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7月31日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市首件公私合作民辦都更案開工動土典禮」。張善政表示,「桃園區埔子段都更案」基地位於桃園區中正一街及正康一街口,由市府攜手宜雄建設、誠永營造共同推動,將興建地上24層、地下3層的住宅大樓,共設置132戶住宅,預計於2026年中下旬完工,不但是桃園首件公私合作之民辦都市更新案,開發完成後亦將成為地區亮點,期盼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的都市更新。 張善政指出,本案興建完成後,市府可分回之空間,將於大樓1、2層部分規劃設置圖書館,並於南側一樓設置10個機車位及U-Bike場站等公益設施,提供民眾使用,以提升整體居住環境品質,活絡社區發展。 張善政提到,「桃園區埔子段都更案」基地為3,366.06平方公尺的住宅區,其中8成土地為宜雄建設所有,市府所持有之公有土地面積占約2成,市府期盼與宜雄建設攜手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讓老舊街廓能夠順利都更。 張善政也說,本案基地位置非常好,緊鄰中正路等主要幹道,離未來的捷運綠線G08站亦僅約500米,周邊發展可說是指日可待。宜雄建設長年秉持誠實、用心的態度,推動桃園許多建案,期待此次都更案能成為誘因,進一步帶動鄰近地區的都更與發展。 宜雄建設董事長賴森源表示,一座城市的發展,需要依靠各方努力;都市開發亦是一樁美事,能夠藉此讓老舊街廓更加美觀。桃園區埔子段都更案是宜雄建設第一件與市府合作的建設案,中間經過多次討論,最終促成本案開工,非常感謝市府的協助,而宜雄建設也將秉持用心、認真的態度,盡最大的努力將建案做到最好。 都發局表示,本案鄰近捷運綠線G08站,未來周邊地區將可隨大眾運輸沿線進行開發,實現TOD倡導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並透過容積獎勵、較低的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同意比例門檻等誘因,帶動周邊地區進行都市更新。 本案在基地規劃上,將留設大面積開放空間及人行步道,減輕建築量體對道路造成之壓迫感,並提供周遭民眾休憩空間;同時協助取得及開闢基地內北側大華一街之計畫道路,打通瓶頸道路,以利民眾通行。
桃園市府為協助高齡者改善居家生活,2023年6月1日起開辦「高齡友善換居社會住宅專案」,讓長者可以老屋換居至社會住宅。自該專案推出後,便吸引許多市民朋友們的關注,諮詢熱度居高不下。換居首案立馬於開辦當月成功媒合,已於7月底簽約,將於2023年8月1日起租入住。 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表示,首案換居長者68歲的楊伯伯,即是因為家人擔心他獨居生活不便,年紀漸長如有臨時狀況發生,自己也不方便處理,故主動洽詢本市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業者顧家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尋求協助。中間透過顧家專案人員多次聯繫楊伯伯和其家人說明換居專案內容,楊伯伯可以明白到兒女們的孝心和苦心,並經由顧家安排專人收件和後續到社會住宅實際參訪看屋,不僅免去楊伯伯為申請換居而奔波勞碌,也打消了社會住宅等於養老院的疑慮,最終選定租金和生活機能都相當符合自身需求的中路四號社會住宅三房型,住得比現有老公寓更大、更便利和更舒適。 為便民簡化申請程序,該專案是由市府委託之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業者專人收件,並且原持有之自有住宅需加入桃園市府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出租。如係選擇換居到社會住宅,申請人必須滿65歲且於桃園市僅持有1戶自有住宅,申請人及家庭成員需於桃園市、雙北、基隆及新竹縣市均無持有其他自有住宅,平均每人每月收入應不超過桃園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三點五倍(2023年為5萬5,920元);不動產總價值則應低於桃園市中低收入戶家庭財產之財產一定金額(排除於桃園市持有之1戶自有住宅,2023年為新台幣580萬元整)。 經由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及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審核通過後,即可安排後續實地參訪桃園市社會住宅,並優先選擇現有之空屋承租,或者由業者協助換居至適合的包租代管房屋,目前仍有多案進行媒合中,請有需要民眾可多多洽詢。 高齡友善換居社會住宅專案申請資格及方式已公告於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官網(https://ohd.tycg.gov.tw)及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官網(https://www.tshsc.org.tw),如有疑問歡迎電洽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電話:(03)333-1481轉9)。