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區

區域情報

新北市低碳社區獎補助 最高可獲40萬
區域情報-新北

淨零轉型,社區做起。新北市多年以來透過基層社區推動減碳工作,累積多年經驗,2025年環保局持續推出「低碳社區標章認證」及「低碳社區改造補助」,社區若依減碳指引取得認證,最高可獲得10萬元獎勵金;社區從事LED照明、充電樁等節電設施改善,則可依社區規模及改造項目,最高獲得30萬元補助。期望透過由下而上的低碳社區推動,讓市民居住環境更舒適、更節能,共同響應淨零行動,歡迎有興趣的社區提出申請。 環保局表示,新北市自2012年起推出低碳社區標章認證,讓市民自發性地從生活中落實減碳,針對綠建築、綠色能源、循環資源、綠色交通、永續生活環境及創新作為等6大面向,訂定18項指標,透過社區自評及專家學者實地評核,依得分授予社區「白金級」、「金熊級」、「銀鵝級」認證,獎勵金分別為新台幣10萬、5萬、2萬元。社區依循認證指標檢討改善後,不但使生活環境品質大幅改善、提升社區形象,同時節省社區花費。 為協助社區推動節能與減碳推動效率,環保局也提供「低碳社區改造補助」,依照小型社區(149戶以下)、中型社區(150戶~299戶)、大型社區(300戶以上)等規模,最高可分別補助10萬元、20萬元、30萬元,其低碳社區改造補助範圍為社區公共區域內公共設施,也會依屋齡、改造項目等條件核予不同比例的補助。例如,社區屋齡若達10年以上(以使用執照發照日期為準)將照明系統更換為LED燈,可給予30%補助,未滿10年給予15%補助。 另為推廣電動車使用,2025年電動車公共充電設備每座補助1萬元、設置公共線槽(提供住戶設置充電設備統一管理管線)每1車位補助1,000元,以該線槽最大可服務充電設備數量為上限。 新北低碳社區推動累積多年成果。以2024年獲得「白金級」認證的遠雄左岸玫瑰園社區為例,其善用社區綠建築的指標設施-綠屋頂,開放居民種菜,並選擇適合的植物,不僅降低頂樓的室內溫度,更成為住戶們聯繫感情的好所在;另外,也將社區住戶淘汰出來堪用的家電或小家具進行修繕,讓原本的垃圾轉變成資源再利用。 此外,隨著電動車輛使用人數逐漸提升,曾獲「金熊級」的台北晴灣社區在社區公共停車格設置電動汽車及電動機車充電椿,提供住戶投幣使用,並張貼文宣鼓勵住戶採用綠色運具,不但可以減碳還為社區創造收益。 環保局說,獲得低碳社區認證不僅是一份榮耀,更可以提升社區整體凝聚力,讓爭取低碳社區標章的行動在新北市形成一種效應,激勵越來越多的社區加入減碳運動。 2025年度新北市低碳社區相關計畫已開放受理,「低碳社區標章認證」自即日起受理申請至2025年3月14日止;「低碳社區改造補助」自即日起受理申請至2025年8月15日止,若社區對於如何落實低碳生活或節能仍沒有概念,環保局提供「低碳社區規劃師」或「節電診所」免費輔導協助。相關資訊請參閱新北市低碳生活網(https://lowcarbon.epd.ntpc.gov.tw/dispPageBox/Tpclc/TpcCp.aspx?ddsPageID=TPCLCCD1A&)查詢。

