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2022年9月27日下午前往蘆竹區公所,出席「2022年市政說明會活動-蘆竹場」。鄭文燦表示,桃園的改變與進步,市民都非常有感,升格後,蘆竹區人口從15萬人成長至16.7萬人,未來加上機捷A10山鼻站重劃區、A11站坑口重劃區、大竹重劃區第二期與中正北路捷運綠線都市計畫所形成的吸引力,人口未來可望突破25萬人。鄭文燦指出,蘆竹的地理環境近山近水,本身就十分優異,非常適合居住,加上市府這8年推動許多交通建設、公共建設,整體生活環境大幅提升,蘆竹已成為宜居城市、移居首選,也是桃園市的重要示範區域。 鄭文燦談到,捷運綠線已於2018年10月15日動工,第一階段預計於2026年通車,共有G12、G13、G13a及G14等4站位於蘆竹,因此蘆竹將有捷運綠線和機場捷運2條捷運通行,居於交通樞紐,未來捷運綠線通車後,蘆竹將是從航空城進入桃園的第一站,配合中正北路捷運綠線都市計畫,中正北路拓寬成為50米道路,兩側將是辦公大樓林立,蘆竹位於桃園藝文特區、南崁、航空城之間,在捷運連結之下,將形成新的都心,未來發展可期。 鄭文燦說,地方提議國1甲線延伸計畫多年,如今終於邁入實現階段,計畫已於9月23日獲國發會審議同意,將報行政院核定,預計於2029年完成通車。未來國1甲將延伸至台61線,全長11公里,其間增設4處交流道,物流貨車可快速通往航空城貨運區及台北港,減輕國2機場聯絡道塞車情形。 鄭文燦表示,污水下水道工程是看不見的基礎建設,桃園全市用戶接管數,從升格前2.7萬戶,增加至目前18萬戶,4年後更預計達30萬戶;另外,蘆竹區設有「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為全國唯一獲優等肯定的公共污水處理廠,4期工程皆完工後,每日將可處理約20萬噸的污水;「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再生水BTO案」也於2022年6月完成簽約,將興建北台灣第一座再生水廠,提供高科技產業所需用水。 鄭文燦說明,市府在南崁溪採取全流域治理,沿途設置5座橋梁,並營造多處水岸公園及親水景觀;南崁溪水岸自行車道全長27公里,其中蘆竹區佔達14.7公里,坑子溪段自行車道與南崁溪自行車道串接,蘆竹段則增加沿線綠帶,讓水岸自行車道景觀更加豐富。 鄭文燦指出,蘆竹南崁溪畔的光明河濱公園,是水岸整治的典範,也是蘆竹人最喜歡辦活動的地方,市府保留大量綠地及廣場,設置光明市民活動中心、天幕籃球場及法式滾球場,並規劃自行車及人行步道,未來還將增加槌球場等設施,打造為市民運動、散步、騎車的好去處。 鄭文燦談及,市府克服土地取得困難,將原本「國道1號中正北路交流道」北進南出的匝道,提升為北入南出及北出南入雙向的交通動線;其中蘆興南路南段(中正路至蘆興南路箱涵段)拓寬為四線道、北段(蘆興南路箱涵段至南竹路二段)拓寬為雙線道,原本約8米寬蘆興南路則拓寬至20米,搭配12.5米涵洞,完成讓大客車可通行、全方向通車目標。 另外,市府針對南崁交流道口及南福路255巷進行淹水改善,清疏新南路過路箱涵、於綠地降挖滯洪池、南福路255巷則新建L型擋強避免淹水,有效降低南崁交流道口附近的淹水情況。 鄭文燦指出,桃園推動開瓶計畫,打通瓶頸道路,車流交通更順暢,蘆竹區共有6處瓶頸道路列入計畫,其中已打通路段包括「歐楓街至營盤里路段」、「大新路376巷路段改善」、「大華北街道路拓寬」、「西康路瓶頸道路打通」共4處;施工中有「福祿里五福六路56巷27弄至五福六路」、「上興路85號旁連接中興路120巷」2處,預計2022年可完工開通。 鄭文燦談及,因應蘆竹都市發展,市府規劃捷運綠線G12、G13、G13a三站捷運車站,以產業發展為主、住商為輔,推動開發計畫;另外,也積極新闢航空城聯外道路,提供南崁地區271.83公頃公共設施用地,帶入航空城產業效益。 鄭文燦也說,機場捷運A10山鼻站辦理整體開發計畫,除開闢區內公園、綠地、停車場、市民活動中心,也針對0.5公頃車站專用區進行招商開發,並將興建有350戶的社會住宅。 鄭文燦表示,蘆竹區目前共規劃5處社宅,蘆竹二號社宅已經完工,進駐率高達98%,蘆竹一號也即將落成,另將陸續推動蘆竹宏華段、蘆竹大興段、山鼻一號社宅等3座社宅,結合親子館、托育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等多元設施,優先提供所得較低的年輕人及弱勢族群入住。 鄭文燦談到,市立圖書館大竹分館與興仁市民活動中心、興仁長照機構共構為多功能場館,提供圖書館、公托中心、長照中心等功能;其中圖書館部分藏書4萬冊,為配備RFID系統的智慧圖書館,並與相鄰「六股埤塘公園」的生態景觀結合;興仁長照機構則是蘆竹第4間日照中心,透過優質的照顧環境及體適能設施,讓長者獲得更好的照顧。 鄭文燦並說,市府打造多元使用的市民活動中心,蘆竹區將有11處市民活動中心,其中南青、興仁、中山、光明、上興、大竹等6處市民活動中心已經完工,山鼻、新興、濱海、新莊及南興水岸市民活動中心等5處則陸續推動。 另外,為照顧原住民朋友權益,另設置蘆竹原住民集會所,打造干欄式建築、仿石板屋望樓、祖靈及圖騰意象,室內則具備課後族語教室、圖書閱覽資訊室、原住民族文物展覽間、表演文化廳等功能,供原民朋友集會交誼使用。 鄭文燦談到,蘆竹多處公部門行政廳舍老舊,市府推動興建蘆竹分局新大樓,提供員警獨立舒適的工作環境,增進社區安全;另興建蘆竹新行政中心,其中包含區公所、地稅局、交通分隊等辦公廳舍,並結合圖書館、市民活動中心、多功能展演中心、商場、停車場、家扶中心、身障者資源中心等功能,讓民眾洽公及申辦業務更方便。 鄭文燦說明,市府提倡活力健康城市,於五福游泳池興建蘆竹運動中心,並改善停四公園籃球場、彩虹棒壘球場、大竹游泳池、濱海風雨球場等體健設施,另河濱棒壘球場也正在進行改善,預計於11月可完工啟用。 鄭文燦說明,因應南崁地區人口成長,國小不足容納新生,市府推動蘆竹區五福市地重劃區,總開發面積3.45公頃,重劃後部分土地將用以新建五福國小。 