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國中於1956年創校至今,現有校舍於1991年代及2001年代建造,提供普通教室、專科教室及行政空間;為因應竹東鎮二重地區入學需求量急遽增加,新竹縣政府自籌3.9億元擴建二重國中校舍空間,並順利協商地主先行租用校地旁土地,2024年6月19日舉辦動土典禮,由新竹縣長楊文科與各界人士到場祈求工程順利。楊文科致詞表示,縣府全力滿足就學需求,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地方建設,若中央不支持,縣府在財政許可下,也會直接出錢去做,做任何事全力以赴,大家只要對新竹縣建設提出好的意見,都會欣然接受。 楊文科提到,竹東外五里蓬勃發展,人口持續成長,為滿足學區快速成長的就學需求,未雨綢繆,將二重國中校舍擴大,感謝5位地主協助先將土地出租,未來竹科三期徵收時再還給他們,興建經費將近3.9億元,全額由縣款支付;新建4層共30間現代教室與空間的教學大樓,並新建地下停車場與廚房,還有圖書館、國際會議廳等,將補強很多原本不足的地方;這次會考成績在校長徐華助領導下,也大幅成長,感謝議會、議員及鎮公所的支持,期盼二重國中擴建後,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教育局長楊郡慈指出,二重國中校舍增建工程於2022年8月獲核定3億8976萬833元經費,2024年4月23日順利決標,由永祥營造及新源順水電共同得標;目前二重國共27班,2024學年度七年級新生入學預估由原本9班增加到12班,為讓竹東外五里學子都能就近入學,先行租用都市計劃科學園區三期內未徵收學校用地進行擴建,校舍竣工後將提供師生更優質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校長徐華助表示,新建校舍有兩棟地上4層建物、一棟地上2層的國際會議廳和圖書館,以及一棟1層樓的廚房和餐廳,共擴建30間教室,可增加9個班級、共計270位學生就學。新建的餐廳和廚房提供學校師生安全、營養、衛生的供餐與用餐環境,建物同時建置地下室一樓,設置47個汽車停車位,解決校內停車空間不足問題。增建校舍後,學校面積由1.4公頃增加爲1.8公頃,大大優化師生教與學的空間;新校舍完工後將有200席的國際會議廳、圖書館、新穎且足量的教學和專科教室,讓教學質量同步提升。
中央2024年1月3日修正公布「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囤房稅2.0自2024年7月1日施行,2025年5月開徵。新竹市2022年7月1日實施囤房稅1.0,此次配合財政部推動囤房税2.0,原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按全國持有戶數訂定差別稅率,增加多屋族持有成本,鼓勵房屋有效利用及合理化房屋稅負,竹市稅務局參照財政部2024年4月1日公告基準,擬具竹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已於5月6日至13日完成預告,2024年6月11日經市府市務會議審議通過,將送7月的竹市議會臨時會審議。 市長高虹安表示,「多屋重稅、自住減稅」是政府推動居住正義重要的一步。實施囤房税2.0,全國單一自住稅率由1.2%降為1%,減少1/6稅負,竹市將有7萬戶受惠,每戶減稅828元,稅收減少5,700萬元。另對持有多戶未作有效使用,課以較高稅率,以鼓勵房屋釋出,具空屋稅精神,符合公平正義。 稅務局長蘇蔚芳表示,依現行規定,授權地方政府在法定範圍訂定差別稅率,修正後房屋稅條例第6條明定,地方政府已訂定差別稅率及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且均符合財政部公告基準,如有稅收實質淨損失,中央才會補足。