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NAND型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領導品牌慧榮科技,決定在高鐵新竹站旁設立企業總部,2021年2月24日舉行總部新大樓動土典禮,新竹縣縣長楊文科、立委林為洲、林思銘和竹北市長何淦銘等人應邀出席。慧榮科技斥資40億元建造總部大樓,基地緊鄰高鐵站,縮短台北和新竹交通往返時間,可提高兩地研發人員及客戶間溝通效率,計畫興建地上21層、地下4層鋼骨結構大樓,可容納1500名員工,預估2024年完工啟用。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很高興慧榮科技公司在竹北高鐵站旁新建總部大樓,慧榮科技強項在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公司規模很大,選擇在竹北興建總部大樓,未來2、3年內可為新竹縣引進至少500至1000名工程師人才,相信慧榮科技可和AI智慧園區結合,為竹科、台元科技園區、竹北生醫園區等帶來相乘加分效果。 慧榮科技董事長周邦基在致詞中表示,慧榮科技深耕於竹北巿已有19年之久,從位於水利路的幾十人辦公室,搬到現在的竹北台元科技園區總部,全球員工人數已超過1350人,公司巿值已達22億美元,客戶遍及全球。未來將持續在竹北巿擴充發展,為台灣的IC設計產業開創更高的價值。總部大樓除辦公室外,還將設置專業研發和測試實驗室,提供更完整的設計服務。 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表示,新竹縣竹北市的都市規劃良好,很適合年輕人居住、成家、圓夢,總部大樓設立在高鐵站旁,就是利用高鐵便利性,連接台北和新竹的同仁,方便內部會議溝通或客戶聯繫,希望未來在竹北打造出真正領先的企業,在公司發展同時,也能和竹北地區互惠,吸引更多人才。 慧榮科技指出,除了竹北企業總部,公司也計劃要在南港打造全新的台北企業總部,並已獲得台鐵局推動「台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732地號土地」都市更新事業實施者案之最優申請人。未來將基地設於鄰近南港高鐵站旁的捷運昆陽站,希望藉由高鐵串連台北、竹北雙城,大幅縮短同仁們每天辦公開會的往返時間,建構更高效率的研發及營運體系,善盡企業對台灣環境保護的責任。
財政部促參司近期公布2020年公共建設招商成果,民間投資金額寫下十年新高。而地方政府招商排名出現「大洗牌」,由新北市奪下招商王,第二名、第三名則是台南市、新竹縣,新竹縣更是成為非六都的招商王,這也是首度有非六都縣市擠進招商前三名,也因此2020年度新竹縣統籌分配稅款比預估多出1.9億元,其中1.71億元將在年後分發13鄉鎮市,促進地方發展。 新竹縣積極推動地方建設,各項經濟膨勃發展,財政處指出,2020年度相關地方稅收均有成長,其中縣統籌分配稅款較原預估數超收1.9億元,縣府已於日前通知13鄉鎮市公所將增撥1.71億元縣統籌分配稅款,預計年後入帳,新竹縣各鄉鎮將在開春領到大紅包。 縣長楊文科表示,經由縣府不遺餘力的推動城鄉發展、開拓地方財源,本縣各鄉鎮市每年縣統籌分配稅款均穩定成長,足以挹注各鄉鎮市施政所需,未來將持續與各鄉鎮市攜手共進,打造新竹縣未來30年榮景! 楊縣長文科上任後即將「拼經濟」作為施政主軸,全力投入各項經濟建設,除連續兩年度獲得財政部頒發招商卓越獎縣市組第一名榮耀外,因產業發展迅速,且居住環境品質躍升,吸引國內人口大量移居,人口淨遷入率全國最高,總人口數已突破57萬。 為因應人口爆發性成長及提升竹縣教育水準,除刻正增建成功國中36間校舍外,目前又匡列22億元預算緊鑼密鼓辦理嘉豐國小、勝利國中發包興建事宜,另衡酌交通發展所需,亦啟動十大交通建設計畫,以打通竹縣發展任督二脈。
