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了解都市更新程序嗎?你想知道如何都更重建嗎?桃園市政府推出10堂免費課程,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桃園市住宅發展處表示,為了提昇居住安全及品質,以都市更新的方式將老舊房屋、街廓拆除重建是最有整體效益及保障住戶權益的方法,但住戶們常有一些誤解或似是而非的論點造成社區在討論都市更新時難有進展。因此桃園市政府推出「2023年度桃園市自主更新教育訓練」提供都更免費課程來幫助大家在都更法令和程序等各方面可以有更清晰的輪廓和概念。 住宅處表示,這10堂課分5場次進行,分別是都更法令與制度、整建維護政策與實務、事業計畫與權利變換計畫、都更稅務、更新會推動實務、都更權益保障與爭議、更新會信託融資、都更方案評估與整合、桃園都更政策與法令,課程內容由淺入深、精彩豐富且全程免費。課程場次分別是10月25日、10月26日、11月22日、11月23日及12月20日,皆為全天,地點在桃園區縣府路11號2樓(桃園市綜合會議廳),10月2日至10月19日開放線上報名,額滿為止。若只想報名某一場次,可於該場次開課日前二週上網報名。歡迎對都市更新課程有興趣的民眾請把握時間報名!詳細課程簡章及報名內容參閱桃園市自主更新輔導團網站:http://urtaoyuan.clcoordinate.com/default.aspx。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9月27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都發局「靜鄰」專題報告後表示,市民重視居住的安寧,市府團隊非常認真看待,也全力解決問題,針對住宅區的擾鄰行為,都發局已進行調查,發現住宅區7類行為最令民眾反感,依序為:飲酒店、卡拉OK、麻將館(包含休閒會館)、夾娃娃機店、閃爍LED招牌、違法占用人行空間的行為,以及自助洗衣店等這7類上榜,為解決市民困擾,張善政指示由秘書長邀集相關局處,檢討市府現行公安會報執行機制,領先全台專門針對住宅區內禁止場所、擾民的行為加強執法,並研議修訂相關管理辦法,務必維護市民的生活安寧。 張善政指出,市府團隊自6月份啟動「靜桃計畫」大執法專案,已經逐步看到成效,這次再升級至「靜鄰專案」,無論是影響睡眠的違規閃爍霓虹燈招牌、占用行人通行空間的店家、半夜聚眾的飲酒店、麻將店等,市府將整合跨局處的力量從嚴稽查,聯合出擊,讓違法的業者無法規避。 張善政提到,桃園城市發展快速,在住商混合情形下,原有住宅區內,容許行業類別與新興行業管理法規皆需再精進,以確保居民的居住安全與寧靜的環境。近期發生的自助洗衣店爆炸案,也已責成消防局和經發局等局處研析相關管理法規,中央如無完善的法規,桃園市政府可以優先補足,修定相關管理法規。 張善政強調,相關局處必須同步啟動行政法規面的檢討,在盤點、彙整後供法務局檢視、提供專業意見,避免未來疊床架屋,如有類似規範,必須先行整合相關規範;也同步加強聯合稽查的頻率。 張善政指出,目前桃園定期召開治安暨公共安全及食品藥物安全會報,會報內容已結合各式公共安全主題,他也裁示將本次「靜鄰專案」列入治安暨公共安全會報中,強化桃園市公共安全會報機制。 此外,張善政也提到,市府消防局已針對桃園市工業廠房隔間及危險物品放置地點先行掌握,並建立資料庫,屆時火災發生之際,消防人員可即時掌握現場資訊,有助於保護消防同仁的安全;尤其近期屏東工廠火災事件,請消防局檢視因應工廠火災風險的既有整備工作有無不足之處,並於下次治安暨公共安全會報提出報告。
國發會2023年9月25日召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交通部陳報之「國道3號增設桃園八德交流道工程」建設計畫,全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以改善國道2號大湳交流道至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間之國道交通壅塞之現況。 國發會指出,八德地區快速發展及人口迅速成長,中長途聯外交通運輸目前僅能依賴國道2號大湳交流道及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大量的車流導致交流道經常性壅塞,進而影響國道主線交通旅運的順暢,交通部因此規劃於國道3號鶯歌系統交流道與大溪交流道間增設八德交流道,並拓寬本交流道至鶯歌系統交流道間之國道主線南北向各1車道,以減少上下匝道車輛之車輛交織狀況,提升整體服務水準。