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區域情報

竹北市「這路段」晉升指標示範道路
區域情報-新竹

新竹縣政府爭取內政部「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亮點型」3億經費,再挹注縣款6500多萬,在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一、二段與十字交會的自強南北路兩條門面道路,進行道路優質化及環境提升工程,經過1年半養護整建,建置了自行車道、改善人行道及無障礙系統、整合號誌共桿及標誌。縣長楊文科肯定道路使用空間的分配更合理、天際線更美、銀髮、身障及幼童通行空間也更安全,是竹北市最具指標性的示範道路。 工務處表示,光明六路及自強南北路串連多條主要幹道,連結縣政府、高鐵站等重要據點,且行經竹北市精華地區,因修建時間已久,道路環境、人行道及無障礙不完善、號誌架空纜線凌亂、管線未能整合,縣府特別爭取前瞻建設經費進行改善。 工務處長林鶴斯說明計畫範圍為光明六路東一、二段(縣道120線1k+780~ 4k+900)及自強南北路(縣道117線20k+480~22k+660),透過計畫共完成道路鋪面改善193600 m2、植栽綠美化12433 m2、改善自行車通行空間7950 m、號誌共桿71座及標誌整合、人行道及無障礙改善與重要路口改善新增12處的行人庇護島,提昇縣民優質的生活環境。值得一提的是,路口班馬線退縮,可避免車輛只要一轉彎就開上斑馬線,因視線死角發生行人被撞的車禍意外。同樣以人為本設計的行人庇護島,可避免駕駛人因未留意內輪差而撞傷行人。 工務處表示,楊縣長重視公共通行空間的安全,除了內部營建署補助辦理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已完成的「司馬庫斯聯絡道路6K+000~16K+000整體道路品質改善工程」等50餘件工程,目前還在縣內十三鄉鎮市進行20幾件道路改善工程,如北埔市區廟前道路共同管溝整合建置計畫、峨眉村里聚落道路品質提昇計畫等,另外,竹東鎮北興路道路品質及人本環境改善工程也正積極規劃中,一步步建構新竹縣無礙、友善的生活環境。

新竹市「公道三」新闢道路2021年通車
區域情報-新竹

新竹市政府推動公道三新闢道路,預計2022年通車,新竹市長林智堅要也透過臉書,感謝公道三週邊住戶、80個原住戶理解與體諒,並配合搬遷,全區住戶搬遷進度已100%,工程也同步進行中。目前工程進度約近40%,竹光路拓寬段已完成汙水管推進工程,下一階段將進行路段拓寬與銜接等工程。公道三新闢道路預計全長500公尺、寬30公尺,將串聯竹光路、茄苳景觀大道,更可直達科學園區,未來民眾從市區就可連接外環交通系統。 林智堅市長也在臉書透露公道三點滴,他說,看到怪手拆除房子的那一刻,他百感交集,因為住戶一定很不捨,但是他們的成全,讓新竹人等了30年,終於有了一條更安全、便捷回家的路。 林智堅市長表示,新竹市政府早在1991年規劃公道三外環道路計畫,因牽扯到80多戶搬遷戶,歷經了8屆的市長,始終無法實現,他也猶豫是否推動,基於公共利益決心完成。 過程中也有住戶們訴說各種辛酸,例如,他們房屋在計畫道路上,無法貸款、不容易買賣,擔心房子很快被拆除,房子破損也只簡易修繕,隨著時間流逝,居住品質也不斷下降。 他說,為推動公道三工程,新竹市政府同仁挨家挨戶的去說明,透過不斷的溝通、並提出完善補償機制,終於獲得搬遷戶的信任,還有搬遷戶還協助幫忙解說,更有搬遷戶因能搬家而向他道謝。 新竹市政府指出,市府也兼顧拆遷戶提出補償,市政府斥資7.4億向新竹縣購買土地,為拆遷戶整備「安置基地」,配置土地給拆遷戶運用;此外,也提供全拆戶房租補貼,若全拆戶在外租屋,1個月有2萬元、持續3年共72萬元補助。 工務處表示,公道三新闢道路工程原定去年9月進場施工,為體諒搬遷戶搬家作業,施工單位延至2020年11月進場施工,期間曾遇半拆戶改建、管線遷移等問題,都仍一一克服,且工程都採同步進行,避免延宕,例如先進行竹光路段拓寬等。公道三路段工程未來還將進行污水管線、人行道、植栽等,提升周邊環境。 目前工程進度已近40%,竹光路拓寬段已完成汙水管推進工程;頂雅橋拓寬將於下(8)月封路吊樑,屆時請市民配合改道通行,造成不便再請見諒。新闢道路段目前正在進行共同管道工程的施作,打樁造成的震動仍請周邊住戶體諒,施工期間勿靠近以保安全。 新竹市府表示,為建構完整環市快速道路系統,市府積極推動「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建設計畫,其中新竹市公道三新闢道路是打通新竹外環道路系統「一環」中最重要的關鍵。