鄭文燦談及,南崁國中進行老舊校舍改建,除新建「藝文科學專科大樓」,設置共享型社區圖書館、活動中心、自然實驗室及多功能教室、地下停車場,另進行運動場整建工程,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 鄭文燦表示,市府打造蘆竹友善托育環境,讓年輕家庭敢生敢養,共設置1處「興仁公托中心」、2處公共托育家園、1座「蘆竹親子館」;並於升格後,於蘆竹興建「南崁區示範幼兒園」、「中山非營利幼兒園」及「外社非營利幼兒園」等3處幼兒園,另有13家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化服務。 鄭文燦說,「蘆竹區老人文康中心」以良好建築規劃及多元設施,榮獲國家建設卓越獎與公共工程金品獎,此外,蘆竹也有29處社區關懷據點,鼓勵長者參與活動。 鄭文燦提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由歷史建築「北區兒童之家員工及院長宿舍」改建而成,是老屋翻新的文創聚落,打造為兒童藝術學習空間,自2019年開幕以來一直是南崁親子活動的基地、親子共遊的熱門景點。 鄭文燦說,桃林鐵路成功保留鐵道文化,成為適合休閒的景觀廊道,未來將爭取預算完成「南山路至竹圍漁港」的最後一哩路,也將規劃種植不同種類的原生植栽,讓沿途季節景觀更加豐富,並增加公共廁所,對親子及長者會更加友善。 鄭文燦強調,市府保留綠地生態,以複合式公園打造都市綠洲,其中於南崁溪舊有河道建置「海湖運動森林公園」、「海湖地景公園」,將24公頃閒置地轉型為具防災滯洪及運動休閒的特色公園;另保留蘆竹原有埤塘,設置「長興休閒埤塘公園」、「1-16號埤塘公園」、「大竹觀光休閒公園」、「上竹池塘公園」、「蘆竹六股埤塘生態公園」等5座都市公園,讓城市發展與埤塘共生。 鄭文燦表示,蘆竹具有五酒桶山、大古山等自然資源,適合發展登山步道系統;五酒桶山生態公園保留原始喬木、增設景觀台及木平台,規劃無障礙步道及手作步道,整體將發展為放射狀登山系統;另外,營盤坑古道、大古山步道經過景觀規劃,也成了都市小旅行必訪的步道秘境,而羊稠步道成功舉辦甲蟲季,更是親子最愛的主題景點。 鄭文燦說,市府也活化機捷軌道橋下空間,將全長5.3公里的雙向混合車道,規劃為田園景觀大道,居民可以沿著坑子溪散步或騎自行車,欣賞田園美景。 鄭文燦強調,休閒農業是桃園農業的亮點,蘆竹「坑子溪休閒農業區」、「大古山休閒農業區」有如都會後花園,藉由舉辦「桃金孃節」及「野百合花季」等特色活動,吸引城市居民假日休憩及消費。
民眾賴先生來電詢問:名下有一筆土地原本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信託之後受託人卻收到輔導申請自用的通知書,土地信託後,還需要重新申請才能享受地價稅自用住宅的優惠稅率嗎?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信託土地名義上已登記為受託人所有,符合自用住宅要件已變更,原則上無法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但如果是自益信託,土地所有權人(受託人)及委託人仍可申請按2‰優惠稅率課徵地價稅。 稅務局進一步說明,信託土地於信託關係存續中,土地所有權人為受託人,由受託人管理或處分,地價稅納稅義務人為受託人,原本無符合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條件,但委託人與受益人為同一人時(自益信託),只要該地上房屋仍供委託人本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設立戶籍做自用住宅使用,且無出租或營業等情形,與該土地信託目的不相違背者,該委託人視同土地所有權人,仍可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經審查核准後,稅率可由原先的一般用地稅率降至2‰自用住宅優惠稅率,稅負相差至少4倍,事關權益,提醒您,土地信託後需經申請核准才可享有節稅優惠。 稅務局提醒,土地於信託、塗銷信託後,如仍符合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應於當年度9月22日(開徵前40日)提出申請,經核准後當年即可享有地價稅優惠稅率;逾期申請者將自次年起適用。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2年9月22日前往龜山區公所,出席「2022年市政說明會活動-龜山場」。鄭文燦表示,8年前他上任之初,面臨幾項挑戰,首先是萬壽陸橋必須拆除走入歷史,當時桃林鐵路已停駛許久,陸橋成為台一線萬壽路的障礙,因此決定拆除,並以容移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權,讓龜山變得更順暢美麗。其次,機場捷運延宕6次仍無法通車,經市府彙整各項缺點後進行檢討,終於在2017年3月正式通車,進而帶動地方發展,兩項挑戰均化不可能為可能。 鄭文燦談到,龜山早期以大面積、大範圍劃定山坡地,經市府水務局盤整後,針對坡度小於5%,且非位於地質與洪氾敏感地帶的平坦區域,重新檢討後報送農委會水保局啟動劃出作業,讓土地回歸一般規範管制,有助於居民合理利用土地,且能免除提交水土保持計畫、回饋金等程序,目前符合條件的土地幾乎全數劃出,龜山完成進步的蛻變。 鄭文燦提及,桃園推動三心六線軌道計畫,其中捷運棕線總長約11.8公里,將串聯至新北市新莊區,考量龜山整體交通發展,捷運棕線由高架化改為地下化,避免交通打結而影響市區交通,並由輕軌改為中運量系統,以接軌捷運綠線、北捷新莊線系統,同時保留未來延伸空間。目前已通過環評初審,進入綜合規劃的最後階段,市府以爭取2022年底核定為目標,未來龜山至少將有機場捷運線、捷運棕線等2條捷運路線。 鄭文燦進一步談到,延續規劃的「桃園捷運第二階段路網2.0」共計11條路線,2022年5月獲交通部備查,其中「桃園長庚線」可串聯至長庚醫院,未來捷運棕線計畫完工後,將搭配公車路網、YouBike等,全面改變龜山通勤方式。 鄭文燦指出,「桃園鐵路地下化」是百年建設,全程約18公里,目前鳳鳴站、桃園站、中壢站、平鎮站均已開工,而行經的龜山工業區路段將進行地下化,並結合捷運棕線,於桃園車站形成捷運綠線、捷運棕線、鐵路三鐵交會。 