本建設計畫總經費79.65億元,其中由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負擔68.46億元,桃園市政府負擔用地及拆遷費11.19億元,預計於2030年6月完工。 國發會進一步說明,除了增設交流道及主線拓寬外,還必須搭配桃園市政府辦理的新闢連絡道,雙管齊下才可有效引導分流八德地區在大湳、大溪等2處交流道產生的中長途旅運需求,並紓緩鶯歌系統交流道壅塞回堵之狀況。同時,透過交流道及連絡道之建設,將縮短八德區居民往返國道之旅行時間,並提升區內各地交通之串連,更加健全區域交通路網,為八德地區帶來地方發展契機。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規劃於國道3號約57K增設八德交流道,並由桃園市府配合增設連絡道,此計畫可行性研究於2020年10月奉行政院核定,本計畫路段全長約2.6公里,採雙苜蓿葉型交流道設置,主線雙向各增設1輔助車道,連絡道起點銜接台4線/豐德路口,終點銜接大鶯路,計畫經費約151.54億元(含交流道費用79.65億元(工程及用地)、連絡道費用71.89億元(工程及用地)),其中市府須負擔交流道用地、連絡道工程費及用地費約83.08億元;國家發展委員會指示交通部應積極督促市府完成用地取得及連絡道工程,桃園市府於會中亦允諾將配合交通部檢討用地取得與工程期程,並配合期程籌措相關工程及用地預算。 交通局張新福局長指出,因應八德區快速發展及人口迅速成長,現況八德區東南側之國道3號鶯歌系統交流道無提供地區車輛進出,旅客僅能利用國道2號大湳交流道及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進出國道,造成匝道尖峰服務水準不佳的情況,新增八德交流道不僅可以改善大溪交流道及大湳交流道匝道服務水準不佳的問題,也可減緩武嶺橋、五叉路口假日壅塞的問題,未來交流道完工後,往返大溪、復興地區假日觀光車潮不用繞行至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使八德、大溪地區聯外交通更加完善。 後續桃園市府亦將配合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建設期程,積極辦理用地取得等作業程序,有效縮短計畫時程,以2030年完工為目標。
劉先生向法院標購法拍屋,詢問是否要申報繳納契稅?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民眾向法院標購拍賣之房屋,也是買賣行為的一種,拍定人應於法院發給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書之日起30日內,填具契稅申報書,並檢附不動產權利移轉證明書影本及相關證明文件,向房屋所在地之地方稅稽徵機關申報繳納契稅。 該局特別提醒,未在規定期限內申報者,每超過3天,會加徵應納稅額1%的怠報金,最高以應納稅額且不超過新臺幣1萬5,000元為限;又如有匿報或短報情形,經稽徵機關查得或經人舉發查明屬實者,除要補繳稅額外,還要加處應納稅額1倍以上至3倍以下之罰鍰。請民眾務必注意相關規定,以維護自身權益。
為解決桃園市內29處都市計畫內公共設施用地經劃設,卻久未取得開發的問題,桃園市政府都發局積極檢討全市公設保留地,近半年更加速與中央內政部溝通,盼能還給地主多年來應有的權益,更解決市民對於公共設施的需求如公園、學校和停車場等,並以跨區公辦市地重劃方式展現市府加速辦理土地活化決心。 目前全桃園29個都市計畫,共規劃解編139公頃公保地,經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22個都市計畫,確定解編73公頃,審定比例已達52%,其中部分公共設施劃設時間長達68年。都市計畫審議的過程複雜,需要中央地方不斷的溝通,市府都發局和地政局共同努力下目前有9處公辦重劃案進行中包括八德大勇國小、龍安國小後方長青體育園區、宏昌十二街旁大型公園等,尚有7個都市計畫公設檢討案在內政部審議中,包含龜山山頂國小旁的兒童遊樂場用地、楊梅住宅區周邊5處大型公園等地方關切的議題,桃市府將持續爭取內政部都委會的排審會議促其通過,以利後續重劃作業,讓市民朋友有更多的都市公共戶外休閒空間。 桃園市政府都發局江南志局長表示,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的目的在維持公共設施服務水準下,逐步就無需求、無財務計畫的公設用地進行解編,變更為適宜土地使用分區,保障私有地主權益、節省市府徵收開闢經費,更可透過跨區重劃集中取得大型公設用地,更重要的讓民眾有感,都市計畫不再是圖面上文字和色塊,而是可以實質走入下一個階段的重劃與開發,符合地方的期待。