因此,此次修正的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草案,參照財政部2024年4月1日公告「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現值一定金額基準與房屋稅差別稅率之級距、級距數及各級距稅率基準」。 稅務局表示,住家用房屋分為自住用和非自住用,在囤房稅1.0,竹市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按持有竹市戶數訂定差別稅率,5戶以下每戶2.4%,6戶以上每戶3.6%。囤房税2.0,參照財政部公告基準,房屋有效利用出租及繼承共有房屋有效利用困難,可適用較優惠稅率。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只要出租申報租賃所得達當地一般租金標準,或繼承共有房屋,4戶以內每戶1.5%,5-6戶每戶2.0%,7戶以上每戶2.4%。其他未作有效利用多屋族,課以較高稅率,1戶為2.6%;2-4戶每戶3.2%;5-6戶每戶3.8%;7戶以上每戶4.8%。 稅務局說明,2021-2023年新竹市建商待銷售房屋平均持有期間僅0.73個月,目前持有2年以上待銷售房屋不到100戶。建商待銷售房屋,按持有房屋年數期間課徵,起課1年以內,每戶2%;超過1年,2年以內,每戶2.4%;超過2年,4年以內,每戶3.6%;超過4年,5年以內,每戶4.2%;超過5年,每戶4.8%。
新竹市東區集合式住宅建案「晴空匯」於2024年5月26日深夜發生火警,導致2名消防員殉職,市長高虹安第一時間責成相關單位展開調查與檢討。市府團隊於2024年6月13日召開「0526 晴空匯社區火警案檢討會議」,會議中消防局與都發處分別進行簡報,檢討本案業務執行過程與細節,經充分討論後提出具體精進措施。最終拍板定案「消防公安345」,即3大主軸、4個面向、5項政策,用以全面精進竹市高樓層集合式住宅消防與公共安全。 市府表示,3大主軸包括,強化火場救災及安全管控、精進高樓層集合式住宅建築管理、全面消防與公安防災宣導;4個面向為消防安檢、施工查核、使用執照核發、公安申報稽查。 5項政策,包括(1)2024年與2025年投入預算全面提升消防裝備器材,2年度預算規模將達7,790萬1,000元,2024年度包括強化無線電通訊、全面辦理火場安全管制訓練、購置9L碳纖維氣瓶40支、購置6.8L碳纖維氣瓶94支及T-piece雙氣瓶連接器40支,合計1,717萬6,000元。未來,更已爭取2026年中央補助購置70公尺消防雲梯車;(2)強化落實監造人員在場監督、加強現場勘驗頻率,隱蔽工程涉及防火區劃,要求應檢附相關技師簽證文件、照片、材料出廠證明。(3)強化公安申報稽核及抽複查作業;(4)委託第三方專業團體實行使用執照竣工查驗;(5)2024年度將巡迴辦理「集合式住宅公安及消防說明會」,預計將辦理5場,包括北區、香山區、東區(關埔地區以外)、關埔地區(晴空匯社區以外)、晴空匯社區。其中,晴空匯場說明會預計於6月底前舉辦,地點預計於晴空匯附近,其餘各場次將俟時間地點決定後,通知所有社區管委會踴躍參加。 高虹安強調,除此之外,都發處未來也將把防火區劃自主列入檢查項目,提升高樓建築物設備之自我防護能力,同時已函文建議中央修法,納入防火區劃、緊急電源獨立配置及高層建築物無線電通信輔助設備等規範,從法規要求解決高樓公安面臨的問題。高虹安表示,相關預算市府將全力支持都發處與消防局,也將爭取議會支持,加強消防員安全訓練、救災SOP等精進作為,再提升消防同仁的執勤安全與量能。 消防局補充,高市長在消防局總預算上也給予最大的支持,從上任之初,透過追加預算、動支二備的方式,將前市府編列之2023年消防預算5.69億,提升至6億,2024年更編列7.57億消防預算,大幅提升超過3成。在高市長的支持下,市府逐步提升消防員權益,並強化消防救災能力,包括警消超勤加班費上限提高至1.9萬元、警消深夜危勞勤務津貼上路、以常態編列預算方式聘用消防廚工、購置單艙雙排先鋒消防車、桃竹竹苗首座搜救犬訓練場完工啟用、消防局增置2名副大隊長、119指揮中心整修全新啟用、竹市特搜隊通過國家搜救能力中型搜救隊伍認證等。未來也將持續努力,提升消防員權益與精進消防救災能力。