鄭文燦說明,鐵路地下化工程沿線的標案正在設計發包,其中4個上網招標中、6個即將上網公告,沿途將拆除8個高架橋、8個地下道及20個鐵路平交道,包括鄰近桃園車站的桃鶯陸橋、民族陸橋、三民陸橋、林森地下道等,可望進一步提升龜山地區的整體發展。 有關污水下水道建設,鄭文燦表示,桃園市升格前下水道接管數為2.7萬戶,8年來提升至18萬戶,4年後更預計達30萬戶。而龜山地區設有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與文青水園水資源回收中心,其中文青水園水資源回收中心號稱全台最美水資中心,並榮獲「2020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的肯定,經回收處理後的流放水可達到經濟部水利署公告的再生水標準,供應給華亞科技園區以及工三、工四園區廠商使用,同時也設置專管至舊路坑溪,有助於改善水質,且充分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益。 鄭文燦說,除了將污水處理設施採地下化設計外,文青水園水資源回收中心上方規劃為生態景觀公園,以「莫比斯環」為設計主題,象徵生生不息、循環永續,成為桃園建設代表作。目前完工的第一期工程每日可處理4,000噸污水量,第二期工程將成長至8,000噸,藉此解決捷運A7站開發後周邊住宅人口移入的排水需求。 鄭文燦並談到,工四工業區闢建3座滯洪池沉砂設施,兼具防災、水質淨化及休憩功能,不僅可防止山坡崩塌,保護林口台地的安全,也設置景觀平台、生態浮島、景觀步道、造型跨橋等,提升大坪頂地區的生活品質。同時,市府營造南崁溪、老街溪親水環境,並進行家庭廢水納管、工業污水管制,其中舊路坑溪將納入新型治理方式,打造河川及步道生態。 鄭文燦提到,桃林鐵路總長20公里,將全段進行活化,目前已完工10公里,當時由龜山率先打頭陣,從龜山一路延伸至蘆竹,成為桃園空間改造的典範,已經是市民散步、騎自行車的好去處,未來市府也將積極保留鐵道文化,持續將其打造為綠色走廊。 鄭文燦指出,市府在三鶯路埋設排水箱涵,一路由桃林鐵路延伸至南崁溪,同時解決自來水水壓、排水兩大系統問題;捷運A8長庚醫院站周邊經市府檢討後發現早期重劃時排水系統過窄,爭取在文化一路、文德路埋設涵管加速排水,以解決周邊淹水困擾。 鄭文燦提到,捷運A7站由營建署開發,市府接續打造水資中心、滯洪池,並規劃陸續打通牛角坡路延伸至文化一路、文學路延伸至文化一路及樂善一路等交通要道,目前皆在招標中;2023年將完成文藝街延伸開闢、南林路拓寬等工程,讓周邊交通更便捷。 鄭文燦提及,8年來市府完成多所學校更新,龜山區包括推動新建樂善國小樂學樓及拆除舊校舍、新建文德非營利幼兒園、新建文青國中小及附設幼兒園、新建龜山國中多功能活動中心、綜合球場、禮堂及棒球隊宿舍等。同時,市府也推動壽山高中體育訓練中心,1樓並規劃為大同第二市民活動中心,成為學校與社區合作資源共享的最佳案例。 鄭文燦指出,在他任內已興建20座立體停車場,以滿足市民停車及生活需求,在龜山部分,文二立體停車場嶄新啟用,並有「誠品生活時光」進駐,使用率相當高。市府也在建國一村國宅用地、中興段192地號用地、舊龜山區公所等地闢建停車場。 鄭文燦表示,市府與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合作推動「桃園長庚轉運站」BOT案,預計2022年11月完工,不僅可以解決文化一路交通壅塞問題,且連通道可直達長庚醫院,將打造為五合一多功能場所大樓,兼具客運轉運站、會議中心、圖書館、青創基地及停車功能。 同時,市府也推動「長庚新驛站」計畫,改善11條道路設施、整合纜線、優化電纜地下化、增加行道樹與景觀植栽,並設置人行道無障礙坡道、休憩座椅等,不僅翻轉捷運A8站周邊交通,也美化都市景觀。 鄭文燦談到,市府在龜山推動善捷段、中興段等2處社會住宅,將納入幼兒園、公托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微型運動中心、老人文康中心等設施;在親子館部分,除了既有的龜山親子館、大華親子館,也規劃新設坪頂社福館,希望結合親子館、老人文康中心、關懷據點等,未來龜山可望擁有3處親子館。 鄭文燦指出,目前13個行政區中有多達56座共融式公園,也翻修具有烏龜意象的中正公園、新闢中興兒二公園、規劃興華段982地號公園共融式遊戲場等,未來希望將綠地串聯至虎頭山,打造大型公園綠帶。同時,市府也推動中山廣場、第一河濱公園、第三運動公園、原住民文化會館等多處天幕設施,讓公共空間的功能多一點,提供鄉親跳土風舞、打太極拳、舉辦市集及音樂會等活動的好去處。 鄭文燦提及,憲光二村是目前桃園唯一被保留的憲兵眷舍,第1期修復工程施作中,預計2022年完成,將打造為文創園區,並成立全台首座移民博物館以及憲兵故事館,以保存眷村文化。 鄭文燦指出,虎頭山遊憩綠廊6條生態步道全面建置完成,未來將繼續擴展至大棟山,打造山林亮點;透過綠美化工程,龜山苗圃綠環境生態園區成為環教場域及大坪頂地區的後花園,也是爭取劃定中的楓茶米休閒農業區的生態亮點。 此外,他所核定的大棟山風景特定區,預計2022年完成資源說明書送交通部觀光局辦理等級評鑑,大棟山風景特定區最受矚目之處,在於登高望遠的特性,可從405高地制高點遠眺石門水庫、台北101,是未來下一屆市府可以致力發展的亮點。 鄭文燦最後談到,擔任市長8年來,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市民的信心、幸福感及認同感的大幅增加,這是眾人共同的努力,希望下一個階段的桃園能更好。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2年9月20日前往桃園市立圖書館平鎮分館,出席「2022年市政說明會活動-平鎮場」,鄭文燦向平鎮鄉親說明過去8年各項市政成果,細數桃園如何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挑戰下,人口逆勢成長21萬人;並打造高就業力及高經濟力,讓桃園成為台商回流的首選城市;桃園在升格後,率先全國實施「333育兒政策」,提供生育補助及育兒津貼;8年來累積增加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109園、共1萬2,299個名額,持續提高公共化幼兒園覆蓋率;透過健保、農保、三節重陽敬老金、愛心敬老卡及假牙補助等,全方照顧桃園長者,打造高齡樂活城市。