有台灣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中華建築金石獎,第31屆頒獎典禮於2023年9月20日晚間盛大舉行,桃園市政府新建工程處以「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及「桃園市中壢殯葬服務中心火化場暨停車場新建工程」,榮獲本屆優良公共建設/優良空間活化類-施工組與規劃組金石獎「首獎」殊榮,工程備受肯定。 新工處表示,「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位於桃園市桃園區南平路303號,總經費約32億元,興建「圖書館棟」及「電影院棟」,兩棟建築物以2樓露台相互連結。本案以「生命樹」為概念主軸,包含「知識螺旋」、「圓錐狀環保節能通風採光井」、「綠色螺旋」、「環保外皮」及「書架耐震壁」等五大元素,施工過程使用BIM模型檢討相關衝突點,以強化施工安全;鋼構施工使用專利ACE UP工法,確保其高精度;EcoTube為弧形曲面造型構造,先進行地組成環形結構再行吊裝,以增加構件精度確保品質,全案共提供401輛汽車及410輛機車停放空間,工程已於2022年10月完工,打造環保節能、具良好通風及自然採光特色的桃園文化新地標,以滿足全年齡閱讀需求的圖書館,串連藝文活動及閱讀文化,提供優質的休憩閱讀環境,讓圖書館走入民眾生活,締造成為桃園最新穎的文化場域。 新工處指出,「桃園市中壢殯葬服務中心火化場暨停車場新建工程」基地面積約19,950平方公尺,工程於2023年8月開工,建築規模為1棟地下1層及地上2層,將1至2樓規劃為大廳、會議室、儲藏室、祭拜等候區、火化爐區及作業空間、家屬休息室及公共廁所等,並於地下室及戶外共設置197席汽車及83席機車停放空間。本案以「一場溫暖且慎重的告別儀式」為設計核心,規劃光之迴場、追思平台、靜心水池、懷恩廣場、陽光草坪、櫻花大道及密林生態區等自然景觀場域,豐富的植栽景觀隨季節而變換,映照出不同色彩與景象,象徵往復的生命循環,營造不同心境,將離去轉化為生命下一階段的開始及旅程,提供更完善的禮儀服務,打造溫馨與神聖的靈魂場所,工程總經費約5億4,300萬元,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竣工。 中華建築金石獎以生態、節能、減廢及健康為4大指標為規劃居住環境,給予現代建築新穎的理念,創造人性化及舒適的生活環境,代表建築業永續經營的理念及具體實踐,能榮獲此項殊榮,代表桃園新建工程品質深獲肯定,未來市府團隊將持續秉持為民服務精神,一步一腳印持續建設本市各項優質公共工程,打造桃園成為幸福宜居城市。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9月19日前往中壢區,出席「泰豐自辦市地重劃區既有建築物拆除工程動工典禮」。張善政表示,泰豐自辦市地重劃區是地方期盼已久的里程碑,也是桃園不斷發展的縮影。早年泰豐輪胎在此設廠,隨著中壢地區的發展,泰豐輪胎也於觀音設置新廠,生產能量隨之轉移,而騰空的中壢廠舊廠土地則推動自辦市地重劃,盼既有建築拆除及重劃工作順利完成,為中壢地區打造亮眼地標,也為市府、泰豐輪胎及在地朋友創造三贏。 張善政指出,泰豐自辦市地重劃區創造三贏局面,首先,其土地因重劃而價值倍增;其次,重劃後未來規劃為住宅區,預計可容納人口達2,200人;第三,泰豐自辦重劃區面積合計8.86公頃,將來市府亦可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約3.34公頃,不但省下市府原需編列預算進行公設用地徵收的費用,中壢地區也將因市地重劃而改頭換面。 張善政談到,中壢工業區是全桃園產值最大的工業區,土地價值也不斷增加,除了泰豐自辦市地重劃區,未來市府將持續透過自辦或市府主辦的市地重劃案,帶動周邊地區健全發展,讓中壢成為桃園最亮眼的鑽石。 