2024年全國建築園冶獎得獎名單近期揭曉,新竹縣喜獲6項大獎,包括3特色公園、2協會及1校工程皆獲得肯定,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很高興地方建設能夠獲得「建築園冶獎」的肯定,無疑是對新竹縣政府、地方社區團隊及設計、施工團隊來說,給予莫大的肯定和鼓舞,期許讓設計融入生活,未來持續攜手為民眾帶來全新生活樣貌。 縣府產業發展處表示,近年致力打造「一鄉一特色公園」,接續2023年3座獲獎後,2024年也有3座特色公園榮獲「2024年建築園冶獎-公園綠地景觀類」殊榮,分別是竹北公兒9公園、竹北高鐵兒四公園及竹北高鐵公七公園,3座公園於2023年完工啟用,歷經3場說明會、7場工作坊活動、2場專家學者以及多次的設計審查、分案發包執行,一點一滴打造而成,期盼持續打造新竹縣特色公園的藍圖。 竹北公兒9公園配合既有鳳凰木老樹,以「鳳凰」為主題,打造「鳳凰飛翔主題遊戲區」,設計包含滑軌、攀爬架與鞦韆等符合飛翔意象的設施,同時也設置木屑鋪面,以符合整體景觀,成為竹北斗崙都市計畫地區遊戲體驗最豐富的公園。竹北高鐵兒四公園以童話「傑克與魔豆」為主題,其中「魔豆密林」設施,讓孩子能自由攀爬魔豆造型攀爬網、在自然素材舖面上奔跑,原地保留126棵大小喬木,讓民眾遮陽。竹北高鐵公七公園則以「魔王城堡」為特色,設置垂直攀岩牆、懸空踏板、滑桿等較具刺激性遊樂設施,讓孩子訓練膽量,同樣保留原本126棵喬木,並新植3棵,讓景觀更加完善。 還有竹東鎮中山國民小學校舍拆除重建興建工程獲公共建築類建築園冶獎,全新A棟校舍結合藝術、自然環境與人文,獨特空間引導孩童五感體驗,在80年歷史的老校園中,聳立嶄新校舍,為老靈魂注入一股新活力,獲評審委員青睞。一改以往校舍方正嚴肅形象,運用曲線設計與大地產生連結。新A棟校舍使用有機的造型,堆疊出充滿層次的空間感,營造出充滿趣味的光影變化,融入校園生態特色貓頭鷹的設計,引導學生前往探索、觀察,相信能激發孩子豐富的想像力。 另外,關西鎮東光社區發展協會千鶴茶棧獲舊建築再生類建築園冶獎,協會將閒置近30年的畜產廠房整修再利用,致力結合生態指標,曾獲模範社區及低碳社區銀級認證等肯定,目前為長照C關懷據點,每周一至五供餐,安排相關延緩失能及健康促進等活動,並申請伯公照護站推廣老幼同樂及客家文化活動,致力推廣食農教育及客家文化傳承,目前執行環境局補助培力計畫於據點旁打造「同心圓園區」,規劃不彎腰菜園、魚菜共生池、採紅菱池,做為未來長輩們第二活動場所,期許未來同心同力方成圓,願未來事事圓滿。 同時,湖口老街形象商圈發展協會的野地森活-永續生活實驗園區則獲社區景觀營造類建築園冶獎。協會理事長邱小睿說,野地森活工作室團隊與創辦人廖春媖(EMMA)是群熱愛土地的人所組成,在全台各地以及香港、印度等地,帶領人們利用來自土地的資源創造可以照顧家人的自然建築,協會希望他們的加入,運用樸門永續設計與適切的科技技術和更多各行各業在地傳統匠師投入,攜手友善土地,並協力工作,讓老街不只是商家及美食,也能串聯周邊自然環境,創造環保永續生活空間,很高興獲得肯定,未來會持續攜手為湖口注入新能量,一起友善土地、認識土地。 協會理事長邱小睿提到,「野地森活-永續生活實驗園區」場域中,利用土窯打造的露天廚房「無臉男烤窯」,不只造型可愛,熱能回收利用率還超高,能供烹飪外,還有熱水供洗澡,很難想像這全是運用自然材料所打造,過程沒有使用一滴水泥。未來攜手利用該場域舉辦食農、生態教育活動。「湖口老街形象商圈」及「野地森活」臉書不定期會有相關體驗活動開放報名,歡迎大家關注。