保障不動產要用更智能的作法!鑑於權狀沒遺失,房地卻遭歹徒詐騙的案例時有所聞,內政部自2016年10月31日起推出「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並於2020年增加通報的項目,只要有宵小敢動你不動產的手腳,手機就會收到地籍異動的訊息或是郵件,新竹縣政府地政處呼籲民眾快快申請「不動產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新春拜年也不妨提醒親朋好友提出申請。 根據統計,新竹縣所轄土地建物所有權人共計392,547人,已申辦「不動產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的人數為928人,比例只有500分之1點多。地政處表示,這項免費服務是保障房產權益的無形防火牆,效果勝過將權狀藏在銅牆鐵壁或保險箱中,呼籲民眾好好利用。 地政處說明,「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主要是防止偽冒不動產抵押貸款或移轉的情形,協助民眾及早因應。不動產之登記名義人申請這項服務後,若名下已登記的土地或建物之所有權利被申請「拍賣、買賣、贈與、信託、抵押權設定及書狀補給登記案件」等,在政府機關於辦理「收件」、「異動完成」時,系統會分別以手機簡訊或電子郵件方式,主動通知民眾地籍異動情形,民眾能即時掌握不動產權利異動的資訊。 針對現今許多不法集團偽冒他人債權文件及身分申請法院調解,並持法院所核發調解筆錄申辦移轉登記,2020年5月起再擴增「判決移轉、調解移轉及和解移轉」等三種登記原因納入通知範圍,進而使產權保障能夠更加完備。 地政處表示,民眾可到就近的地政事務所臨櫃辦理或併同土地登記案件隨案申請,或利用自然人憑證或工商憑證至內政部地政司地政線上申辦系統線上申請,讓自己的不動產安全多一分保障!。若有問題相關問題,請洽新竹縣各地政事務所或新竹縣政府地政處。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行政大樓已有60年歷史,建物老舊又狹窄,多年前還被鑑定是危險建築,為了職員辦公和洽公民眾的安全與便利,縣府和公所提案遷建至「竹東旅遊服務園區」內,2021年2月3日竹東鎮民代表會審議通過「新竹縣竹東鎮聯合辦公大樓新建工程」1650萬元的規劃設計監造墊付案,未來規劃興建地上7層、地下2層大樓,同時納入交通轉運站和辦公功能,可望加速竹東地區脫胎換骨。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縣府積極協調竹東鎮公所與竹東鎮民代表會,爭取編列經費共同合作興建「竹東聯合辦公大樓」,未來朝向竹東地區常見的清水紅磚牆、陽台外雨遮及木頭雨淋板等建築元素規劃設計,表現竹東在地獨有的風土人情。聯合辦公大樓不僅可解決竹東鎮公所既有危樓、洽公停車交通等問題,將行政單位集中,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優化活絡周邊環境,提供大竹東地區民眾洽公、休閒、親子活動等多機能的場域。 新竹縣交通旅遊處指出,為均衡新竹縣觀光,帶動溪南地區產業經濟發展,選定竹東鎮規劃「竹東旅遊服務園區」建設計畫,分期建設竹東客家音樂村(一期)、多功能旅遊服務中心(二期)、竹東聯合辦公大樓(三期)和文創商業旅館(四期)等計畫。 竹縣交旅處長游志祥表示,「竹東聯合辦公大樓」委託建築師規劃設計地上7層建物,總經費初估6.2億元,預計興建於「竹東轉運站暨地下停車場工程」上方,主要分A、B二棟,A棟因1-2樓為竹東轉運站,預計從3樓向上配置南區婦幼服務館、竹東戶政事務所、竹東地政事務所及竹東稅務局等4個縣府附屬單位。