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2024年8月20日出席「桃園捷運綠線主線車站命名結果公布記者會」。正式公布命名結果,代表實現通車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張善政表示,桃園捷運綠線全線共17座車站,其中北段7站即將於2026年通車,捷工局舉辦主線車站徵名和站名票選活動,平均每座車站徵到355個名稱,網路票選總投票數達20餘萬票,均顯示市民朋友對捷運綠線的高度期待。 張善政提到,目前桃園捷運綠線工程進度持續推進,2024年4月完成主線北段高架橋梁合龍,8月19日桃園區地下段6段隧道全數貫通,年底捷運列車將從韓國運抵桃園,預計2026年從機捷坑口站通車至藝文特區、2028年往南延伸通車至景福宮、2030年完成主線全線通車之目標。 捷工局公布桃園捷運綠線主線17座車站名稱:G01「建德興豐站(八德國小)」、G02「仁德公園站」、G03「巧克力站」、G04「大湳站」、G05「小大湳站」、G06「陽明運動公園站(陽明高中)」、G07「桃園車站」、G08「景福宮站」、G09「中正力行站(桃園夜市)」、G10「中正大興站」、G11「藝文特區站(展演中心)」、G12「蘆興埤站」、G13「南竹中正北站(河底)」、G14(原編號 G13a)「蘆竹中正北站」、G15(原編號G14)「水尾站」、 G15a(原編號G31)「菓林站」、G15b(原編號G32)「坑口站」;因G02站前新闢道路尚未完工及命名,暫命名為「仁德公園站」,後續將以新闢道路命名之。 包括市議員陳美梅、舒翠玲、市府捷工局長劉慶豐、新聞處長羅楚東、蘆竹區長李岳壇、八德區長蔡豊展、桃園副區長邱創正、大園區公所主任秘書林楨坤等均一同出席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4年8月18日前往桃園區,視察公辦都更東門段社會住宅實品屋。張善政表示,東門段社會住宅是桃園第一件落成的公辦都更社宅,坐落於桃園區成功路與朝陽街口,為兩棟地上14層、地下3層的住宅大樓,市府分回一棟,規劃70戶社會住宅,提供一、二、三房型共3種戶型,招租作業將於9月份受理申請登記,並進行審核及抽籤程序,預計11月開放通過申請資格民眾看屋、選屋,目標2025年1月入住。 張善政談到,市民對於社會住宅的需求量大,許多人期待社會住宅的開闢速度能加快,市府除積極拓展社會住宅的數量,同時也嚴格把關社宅品質,以滿足本市年輕家庭以及有經濟考量民眾之需求。 都發局表示,東門段公辦都更社會住宅距桃園火車站10分鐘步距,是站前精華區,附近有東門國小、桃園國小、文昌公園及景福宮大廟。東門段社會住宅市府分回A棟,未來1~2樓為武陵派出所進駐、3~4樓為警察勤務宿舍、5~14樓為70戶社會住宅。 都發局說明,目前社宅6樓實品屋裝修完工,整體裝修工程進度已達40%,預計2024年10月底全部裝修完成,各戶皆配有變頻冷暖空調、熱水器、床架組、衣櫃、鞋櫃、烘碗機及瓦斯爐或IH爐。
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2024年8月1日起開始受理2024年度「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和「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受理期限到8月30日止,民眾可直接線上申請,在家動動手指就可輕鬆完成申請程序,如果真的有疑問可以直接電洽或到住宅處臨櫃進行詢問。 住宅處說明,自購及修繕住宅貸款適用對象分為兩類,一類為「一般身分」,可享郵儲利率加0.042%,而另一類為低收或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育有未成年子女2人以上、65歲以上等族群,政府考量其經濟狀況及生活需求,則推出郵儲利率減0.533%的超低利率。 住宅發展處表示,自購及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等兩個專案,為中央政策協助民眾成家的相關補助;2023年桃園向中央申請案件數「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達2,351件,中央核定補助率約37%;「修繕住宅利息補貼」送件數316件,合格補助約35%。 住宅處補充,相關申請可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住宅補貼專區」查詢及申請,以線上申請方便又快速。但也提醒,申請人或家庭成員不得重複接受2種以上住宅補貼,如有線上申請相關疑問可電洽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或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專線。