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2023年7月25日前往機場捷運A21環北站、A22老街溪站,陪同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視察機場捷運延伸線A22老街溪站。王明鉅表示,機捷延伸線A21站至A22站的工程難度相當高,歷經號誌系統整合的挑戰,終於在7月7日獲交通部營運通車許可,A22老街溪站將於7月31日正式通車。針對通車準備,桃捷公司已於2023年3月起派駐營運人力,並與鐵道局合作進行相關測試、訓練、演練等營運準備工作,確保通車順暢,提供民眾便捷、安全的搭乘服務。 機場捷運延伸至A22站工程已完工,並於3月1日移交由桃捷公司進駐接管進行營運前準備,經交通部於2023年6月18日辦理履勘,有關履勘所列營運前須改善事項均已完成,交通部於7月7日核發營運許可,即將於7月底通車營運,通車後將可串聯高鐵桃園站、桃園機場及新北、台北捷運,構築北北桃一日生活圈,提升捷運路網整體運輸效益,更可活絡老街溪站周邊中壢觀光夜市、興國市場、中平商圈及六和商圈商機。 鄭文燦視察A22老街溪站,聽取鐵道局工程簡報及桃捷公司說明營運準備情形,對整體工程品質及營運準備工作表示肯定。針對A22站施工期間遭逢新冠疫情影響,造成號誌設備生產不順、外籍專家無法順利抵台,以及僅能利用夜間營運收班後約3小時進行複雜的新、舊二套號誌系統整合測試等,施工團隊會同桃捷公司仍逐一克服,鄭文燦特別予以慰勉,並期許交通部與桃園市政府再接再厲,共同合作,如期完成2028年延伸至A23中壢站之重要目標,提供桃園市民更優質便捷的捷運服務。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感謝鐵道局及桃捷公司良好配合,由鐵道局掌握機電、土建、環控、消防等各種設施的工程進度,完工後交由桃捷公司進行穩定性測試,經過1萬6千多次測試後,已達到99.7%以上的穩定度,很高興宣布A22老街溪站將於7月31日正式通車。 交通部政務次長胡湘麟表示,感謝鐵道局與工程團隊克服兩套號誌系統介接的挑戰,解決工程技術的問題,並感謝桃園捷運公司積極配合營運準備工作。 王明鉅指出,為鼓勵民眾多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中央地方協力推出通勤月票方案,其中基北北桃通勤月票於7月1日上路,使用相當踴躍,桃捷公司的營運也可看到顯著成長,7月21日更創下單日運量新高,單日超過10萬6千人次,其中約3成持有通勤月票,相信未來A22老街溪站通車後,搭乘人數會再增加。因應運量提升,桃捷公司也將於8月1日起增開三班次,南下兩班、北上一班,滿足通勤需求。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土地所有權人出售土地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無論是依土地稅法第34條第1至4項「一生一次」或同法條第5項「一生一屋」規定,應分別符合出售前1年或前5年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之限制,即使房地出租給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之符合住宅補貼資格者,仍屬供出租使用,不符前述規定,應核定按一般用地稅率核課土地增值稅。 稅務局進一步提醒,已核准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之土地增值稅案件,每年仍會辦理清查,如查獲出售前1年或前5年有出租或營業之情形,會依房屋使用情形按一般用地稅率重新核算土地增值稅,並補徵土地增值稅差額稅款。請民眾要如實申報土地增值稅,避免造成事後補稅之情形。
三鶯線延伸八德計畫繼綜合規劃於2023年7月17日經交通部初審同意修正完提報部委員會審議後,環保署於2023年7月19日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446次會議,審議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在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對該計畫的環境影響和減輕措施作出充分說明並承諾實施環境保護對策後,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同意通過。 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劉慶豐局長表示,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計畫由桃園市政府委託新北市政府代辦,該計畫可行性研究於2019年11月13日獲得行政院核定,目前正在積極進行綜合規劃作業。交通部已於2023年7月17日完成綜合規劃報告的初審,後續將提交委員會審查,市府將爭取行政院於2023年核定綜合規劃,並於核定後7.5年通車。 劉慶豐說明,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計畫全長約4.03公里,設有3個車站。路線起點位於捷運三鶯線鶯桃福德站(LB12站),以高架方式沿福德一路、跨越國道2號大湳交流道後,利用「八德區和強路至介壽路新闢道路」往西南行經八德非都市計畫農業區轉為地下,最後銜接桃園捷運綠線與G04站共構,並採站內轉乘。 劉慶豐強調,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是桃園市第一階段「三心六線」捷運路網的一部分,與機場線、棕線共同連接大台北和桃園的捷運路網。該延伸段也是新北市「三環六線」捷運路網的最後一個環,完成後將實現「北北桃一小時軌道生活圈」的目標。該計畫的完成不僅將強化大台北和桃園都會區的捷運轉乘功能,還將提升大眾運輸系統的運輸效益,可為民眾帶來更便捷、高效的交通選擇,同時促進城市的永續發展和環境保護。