B棟則為竹東鎮公所與代表會使用,於1樓大廳設置聯合櫃台,2-6樓配置公所各課室,竹東代表會設置於B棟6-7樓,象徵地方的民主燈塔,採分棟、分區動線規劃,兩棟高樓層可相互連通。 交旅處表示,建物地下1-2樓的「竹東地下停車場暨轉運站工程」目前正施工中,未來結合內灣線鐵路、台68快速道路及台三線沿線公路轉乘等,提供完整的大眾公共運輸路網服務,與竹北高鐵站並列為竹縣2大運輸轉運核心。再加上「竹東聯合辦公大樓」進駐設置,可望吸引多元的民眾造訪加速活絡旅遊服務場域,成為竹東亮點新地標。 竹東鎮民代表會2月3日舉行臨時會,審議聯合辦公大樓新建工程的1650萬元規劃設計監造墊付案,最後決議照案通過,公所和代表會同意負擔土地和建築經費一億三千萬元,未來預算編列後,聯合辦公大樓可望順利興建,讓竹東脫胎換骨。 竹東鎮長張順朋說,竹東鎮公所是民國50年興建完成,已有60年的歷史,建物面積狹小、老舊,位在商業區停車困難,造成洽公民眾不便。感謝縣長楊文科支持遷建案,並協助爭取經費。未來新大樓將整合鎮公所和代表會、清潔隊,還包含戶政、地政事務所、竹東稅捐分局和南區婦幼中心等,方便民眾洽公。
保障不動產要用更智能的作法!鑑於權狀沒遺失,房地卻遭歹徒詐騙的案例時有所聞,內政部自2016年10月31日起推出「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並於2020年增加通報的項目,只要有宵小敢動你不動產的手腳,手機就會收到地籍異動的訊息或是郵件,新竹縣政府地政處呼籲民眾快快申請「不動產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新春拜年也不妨提醒親朋好友提出申請。 根據統計,新竹縣所轄土地建物所有權人共計392,547人,已申辦「不動產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的人數為928人,比例只有500分之1點多。地政處表示,這項免費服務是保障房產權益的無形防火牆,效果勝過將權狀藏在銅牆鐵壁或保險箱中,呼籲民眾好好利用。 地政處說明,「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主要是防止偽冒不動產抵押貸款或移轉的情形,協助民眾及早因應。不動產之登記名義人申請這項服務後,若名下已登記的土地或建物之所有權利被申請「拍賣、買賣、贈與、信託、抵押權設定及書狀補給登記案件」等,在政府機關於辦理「收件」、「異動完成」時,系統會分別以手機簡訊或電子郵件方式,主動通知民眾地籍異動情形,民眾能即時掌握不動產權利異動的資訊。 針對現今許多不法集團偽冒他人債權文件及身分申請法院調解,並持法院所核發調解筆錄申辦移轉登記,2020年5月起再擴增「判決移轉、調解移轉及和解移轉」等三種登記原因納入通知範圍,進而使產權保障能夠更加完備, 地政處表示,民眾可到就近的地政事務所臨櫃辦理或併同土地登記案件隨案申請,或利用自然人憑證或工商憑證至內政部地政司地政線上申辦系統線上申請(地政線上申辦系統網址:https://clir.land.moi.gov.tw/cap/),讓自己的不動產安全多一分保障!。若有問題相關問題,請洽新竹縣各地政事務所或新竹縣政府地政處:
新竹縣政府與鄉鎮市公所爭取中央前瞻計畫,總計投入高達23億餘元,新建6座停車場,中央補助7.65餘億元,縣府與公所自籌16億餘元,總計將提供1350席汽車停車位及627席機車停車位,其中竹仁停車場(原竹仁里停十三)及竹東鎮信義停車場進度最快,預計該兩案在2月3日同天舉辦竣工典禮。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人口快速成長,2020年年底總人口突破57萬人,為滿足民眾停車需求,縣府與公所在轉乘量大、觀光遊憩及商業活絡區域週邊,規劃停車場,以滿足周邊商圈、社區等停車需求。