鄭文燦也強調,桃園即將進入建設高峰期,在拚建設的同時也兼顧財政,努力讓桃園穩健地向前邁進。 有關捷運建設,鄭文燦進一步說明,桃園捷運第一階段推動「三心六線」,目前都在時間表內進行中;而「桃園捷運路網2.0」計畫於2022年5月獲交通部同意備查,預計新增11條路線,由桃園經內壢、到達中壢及平鎮,未來平鎮區將有「中壢平鎮線」及「平鎮龍潭線」。其中「平鎮龍潭線」為第二階段的優先開發路線,由機場捷運A21環北站經宋屋站、平鎮車站、中豐站、南勢站、山仔頂站、烏樹林站至龍潭站。鄭文燦強調,從提案、規劃到定案、動工,建設是漫長累積的過程,他期盼繼台鐵設置平鎮站後,進一步將捷運設置於平鎮,相信對於平鎮區未來的都市發展將大有助益。 鄭文燦指出,他上任前,桃園鐵路高架化方案停擺多時,他上任後,改推動「桃園鐵路地下化」方案,起自新北市鳳鳴站到平鎮站,全程約18公里,除了既有的桃園、內壢及中壢車站,另預計增設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等5個車站,沿線共10個標案,4個標案上網招標中。桃園鐵路地下化預計8年後通車,目前桃園、內壢、中壢車站皆已動工,而平鎮車站正在施作連續壁工程;為方便民眾搭乘鐵路,先於平鎮區公所附近設置地上的平鎮臨時站,預計4年後先行通車,能紓解中壢站的運輸壓力。 鄭文燦表示,平鎮有中豐、山峰及長安物流等三大重劃區,將可帶動未來地方進步。其中,市府規劃的「中豐重劃區」位於老街溪及新街溪中間區塊,配合鐵路地下化進行平鎮車站整體開發,將遷移平鎮高中操場,使校地更完整,也將預留平鎮行政園區、保留老街溪及新街溪綠帶、開發大公園等,本案已於2020年12月獲桃園市都委會審議通過,後續將進行公開展覽,彙整意見後修改推動,未來中豐重劃區將成為平鎮新都心。 鄭文燦說明,「山峰重劃區」及「長安物流園區重劃區」兩案自辦市地重劃開發進度,其中,山峰重劃區歷經二十多年,已於2022年動工,預計2至3年內完工,其中已取得的學校用地,預計增設學校,分散南勢國小的壓力;而長安物流園區重劃區過去擱置三、四十年,他擔任市長後,積極向內政部爭取設置物流園區,並拓寬道路、協助引進物流業者進駐,採取自辦市地重劃的方式,目前已完成動工前的準備工作,市府將會督促重劃會盡速辦理,期盼重劃區的開發,帶動地方進步。 有關公園建設,鄭文燦表示,他擔任市長以來,已完成56座共融式公園,其中各年齡共融的「新勢公園」,已成為南桃園舉辦各項活動的盛地,包括設置天幕球場、兒童遊戲場、大型沙坑、地景沙丘、大草坪、極限運動場、礫間帶等;此外,民俗文化公園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已更新老舊設施、增加節能照明,第二階段也將規劃設置共融式兒童遊戲場。另外,旗艦型遊戲場深受市民歡迎,市府積極評估地方建議,將於台66橋下增設「平鎮運動公園」,占地約3公頃,規劃兒童冒險公園、高低攀爬設施、籃球場、5人制小足球場等,目前已完成設計,即將上網招標。 鄭文燦談到,雙連坡碉堡公園原為軍事防砲陣地,市府與國防部合作活化舊營地,交由市政府代管後,第一期工程完成植栽步道、照明設施等,第二期工程設計中,預計增建草坪共融遊戲場。在埤塘生態公園部分,全市已完成近50口埤塘綠美化工作,其中,平鎮區完成「社子埤塘生態公園」及「鑊篤埤塘生態公園」,前者設置天幕及藝術裝置,後者則結合客家特色,期盼保留埤塘獨特的水文化,成為兼具防災及生態教育的新亮點。 鄭文燦表示,市府持續打通平鎮交通的任督二脈,推動龍慈路延伸台66線道路新闢工程,總長度約2.4公里,第一期都內段1,170公尺已完工通車,目前由龍慈路打通至營德路;第二期將繼續打通至獅子林及台66線,道路長度1,182公尺,目前在用地取得階段,已獲內政部營建署補助,工程費補助70%、用地費補助25%,其他由市款支應,工務局將於9月27日辦理協議價購,預計2023年動工,未來全線開闢完成後,可由此直接上台66線,再轉至國道1號、國道3號,相信交通便利性可翻轉中壢後站及平鎮區的發展。 鄭文燦也提到,台北商業大學附近的金陵路五段、六段長期交通壅塞,市府沿新街溪路廊右側開闢替代道路,自廟前路口至快速路一段986巷,道路長約855公尺,紓解66快速公路和金陵路四、五段路口尖峰時段車潮,本案工程總經費約3億元,目前已完成定線,市府將爭取內政部營建署2022度工程結餘款推動辦理。 有關污水下水道建設,鄭文燦表示,桃園污水下水道接管成長率為六都第一,升格前全市僅2.7萬戶接管,目前已有18萬戶接管,預計4年內成長到40萬戶;目前公私協力建設12處污水下水道系統,平鎮與中壢屬於同一系統,包括中壢BOT污水下水道系統及龍潭平鎮(山仔頂)污水下水道,未來整個平鎮區都會納入下水道系統;另接管計畫將與水資源中心同步進行,中壢水資源中心預計2023年完工,水資源中心的再生水可用於澆花、消防及工業使用。 鄭文燦談到,市府推動「老街溪全流域治理計畫」,從上游平鎮到下游青埔,逐步實現全流域整治的目標。其中,平鎮地區包含:伯公潭客家信仰圈景觀改造、八角塘周邊環境改善、伯公潭二岸人行道串連及石門大圳休憩路廊串連等,市府也結合在地文化,保留以紅土及糯米製作的糯米橋,目前平鎮即有安樂橋、鎮南橋、伯公潭橋等3座糯米橋。此外,市府規劃設置八角塘公園環湖步道,並將運用伯公潭園區周邊的國有土地,推動伯公潭水圳復舊計畫,重現八字圳灌溉的歷史,並結合客家三官大帝及義民信仰,推廣騎腳踏車也能走讀歷史,認識平鎮特殊的水利文化資產。 鄭文燦也說,他上任後推動「新街溪流域治理三年計畫」,考量新街溪沿線多為住宅區,且生態不如老街溪豐富,因此著重於增加橋梁、步道及公園等設施,以打造親水空間,目前都市水岸步道已完成超過10公里,未來會繼續向上游擴大新街溪的治理範圍。 鄭文燦表示,平鎮一號社會住宅位於大南勢地區,提供1至3房型,共計64戶,目前即將完工,9月27日前開放受理申請,預計2023年可入住。