願重建房子,我們都租外面,這些費用都自己負擔。 住在一期的2樓住戶邱小姐說,三樓屋況嚴重程度像烏克蘭戰爭斷壁殘垣,之傳還發生天花板坍塌,根本不能住人!鄰居小孩子跟著進去看,回來童言童語問媽媽說:他們的房子那麼破,我們家會不會也這樣。四樓的鄰居每天都在擔心會不會睡醒發現四樓變三樓?也有住戶說,不知道哪天起床,發現牆壁跟天花板都掉下來! 「從結構上考量,書香世家不能住人,從安全上考量,建議儘快辦理都更案重建!」結構博士邱輝煌分析,經過高氯離子檢測,整棟氯離子平均達2.68,高於平均值,最高值達3.83,房子結構呈現腐蝕狀況,符合《新北市政府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處理原則》第七條規定,當建物經鑑定為高氯離子建築物,且有特定嚴重損害情形時,市府得依建築法規定,要求所有權人限期停用。

一家三口成過去式!全台住宅人數「跌破3人大關」
房市新訊

隨著全台少子化與社會結構改變,不分南北皆出現小宅化趨勢。住商機構根據內政部數據,2025年第一季全台設有戶籍住宅平均僅只有2.95人,其中觀察六都數據,更僅有台中市平均人口高於3人。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小家庭、年輕購屋族群已成主力買盤,加上住宅使用習慣已發生改變,未來房市將持續往小宅化傾斜。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5年第一季全台設有戶籍住宅的平均人口數降至2.95人,創下自2009年有紀錄以來歷史新低,也是首次跌破3人大關。賴志昶指出,家庭平均人口數持續下探,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傳統一家三口為主的家庭模式,隨著社會結構發生改變已成為過去式,加上房價高漲、人口少子化等因素,令不少縣市尤其是都會區,二人成家甚至單口成家者都不在少數;其二是在需求面推波助瀾之下,令建商供給亦逐漸以小坪數物件為主;最後,今年第一季適逢「囤房稅2.0」上路,有符合自用住家需求的多戶族群,會將物件給親屬辦理登記,導致少數人口的設籍戶數激增。 另觀察六都數據,以新北市、高雄市平均人口數達2.73、2.79人最低。賴志昶認為,其一是兩市近年來皆有不少房市議題,新北有不少重劃區開發案,高雄則有科技產業進駐,皆吸引建商進駐,適逢近期市場小宅化,磁吸首購族、年輕小家庭移入,讓區域住宅平均人口數下滑;其二是兩市各有不同房市前景,且自疫情後都成為建商推案重鎮,亦吸引不少投資族群買房,近期大量交屋潮伴隨著囤房稅即將上路,令不少早期入手的置產族趕緊進行分戶,以至於每戶人口密度下滑不少。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首購族隨著房價大幅起漲,會選擇一開始負擔較低、且屋齡更新穎的預售屋購屋,但近期隨著大環境改變,令建商順應市場趨勢,推案日趨小宅化,惟小宅若是權狀面積小於一定程度,且若非位於位處蛋黃地段,在目前銀行貸款吃緊情況之下,應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權衡優缺,並建議準備充裕本金,以免因房貸問題,找到愛屋卻無法安心入住。

離家1年陽台掛滿12台室外機 女崩潰:空氣是燙的
房市新訊

大陸廣州一名梁姓女子,因為工作因素離家約1年多,近日搬回來後發現房子變得異常悶熱,檢查後才發現陽台外竟堆滿12台冷氣室外機,其中10台是樓下、附近商家趁她不在時偷偷安裝在她陽台外的,有些機台的位置甚至比陽台圍牆還高,熱風就這樣吹進家裡,讓她崩潰說感覺空氣都是燙的,最後在相關單位協調之下,部分室外機才移動到較遠的位置。 據《廣州日報》報導,廣州一名梁姓女子因為工作因素,1年多前帶著全家暫時搬到別地方,原先家裡的房子暫時空置,日前搬回來後卻發現住了30年的房子竟變得異常悶熱,晚上也有奇怪的嗡鳴聲,最後驚覺陽台被12台冷氣室外機包圍,讓一家人全都傻眼。 梁女指出,陽台外原先只有2台冷氣室外機,沒想到他們不在的這段時間,附近鄰居安裝冷氣竟然沒先告知,導致2樓陽台被室外機包圍,部分機台距離甚至不到1公尺,明顯違反「距離不得小於3至4公尺」的相關規定,熱風就這樣對著家裡吹,讓家裡長輩全都受不了,3月開始就沒辦法開窗戶,室內甚至需要開冷氣或電扇才不會流汗。 相關單位接獲投訴後實地查訪,確認這些冷氣室外機分屬樓下的4間商家,經協調後商家們自知理虧,火速將部分機台移到較遠的位置,剩下的幾台機器也有調整位置,讓熱風往不同方向吹,梁女一家人的室外空間才成功恢復涼爽。