2021年農曆年前溪南與溪北地區前各一座新停車場啟用,其餘4座也陸續在2022、2023年完工,解決當地龐大停車需求,讓民眾找停車位不再「一位難求」,減少周邊交通壅塞及違規停車問題! 縣內新建設6座公有停車場,為3座立體停車場與3座地下停車場,地點位於竹北市新設2座,包含光明一路停6停車場、竹仁停車場(原竹仁里停十三);竹東鎮新設3座,含竹東交通轉運站地下停車場、信義停車場、仁愛停車場;以及寶山鄉寶山國中地下停車場1座。 目前最快完工的2項工程,其中「竹仁停車場」為縣府與竹北市公所簽訂合作興建契約,共同出地合建,並由公所命名,位於竹北仁德街與仁孝街交叉口,其鄰近竹北天后宮、市場及國小,係由原中正東路停車場與仁德停車場(停13用地)合併興建,原本只有94個平面停車位,改建為地上三層停車場,建築結構設計以5層樓的載重為基礎,預留未來加蓋空間規劃,將提供223個汽車停車位,以及126輛機車停車位,完工後的汽車停車位是過去的2.3倍,並導入智慧化停車系統,工程總經費共1.65餘元,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約6,225萬,公所配合款1億274萬。 「竹東鎮信義停車場」是竹東鎮首座立體停車場,位於大同路與商華街交叉口,毗鄰中興河道、竹東中央市場、客家戲曲公園等地點,興建地上5層樓,規劃139席汽車停車位是過去3倍,造型方面融入客家民居屋脊的意象,營造水與綠的概念,工程總經費1.5億餘元,公路總局補助7,137萬餘元,縣府補助6千萬、竹東鎮公所自籌款2,300萬餘元。 交旅處長游志祥處長表示,感謝竹北市公所及竹東鎮公所的協助下,2座停車場在年前順利完工,未來縣府也持續與公所攜手合作,積極向中央爭取前瞻,提供民眾智慧化和舒適便利的停車環境。
文章來源為【最好用的房價查詢網站-樂居】2021.01.11 市政首璽位於新埔鎮田新重劃區鎮公所旁,10分鐘車程到達竹北生活圈。緊鄰新埔行政中心,鎮公所、警察局、消防局、戶政事務所陸續進駐,步行約3分鐘可到中正路商圈,餐廳、商場、市場皆具備,整體生活機能完善。擁有九年國教全學齡學區,車程5分鐘內可到新埔國中、新埔國小,小孩上下學接送方便。而未來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計畫已要啟動,工作在竹北、生活在新埔的生活形態逐漸變成趨勢,未來新埔居住需求將日漸提升。 【建案特點】 1.竹北大遠百生活圈10分鐘 車程10分鐘就到竹北大遠百生活圈,15分鐘內可到新竹高鐵站。 鄰近國道1號、國道3號雙國道,串聯南北通勤網。 審議中的埔東隧道,預期將連接至新埔的竹118縣道與竹16線,能縮短到高鐵的時間,帶動全區居住價值。 2.緊鄰新埔市政中心,中正路商圈步行3分鐘 新埔市政正核心,鎮公所、警察局、消防局、戶政事務所陸續進駐。 中正路商圈步行3分鐘,商家林立,方便日常生活所需,周遭公園可以提供假日家庭休憩好去處。 3.綠帶首排,全齡學區 下樓即為百米林蔭步道、藝文廣場,享有綠林圍繞和永久棟距。 車程3分鐘可抵達新埔國小、新埔國中,讓孩子擁有充足睡眠,提升學習專注度,上下學方便接送。 【建案平面分析】 1.基地面積605坪,住戶數125戶,一樓店面數6戶。地上15層地下4層,2-10樓樓高3.1米,11-15樓樓高3.2米。配有109個坡道平面車位,機械式20個。 2.公設主要有迎賓大廳、交誼廳、健身房、多功能圖書室、中庭花園。 3.標準層為3-14樓,A棟一層5戶,配有2部電梯,B棟一層4戶,配有2部電梯。 4.藍色部分為2房28坪,單面採光,客廳及房間皆在採光面上,廚房為獨立式。主次臥皆足夠容納雙人床,且主臥空間較大可規劃衣櫃空間。A2及A6為四件式衛浴,B2為三件式衛浴有開窗。 5.綠色部分為3房37-38坪,A3、A5室內無柱,方便家具擺放。