統計清查新竹縣內有53件16層樓以上集合住宅建築物未完成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除了函文通知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限期依法辦理申報,縣府也同步舉辦跨局處聯合稽查建築公安及消防安檢。 民眾未來購置不動產的時候,要注意這53件16層樓以上集合住宅的消防安檢過關沒! 新竹市晴空匯火警造成兩名警消殉職,高樓社區救災和防火區劃、防火填塞等議題受到關注,內政部次長吳堂安率國土署及消防署等中央單位2024年6月11日會同新竹縣政府工務處、消防局等視察竹北市3處高樓社區,強化高樓防災,新竹縣政府期望與中央攜手努力,避免晴空匯事件重演。要求所有權人定期辦理公安申報,並要求地方政府依相關規定辦理,同時了解地方並發現問題,責由國土署及消防署研議解決方案。 內政部已要求各直轄市、縣(市) 政府全面清查轄內16層以上或高度50公尺以上集合住宅,針對高風險社區,例如未按時申報、樓層較高的集合住宅,組成建築、消防聯合稽查小組,依建築法與消防法要求所有權人或管理權人負起定期申報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以及設置與維護消防安全設備、定期申報其檢修結果之義務。如有未依規定維護建築物合法使用與其構造及設備安全或未辦理申報者,應依建築法及消防法等規定進行限期改善或裁罰,以維護居住環境及生命安全。 有關各界在新竹晴空匯社區火災後,提出要將防火區劃納入住宅類的年度公共安全應檢查項目之建議,國土署表示,這部分必須要進行綜合性考量,因建築物內的隱蔽處除非採破壞性檢查,否則不易察覺異狀,實務上要如何執行查核卻又不會造成擾民,是需要召集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制度上可以如何設計及操作來進行研商;若是因為增設充電樁可能會對牆體破壞或配電系統的更動,接下來也會與地方政府的建管單位與台灣電力公司就如何確實驗收等議題進行討論。國土署最後表示,後續地方政府應有計畫地來調整例行檢查與執行方式,確實達到公共安全檢查之實施目的,有效維護居住環境安全,強調中央與地方要齊心合作,才能讓民眾安心。 高層建築物除了硬體符合規定外,地震、火災等事故的自主初期應變是自保重要環節之一,內政部呼籲,鼓勵高層建築物之住戶、物業管理服務人員參加防災士、防火管理相關課程,提升災害初期辨識危害及應變的能力;同時也請國土署與消防署研議於物業管理講習課程中增加防災應變訓練,強化社區管理應變能力,以保護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安全。 新竹縣政府工務處指出,縣府將加強高樓層住宅使用執照核發標準,針對建物防火區劃屬於隱蔽部份的防火填塞,在中央協調統一做法前,先行要求檢附施工完成照片及材料證明,並必須由相關技術簽證負責以供查驗,要求營造廠一級品管人員及監造二級品管人員負起責任。 工務處認為,在公安檢查上,也需要將可通視的防火區劃和防火填塞等納入檢查項目,否則即便加強使用執照審查,後續社區另外拉設額外電源等動作時,若沒做好防火填塞,一樣會讓防火區劃失效。 縣府清查新竹縣內有53件16層樓以上集合住宅建築物未完成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除了函文通知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限期依法辦理申報,縣府也同步舉辦跨局處聯合稽查建築公安及消防安檢。 另外針對16層樓以上大樓停車空間設有充電樁部分,目前縣府已經取得台灣電力公司新竹區營業處的列冊資料,近期將會同中華民國電機技師公會進行大樓共用部分用電安全檢查,進一步確保全面性的大樓安全。