泰豐輪胎公司董事長陳恒寬表示,泰豐輪胎公司創立於1954年,中壢舊廠迄今已在地60年,隨著都市發展及產業需求變化,自2021年起開始進行相關製造基地轉移及自辦市地重劃,泰豐自辦重劃區整體工作進度預計於2025年底至2026年間完成,其中市府取得公共設施用地3.34公頃,未來可規劃公園、道路及停車場等設施,並結合後續整體開發規劃,打造符合未來趨勢的新都市景觀風貌,提升在地生活品質。 陳董事長也強調,未來泰豐自辦重劃區建築物拆除及重劃工作,皆將秉持公共安全及勞工安全第一的原則,以零公安及避免鄰損事件為目標,並將全力配合市府相關都市計畫,合力帶動桃園地區的新發展。 地政局長蔡金鐘表示,泰豐自辦市地重劃區範圍主要為泰豐輪胎中壢廠舊廠區,東至新街溪黃屋庄支線,西至普義路東側約70公尺,南至中原豪景社區,北至生態綠地,面積合計8.86公頃。未來重劃完成後將改善都市景觀,進行完整的區域規劃,也將提供各項公共設施,持續帶動中壢地區的成長。
桃園航空城安置住宅共有11個街廓50棟1925戶,都市發展局表示,目前依排定進度持續施工中,預計2024年9月起陸續完工、驗收,並自2024年12月起陸續點交。2023年底將推出實品屋供民眾參觀。 都市發展局表示,針對安置住宅之工程品質有特別加強把關,除聘僱專業技師駐地監督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品質之外,亦針對防水工項進行試水檢測,確認防水沒問題才繼續下一工項,不但管制工程進度亦落實三級品管制度,維護居住安全。 航空城安置住宅從2022年開工以來,目前正在進行低樓層鋼筋混凝土的施作。都發局表示,雖受營建市場缺工缺料影響,市府努力減少衝擊,使工程進度仍在掌握之中,有把握在2024年的9月起陸續完工、驗收。此外,周邊的道路工程亦正進行中,一定會在安置住宅完工前跟周邊既有道路作連結,提供住戶完整的交通機能。 都發局強調,市府特別聘僱專業技師常駐工地,監督鋼筋的綁紮、混凝土的取樣和澆灌,確保安置住宅的施工品質。在浴室、露台及屋頂等特別須要重視防水的部分,都在結構體完成後進行試水,完成防水層之後,再次試水,全程監督。 航空城有11個街廓50棟共1925戶,年底將推出實品屋供民眾參觀,讓民眾實際了解安置住宅使用的各式建材及格局規劃,以利明年進行選屋及簽約。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9月7日前往新北市淡水區,出席「泛太平洋不動產估價、顧問與經營研討會」,並擔任引言人,以「幸福宜居 智慧桃花園」為題分享桃園城市規劃願景。張善政表示,桃園是國門之都,不僅是桃園國際機場所在地,更鄰近台北港,具海空雙港的運輸優勢,也緊鄰台北、新北等都會區,交通十分便捷,是北台灣的交通樞紐。而桃園也正在進行多項軌道建設,待未來陸續完工後,將能進一步落實「北北桃共同生活圈」的願景。 張善政進一步說明,「桃園鐵路地下化」全長約17公里,起自新北市鶯歌區,並串聯桃園、內壢、中壢與平鎮等車站,預計2030年全線通車,未來鐵路軌道淨空後,騰空的路廊將規劃為林蔭大道,不但能帶動車站周邊土地活化,落實「人本交通」,也將是改變桃園城市面貌最重要的因素。 張善政提及,桃園機場捷運於2017年3月通車,旅客可搭乘機捷前往雙北市區,更可到達青埔高鐵特區、中壢市區等;此外,近期上路的「基北北桃通勤月票」更帶動機捷搭乘人數成長,近日單日搭乘人次也有多次突破10萬人,未來機場捷運也將延伸通車至A23中壢車站,能有效帶動地方發展。 張善政說明,桃園捷運綠線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興建中,未來將串聯桃園航空城、桃園市區及台鐵桃園站等地,其中高架段(G13-G32)預計於2026年先行通車;未來捷運綠線也規劃進一步延伸至中壢、大溪等地,期盼讓桃園南北往來更加便利。此外,捷運棕線、三鶯線延伸八德等路線目前正進行綜合規劃,未來將連接桃園、新北市鶯歌、三峽、迴龍等生活圈。 針對土地整體開發,張善政談到,透過市地重劃,把土地規劃為有系統且更完善的道路、社區與公共設施等,將達到促進土地經濟使用、健全都市發展等目標。目前桃園完成市地重劃的區域包括觀音草漯重劃區、桃園經國特區、小檜溪重劃區等3處。 針對產業園區,張善政說明,目前桃園共有中央開發的2處港區、1處科學園區及7處工業區等,其中遠雄自貿港已啟動第二階段開發,鄰近的產業專區也有許多廠商進駐;由市府轄管的產業園區共有5處,已開發面積約496公頃;而桃科二期也正在開發中,將導入低污染製造業,預計2024年底開發完成;另有6處工業區也正在規劃當中,預計2027年開發完成。