除B1外為雙面採光,主臥衛浴皆有開窗,除B3外其餘皆是四件式衛浴。 6.粉色部分A1為3+1房42坪,前後雙面採光,前後陽台,廚房為獨立式。主次臥皆可容納雙人床,主臥衛浴為四件式衛浴,衛浴有開窗。 【實價登錄分析】 1.新埔市政中心周遭 市政首璽 預售屋。開價25萬/坪起。 御上景 屋齡0年。平均成交價15.06萬/坪。近一年成交價15.55萬/坪。 馥園雙星馥裕區/馥園双星 屋齡2年。平均成交價15.63萬/坪。近一年成交價17.19萬/坪。 2.竹北交流道周遭 合石一緒 屋齡0年。平均成交價27.14萬/坪。近一年成交價30.56萬/坪。 富宇雙學苑 屋齡2年。平均成交價23.64萬/坪。近一年成交價32.05萬/坪。 興富發巨人愛家 屋齡4年。平均成交價23.06萬/坪。近一年成交價25.73萬/坪。 3.新埔市政中心周遭中小型坪數新案成交價格差距不大,與竹北交流道周遭僅約5-10分鐘車程,因此市政首璽相較於竹北交流道周遭中小型坪數新案,價格相對便宜,且交通機能上也相當完善。 【結論】 市政首璽在交通位置、學區上都很齊全,且位於新埔市政核心,旁邊有中正路商圈,因此工作在竹北生活在新埔可以是一個新選擇,未來性上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計畫已要啟動加上日後浦東隧道開通,縮短到高鐵站時間,將能帶動周遭機能發展,提升居住需求。
根據統計,截至2021年1月17日止,新竹縣逾期未辦繼承登記土地由地政機關列冊管理之土地已達2萬333筆,面積逾909公頃;建物達399棟,依2021年公告土地現值計算已高達100億餘元。縣府地政處提醒,逾期(不動產權利人死亡6個月後)辦理繼承,登記費最高罰20倍,超過期限未辦登記(地政機關列冊管理15年後),將依法移請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公開標售,請民眾多加留意,別讓自身權益喪失了! 地政處歸納無法辦理繼承登記的原因,包括不知被繼承人遺有財產、繼承人間協議無共識、部分繼承人聯絡不易、被繼承人留有債務及土地價值不高…等等。地政處表示,如果因為無法會同全體繼承人一起申請時,可由繼承人其中一人或數人為全體繼承人之利益,申請登記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以避免逾期申請登記須繳納罰鍰或面臨公開標售等問題。 地政處表示,為避免民眾因不熟悉法令衍生罰緩之情形,縣轄各地政事務所從2014年6月起,每月下載除戶資料,主動通知繼承人儘速辦理繼承登記,以保障自身權益。另外也積極宣導地政法令,運用多元管道說明繼承登記要點,並在相關活動也設攤提供專業諮詢,另外也深入偏鄉服務,更製作微電影以輕鬆詼諧形式吸引民眾目光。 根據內政部2019年度統計資料,新竹縣辦竣繼承或其他原因已停止列冊管理之案件量,高居全台第五名,縣府地政多年來想方設法尋找繼承人的努力,得到很好的成績。地政處表示,如須瞭解列冊管理情形,請上縣府地政處網站「線上查詢/未辦繼承列冊查詢」。地政處說,民法規定,子女對父母的扶養及財產繼承並無性別差異,均有扶養義務及財產繼承權利。有關申辦繼承登記流程及應備文件,也可上縣府地政處網站「便民服務/下載專區/土地登記類(土地登記申請書及繼承登記懶人包)」。