2024年房屋稅將於5月1日開徵,新竹市稅務局提醒,繳納期限至5月31日,稅單及轉帳繳納通知已於4月19日全面寄發,民眾收到稅單後,應先檢視稅單所載內容是否正確,並於期限內繳納,以免逾期繳納被加徵滯納金。若未收到或遺失稅單,可利用線上查繳稅系統查詢繳納,也可利用便利商店多媒體資訊機查詢列印繳納單,或透過稅務局網站等多元管道申請補發。 稅務局說明,竹市2024年房屋稅開徵20萬7,053戶,較2023年增加3,679戶,成長1.81%;開徵稅額19.6億元,較2023年增加3,400萬元,成長1.78%;自住住家用房屋達16萬5,555戶,占開徵戶數近8成,較2023年增加3,463戶,成長2.14%。統計近5年房屋稅開徵情形,109年至2024年增加1萬2,034戶,自住用房屋增加1萬2,191戶,因竹市是科技城,吸引年輕人移居竹市就業,購屋多自住需求。 稅務局提醒,民眾住家用房屋,如符合無出租,並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且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全國合計3戶以內,可申請適用自住住家用稅率1.2%。使用情形如有變更,應於使用情形變更之日起30日內提出申請,當月15日以前申請,當月開始適用;16日以後申請,次月開始適用。 稅務局說明,囤房稅2.0將於 2024年7月1日實施,2025年5月開徵,增訂自住住家用房屋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須「辦竣戶籍登記」要件,才可適用自住用稅率。提醒民眾自住房屋如未設戶籍,須於2025年3月24日前(原定2025年3月22日,適逢假日展延)辦竣戶籍登記,2025年房屋稅方可繼續享受自住用優惠稅率,請及早因應規劃。 稅務局表示,為鼓勵民眾使用e化繳稅,凡使用線上查繳稅、行動支付、掃描QR-Code等e化繳稅管道繳納2024年房屋稅,就可參加e化繳稅GO便利1萬元商品券抽獎活動,千萬別錯過!民眾也可持稅單至代收稅款金融機構(郵局不代收)以現金或票據繳納;稅額在新台幣3萬元以下者可至統一、全家、萊爾富、來來(OK)等便利商店繳納,也可透過自動櫃員機(ATM)、信用卡、晶片金融卡、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等方式進行繳稅。如有任何疑問,請洽稅務局網站、AI智能客服或撥03-5225161轉401-418、0800-000321、1999市民服務專線,將有專人服務。
新竹市政府挺青年!竹市擁有科學園區座落、五所大專院校,吸引就業人口、就學青年遷入,都發處表示,為因應龐大外移族群的住房需求,市長高虹安落實青年宜居政策,推動整體住宅政策,包含青年租屋補貼加碼6,000元、包租代管計畫等政策,截至目前竹市租金補貼專案已受理超過10,000戶,妥善照顧居住在竹市的青年朋友及多元族群,持續落實「幸福友善、宜居永續」市政願景。 高虹安表示,因應中央2023年度「三百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為擴大照顧設籍及租屋於竹市的青年朋友,市府特別加碼提供「新竹好好租-新竹市青年租金加碼補貼」一年6,000元,預計加碼補貼4,000戶,補貼金額達2,400萬元,同時也放寬單身族群的租屋補助從20歲下修至18歲。市民只要持中央核定函至市府都發處即可臨櫃申請,用實質補助協助竹市青年朋友減輕租屋負擔,滿足居住需求。截至目前租金補貼專案已受理超過10,000戶,青年加碼補助也持續受理中,歡迎符合條件的青年朋友踴躍申辦。 高虹安說明,為解決竹市租屋需求者所面臨如資訊不齊全、權利義務不明確等問題,市府持續推動包租代管計畫。現階段第三期包租代管計畫,也降低申請門檻,提高媒合率,迄今媒合包租代管物件已超過1,000戶。亦已同步啟動第四期包租代管計畫,符合條件的民眾從一般戶及第一、二類弱勢戶均有補助,租約採一年一約,最長可續兩年,且免仲介費。鼓勵市民踴躍提供房屋媒合出租使用,將可享有房屋稅、地價稅、綜合所得稅等優惠。 都發處說明,市府持續透過多元補助政策妥善照顧青年朋友及多元族群,若市民有相關住宅補貼、租屋包租代管等需求,歡迎洽市府都發處都市更新科(03-5285160)詢問,將有專人協助,滿足市民多元居住需求。