平鎮一號社會住宅周邊有民俗文化公園、南勢行政中心、運動中心,社宅內則有親子館、家庭服務中心、終身服務據點及停車場等公共設施,收費標準分為5個級距,租金約市價8折,承租期限以3年為一期,得申請續約一次。 鄭文燦表示,南勢行政大樓預定2022年底開工,預計興建辦公棟、社福棟兩棟建築,未來除了戶政事務所、地政事務所,還將增設地方稅務局,方便工商企業洽公,而社福棟則設置公托中心、社區關懷照顧據點及市民活動中心。此外,新富市場用地多年閒置,成為無人管理的停車場,市府新建「新富市場綜合大樓」,並引進全聯,設置天光雜貨店、市民活動中心、社會企業中心、公托中心及停車場,給予市場新生命,成為活化市場用地的典範。 鄭文燦指出,義民社福館即將於2022年11月完工,結合幼兒園、公托中心、圖書館及市民活動中心等複合式設施,其中,考量桃園的年輕家庭眾多,特別設置「桃園市女兒館」作為青少年學習中心,著重青少年關懷照顧及學習。此外,也增設簡易型市民活動中心,平鎮區有第一、新勢、中正市民活動中心,結合長照、社區關懷據點、公共集會等功能,方便社區舉辦小型集會或班隊活動,打造實用的市民活動空間。 有關圖書館建設,鄭文燦表示,市府持續增加圖書館密度,除了平鎮分館及東勢分館,他上任後增設山仔頂分館,並因應在地特色,設置軍事圖書專區及鄧雨賢歷史資料室,紀念出身山仔頂的「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未來若加上義民社福館內的義民分館,平鎮區共計有4個圖書館。 談及運動設施,鄭文燦指出,平鎮運動中心設有溫水游泳池、武術教室、兒童遊戲室、體適能中心、多功能教室及籃球、羽球、桌球場,功能相當多元;平鎮棒球場暨射箭場,在他上任後,編足1億元預算改建更新,增加籃球場及溜冰場,並連同周邊德育公園及區公所,一起完成整體的植栽、照明、步道工程,成為孕育平鎮高中、新民國中兩支世界冠軍隊伍的球場。另外,市府推動多處閒置營區活化運用,其中,雙連坡營區預計興建足球場及射箭練習場,提供南桃園地區的學校、社區使用。 鄭文燦說明社區微整形計畫,以華安社區為例,過去因路不通而成為被遺忘的空間,興建社子埤塘公園後,市府遷移電塔、鐵塔,並開通華安街銜接平東路,將原有的菜園、水圳開發為綠帶,改善淹水路段,讓整個華安社區煥然一新,成為舊社區改造的典範。 鄭文燦指出,「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原址為公墓,市府遷移後興建停車場及紀念公園,2021年12月完工,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公共工程金質獎以及多項國際大獎肯定,透過公共景觀藝術,展現1895年客家鄉親保家衛國的義民精神,公園不只呈現客家文化,創新設計也涵蓋水圳文化、紀念館、展覽館及共融式公園,讓市民朋友易於親近,現在也成為平鎮鄉親活動、夜間散步的好地方。另外,第9公墓遷移計畫也在進行中,配合公墓公園化政策,後續配合都市計畫規劃特色用途。 談到平鎮特色節慶,鄭文燦表示,「龍岡米干節」為全台最大滇緬泰異國文化嘉年華,龍岡小旅行也成為知名的旅遊品牌;「平鎮藝術季」推動多元藝術,鼓勵新興藝術團隊參與;「乙未戰役文化季」傳承歷史記憶與客家文化,與客家義民精神互相輝映;在大東勢地區舉辦的「平鎮花彩節」、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及2022桃園燈會也都在平鎮舉辦,透過特色節慶讓更多人看到平鎮之美。最後鄭文燦強調,平鎮生活圈的改造工作仍持續進行,相信未來平鎮的交通會更加方便、設施更完整、生活更便利。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2年9月15日前往三民運動公園天幕球場,出席「2022年市政說明會活動-桃園場」。鄭文燦表示,桃園區是桃園的首善之區,人口數較升格以前成長了5萬人,目前已達46萬人,且在升格之後,桃園不斷努力往前衝、往前跑,並感謝現場市民朋友的支持及府會的努力,讓桃園區變得更不一樣。 鄭文燦說,台鐵桃園站是僅次於台北站的全國第二大站,目前鐵路地下化工程正如火如荼的施工中,桃園鐵路地下化更是桃園的百年基礎建設,總長約18公里,沿線將拆除8個高架橋、8個地下道及20個鐵路平交道,不僅消除前後站的差別,也將隨著桃園鐵路地下化的完成增加一條林蔭大道。目前地下化先導工程已於2018年9月開工,而平鎮站臨時站預計於2026年提前通車;桃園、內壢及中壢站於2029年通車;另外,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及平鎮站等5座通勤站則於2030年啟用。 在交通建設部分,鄭文燦指出,國道1號桃園交流道動線改線工程(中正北路交流道)在蘆竹蘆興南路新建南入、北出匝道,2022年1月全方向匝道已通車,讓南來北往更加便捷。另外,市府也設置經國轉運站,打造友善明亮的候車空間,讓往返南北的旅客更方便。鄭文燦也說,桃園升格至今,已增加超過3萬750席停車位,尤其在立體停車場方面,已完成設置20座。而廈門街立體停車場日前甫完工啟用,可提供171席機車及227席小型車停車空間,若加上西門地下停車場、市府府前停車場,以及未來將再增設的文化局前廣場地下停車場,可大幅提升行政園區的便利性。 鄭文燦說,桃園升格前,污水下水道全市用戶接管數僅2萬7千戶,升格後,全力推動建設12處污水下水道系統,目前用戶接管數已達18萬戶。其中,桃園區正進行「桃園北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未來市府將持續努力,推動「看不見的建設」,讓桃園河川更乾淨。 鄭文燦提及,市府辦理南崁溪整治計畫,設置礫間帶淨水系統,改善水質,並持續推動北區下水道用戶接管,南崁溪沿線也完成印象大橋等5座橋梁,串聯22公里水岸自行車路網。鄭文燦也談到,升格後,桃園積極規劃設置11個具有處理污水功能的礫間現地處理設施,利用水中微生物自然淨化水質。此外,未來還預計要在小檜溪市地重劃區內,東門溪與南崁溪的交界處,設置東門溪截流站,處理東門溪進入南崁溪的生活汙水,並推動南崁溪河川教育中心,預計113年完工,盼讓桃園成為親水城市。 鄭文燦說明,桃園與中央攜手推動社會住宅計畫,將興建1萬5千戶社宅,預計2022年底會完成4,000戶,其中,桃園區擁有中路一、二、三、四號社宅,以及由中央興辦的慈文安居。