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2024年7月31日舉辦桃園市龍潭區「上林好室」社會住宅開工典禮,140戶住宅單元預計2027年完工。總工程經費約8億4,000萬元,由中央全額投資興建。「上林好室」為中央於桃園市開工第4案社會住宅,也是龍潭區首案。 桃園市「上林好室」社宅基地位於玉龍路及金龍路1巷所夾之街廓,基地過馬路即是龍潭大池。鄰近龍潭國小、國中及高中,距離國道三號約10分鐘車程,教育與休憩資源完善、交通便利。 本案採用塑鋼複合材系統模板施作,打造循環經濟宅。其系統模板構件質量輕且可全面回收再利用,可大量減少建築廢棄物,而且拆裝快速、牆面平整,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達到經濟節約、環保減廢等多重效益。 「上林好室」建築規模為地上12層、地下2層,可提供約140戶住宅單元。本案規劃長照中心辦公室、店舖,並留設開放空間,提升當地公共服務及休閒空間,打造宜居環境。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目前已於桃園市推動13處社會住宅決標,達4,113戶;含今日開工之「上林好室」,共有5處基地,1,303戶興建中,期待透過更多高品質社會住宅,提供桃園市民優質的居住環境。 「上林好室」開工典禮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專案及監造團隊台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周祖珍建築師事務所、大林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以及統包團隊新宜營造工程有限公司、張弘鼎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出席,祈求工程順利。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2024年7月22日前往楊梅區,出席「『埔心安居』社會住宅開工動土典禮」。王明鉅表示,埔心安居採用全預鑄工法,工程經費約36億4,810萬元,全數由中央出資,總戶數486戶,基地位置緊鄰2024年4月起開放入住的「楊梅一號」,將打造成為多元共享的樂活社區,市府也會持續與中央緊密合作,提升桃園社會住宅質量。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推動社會住宅是為了保障民眾居住權益,成為弱勢及年輕家庭重要的支持力量,中央持續透過「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辦理租金補貼及包租代管,社宅興建更是其中重要工作,期許未來中央與地方持續合作普及社會住宅。 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表示,埔心安居是全國第一個採用全預鑄工法興建的社會住宅,彈性運用柱、樑、版、外牆之預鑄工法於建築內部構件,減少現場施工所需時間及人力,降低施工產生的噪音與粉塵,並大幅縮短工期;未來中央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加速推動社宅的興建,滿足在地青年成家需求。 都發局表示,埔心安居基地位於金龍二路及中興路交叉口,規劃為地下2層、地上12層之社會住宅,設計1至3房型,預計2027年6月完工,由國防部提供土地、國家住都中心負責興建,基地鄰近市立圖書館埔心分館、瑞埔國小、埔心公園等公共設施,文教設施及生活機能豐富,支持在地青年就業及安心成家。 「埔心安居」基地位於桃園市楊梅區中興路、金龍二路路口,位處埔心生活圈,交通便利,步行10分鐘可抵達埔心火車站,開車10分鐘可接國道1號。基地鄰近埔心公園、瑞埔國小、四維國小、治平高中、圖書館埔心分館等,富含文教與生活機能。通勤可至幼獅工業區、平鎮工業區,以及龍潭科學園區,就業機會豐沛。 「埔心安居」建築規模為地上12層、地下2層建築,提供486戶居住單元。並規劃設置廣場式開放空間、長期照護辦公室等公益社福設施,提供全齡友善宜居環境。本案基地南側緊鄰桃園市政府已完工之楊梅一號社會住宅,未來將能共同滿足當地通勤就業人口的居住需求。 國家住都中心目前於桃園市推動13處社會住宅決標,達4,113戶;3處基地共924戶正在興建。並規劃2座幼兒園、3處托嬰中心、日照中心與身障小作所等社福設施,更完善照顧桃園市民。國家住都中心也強調,中央在全國興辦社會住宅,已經決標超過5萬5,000戶,下半年還預計再決標1萬戶。