鑑於國土計畫法將於2025年4月30日公告實施,縣轄57萬筆土地的功能分區有可能被牽動,新竹縣政府地政處在「新竹縣智慧圖資雲」新增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成果查詢功能,歡迎民眾多多利用。地政處提醒,目前版本並非最終結果,須待公告時才會定案,查詢結果僅供參考,不能做為任何形式的主張或依據。 地政處表示,2016年5月1日公告實施的國土計畫法,將現行區域計畫制度分三階段轉軌至國土計畫制度,第一階段由內政部2018年4月30日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第二階段由新竹縣政府於2021年4月30日公告實施「新竹縣國土計畫」,第三階段預計由新竹縣政府於2025年4月30日前公告「新竹縣國土功能分區圖」,屆時區域計畫法不再適用,土地使用將依照國土計畫法之國土功能分區進行管制。 地政處說明,新竹縣已於2022年完成全縣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繪製作業,將全縣轄17萬餘公頃、57萬多筆土地劃分為適當功能分區,並完成全縣13鄉鎮市公開展覽及公聽會,目前持續辦理竹縣國土計畫審議會審議及核定等相關法定程序,預定2025年4月30日才會定案。由於國土計畫影響新竹縣約40萬土地所有權人,「新竹縣智慧圖資雲」圖台網站特別設置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成果查詢功能,可透過地段地號或道路門牌等資訊,查詢逐筆土地未來之功能分區,同時可搭配現行都市計畫及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及使用地一併顯示,供民眾了解自身土地相關資訊。另外,也可直接連結至縣府地政處網站「國土功能分區劃設專區」,同步查看各功能分區介紹、公聽會簡報、影片及相關資料。 地政處表示,國土計畫制度轉軌兼顧新舊制度間的銜接,以保障民眾既有合法權利為基本原則,降低制度轉換衝擊,未來不論劃設為何種功能分區,合法建築物、設施不受影響,可以繼續使用,原本區域計畫法編定之建築用地未來還是可以申請建築,使用強度、建蔽率及容積率不變。農牧用地亦可維持農用或申請從事農業產、製、儲、銷、休閒農業、農村再生、公共設施或公用事業等相關土地使用。 另外,國土功能分區未來可透過國土計劃每5年辦理通盤檢討機制、鄉村區整體規劃及都市計畫發展需求,配合計畫及城鄉發展實質需求調整功能分區,並非2025年4月30日公告後即不再變動。
新竹市政府4月1日起公告「2024年度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不動產」,土地2,143筆、建物93棟,面積超過20公頃,土地公告現值逾19億元,市府呼籲繼承人儘速辦理繼承登記,以保障自身權益。 地政處表示,土地或建物所有權人過世後,其繼承人須自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6個月內申辦繼承登記,逾期申請,除有最高20倍登記費的罰鍰外,超過1年仍未辦理繼承登記,將由地政事務所公告期滿後列冊管理,此次統計至2023年底超過期限未辦理繼承的不動產,共計有土地2,143筆、建物93棟,自4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公告,期滿後如仍未辦理繼承,將列冊管理15年。15年期滿後,將移送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對於繼承人權益影響甚大,提醒繼承人速辦繼承登記,以維護個人財產權益。 