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023年8月23日到平鎮區視察桃園鐵路地下化平鎮車站工程時表示,為避免新光路平交道遭阻斷通行,宣布桃園鐵路地下化將南移至台66線南端出土。 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總進度達27%;平鎮臨時站進度符合預期,可望於2026年提前提供民眾鐵路的穩定服務。有鑑於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施工後,將造成新光路平交道封閉,不利當地民眾通行,且因鐵路地下化於台66線北側出土,未來騰空的鐵路路廊,無法於台66線連結,不利當地整體交通發展。經行政院多次邀集交通部、鐵道局等單位研商,決定政策上支持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南延1.2公里,穿越台66線下方再出土。並請交通部優先考量以修正計畫方式辦理,以達桃園鐵路地下化南延路段併同全路段同時下地營運之目標。鄭文燦對於後續修正計畫所需辦理之環評、用地拆遷補償、及對平鎮淨水廠等相關設施之影響,也十分關心,請鐵道局做進一步的評估,並妥與地方溝通。 桃園鐵路地下化於2020年獲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後,由交通部鐵道局施工。依規劃成果,桃園鐵路地下化終點為延平路平交道以北約100公尺,延平路仍保留平交道,但新光路平交道因為鐵路地下化後引道爬升,自施工階段起必須永久封閉新光路平交道,屆時新光路南北通行將永久阻斷,而新光路平交道封閉後增加的車流對尖峰時段已十分壅塞的延平路平交道將是雪上加霜。另外鐵路局過去亦曾表示,列車自隧道出土即面臨延平路平交道,反應時間過短,有行車安全之疑慮。 桃園捷運局劉慶豐局長說明,針對封閉新光路平交道,交通部鐵道局曾規劃兩改道方案,分別是利用既有新光路二段8巷及新光路二段9巷改道,惟新光路平交道平時車流量大,若以繞道行經更狹窄的巷弄或導引至台66線橋下道路,都將會導致交通壅塞,當地居民已多次向市府表達強烈的反對意見。 立委呂玉玲及地方議員也反映了相關民意,分別在2023年7月13日及8月14日在立法院召開會議,邀請交通委員會委員陳雪生、交通部、交通部鐵道局、桃園市政府及平鎮區相關議員共同研討解決方案,不管是封閉新光路平交道替代方案或公路立體化方案經討論後皆不可行,唯有桃園鐵路地下化出土段南延過台66線並納入修正計畫才是一勞永逸的方案,不但不需封閉新光路平交道,同時也能紓解台66線橋下道路交通。 桃園市長張善政積極爭取鐵路地下化南端出土過台66線,張善政指出大眾運輸規劃應站在民眾角度思考,經市府多次向中央爭取及溝通後,同意桃園鐵路地下化出土段南延過台66線,可再消彌3座平交道,市府及地方居民感謝中央正視桃園市政府及市民的心聲,桃市府將持續與交通部鐵道局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出土段南延的規劃、設計、用地徵收及都市計畫變更等工作,以維護台鐵列車營運安全及促進平鎮地區交通順暢。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已經在8月11日召開行政院推動桃園航空城核心計畫專案小組第23次委員會議,邀集各部會及桃園市政府確認多項重要工作辦理情形及進度,鄭文燦表示,由於安置街廓選配作業已經在2023年4月順利完成,土地所有權狀也將在8月完成發放,接著民眾在下半年就可以陸續領回安置街廓土地並著手開始興建住宅,因此,他說:「2023年可以說是桃園航空城居民重建安置年。」 為協助民眾重建,保障居住正義,鄭副院長在當日行政院會議上指示,以桃園航空城徵收當期建物評點(12.2元)與現在建物評點(14.7元)之間大約20%的變動幅度,作為重建補助發放額度,並以具有安置資格的住宅為優先補助對象。主要係考量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在2021年審查桃園空城區段徵收計畫時,曾經決議請桃園市政府及交通部民航局在民眾安置重建當年,如果遇到營建物價指數調升的情形,應該基於考慮民眾重建成本需求來配合規劃適當的補助或協助措施,以減輕民眾重建負擔。 另外,桃園航空城計畫範圍內原本有將近8,000棟建物,目前只剩下大約2,200棟建物尚未搬遷,建物拆遷已達7成,顯示2021年間所推動的兩階段自願優先搬遷獎勵措施,民眾的接受度相當高,成效也十分顯著。但這兩年因為新冠疫情以及缺工缺料影響,同時考量居民安置需求亦增加劃設安置土地,因此桃園航空城計畫地上物拆遷期限也會依公共工程實際情形檢討調整。為持續鼓勵民眾搬遷,讓整體工程能夠更加順利推動,鄭副院長當日於會議上亦同步指示以2024年10月為期,比照之前兩階段自願優先搬遷措施增加第三階段獎勵方案,若選擇在2024年10月前自動搬遷的民眾,將加發10%建物補償費的獎勵金、30萬元租金補貼以及1份人口搬遷費。後續有關重建補助及第三階段優先搬遷方案,將由桃園市政府及交通部民航局共同研擬具體執行細節後再賡續辦理實施。