為打造桃園成為宜居城市,桃園市府團隊於中壢青埔地區推動許多重大建設,近期完工之工程包括「世界客家博覽會世界館(亞洲矽谷IOT展廳)」、「桃園會展中心-展覽棟」、「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及「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工程執行過程中雖受到疫情影響、大環境缺工缺料與物價上漲等因素,市府工務局及新建工程處與施工團隊仍逐一克服困難,如火如荼、竭盡全力在品質及進度上貫徹執行,4大建設也將配合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作為主、副展館使用,提供國人朋友與海外貴賓更好的參訪體驗,讓世界看見台灣、看見桃園。 「世界客家博覽會世界館」為因應行政院「亞洲.矽谷計畫」,建置永久性建物「亞洲.矽谷物聯網(IOT)展廳」,適逢舉辦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於博覽會期間作為主展館之一世界館使用,基地位於桃園市中壢區領航北路一段、民權路四段及文康路之街廓,為一棟地上4層之鋼構建築物,總樓板面積約4,477平方公尺,以2億5,600萬元預算興建,本案工程已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現交由專業團隊規劃策展,館內將以客家精神為基底、全球視野作為背景,並以多元客家文化為展示核心,呈現客家文化「離鄉」、「融和」走到「獨特」的過程。 「桃園會展中心」位於中壢青埔地區機場捷運A19站旁,鄰近機場及桃園高鐵站,具有在地及國際接軌之地理優勢,基地面積約2萬8,672平方公尺,興建1幢地下1層及地上7層之會展中心,總經費約新台幣46億5,300萬元,本案設計定位以會議為主、展覽為輔,分別規劃會議中心棟及展覽館棟,打造兼具展覽、室內活動、藝文展演、大型聚會、宴會、大中小型會議、商場等綜合功能的會展中心,主要作為產業發展的平台,全案預計於2023年9月完工。此外,展覽館棟於世界客家博覽會期間作為主展館-台灣館使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為題,藉由「適應台灣」講述客家族群扎根台灣的生活與文化,從「改變台灣」展現客家族群對自身乃至台灣的貢獻與影響,在「共享台灣」集結當代客家族群的自信與創意,以三大主題呈現台灣客家在不同時代的努力與改變,更透過縣市展區的豐富樣貌,看見台灣客家的精神與活力,展覽館棟工程優先於2023年3月竣工並取得使用執照。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位於中壢青埔高鐵特定區,為地下1層及地上4層的館舍,總樓地板面積約7,208平方公尺,以近9.38億元預算興建,規劃提供兒童美術館展覽廳、國際演講廳、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兒童美術教室、行政空間及輕食餐飲區等,落成後將是培養美學素質與專業展覽之教育場域,能促進國際交流、擴大桃園的藝術文化視野及提升國際能見度,工程於今(112)年6月底完成。本案為配合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市府文化局將於戶外景觀打造光雕投影視覺效果,配合山丘斜坡佐以青塘園優美的自然風光,結合藝術、文化及自然景觀打造客家意象,為市民帶來豐富而多樣的視覺藝術饗宴。 「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南臨橫山書法藝術公園、北臨捷運A17領航站,本案規模為地下2層及地上4層之建築物,總經費約10.37億元興建,內部空間規劃1至3樓為文創商店及販售區、經典文創展間及原住民速食餐廳區;4樓為多媒體會議室、藝術家駐點生活空間、辦公室、中型討論室及體驗教室等,具有典藏、展覽、商品銷售、育成中心等功能,地下室為停車場,目前工程已完工,未來將成為原住民族多元文化交流及創新產業發展的場域。本案同時於「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期間作為副展館之一使用,讓世界看見台灣看見桃園。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7月17日前往蘆竹區,出席「蘆竹區新庄子段1957地號遊戲場新闢工程開工動土典禮」。張善政表示,「蘆竹區新庄子段1957地號」原為農地,由於早年受到重金屬污染,近年來整治完成後,市府評估蘆竹周邊地區缺乏公共活動場域,因此配合都市計畫變更為「公園用地」,分兩階段規劃蘆竹區特色公園及市民活動中心;第一期工程面積約2,200平方公尺,由工務局開闢為公園與共融式兒童遊戲場,預計2023年12月底完工,打造全齡友善的休憩空間。 張善政談到,2023年5月20日桃園總人口數已正式突破230萬,蘆竹區移居人口也逐年增加,為了讓鄉親擁有更好的生活空間,除了在本案基地規劃特色公園,第二期工程將由民政局及蘆竹區公所接續辦理,預計於2024年開工,在龍安街三段區域建置市民活動中心。