竹北利多 新竹縣耗資11.4億元建勝利國中
區域情報-新竹

新竹縣竹北市縣治二、三期及高鐵地區蓬勃發展,大量外來人口進駐,社區新建案快速增加,導致就學人數成倍數成長,附近學校校舍均達飽和狀態,為解決學子急速增加的入學需求,在縣長楊文科指示下,縣府投入11億4千餘萬元在國際AI智慧園區內籌建勝利國中,2021年6月22日順利決標,預計2022年8月一期校舍竣工,2022學年度招收七年級新生20班約600人,2023年年底前全面竣工後,預計可招收1868位學生。 新竹楊文科縣長表示,勝利國中佔地約2.7公頃,校區位於AI智慧園區,因此該校以「未來學校」特色規劃,強調跨領域、溝通合作的AI數位時代,並因應108課綱的實施與新型態教育模式,將突破傳統,使學習場域不再侷限於教室邊界內,從廊道、中庭到坡地的活動情境均可學習,透過自由與混合的新時代建築型態,更加強化「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教育處表示,校舍整體設計更善用原有的基地地形,以建築縫合地勢高差的「介面」,以蜿蜒逡巡之姿自然圍合出東西兩向的口袋空間,成為校園生活中各種動靜交會的活動場所,期為新竹縣竹北市創造一種新的空間地景,形成開放、自由、活力的未來學校風貌。 教育處指出,勝利國中校舍興建工程發包案,因近期大宗資材如鋼筋、模版、混凝土等成本上漲,縣府工務處及教育處在維持原有校舍品質與量體原則下,同意追加預算以利發包。工程由「華盛營建工程」得標承包,預計2022年8月一期校舍竣工,2022學年度招收七年級新生20班,600人,預計2023年12月底前全面竣工,預計可招收1868位學生,逐年招收至全校63班,包含附設幼兒園2班、學前特教班1班。 勝利國中學區含括十興里全里、北興里全里、竹北里1-2、4-8鄰、泰和里1-2鄰和興安里1-12鄰。相關學校辦學願景、招生資訊、學區範圍、工程進度、校舍模擬等,民眾可透過新竹縣立勝利國民中學網頁(https://sljh.hcc.edu.tw)瀏覽相關資訊。

竹北自強七街立體停車場BOT案上梁
區域情報-新竹

疫情當前,在維持防疫相關規定下,政府與民間投資仍持續進行,以降低疫情對公共工程影響,2021年6月7日竹北市自強七街立體停車場BOT案舉辦上梁典禮,縣長楊文科與龍享廣場公司董事長魏博元祈求工程順利完工,該工程目前期程進度順利,未來半年將進行室內裝修及招商作業,預期2022年中旬開幕營運。 縣長楊文科強調,感謝龍享廣場及英城營造,在這疫情嚴峻的時刻,對於公共建設仍然持續不斷努力,縣府除要求工程品質以外,更要求維持民間機構,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指引及縣府相關防疫政策,落實工地防疫及管理措施。 楊文科縣長表示,該BOT案未來將提供599席汽車格及267席機車格,並導入智慧化綠能停車系統,提升停車入場、離場及繳費等速度,期望能對當地地區停車需求有所舒緩,更讓竹北停車更科技化,同時創造近千人的就業機會。 龍享廣場公司董事長魏博元說,該工程也積極配合防疫措施,工地落實實名制、施工區域進行分流控管等,避免出現防疫破口。 魏董事長說,本案是新竹縣重要重大的停車場設施BOT招商案,規劃地下一層地上十層,在竹北市打造五星級電影院與特色美食商城,影城將擁有15個影廳1,500個席位,未來視疫情發展如順利,期望在明年年中開幕。 另外,為敦親睦鄰本案也打造300坪公益空間,提供新竹縣居民多元化的生活消費及休閒享受,除了服務新竹縣龐大的消費人口外,必定成為吸引大新竹及苗栗地區旅客前來之消費的新亮點。