陳先生來電詢問,最近想把名下不動產贈與給太太,聽說土地可以不課徵土地增值稅,為什麼房屋卻要繳納契稅?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配偶相互贈與土地,依土地稅法第28條之2規定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但贈與房屋,依契稅條例第2條規定,不動產之買賣、承典、交換、贈與、分割或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權者,均應申報繳納契稅,並無免徵契稅之規定。 該局特別提醒,配偶贈與房屋,應於立契日起30日內申報契稅,逾期申報者,每超過3天,會加徵應納稅額1%的怠報金,最高以應納稅額為限,但不得超過新台幣15,000元。請民眾注意申報期限,以免逾期受罰。
桃園市政府推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吸引愛心房東及弱勢房客一同加入,提供房東多項優惠,讓房東好租、房客租好,房東、房客雙贏。 阿珠姊61歲,因長期從事清潔工作久站,腰腿長期都需整健治療,雖已屆退休年齡,為了生活仍每日往返八德、中壢之間工作,也因腰腿不好,所以承租位在中壢中原商圈的公寓二樓。 顧家管理顧問柳心心,2023年5月間至中原商圈接觸到阿珠姐,閒談中得知阿珠姊的房東原本要調漲房租,因像她這樣的弱勢族群本來經濟困難,家裡還有需要被照顧的家人,哽咽說道:房東不願讓她申請租金補貼,一旦申請就要漲房租,漲租的話生活負擔又變大。 就在她煩惱的同時,柳心心說:讓我們顧家管理顧問來幫您跟房東說看看!於是去電房東張阿姨並約碰面,聊天的過程中得知,張阿姨有多間房屋出租,經過碰面說明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房東享有多項補助及稅賦優惠後,張阿姨認為加入計畫對她有幫助,就請柳心心幫她把位在桃園、中壢5間出租住宅全部加入桃園市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於是柳心心立即跟阿珠姊連繫,告知房東要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不但可以申請補助而且房租也沒有要調漲,阿珠姐非常感謝顧家管理顧問公司,讓她不用為了漲租而煩惱! 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表示,加入桃園市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第四期計畫,房東可選擇「包租包管」、「代租代管」兩方案,「包租包管」由業者直接承租民間住宅,再轉租予弱勢房客並管理出租住宅,保證房東收租3年;「代租代管」由業者協助房東出租予弱勢房客,並代理房東管理出租住宅,房東享有每年1萬元修繕補助費、居家安全保險費3,000元,地價稅減免80%、房屋稅減免50%(比照自用住宅稅率),另享有綜合所得稅每屋每月租金收入最高1萬5,000元之免稅優惠。 尋找桃園市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物件,可上市府住宅發展處官網(網址:https://ohd.tycg.gov.tw/home.jsp?id=193&parentpath=0,96)或591租屋網-桃園市租屋搜尋關鍵字「社會住宅」點選經桃園市政府委託業者刊登之物件。如欲申請加入計畫,請洽住宅發展處(電話:(03)3324700轉分機1125)或逕洽第4期包租代管計畫業者。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8月7日上午前往觀音區,出席「桃園市觀音國民運動中心正式開幕暨小鐵人趣味活動」。張善政表示,觀音國民運動中心在2週前開始試營運,共吸引2萬人次到館運動,而在7日正式啟用。為了迎接觀音國民運動中心正式開幕營運,市府也同時舉辦「2023觀音小鐵人趣味挑戰賽」,包括游泳、自行車與跑步等三種競賽項目,希望讓孩子們從小培養運動的精神,未來歡迎觀音、新屋地區的鄉親朋友,多加使用觀音國民運動中心,讓全家大小都更加健康。 張善政指出,感謝台灣中油大力資助觀音國民運動中心4億元的工程經費,以及台電公司也自促協金中撥付部份預算給予支持,提供觀音、新屋區鄉親以及桃科工業園區的職員半價優惠方案。