地政處說明,竹市2024年10月預計將2009年列冊管理期滿15年未辧繼承不動產移送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其中包括位於北大路精華地段的土地等,計有土地158筆、建物5棟,以2024年公告現值估算總價高逹7千2百多萬元,如未即時完成繼承,將由國有財產署辦理公開標售,而標售所得價款將暫存於保管專戶,等待繼承人申請領回。若民眾想知道有哪些土地被公告為未辦繼承,可至地政處網站「未辦繼承專區」點選「歷年未辦繼承土地公告名冊」來瞭解(https://reurl.cc/D4MLnR)。 地政處提醒,繼承人在辦理繼承登記時,可同時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隨時掌握名下不動產因買賣、拍賣、贈與、配偶贈與、信託、抵押權設定、書狀補發、和解移轉、調解移轉、判決移轉、查封等異動的第一手資訊,保障財產安全又可預防詐騙。 地政處補充,新竹市幸福宜居網(https://eghouse.hccg.gov.tw/)地政資訊提供查詢竹市未辦繼承之不動產,民眾只要透過手機或電腦,即可查得未辦繼承列冊管理不動產相關資訊,歡迎多加利用。地政處提醒,民法規定子女對於父母的財產權並無性別差異,無論男女均有繼承財產的權利。
新竹市公私協力推動「老竹塹‧老屋味」老屋活化經營補助,共有「文化經營」、「小型修繕補助」與「再生推廣類補助」3類,即日起受理申請。文化局表示,凡1971年以前所建老屋,並具有在地生活特色、文化藝術、傳統技藝、公共事務者,每案最高可申請補助 50 萬元,邀請民眾一同為老屋注入新的生命。 市長高虹安表示,老屋承載了居民的共同記憶與認同,為使這些「有故事、有生命」的老建築物能存續且發揚,竹市府持續推動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除了補助老屋修繕、補貼文化經營租金,更希望促使市民關心與理解老屋對於城市的價值,激發文化資產意識、活化老建物,促進街區經濟發展。 文化局長王翔郁說明,各式各樣的故事在老屋中發生,例如在老屋裡兼具小型展覽的炸物店「戲棚下」;結合咖啡、獨立出版、文創小物複合空間「江山藝改所」;可以體驗押花、真花珠寶、法式禮物等課程場域的「弦悅草植物押花美學」;深化社區文化發展的「陳宅Café」等,不僅對老屋保存產生正能量,更進一步活絡街區經濟,盼今年「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吸引更多民間力量投入。 文化局表示,「新竹市老屋活化經營補助計畫」凡民國60年以前所建老屋,並具有在地生活特色、文化藝術、傳統技藝、公共事務者,皆符合申請資格。補助共分3類「文化經營」最高每月可補助1萬元租金;「再生推廣」補助歷史街區、老屋保存活化、再生媒合平台等相關教育推廣活動,補助額度以30萬為上限;「小型修繕」以恢復老屋原貌之工項為修繕原則,最高可補助50萬元。 文化局提醒,受理時間「文化經營」與「再生推廣」至4月25日止、「小型修繕」至7月31日止,為鼓勵民眾踴躍提案,每種類別抽出10名申請者,將贈送小禮物。此計畫另設有專業輔導團隊,可協助撰寫計畫及解答老屋相關問題,有意提案申請者,歡迎逕洽中華大學團隊,聯絡電話03-5255886、或以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聯繫。 文化局補充,民眾欲知更多訊息請至新竹市文化局官網(culture.hccg.gov.tw)、「老竹塹 老屋味」臉書粉絲專頁(facebook.com/hcoldhouse )查詢,或洽詢專線03-5319756分機264曾先生。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