退休夫妻買溫泉宅移居鄉下!才1年就搬回都市 原因意想不到
房市新訊

很多人努力工作賺錢,只為了在退休時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日本一對夫妻存到退休金後,搬遷至夢想的鄉下生活,但卻短短一年就搬回都市,原因包括意想不到的生活支出與看診不易等。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日本一名60歲上班族齊藤健太郎曾在東京一家製造公司擔任部長,他與58歲的妻子的夢想,是退休後在鄉村生活,在那裡盡情從事田園活動。 齊藤健太郎退休前每月收入約65萬日圓(約新台幣13.3萬元),他並未選擇再雇用制度繼續工作,而是到鄉下生活,他從公司領到約3000萬日圓(約新台幣630萬元)退職金,實際到手金額約2,800萬至2,900萬日圓(約新台幣583萬〜604萬元)。 齊藤健太郎夫妻最後選定長野縣某溫泉鄉,購買一棟中古住宅價格為400萬日圓(約新台幣82萬元),廣大庭院加上引入溫泉的浴室,是吸引他們決定購入的主因,每天聽鳥鳴起床、在庭院耕作,過著相當悠閒的日子。 但田園生活也伴隨許多挑戰,包括預期之外的生活支出,水電費竟比東京還高,冬季暖氣開銷幾乎是東京的兩倍。交通也是一大問題,去超市或醫院都需要開車,一台車根本不夠用,只好再買一台中古車,加上保險與油錢,導致開銷倍增,真正有省到的部份大概只有伙食費,有時鄰居會送菜來。 沒料到齊藤健太郎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相當棘手、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最後他們只好把長野的房子委託給當地仲介代管,舉家搬回東京,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痛讓一切急轉直下,現實讓這份夢想只維持了一年。

買下人生第一棟房 他遇1事煩炸 過來人妙招曝
房市新訊

在台灣能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不少人一輩子的夢想之一。最近有民眾上網抒發心情,他好不容易買了人生第一棟透天厝,卻發生不斷收到前屋主信件的惱人情形,跟房仲多次反映卻沒有解決問題,全怪在房仲身上。有不少過來人分享妙招,也有房仲業者傻眼嘆「這個也要怪」。 日前有民眾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匿名發文,他在前陣子買了人生第一棟房,不是新房子而是中古透天厝,不料,讓他遇到了惱人的一件事,就是前屋主的個人信件不斷寄來。原PO表示,已經跟仲介反映好幾次請通知前屋主,對方稱有在聯絡,且已告知他有打給寄信的公司說明了。 不過原PO仍持續收到前屋主的信件或是推銷廣告,因此他忍不住痛罵「這種真的很過分」,他認為房仲應該替他妥善處理這件事,卻遲遲不解決造成他感到很困擾,「後來還叫我自己拿去郵局退信,真的很過分!!!」 貼文底下引發熱烈討論,大多數人覺得不是房仲的問題,替他們抱不平,「好像不能怪仲介欸,這感覺不是仲介要做的事情」、「這個也要怪仲介……」、「前屋主不改,難道也要仲介壓著去挨家挨戶改地址嗎?」有人則認為原PO太小題大作,「我買房快3年了,也是常收到前屋主家人的信」、「就當作廣告信拿去丟就好了」。 另外有一些過來人則分享自己的妙招,「在信封上面直接寫上查無此人,然後將信投入信箱,下次就不會來了」、「我都直接寫查無此人退給郵差」、「可以在信封寫查無此人丟回郵筒,久了就沒了。廣告信可退也可回收」。

中時財知道》買房vs存ETF?波段女王陳詩慧:我選擇7成資金壓在房產
房市新訊

面對變動劇烈的股市與高房價壓力,買房對許多小資族而言既是夢想,也是風險。《中時財知道》節目邀請到「波段女王」陳詩慧,分享她如何從股海翻身、靠買房找回安全感的心法。陳詩慧坦言,自己有七成資金放在房地產,只保留部分資金靈活操作股票。「房子給我的是穩定與安全感,不會像股市一天跌掉幾十萬。」她曾經重押石油崩盤慘賠,最後靠把房子貸款再重返股市,「這兩者就像水與電,可以互補運作。」 對於首次購屋族,她給出「地點、建商、資金配比」三大原則。首先是地點,「Location永遠是第一順位」,交通便利、鄰近學區與商圈是基本配備;其次是建商口碑,甚至建議追蹤那些一開案就秒殺的建商,「貴一點沒關係,反而最保值。」第三項原則是評估自身資金狀況,「不是有多少貸就買多少房,而是買你能力範圍內最實在的選擇。」她建議小資族可從非市中心的小套房下手,地段可以選擇如頭份、新店或嘉義高鐵特區等潛力區域。 陳詩慧舉例,一位記者朋友只用100多萬頭期款,在新店買下一戶700多萬的新親案,每月前3年只繳利息,一萬出頭即可入住。她強調:「不是擁有多大空間才叫幸福,而是能穩穩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回顧個人經驗,最值得的一間房,是她以300多萬購入的竹北小宅。當時她與先生經濟獨立,房貸壓力全由她承擔,「壓力讓我更努力工作、爭取績效、升職加薪,也造就後來的資產累積。」如今房產翻漲三倍,讓她以過來人身分提醒女性族群:「買房不是壓力,是讓你人生開外掛的起點。房子在自己名下,你會有底氣、有選擇權。」 她也鼓勵大家可參考「跟著台積電走」的選址邏輯。從竹北到嘉義,台積電2奈米新廠設點處如嘉義高鐵站、科學園區與長庚醫院特區,房價仍處於相對起漲點,「不妨用10年眼光看未來,當年我買竹北時,旁邊什麼都沒有,如今早已變成精華地段。」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