未來社會住宅完工後,將提供給年輕人或弱勢家庭,市府另也提供租金補貼,以及社宅家電、家具以租代買的創新模式,盼給予年輕人更溫暖的力量。 有關醫療服務方面,鄭文燦表示,聖保祿醫院擴建綜合醫療大樓,將增加174床病床,預定2023年完工;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則預定增加400床病床,預計於2029年完工,讓北桃園醫療服務更完善。 鄭文燦也表示,市府用心打造市民活動中心及微型社福館,並結合長照、托嬰與家扶多元服務,讓在地居民可盡情發展社區班隊、關懷據點等。例如:市府將東門市場重建為多功能大樓,不僅讓原市場攤商進駐1樓美食街,3樓更打造東壽市民活動中心、里辦公室及多功能展演廳;也設置民富社福館,結合托嬰、幼兒園及活動中心等功能,並融合大有梯田生態公園風貌。 鄭文燦談到,市府共規劃12處國民運動中心,目前已完成8處,並結合體適能、有氧舞蹈、瑜珈教室以及飛輪教室,其中,桃園區設有南平、三民及婦女館運動中心。 鄭文燦說,桃園虎頭山打造三大系統6條爬山步道;虎頭山環保公園也改善完成,目前已成為市民觀賞夜景的最佳地點;而奧爾森林學堂也成為孩子的森林遊樂園,是生態教育最好的地方。此外,桃園孔廟、桃園神社及忠烈祠也都改造完成,除相當適合舉辦活動外,虎頭山也已成為許多山友、山客最喜愛的景點。 鄭文燦指出,桃園16萬2千盞路燈全面換裝智能路燈管理系統,不僅電費節省70%,每年也減少6萬噸碳排放。桃園也是全國第一個完成天羅地網監視錄影系統,監視器數量從升格前的7千隻,大幅提升至2萬多隻。 有關教育部分,桃園也推動「智慧學校數位學堂計畫」,在各級學校建置超過6,000間智慧教室。鄭文燦也說,在他任內,市府共規劃設置23間圖書館,目前已完成15間,其中,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以生命樹為設計發想,預計於10月中開幕營運,預計結合圖書館、書店、影城、餐廳商場以及生活文創,將會是全國最大的市立圖書館,值得大家期待。 鄭文燦指出,他上任後市府更積極活化轄內歷史建築,打造桃園藝文聚落,包括:桃園77藝文町、桃園郡米穀統制組合倉庫、大廟口派出所,以及將舊桃園警分局轉型為新住民文化會館,未來還要再設置桃園文學館。 有關閒置土地活化部分,鄭文燦指出,市府將閒置鐵路轉型為星光大道-桃林鐵路路廊,不僅鋪設自行車道、木棧道,也完成下水道及埋設自來水管線工程,未來將接續辦理往海湖地區的路廊活化,打造桃園綠色走廊。鄭文燦也說,在他上任後的40天內,克服困難拆除桃園高中女生部,展開南門公園興建工程,並設置南門里、南華里、西門里、西湖里活動中心,一次解決過去40年的問題,並將原校長宿舍轉變為庇護工場,使現在的南門公園及南門公園地下停車場變得更不一樣。 另外,鄭文燦表示,市府除了活化虎頭山創新園區,也利用陸軍21砲指部舊營區,打造為南昌運動公園;活化國道2號橋下閒置空間,成為兒童冒險公園。而位於火車站前的倉庫,改造為桃園軌道願景館,帶領民眾更加瞭解軌道建設的重要性及軌道工程。 同時,市府規劃興建大有梯田生態公園,是全台第一座梯田生態公園,更獲得全球卓越建設獎-金獎的肯定;而位於中路特區的風禾公園,原先是設計簡陋型的防災公園,市民使用率低,因此,市府決議保留防災公園並進行改造,以提高市民使用率,最特別的是打造一處滑梯遊樂場,擁有桃園最長50米滾輪溜滑梯,彷彿一座兒童冒險公園,能令孩童玩得開心又兼顧安全。
桃園市政府於2022年9月14日舉辦「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航空城捷運線(綠線)G04站G04-1捷運開發區用地土地開發案」招商說明會,該案預估總投資金額約15億元,總開發價值約31億元,吸引多家大型建築開發業者出席;這也是桃園市政府捷運綠線首場土地開發案,桃園副市長李憲明親自前往主持招商說明會。 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楊鐘時副局長表示,G04-1捷運開發區土地開發案,基地面積約932坪,產權原為私人所有,土開大樓初步評估可興建地上19層及地下4層,總樓地板面積約1萬坪,捷運局先興建捷運共構基礎,預留商業、辦公及住宅等產品規劃彈性,預定2023年辦理公告徵求投資人相關作業。 G04站將與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段銜接,成為桃園連接雙北的交通樞紐。採地下站體設計的G04站,位於桃園市八德區介壽路二段與建國路口南側旁,周圍有大湳森林公園、大湳市場、國民運動中心、公托中心、大成國小、兒童玩具圖書館等公共設施,且本站離國道2號八德交流道僅需5至10分鐘,具有交通便利及生活機能完善等開發優勢,未來市府以雙捷運三基地開發,串聯森林公園與住宅社區為主軸,將該站體定位為雙捷TOD「微型城市,森鄰捷開」,打造八德大湳地區商業新核心。 楊鐘時進一步說明,本案周邊以住宅區為主,因此為滿足在地生活機能與產業商務需求,初步規劃土開大樓可引入商業、辦公及住宅等多元業態,並期望透過土地開發提供八德區完善之生活機能及帶動周邊都市更新等正面效益,後續將依據「大眾捷運法」及「大眾捷運系統土地開發辦法」,辦理公告徵求投資人合作,由市府主導開發,引進民間資金,帶動地區發展,挹注捷運建設,增加公益設施,創造市府、地主及投資人三贏局面。 為確保捷運土地開發案招商過程順利,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於2022年4月成立「捷運土地開發案廉政平台」,並於捷運局官方網站建置廉政平台專區,將土地開發案相關資訊透明公開,期能藉由廉政平台跨域合作、公私協力、行政透明及全民監督等措施,強化外部參與機制,秉持公平、公正、公開之原則,打造讓企業安心投資、公務員勇於任事的優質投資環境。