此外,市府也正推動「龍潭科學園區擴建計畫」,將引入積體電路高階製程研發與產量,建構先進產業基地。 有關「桃園航空城」計畫,張善政談到,為因應逐年增加的客運、貨運需求,市府與中央合作推動的「桃園航空城」是目前台灣最大規模的區段徵收計畫,全區達3,147公頃,除規劃第三航廈並擴建機場外,也以機場為核心,分兩階段開發住宅區與產業區,其中第一階段約1,200公頃已進入開發階段,未來將引進物流、航空輔助、觀光會展等產業;另針對徵收區內的居民,市府也從優規劃重建補助及獎勵搬遷政策,保障民眾權益。 張善政也說,在各項實體建設開發背後,市府持續打造「智慧桃園」,包括推動桃園市民卡、下水道雲端智慧管理系統的「智慧治理」;促進產業升級、轉型的「智慧產業」;以及提升醫療管理品質及效率的「智慧醫療」等三大面向,盼智慧科技成為發展助力,讓桃園成為與世界標竿城市競爭的智慧新都。 張善政指出,桃園正在迅速發展,也有許多年輕人口與就業機會,未來配合各項產業政策,桃園會變得更不一樣;此外,市府也持續推動教育、敬老等友善政策,盼打造桃園成為幸福、宜居的樂居城市。 引言完成後,張善政也進一步與新加坡測量師與估價師協會(SISV)及世界估價組織協會(WAVO)主席Dr. Lim Lan Yuan、紐西蘭Logan Stone Ltd 資深估價師Boyd Gross、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教授李家儂等3位專家學者,針對都市規劃及國際各城市的發展經驗等議題進行交流。 對於發展智慧城市可能面臨的隱私衝突問題時,張善政指出,智慧城市發展初期,可能會遭遇複雜的問題,在此期間,相關單位可關注如何保障民眾隱私與個資等問題,累積經驗做為後續發展智慧城市與保護民眾隱私的參考,讓智慧城市發展得更加完善。 張善政提到,鄰近桃園航空城的青埔地區近年迅速發展,除高鐵桃園站坐落於此外,也有華泰名品城、Xpark 水族館、樂天桃園棒球場等景點已成為桃園的一大亮點,更是未來城市發展的願景。 張善政提到,桃園正在轉骨中,智慧城市亦需長期發展,因此,他並非以四年或八年任期為單位看待桃園的發展,而是以十年、二十年規劃桃園的都市計畫,希望桃園能發展得更好。
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23年9月1日發布實施「景觀城市3法」,歷時半年的努力,與專家學者、業界的討論,這次增修的景觀城市3法將對於未來桃園城市景觀有重要影響,關乎建築物外牆造型的設計,建築基地空間的釋放,以及最重要整體市街的景觀空間優化! 此次修法包括「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亮點主要規範建築立面寬度,讓大樓與大樓間留下風廊,增加城市風環境的循環,並讓城市的景觀有了層次,視覺景觀多了一些留白的想像!而「桃園市建造預審原則」主要檢討了基地戶外空間的釋放,開放水體空間的設置,在一定規模的人行道空間可設置水池,不僅讓街廓的公共景觀更加活潑,水體也具調節溫度的效能;新增的「桃園市建築物裝飾性構造物設置要點」給予建築師在建築立面上的設計有更多的彈性,例如增加建築公共空間的造型遮陽,社區的大家可以在這樣的設計下有更多互動。 桃園市政府都發局江南志局長表示,桃園是青年人口聚居的城市,年輕人築夢的基地,都市發展局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居民上班、上學的路上、散步的空間更加人本,透過本次修法將帶領城市設計從點到面的改變,未來3法並濟,同時保有各自立法重點目標,互相補足城市綠化、公共空間與建築物量體的規範,展現市府都發局加速朝向城市美學、淨零節能、人本環境的永續目標邁進。 這次的修法過程在地公會也鼎力協助,桃園市建築師公會高志揚理事長就增修訂的景觀城市3法樂觀表示:「修法後讓建築師在設計上有更大的創意空間,在整體城市建築美學上著實加分」,而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劉守禮理事長也提到:「桃園整體城市景觀往人本設計大步朝永續目標邁進,在房產面上更具市場競爭力,長遠來說更讓市民有榮譽感,累積桃園市的城市無形資產」。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