此外,為鼓勵長者多運動,持有本市愛心卡的長者也可以使用敬老愛心卡點數折抵運動中心門票,未來市府也將朝向不僅不扣除點數,還能回饋點數的方向規劃,期盼藉此鼓勵長者多多運動。 張善政也說,觀音國民運動中心設有綜合球場、游泳池,以及有氧教室等設施,不僅建築外觀設計相當特別,館內設施也非常現代,將來勢必會成為附近地區的亮點,對於觀音、新屋地區的鄉親而言,可說是一大福音,歡迎所有鄉親朋友好好運用館內的設施,讓身體越來越健康。 體育局長許彥輝表示,觀音地區長期缺乏室內運動空間,因此市府規劃於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內新建國民運動中心,整體工程由新工處代辦,並由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挹注工程經費4億元,觀音區公所編列1,400萬元。整體建築造型採用當地特色融入蔚藍海洋及純淨天空的清爽感,以藍、白、橘三種色調交織設計;館內則設有羽球場、桌球室、 25公尺室內溫水游泳池、健身房、有氧教室、飛輪教室及綜合球場等六大核心運動設施。 許彥輝說,為促進在地民眾運動習慣,市府積極爭取台電公司促協金補助500萬元,為在地民眾推出特別優惠方案,自7月24日起至12月31日止,只要設籍於觀音區和新屋區的鄉親,來館時主動出示身份相關證件(如身分證、戶籍謄本等),即可享有館內所有運動設施半價優惠。此外,桃科工業園區職員來館時主動出示相關工作證明文件(如工作證、員工在職證明等),也可同享此半價優惠。 許彥輝也指出,銀髮族及低收入戶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10時及下午2時至4時可免費使用游泳池及體適能中心(國定假日及寒暑假為上午8-10時)。搭配敬老愛心卡政策,擴大使用範圍至運動中心,設籍於桃園年滿65歲(原住民年滿55歲)以上長者,皆享有敬老愛心卡800點,可折抵運動中心門票及場地租借費用,鼓勵長者善加利用培養運動習慣。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說明,經都市計畫劃設為學校及道路用地,並經發布實施在案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如依都市計畫書規定應以「市地重劃」方式取得,於土地所有權移轉時,則無免徵土地增值稅規定之適用。 稅務局進一步表示,土地稅法第39條第1項及同條第2項前段規定之立法意旨,係公共設施保留地被徵收時既可免徵土地增值稅,徵收前之移轉亦應免稅,以維租稅公平。但公共設施保留地如以「市地重劃」方式取得,地主仍可參與分配土地權利並適用重劃後第1次移轉時,其土地增值稅減徵40%,因此政府以徵收或重劃方式取得,對地主權利損益情形有別。 該局提醒民眾,計劃以「市地重劃」方式取得之公共設施保留地,既無須經由政府以徵收方式取得,自無法準用「被徵收土地,免徵其土地增值稅」之規定,出售時,仍應課徵土地增值稅。
為落實課稅公平,桃園市2023年度房屋稅清查作業正在進行中,民眾對所增建面積常提不出完工證明,卻主張多年前已建造完成,希望稽徵機關能將房屋稅起課年月往前追溯,以認列折舊年數,減少稅負。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對於有使用執照的房屋,建造完成日期是以使用執照核發日為準,稽徵機關並據以核定房屋稅的起課年月;如果沒有使用執照,則是以納稅義務人的申報日或稽徵機關的調查日期核定。 該局進一步表示,民眾所提供之空照圖、門牌編釘日期、戶籍遷入及接水電日期等資料,因欠缺房屋的面積、樓層高度、構造等資料,無法作為認定建築完成日期的依據,因此提醒民眾應於房屋建造完成之日起30日內,主動向當地主管稅捐稽徵機關申報設立稅籍,以免事後遭查獲,需補稅及處罰,影響自身權益。
桃園市首件公私合作之民辦都市更新案,也是首件桃園在地建商辦理之都更案,2023年7月31日由桃園市長張善政率市府相關局處參與開工動土典禮,預計於2026年中下旬完工。 本案基地位於桃園區中正一街及正康一街口,為面積3,366.06平方公尺之住宅區,公有土地約2成,面積約680平方公尺,鄰近未來捷運綠線G08站,距離在500公尺範圍內,因都市發展隨大眾運輸沿線而開發,實現TOD倡導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爰由實施者依都市更新條例規定劃定為更新地區,並據以辦理都市更新重建。 本案更新後預計興建地上24層及地下3層之住宅大樓,全區設置132戶住宅單元,並於建物1、2層部分設計圖書館,南側一樓設置10個機車位及U-Bike場站供該地區民眾使用,以提升整體居住環境品質,活絡社區發展。