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2年9月13日前往龍潭區,出席「桃園市政府2022年市政說明會活動-龍潭場」,鄭文燦細數8年來龍潭區推動高原交流道、竹科龍潭基地聯外道路拓寬、龍潭大池改造計畫、台灣客家茶文化館、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十一份觀光文化園區等建設,全面涵蓋交通、民生、水利、文化、醫療、觀光等面向,大幅提升龍潭生活品質,也為龍潭區未來轉型及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鄭文燦表示,上任以來積極「化不可能為可能」,特別是克服種種挑戰爭取設置龍潭高原交流道,如今已於2021年正式通車,快速連結六福村、小人國、大北坑休區等景點,有效協助分散龍潭、關西交流道進出車流。此外,市府推動高原交流道建設時,也幫助銅鑼地區自山坡地解編,以便未來推動更多公共建設。 鄭文燦也提及,在縣府時期,台電規劃在龍潭設置高原發電廠,考量新竹桃園交界已經有一座新桃電廠,此外以龍潭的生態環境條件難以符合設置電廠的標準,在地鄉親也持反對意見,因此市府終止高原發電廠設置計畫。 鄭文燦指出,竹科龍潭基地有包含蘋果電腦研發中心、台積電封裝測試廠、友達光電等企業進駐,屬於高科技產業聚落,為強化該園區對外交通連結,市府推動竹科龍潭基地東西橫向聯外道路拓寬工程,將湧光路一段拓寬為15公尺寬的雙向共二車道,讓園區車流順利通往聖亭路,並銜接至龍潭市區及龍潭交流道,更可進一步與平鎮生活圈結合,提升龍科基地整體發展品質。 為建立便捷捷運網路,桃園捷運路網2.0規劃11條路線,計畫已獲交通部同意備查,其中「平鎮龍潭線」規劃自桃園中壢平鎮線端點起,沿中豐路到南勢、山子頂,再至龍潭,對地方交通連結助益極大,建議納入桃園捷運路網2.0優先推動之路線。 桃園自升格後,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接管政策,並增設水資中心,其中龍潭設置石門水資回收中心、污水下水道系統,及龍潭平鎮山子頂集污區,透過妥善回收民生污水,確保老街溪、大漢溪、石門水庫等流域水質。 鄭文燦表示,過去龍潭部分地區每逢大雨即積淹水,需設置大排水箱涵、舖設較多管線,過去縣府時期不敢施作,市府則積極設置大排,加強排水,例如龍潭健行路設置雨水下水道,成功解決周邊地區積淹水問題。 此外,鄭文燦說,市府推動龍潭大池改造計畫,期盼透過水質淨化幫助水上活動蓬勃發展。在台日團隊跨國合作下,龍潭大池建置多層複合濾料淨化系統,每日淨水量約1.8萬噸,處理量能為亞洲最大,磷氮削減率達5成以上;地面層1.6公頃綠地打造龍潭大池水體環教園區,包含瞭望台、湧泉之丘、景觀步道、生態池、共融式遊戲場等設施,成為生態旅遊新亮點。 鄭文燦談到,大池水質成功淨化,有利於未來老街溪鐵騎歷史走讀計畫進一步串聯至龍潭大池,此外,市府也整建龍潭大池西岸遊客服務中心、改造東岸水岸,未來則將透過強化夜間照明,提升夜遊龍潭大池的吸引力。 鄭文燦表示,國軍桃園總醫院興建急重症醫療大樓於2022年動工,將整合急診醫療、急性腦中風醫療照護、急性冠心症醫療照護、重大外傷醫療照護等服務,共增加143床急性一般病床與42床加護病床;國軍桃園總醫院長照大樓也正在規劃中,未來完工後將大幅提升龍潭區醫療量能。 鄭文燦指出,龍潭台灣客家茶文化館將於2022年12月開館營運,該建物設計獲得美國繆思設計獎等多個獎項肯定,也彰顯龍潭的驕傲-客家茶文化,帶領年輕一代認識茶文化、體驗茶園及茶廠。此外,市府也打造三坑客庄體驗路徑,邀請遊客漫步挑擔細道,體驗舊時茶農挑運茶葉的氛圍,並修建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及三坑茶港,保留龍潭茶文化。 鄭文燦提及,市府將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舊居修復活化為「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保留鍾老的創作及生活記憶,此外,市府也依據鍾老遺願出版《新編鍾肇政全集》;此外,世界客家博覽會將於112年登場,規劃使用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作為展區之一,藉此振興客家文化及台灣文學。 鄭文燦說,除了鍾老,龍潭也誕生一位傑出的作曲家-鄧雨賢,創作包含「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望春風等歌曲,作品達上百首,為緬懷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市府特別設置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除了擁有景觀圖書館,也設置影音圖書館及音樂博物館。 鄭文燦談到,龍潭低碳旅遊新亮點「十一份觀光文化園區」則結合佳安大草坪,並擴大活化美軍工程顧問宿舍群,此外市府也針對十一份佳安市場、花園餐廳、北水局宿舍群進行修繕,希望導入藝術家駐村計畫。 鄭文燦也說,龍潭菱潭街成為地方創生典範,邀請年輕人發揮創意,共打造近50間特色店家;此外,舊龍潭圖書館轉型客家青創孵育基地,共設置1間藝文沙龍、2間客創空間及1間視聽教室,打造優質客創空間。 在公園建設方面,市府完成「龍潭運動公園內部設施及網球場照明改善工程」,設置五人制足球場、排球場及籃球場,還有既有網球場照明設備更新修繕,未來也邀請兒童表意,希望將龍潭運動公園改造為大型親子共融式公園。鄭文燦提到,市府與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合作,運用軍方及公有土地,以總經費7,436萬元打造「綠杉林公園」,包含親子共融遊戲區、展演舞台、公車候車亭、景觀廁所、停車場、道路系統聯結等工程,預計2023年5月完工。 市府也推動龍潭市區入口的停二平面停車場立體化計畫,興建地下1層、地上4層的立體停車場,將設126坪中山里市民活動中心、93坪多功能活動空間、集會所、里長辦公室等。鄭文燦也說,未來將進一步闢建龍潭轉運站。 鄭文燦說明,龍潭綜合行政大樓落成啟用,開放龍潭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進駐,並設置調解委員會、地政與地稅聯合服務櫃檯,方便民眾洽公。 