國土管理署副署長於望聖2024年6月5日出席桃園市「月桃路道路拓寬及延伸至福山道路新闢工程(第二標)」完工通車典禮。於副署長表示,為因應桃園都會區整體開發後人口、交通成長需求,在「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支持下,工程共分三標,總工程經費逾11億元,中央補助7.77億元、70%。其中,第一標(中壢區山東路至領航北路)工程已在2021年10月通車,第二標(觀音區廣大路起至中壢區山東路) 2024年6月5日通車;至於第三標(觀音區廣大路至觀音草漯區),由桃園市政府積極規劃中,預計2027年8月底全線完工後,可大幅提升高鐵、航空城至觀音、大園及中壢往來的便捷,擴大桃園生活圈。 國土管理署指出,第二標工程自觀音區廣大路至中壢區山東路,本路段工程經費約4.43億元,中央補助約3.7億元;全長2,570公尺,拓寬為20公尺,規劃雙向4車道與寬約2.5公尺的人行道,中央分隔島也種植景觀植栽,道路兩旁設有水利箱涵及排水系統,兼具防洪功能與保護農業灌溉水質,同時採用瀝青刨除再生的綠色材料,落實綠色環保節能減碳政策目標,讓當地居民享有安全舒適的通行環境,達成以人為本的交通宗旨。 國土管理署最後表示,中央與地方持續提升國內道路服務品質,無論是交通瓶頸的突破、無障礙及行人友善環境的建置等,都是為落實「人本交通」的理念,讓用路人及民眾都能夠安心。此外,除了生活圈計畫、提升道路品質2.0、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外,2024年中央正推動4年400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鼓勵地方政府用整體性及系統性的規劃模式來推動道路及人行環境的改善工程。另外立法院也在2024年三讀通過「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並於5月1日總統令公布生效,讓各機關單位、地方政府可以依法制定行人交通安全推動及改善計畫,完善我國行人交通改善推動制度,有助道路以人為本政策的推動與落實。
公平會於2024年5月29日委員會議通過,東驊建設銷售桃園市桃園區「雲世代」建案,使用施作夾層的實品屋,以及在網站刊載實品屋的夾層空間圖片,並搭配文字宣稱「稀有挑高3M6合法空間迷你艙」,就足以影響交易決定的商品內容及用途為虛偽不實及引人錯誤之表示,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1項規定,處新台幣150萬元罰鍰。 公平會表示,東驊建設銷售「雲世代」建案,使用施作夾層的實品屋,以及在網站刊載實品屋的夾層空間圖片,並搭配文字宣稱「稀有挑高3M6合法空間迷你艙」,給人的印象是在交屋時或交屋後可以合法施作與使用夾層空間。但據桃園市政府提供意見,「雲世代」建案並無室內空間施作夾層的變更設計紀錄,如果未經許可就擅自建造夾層,將違反「桃園市違章建築處理要點」等建築法令規定,且東驊建設也表示,並未向建管單位就實品屋的夾層部分申請使用執照或竣工圖的變更設計。因此,「雲世代」建案廣告表示內容與事實不符,已經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1項規定。 公平會提醒,建商常在建案實品屋上施作夾層,示範可以增大居住的使用空間,用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建議消費者在購屋前,可至全國建築執照存根查詢網頁(https://cloudbm.cpami.gov.tw/CPTL/cpt0407m.do),查詢該建案核准的竣工圖說是否可以合法施作夾層,以避免日後衍生建築違規使用的相關爭議。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4年5月23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經濟發展局與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桃園的機會與準備」專題報告後表示,桃園是大矽谷計畫的重要關鍵,市府在土地規劃、環保治理、產業升級和教育合作方面,皆必須有具體措施,並指示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組成桃竹苗大矽谷專案推動小組,整合相關局處資源推動本計畫,盼與中央維持良性正面互動。 張善政指出,中央發布大矽谷計畫後,市府都發局即針對現有計畫進行空間整備,並與經發局推動產業連結,未來新科學園區或工業區的土地,則需要地政局協助;也盼能藉此推動本市AI應用與服務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並借鏡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與新竹科學園區的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桃園市高等教育環境。 市長也特別提醒,PCB(印刷電路板)產業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較大的環境負擔,請環保局務必要求工業區及科學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符合排放標準,並建議經濟部補助PCB產業改善生產設備,以減少環境負擔。 