侯友宜宣布八里國中遷移至台北港文中一用地
區域情報-新北

2025年度八里區行動治理座談會於2025年2月14日下午舉行,新北市長侯友宜率領各局處團隊與里長進行實質討論。侯友宜表示,隨著台北港的擴建及各項交通建設的推動,八里地區有顯著的發展,市府將繼續努力,全力打造八里為宜居的海港城市。他也於會中宣布,八里國中將啟動遷校作業,由現址遷移至台北港特區文中一用地,未來可望解決學生通勤不便的問題,預計在2032年度完工。 侯友宜談到,八里境內的台北港,具有先天上的地理優勢,鄰近都會區,隨著相關港務基礎設施的增強,及周邊聯外交通逐步完善,未來在貨物吞吐量上,指日可待。2024年底台64銜接台61快速道路南向匝道已通車,有效紓解八里地方道路交通壅塞問題。連接八里與林口的105市道改善工程也已分階段啟動,未來配合淡江大橋完工,及正在行政院審議中的八里輕軌,將吸引更多人口、產業進駐八里。 座談會有里長提案,八里污水處理廠設備老舊,時常飄散異味,影響周遭市民的居住品質。對此水利局表示,里長建議2處遷廠地點受限於台北港開發環評規定及國家級濕地限制,無法取得用地。新北市政府已規劃分散系統,預計投入105億元興建5座水資源回收中心,此外台北市政府也將興建3座水資源回收中心,未來八里廠處理水量將由每日132萬噸降低至69.7萬噸,可減輕對周遭環境影響。另有關臭味問題台北市政府己於廠區內設置室內暫置場及除臭系統,另針對篩渣部分設置壓榨設備降低含水率,以減少臭味源並加速清運縮短堆置時間。 此外,有里長擔心台北港內部的「PDI太陽光電廠」及「流倉太陽光電廠」,會對周邊市民的健康產生影響。經發局表示,太陽光電系統並不會產生輻射或低頻噪音等問題,且本案為屋頂型,設立面積僅1.9公頃,非外界所說的65公頃,設置高度均高於民宅,不會對民宅產生光害問題,請市民放心;且設置地點位於台北港區內,進出皆有管制措施,案場與最接近民宅距離超過數百公尺,遠高於能源署審議原則地面型毗鄰退縮20公尺規定 。侯友宜則強調,任何政策的規劃與執行,都必須完善,確保市民朋友的權益,受到保障。 民政局說明,八里區從2019年開始,總提案數達67案,解除列管67案,在執行率上達100%,市府團隊也將會秉著耐心聆聽、仔細回應的精神,持續為市民服務。

淡水「地政專車」2/21巡迴到八里
區域情報-新北

新北市淡水地政事務所「地政專車」將於2025年2月21日,巡迴至八里區大埤頂市民活動中心進行服務,此服務首次於八里區大埤頂市民活動中心辦理,現場提供地政法令相關業務諮詢、核發地籍謄本、跨所或跨縣市代收代寄案件、預約到府協助申辦案件、住址隱匿申請案收件等多項地政服務。本次更特別推廣「新北地政通」智能小客服便民服務,以生成式AI技術建置,搭配引導及互動式介面,並同時提供國、台、英語語音辨識服務,協助使用者更加快速查找地政業務資訊。此外,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淡水稽徵所一同參與,提供建管或使用執照諮詢及稅務業務諮詢,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淡水地政事務所廖俊隆主任表示,為提升偏遠轄區的便利性,該所以「地政專車」行動辦公的作業方式,主動深入轄區各角落提供各項地政服務,以「淡水在地好鄰居」的角色,秉持最用心的地政服務,讓民眾感受到淡水地政的貼心服務。 廖主任進一步表示,本次服務宣導主題為「新北地政通」智能小客服便民服務,歡迎民眾前往互動體驗,倘有操作相關疑問也可於當日向該所出隊人員洽詢。又「地政專車」應用機動式設備,以突破空間限制為目標,提供地政服務到每個轄區角落,誠摯邀請各位民眾來應用地政專車提供的便利與貼心服務! 巡迴日期:2025年2月21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0時至12時 地點:八里區大埤頂市民活動中心(新北市八里區大崁里3鄰中山路1段95號) 服務機關:新北市淡水地政事務所、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財政部北國稅局淡水稽徵所