鄭文燦談到,為提供學童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市府推動老舊校舍改建及新建工程,包含武漢國中活動中心、龍潭國中校舍改建、龍潭國小舊校舍拆除及新建工程、高原國小校舍新建工程等,武漢國中校地面積達5公頃,未來校區內也將增設1所幼兒園及武漢共融公園。 鄭文燦指出,龍潭體育園區面積達4.18公頃,即將開放使用,除了原有的棒壘球場,園區內也新設羽球場、體適能中心及有氧韻律教室等運動設施,未來也將研議設置龍潭國民運動中心,以滿足鄉親運動休閒需求。鄭文燦也分享,市府完成龍潭石門山步道入口意象更新工程,石門山步道也是南桃園地區最受遊客歡迎的步道,未來將持續完善步道環境。 鄭文燦說,龍元宮與附近商圈及龍潭大池是龍潭的生活、文化與歷史重心,市府與地方創生團隊野菱蔓生、龍潭在地宮廟、組織、商圈與社區合作,結合神農大帝聖誕與端午節民俗活動,推出「2022神龍鬧鎮」文化慶典,希望效仿大溪大禧品牌化,成為年度文化觀光盛事;此外,大北坑休閒農業區、戀戀魯冰花節,和即將登場的三坑水鄉茭白筍節活動皆成為龍潭生態觀光亮點。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2年9月12日前往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視察1樓蔦屋書店、2樓自動借還書系統等各樓層裝修工程進度,並為施工、裝修及營運團隊加油打氣。鄭文燦表示,市民期盼許久的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各項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預計10月29日試營運,雖然時間緊迫,但工程品質不會打折。鄭文燦也說,完工前將再多次視察,陸續為市民朋友開箱新總館的各項設施,期盼以「生命樹」為設計概念的桃園市立圖書總館,以最佳品質呈現於市民眼前。 文化局長莊秀美表示,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涵蓋8層樓的圖書館棟、5層樓的電影棟,且設置容納400席汽車位、400席機車位的地下2層停車場。館內除了高達百萬冊圖書供民眾借閱,更設有親子閱覽區、青少年閱覽區、數位串流區、樂齡閱覽區、多元文化區、地方文獻區及語言學習區等各種特色閱覽空間,提供市民優質的閱讀及學習環境。同時,電影棟OT商場將進駐蔦屋集團旗下的小型複合商場、知名影城、星巴克、台灣霹靂布袋戲文創商業空間等,打造新總館為複合式文創園區,成為桃園休閒、閱讀、看展、享受美食及觀賞電影的新地標、新景點。 桃園升格後市府致力提升圖書館環境,已投入逾76億元、陸續推動23座圖書館新建或改建;為進一步提供市民朋友優質的圖書借閱環境及休憩空間,特別委請在日本飽富盛名的建築團隊「梓設計」,規劃兼顧讀者需求及美學的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自2019年開工,施工團隊努力克服了世界性的工料雙漲及缺工問題,將於2022年10月中旬竣工,預計10月29日開館試營運,將結合桃園閱讀節等辦理相關宣傳活動,屆時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前往。
桃園市2023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整公開說明會,訂於2022年9月20日至27日陸續於桃園市8個地政事務所舉辦,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另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及服務不方便到現場的民眾,亦提供市民朋友線上直播(各地政事務所Facebook)收看說明會辦理情形。 桃園市辦理地價調整作業係依平均地權條例等相關規定辦理,公告土地現值為課徵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基礎,依規定每年公告調整1次。因此,市府地政局及本市各地政事務所已積極展辦各項前置作業,預計於2023年1月1日辦理公告。 召開說明會除向各界說明各行政區地價調查、區段劃分、地價估計情形及最近一期地價動態外,最關心的是能蒐集到市民朋友及各界人士寶貴意見,作為本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時之參考,以期合理調整地價。 地政局蔡金鐘局長表示,公告土地現值調整作業舉辦說明會之目的,係將地政機關有關地價調查程序、區段劃分原則等相關作業流程及最近一年地價動態透過公開說明會的方式,使民眾瞭解政府訂定地價作業情形,同時藉這個機會聽取民眾的意見,並將各方建議予以彙整處理作成報告,提送桃園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作為評議參考。 有關公開說明會辦理場次、時間及地點等詳細情形,請參閱「桃園市112年重新規定地價暨公告土地現值調整作業說明會日程表」或至桃園市政府地政局網站(網址:https://land.tycg.gov.tw/)查詢,屆時竭誠歡迎社會大眾及機關業界踴躍參加。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房屋稅按房屋實際使用情形,分別按自住住家用(1.2%)、非自住住家用(2.4%或3.6%)、非住家非營業用(2%)及營業用(3%)等不同稅率課徵。經查桃園市民林先生的房屋雖未辦營業登記,但堆置與營業有關之物品供倉庫使用,依規定以實際使用面積,按營業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該局進一步說明,房屋稅是按月課徵,當房屋使用情形有變更時,請於變更之日起30日內申請,如變更日期在當月15日以前,自當月份適用變更後稅率,如在當月16日以後,則自次月適用變更後稅率。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