此外,目前全市還有7個公園正在施工、招標或進行規劃,盼公園設施能更符合在地需求,為市民打造安全宜居的好環境。 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本案第一期公園區域工程總經費約新台幣2,000萬元,為推動公民參與,規劃設計階段及施工前皆舉辦地方說明會,並參考地方建議,打造具有「在地感」、「分齡適性適能」的遊戲場。除了透過地形塑造約2公尺高差的坡地空間,設置攀爬、跳躍、鑽、溜、盪等多種不同活動型態遊戲設施,也規劃適合中高齡民眾使用的多功能廣場及體健設施,讓公園綠地與周邊生態、居民生活及在地文化緊密結合。 汪局長說明,第一階段公園區域完工後,今年底將優先開放民眾使用;第二階段市民活動中心興建工程總經費,共計約3,400萬元,工期360天,並將規劃停車空間、YouBike站點及公廁等設施,期盼透過農地活化再利用,並整合室內及戶外空間,為市民提供優質公共休憩場域。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依土地稅法規定,土地所有權人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應於土地現值申報書註明申請自用住宅;其未註明者,得於土地增值稅繳納期間屆滿前,向當地稽徵機關補行申請,逾期不得申請。 該局進一步說明,土地所有權移轉,依規定如由權利人單獨申報土地移轉現值或無須申報土地移轉現值之案件,稽徵機關應主動通知土地所有權人,其合於自用住宅用地要件者,應於收到通知之次日起30日內提出申請,逾期申請者,不得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該局舉例說明,土地經法院執行拍賣,稽徵機關於拍定後輔導土地所有權人於限期內提出改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之申請,如輔導函於2023年3月27日合法送達,土地所有權人應於2023年4月26日前提出申請,逾期提出申請,不得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機場捷運延伸至A22老街溪站工程自施工以來,即面對新舊號誌系統整合與新冠肺炎疫情等課題,經鐵道局施工團隊努力克服,工程已完工,並於2023年7月7日獲交通部核發營運許可。機場捷運延伸線計畫係為擴大機場捷運服務效能,計畫起自機場捷運A21站延伸至中壢,設置A22老街溪站及A23中壢站等2座地下車站,分成2階段通車,總經費173億元。 A22站施工期間因遭遇新冠肺炎國際疫情影響,需進口之號誌設備不只生產不順致運抵時程屢有延誤,且外籍測試人員亦常無法順利抵台,而為達成一車到底乘客無須下車轉乘,必須將既有營運路段與將通車之延伸線路段的二套新、舊號誌系統加以整合,此為國內捷運工程界首創在世界上亦屬少有,其整合難度高且僅能於夜間營運收班後每晚約僅3小時進行測試,故需較長整合測試期程,幸經施工團隊與桃捷公司共同努力,終於在2023年3月完成穩定性測試,最關鍵的號誌系統也經獨立安全評鑑機構確認安全無虞,桃園大眾捷運公司亦於3月1日進駐接管進行營運前準備,交通部於2023年6月18日辦理履勘,有關履勘所列營運前須改善事項均已完成,嗣經交通部於7月7日核發營運許可,後續將由營運單位桃捷公司辦理營運通車。 A22站為地下3層結構(設置穿堂層、設備層及月台層),地面2處出入口意象融入區域景觀,遮簷屋頂引用台灣特有種「台灣萍蓬草」之仿生意象,並採特殊巨型鋼結構,配合精細抗振拉桿之預施預力,以達成結構性、景觀性及使用性兼備的目的,將成為亮麗的新地標。 A22站啟用後,將可帶動周邊中壢觀光夜市、興國市場、中平商圈及六和商圈活絡,創造繁榮商機,並可串聯高鐵、桃園機場、新北及台北捷運路網與台鐵西部幹線等城際公共運輸系統,提升捷運路網整體運輸的效益。
桃園市政府為協助高齡者改善住家環境,自2023年6月1日起開辦「高齡友善換居社會住宅專案」讓長者從缺乏無障礙設施及電梯的原房屋換居至桃園市社會住宅。 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說明,本專案申請承租社會住宅資格為申請人滿65歲、於桃園市僅持有1戶自有住宅,申請人及家庭成員需於桃園市、雙北、基隆及新竹縣市均無持有其他自有住宅,平均每人每月收入應不超過桃園市最低生活費標準之三點五倍(2023年為5萬5,920元);不動產總價值則應低於桃園市中低收入戶家庭財產之財產一定金額(2023年為新台幣580萬元整)。 申請人原房屋經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審核通過後,與包租代管業者簽訂包租約,再向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申請承租社會住宅,即可優先選擇桃園市各社會住宅空屋簽訂社會住宅租約,或者由業者協助換居至適合的包租代管房屋。 高齡友善換居社會住宅專案申請資格及方式已公告於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官網(https://ohd.tycg.gov.tw)及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官網(https://www.tshsc.org.tw),如有疑問歡迎電洽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電話:(03)333-1481轉9)。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