新竹縣近年發展迅速,人口不斷增加,交通建設刻不容緩,縣長楊文科上任後全力推動十大交通建設,希望紓解雍塞,打通交通任督二脈。其中針對新豐、竹東和新埔等三項急需的道路改善工程,縣長楊文科特別指示團隊,改變以往等待中央核准補助才提案的方式,主動以第二預備金支應規劃經費,先行提出計畫,以節省時間,經縣府努力,三項工程規畫案於2020年底確定獲得中央核定補助,預計2021年完成規劃作業後,可提早進入設計和發包階段。 新竹縣長楊文科上任後積極規劃改善縣內重要交通樞紐,整合歸納提出十大建設藍圖,總經費達150億元,建設範圍涵蓋縣內十三鄉鎮,方向確立後,楊文科即率領縣府團隊全力投入推動,為避免等待中央核准補助曠日廢時,主動先以縣府補助款方式提案,節省程序時間,其中三項工程經過努力,日前順利獲得中央核准補助。 獲核准補助工程分別是「新豐鄉台61線與台15線銜接道路擴寬改善工程」、「台68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和「新埔鎮褒忠路道路拓寬工程」目前都是當地交通樞紐,受限原本狹小路幅,交通尖峰時間經常壅塞,影響民眾通勤、運輸和生活品質。 竹縣工務處指出,台61線和台15線是新豐鄉最主要幹道,兩條幹道之間的銜接道路車流量也相當大,但原來路幅最窄只有6米寬,雙向會車不易,尖峰時段總是塞車。「新豐鄉台61線與台15線銜接道路擴寬改善工程」計畫把全長965公尺的銜接路段,全程拓寬到20公尺,預計工程費0.71億元、用地徵收和地上物拆遷補償需約2.08億元,總建設經費約2.79億元,規劃作業2020年已啟動,預計2021年完成。 工務處表示,新竹縣縣道122線是新竹縣市東西向幹道,全線貫穿竹東鎮,也是五峰鄉主要道路,逢假日觀光車流龐大,常嚴重塞車。「台68線接竹東東峰路新闢工程」預計從台68線東向盡頭和台3線交會處,往南新闢一條和122線平行的道路,全長2.2公里,路寬15公尺,工程和用地總經費約7億元。完工後可解決民眾塞車之苦,健全當地聯外動線和交通品質。 最後則是「新埔鎮褒忠路道路拓寬工程」褒忠路為縣道117線的部分路段,往北銜接義民路,可往湖口新竹工業區,往南接自強南、北路,可通往新竹科學園區,路段交通流量大,但現況僅兩車道、路寬約9公尺,容量嚴重不足,且褒忠大橋限重20噸,極需改善。工程計畫將全長1370公尺的道路,路幅拓寬至18公尺,工程費約6.22億元,用地徵收和拆遷補償約需1.08億元,總經費約7.3億元。
新竹市議會2021年1月11日三讀通過2021年度新竹市總預算案,2021年度歲出編列253.58億元,經議會刪減8,000萬元,刪減後歲出預算252.78億元;新竹市政府指出,其中投入公共建設的「資本支出」預算60.87億元,占歲出總預算24%,創10年來新高,市長林智堅指出,感謝議會支持,公道三道路工程、兒童探索館、新竹市立棒球場預計將在2021年完工,讓竹市邁入「大建設、高成長」的黃金年代。 林智堅市長表示,特別感謝許修睿議長與議員們的支持,強調會持續秉持財政紀律,全力以赴投入建設,與議會攜手推動各項公共建設,讓市民感受到城市的進步,並提升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林智堅市長指出,竹市財源不像六都充足,但卻努力「開源節流、以小搏大」,透過積極爭取中央經費,屢屢突破預算規模,竹市總預算從2016年的185億到今日近253億,因不斷推動公共建設,支應建設的資本支出也從當時的30億擴大到60.87億。 新竹市府指出,資本支出主要用於各項大型公共建設,包括老舊校舍整建工程及改善教育環境經費5.3億元、公道三用地及工程費4.8億元、一平方公里天空纜線地下化與標誌共桿整併工程及人本環境改善工程3.5億元、17公里海岸整體水環境改善3億元、新竹左岸整體景觀及水環境改善3.2億元、市立棒球場新建工程3億元、青草湖水岸環境改善1.5億元、補助中小學安裝冷氣設備相關經費1億元、歷史建築「金城新村」第二期修復工程1.8億元、圖書館新總館興建工程1億元等多項重大基礎建設。 市府指出,透過資本支出的擴大、建設變多,也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感謝議會的支持,市府團隊將全力以赴落實執行,給市民最高品質的城市建設。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