未來將留設大面積開放空間及人行步道,減輕建築量體對道路造成之壓迫感,並提供周遭民眾休憩的場所;同時,也協助取得及開闢基地北側大華一街計畫道路,打通瓶頸道路,以利民眾方便通行;且實施者提出於施工期間原西南側U-bike場站拆除後配套方案,將原U-bike場站暫時遷移至北側基地內,以維持附近居民對共享運具的需求。 本案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已於2023年3月由市府核定,更新單元內容積獎勵捐贈及原公有部分可分回圖書館、住宅單元及共享運具U-bike空間,後續由教育局、交通局及財政局進駐管理。 藉由公益設施資源引入,對於周邊地區活化再造將帶來相當大的助益,並且提升整體居住環境品質,活絡社區發展,且透過市府首例公私合作之民辦都市更新成果,賦予舊市區土地活化再發展的生命力,進而帶動周邊地區都市更新連鎖效應,增進民眾參與都市更新意願,改善居住環境之目的,逐步將桃園打造更為友善宜居的城市。
桃園市政府為加速都市環境改善,選定鄰近桃園火車站復興路民生路口基地進行公辦都更。本案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於2023年7月20日發布實施,為桃園市第4件公辦都市更新案。 復興路公辦都市更新案,土地面積2,663平方公尺,實施者立信工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將斥資14億元打造2棟地上14、17層、地下4層住商大樓,預計於2023年下半年動工,2027年底完工,更新後除有店舖及住宅外,規劃740坪辦公空間,並以分層及獨立出入口方式規劃,以營造更佳使用空間。 另外,本案配合都市機能及延續既有巷弄紋理發展,符合綠建築、無障礙空間及耐震等標準進行建築規劃設計,並留設安全人行步道、增加景觀綠美化空間,以提供市民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帶動桃園火車站周邊都市更新,提升整體都市環境公益性,讓桃園成為更好的宜居城市。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7月31日前往中壢區,出席「機場捷運A22老街溪站營運通車典禮」。張善政表示,桃園機場捷運延伸至A22老街溪站,更深入中壢市區,也離A23中壢站更進一步,因此,對中壢、平鎮及整個桃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他提到,機捷延伸至A22老街溪站具有施工技術上的門檻,經交通部、鐵道局及廠商的努力,桃捷公司也配合進行穩定性測試,終於克服技術上的困難順利通車。張善政也向中央提議,機場捷運應劃為中央運具,而非僅是地方運具;此外,預見機捷搭乘人數上升,必須盡快著手採購新的捷運列車,盼中央支持機捷增購列車計畫,以提升機捷營運品質。 張善政談到,為配合機捷A22老街溪站啟用,市府以機捷A22老街溪站為中心,規劃9條搭配公車路線,包括1A、118、120、703、5081、5623、5623B、L28、171等,盼進一步提升機捷A22老街溪站功能,同時促進中壢及平鎮地區的繁榮。張善政也說,基北北桃通勤月票上路後,大眾運具搭乘人數直線上升,機捷2023年7月21日單日搭乘人數更已突破10萬人次,對民眾跟桃園捷運公司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地方及中央的合作成果。 張善政進一步說明,機場捷運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是持續延伸至A23中壢站,並銜接桃園捷運綠線。由於交通部、鐵道局、市府捷運局及桃園捷運公司的努力,目前機捷A23中壢站延伸工程已有妥善規劃,相信比照A21環北站至A22老街溪站工程期間,所有相關單位的合作與努力,機捷A23中壢站如期如質完工將指日可待。 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關於機捷永續發展及購買車廂等議題,行政院將研議後續推動方式,盼機捷發車頻率能更頻繁,帶給大家更多方便。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也提到,未來行政院與交通部將針對機捷購車計畫進行研議,給予桃捷最大的支持。交通部長王國材特別感謝市府在工程期間配合進行交維計畫,以及桃捷公司與鐵道局共同完成測試作業;機捷延伸至A23中壢站工程,將需配合鐵路地下化施工及站體整合,預計2028年7月完工。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