經發局表示,隨著全球AI產值逐年升高,台灣AIoT產值將達2兆元,帶動電子產業發展。台灣電路板產業2023年公布產值約為225.47億美元,占全球32.4%,其中桃園的PCB企業數量占全台64%,為全國第一。這些數據顯示,桃園在高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和發展潛力。配合未來桃竹苗大矽谷推動計劃,桃園市工業區、龍科三期、航空城持續開發,水電需求增加,將提前布建水電基礎建設以為因應。 智發會進一步說明,政院於2024年2月公布「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旨在加強桃竹苗地區科技產業發展,而桃園的工商產值達4.8兆元、就業人口116.8萬人,占桃竹苗地區半數以上。桃園是半導體、AI、國防航太、PCB、綠能風電及雙港物流產業聚落核心,市府將全面動員各局處積極與中央攜手合作,確保計畫順利實施,同時提升桃園產業環境和競爭力。
2024年度﹝桃園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已開跑,至7月5日歡迎各社區投件,這次共設有44個社區獎項,包含18名「社區金獎」、24名「發展金獎」和2名「傳家金獎」,總獎金高達新台幣153萬元,主辦單位桃市府建築管理處也再加碼,凡2024年度參加社區可獲得2025年或2026年一般修繕之特別申請資格,鼓勵社區踴躍參加。 建築管理處說明,2024年度評選與以往有些不同,點明社區管理短、中、長期全生命週期規劃的重要性,並鼓勵設置公共安全設備修繕專款之帳戶,也推動社區制定施工相關安全規範及辦法,貼合中央相關規定,此外這次更增設「共享空間發展獎」,鼓勵社區分享開放空間,期待社區藉由維護美化及提升開放空間的品質,打造優質的城市風貌,共創桃園城市美學。 桃園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自2006年開辦迄今已13屆,報名數量連年增加,2023年報名數量更高達140個社區,優良公寓大廈競賽逐漸獲得市民重視,2024年建管處再優化報名資料繳交方式,制定「報告書範本」,各社區依格式規範提交佐證自家社區經營管理成果即可,不但更公平,也可以響應少紙化。 桃園淨遷入人口六都第一,公寓大廈管理組織扮演各社區住戶的重要守門員,透過年度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桃建管處希望各社區共同和市府一起打造宜居桃園的目標,獲獎的社區作為引領提升居住及管理維護品質的表率,本次報名準備期長達2個月,歡迎各社區踴躍參加報名,也邀請各社區管理組織加入「寓見桃園」LINE掌握社區大小事。
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中壢臨時前站新建工程即將於2024年6月16日啟用,同時地下化的永久站(CJ17標工程)亦將開始施作,象徵桃地計畫即將向前邁進一大步。 「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於2020年9月奉行政院核定,計畫路線北起新北市鶯歌區鳳鳴陸橋南至桃園市平鎮區台66線,改建3座既有車站(桃園、內壢、中壢),新建5座通勤車站(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全長17.9公里,總建設經費約1,048億元。為維持鐵路正常營運,於極為有限之空間下,本計畫需辦理多次軌道切換,工序繁瑣費時,猶如穿衣服改衣服,其中尤以新建中壢車站為桃地計畫中最具關鍵的指標項目,涉及台鐵、桃園捷運及機場捷運延伸線地下隧道施作順序及站體銜接作業,為因應機場捷運延伸線地下隧道需通過既有中壢站及軌道區下方,施工期間必須維持既有鐵路營運及鐵路地下化工程之推動,故既有中壢前站必須遷移,以騰出空間供機場捷運及中壢地下車站依序施作。 中壢臨時前站工程主要內容包含車站大廳、機車停車場及臨時行李房等,並整合原有臨時後站跨站天橋,維持前後站的聯通,並同步啟用臨時月台,以提供隔日台鐵正常旅運服務。另為配合中壢臨時前站啟用,經與桃園市交通局會勘確認站前中和路及周遭道路將提前於6月上旬辦理改道,站前中和路將改為由西向東單向通行,以利民眾提早孰悉及適應交通動線。 中壢臨時前站啟用後,既有中壢前站將由台鐵公司辦理設施設備搬遷,預計2024年9月拆除中壢前站後即可騰出用地供中壢永久車站地下化站體施工。中壢臨時前站啟用前各項工作均已準備就緒,施工團隊正全力朝2024年6月16日啟用目標努力,並同步展開未來永久站工程。針對施工期間對交通及環境造成之衝擊,施工團隊將盡全力加強溝通,以民眾需求為優先考量,期待民眾支持與包容暫時的不便,未來嶄新的中壢車站即將提供更優質便捷的運輸服務。
中時新聞網 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