竹科農家樂?田中間大樓獲利338萬
區域情報-新竹

竹科夯房市目前以關埔重劃區跟竹北縣政特區為主,然而就在兩處間,頭前溪附近的千甲重劃區,鄉間小路風情與關埔重劃區和縣政特區狀態迥異,房市交易卻出現轉手全賺的情勢,觀察實價登錄的歷次移轉明細,當地兩社區「金鋐微美」、「昌益文清」至多獲利可來到338萬元,「金鋐微美」至少也能獲利90萬元,除了竹科話題帶動,專家認為還是不脫價格因素。 屋齡6年的「金鋐微美」,實價揭露中2015與2016年交屋價位都在單價20萬元出頭,總價則在1000萬元上下,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該社區目前行情與關埔、縣政兩區的10年內屋齡價碼看齊,來到單價28萬,當初低價入手者自然轉手都賺,尤其是去年9月獲利達338萬元的9樓戶,單價31.7萬已來到社區排除1樓戶的新高,更顯社區增值性。眼下關埔重劃區已難覓得總價千萬元內產品,預料「金鋐微美」也晉級千萬社區,過去買在低於千萬元門檻者可望都有獲利空間。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田野鄉間的「昌益文清」,陳炳辰說,其屋齡僅兩年卻不乏買方轉手,至多獲利來到201萬元的6樓戶,去年7月以單價27.1萬元成交,同樣是該社區排除1樓戶的最高價,因為聯外道路與週邊機能因素,整體社區行情單價在25萬元左右,但2018年交屋之際,買在當時行情單坪20萬元的屋主,如今自然多可獲利,且其可以總價千萬內置產,具備價格優勢。 近一步來看,「昌益文清」大多都在兩年內交易,陳炳辰分析,以獲利最多的201萬元戶別來說,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規範下恐被課徵70萬的稅額,而其距離兩年解封期僅數個月卻不等待,是否嗅到打房氣息也相當令人玩味。相對之下「金鋐微美」持有時間中規中矩,獲利較豐厚,課徵稅率也低,則彰顯社區身價穩健特性。 有禾布可行銷公司副總經理黃亭凱則表示,近期因竹科X基地話題,再推升關埔重劃區公道五路的區域房價,而往千甲重劃區發展的趨勢也漸明朗,雖然千甲重劃區多為舊市區、鄉村風貌,生活機能也較傳統,訴諸鬧中取靜,但在竹科話題讓相關房市區域雨露均霑,即便此地段相較蛋白,關埔、縣政等房市熱區鄰近性都能助攻與帶動,轉手都賺的佳績再次印證竹科房市真的熱翻。

竹縣指標危老重建案 3/24動土
區域情報-新竹

新竹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並成立「危老輔導團」吸引建築師等相關專業人士參加教育訓練,至2021年為止已有6件危老重建提出申請,其中5件核准,而基地面積最大的竹北市光明六路危老重建案,2021年3月24日順利開工動土,將拆除原來地上3棟超過一甲子的老舊平房,整合興建為兩棟15層的住宅大樓,不僅改善市容,更提升民眾住的安全。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他自上任以來致力於都市美化與城市更新工程,推動危老建築,除改善市容及提供更好的居住品質、居住安全外,更希望透過危老建築重建的政策,推動原有市區與商圈的機能再造。這次「利豐御邸」建案則是縣內最大規模的危老重建案,格外具有指標意義。 新竹縣產發處指出,都市更新的行政程序冗長,基地面積必須達一定規模,整合困難,而危老重建相對程序簡便,僅需單棟建築之房屋和土地所有權人100%同意即可申請,並有多項容積獎勵、稅賦減免等配套措施。目前新竹縣已核准的申請案有5件,分別在竹東、湖口、竹北(2件)和芎林。 利豐建設董事長傅清男表示,這件危老重建案佔地面積990坪,地上原本是3棟超過一甲子的老舊平房,已十分破舊危險,經整合並向縣府申請危老重建,今天(24日)終於順利開工動土,預計新建兩棟地上15層、地下3層的住宅大樓,包括106戶住宅和7戶店鋪。

整合頭前溪北岸 堤外高灘地
區域情報-新竹

新竹縣近年經濟發展快速,竹北地區人口急速增加,運動休閒需求也直線上升,尤其頭前溪北岸興隆路河堤沿線,已成為民眾跑步、親子活動的熱點,新竹縣長楊文科極重視鄉親民生需要,將堤外高灘地作整體規劃,打造面積32公頃的大型休憩場域,納入親子共融式遊戲場、兒童單車場、寵物公園、綜合球場和人工濕地和綠帶等,未來完工後結合河堤迎賓花海大道,將成為讓縣民最有感的全新地標。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人口遷入全國最高,人口結構年輕,經統計運動人口比例高過全國平均值,顯示新竹縣是一個愛運動的城市,現階段除了縣府團隊努力打造的體育場館、國民運動中心外,大型的戶外運動休憩空間更是重要,因此他上任以來,積極協調整合頭前溪北岸堤外高灘地,指示團隊以最快效率規劃完善的大型休閒綠帶,盡力貼合縣民需求,打造新竹縣為健康運動城市。 新竹縣府指出,規劃案位於頭前溪北岸堤外高灘地,西起台1線頭前溪橋,東至經國大橋為止,總面積約32公頃,分別在頭前溪前橋和台鐵橋之間,及國道1號橋下,規劃A、B兩處設施集中區,A區將設置親子共融遊戲場、多功能草地區、景觀公廁、足球場和寵物公園(由現有的狗狗公園擴建)。 B區則會設置多功能活動廣場、草地、兒童單車場、滑輪練習場和綜合球場等,縣府團隊也在跨堤設施上投入巧思,特地設置堤防溜滑梯和堤防攀岩區,把單純跨堤功能的死板設施,轉為大人孩子都喜歡的活動場域,希望盡可能貼近民眾休憩和運動的真實需求。 新竹縣地政處表示,除了集中設施區外,縣府同時規劃了大面積的自然親水區、草皮活動區和人工溼地區域,期盼打造出一條大型生態綠帶。初步以兩處集中設施區為先期計畫,親水區、人工溼地等則是後期計畫,規劃案已大致完成,未來環保局將接手設計與工程施作,先期經費約6千萬元,縣府團隊將全力爭取2021年動工。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