樹林地政建物標示圖預審服務,產權登記大利器
區域情報-新北

您是否聽過「建物標示圖預審」服務?民眾有新北市樹林區、三峽區、鶯歌區的建物想要辦理登記,在送使用執照的同時,可檢附「建物標示圖」向樹林地政事務所申請預先查對的服務,後續拿到使用執照正式申請建物登記時,即可減少因建物標示圖錯誤導致補件或退件的狀況喔。 樹林地政事務所表示,依土地登記規則第78條但書及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282條之3規定,申請人可檢附依使用執照竣工圖繪製並由建築師、測量技師等專技人員簽證的建物標示圖,向地政事務所申請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若檢附的標示圖出現繪製錯誤或不符合規定,則需要透過補正程序修正,導致建物登記時程延後。為減少此類情形發生,當您在申請使用執照時,可將建築師或測量技師繪製簽證的「建物標示圖」、使用執照申請書影本、竣工平面圖影本、建造執照影本、專共圖說,另送至地政事務所申請標示圖預審,讓地所先查對繪製尺寸、面積,如有錯誤即可先行修正,降低正式申請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時,發生需補正或退件的情形。 樹林地政事務所進一步表示,如果您的建物剛興建完成,正在準備申請使用執照,且計畫以「建物標示圖」申請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建議善用地政事務所提供的「建物標示圖預審」,以加速產權登記辦理的效率!

三鶯捷運4月完成優先段營運模擬
區域情報-新北

新北捷運工程局致力完成捷運三環六線,2018年至今已通車新北環狀線、淡海輕軌藍海線及安坑輕軌,新增26公里、26座車站,是全國第一,捷運三鶯線完工通車後,營運長度提升60%,未來再透過北桃合作第一案的三鶯延伸八德段實現「南接桃園」。三鶯線站站皆是綠建築,榮獲3座黃金級和9座銀級綠建築肯定,精進站體散熱功能,室溫能降低5度,讓月台候車乘客更有「涼感」!特別規劃原住民及客家彩繪列車,將吸引大眾目光。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捷運三線通車已新增26公里、26座車站,是全國第一,2025年捷運三鶯線完工後,營運路線增加為40公里、38座車站,通車里程提升60%。目前三鶯線進度已達81.2%,透過土建作業「管通」、軌道作業「軌通」、核心機房「電通」及車輛進度「車通」,「四通」到達完工,列車2024年開始上主線段測試,4月將進行優先段模擬營運狀態的無人駕駛動態測試,8月全線動態測試,接續進行全線系統整合及穩定性測試,朝2025年底完工大步邁進。 捷運三鶯線站站都是綠建築!市長侯友宜說明,三鶯線全線12座車站,榮獲「3座黃金級綠建築」及「9座銀級綠建築」的輝煌成果,並取得智慧建築雙認證。三鶯捷運以「結合自然科技,創造綠色的未來」為設計概念,建築設計和照明都注重「節能」,且更精進站體空間散熱及防飄雨措施,像是太子樓側邊開口,幫助熱浮力通風,另外也設置蒸發冷卻設備搭配風管系統,讓月台比室外溫度低5度,候車乘客能「有感」涼風及舒適感。 市長侯友宜詳細說明,三鶯線公共藝術融合人文、藝術、創作、生活,設計有「陶鄉」、「蘆葦花燈」等主題,融入「織布」、「原民服飾」、「客家藍染」、「花布」、「桐花」等在地元素,創造出一系列豐富的公共藝術,此外,更特別設計原住民及客家彩繪列車,未來將載著市民往返土城、三峽及鶯歌,預料將成為移動式風景。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指出,三鶯線可3線轉乘,能轉乘板南線、台鐵以及三鶯延伸線,透過「北桃合作第一案」的三鶯延伸八德段,實現南接桃園願景,讓三鶯線銜接桃園綠線,未來市民搭捷運就能直接進入桃園市區!此外,三鶯線以捷運車站為中心,導入民間企業發展TOD城市規劃,預估引入1.4萬居住人口,7處捷運開發基地目前已經5處招商成功,捷運開發的同時也要與公益設施共榮。

侯友宜:淡海新市鎮將設立「淡水國中」新校區
區域情報-新北

2025年度行動治理第二站2025年2月6日於淡水舉行,新北市長侯友宜率市府團隊與42位里長座談。淡水近年人口增長,連續18個月蟬聯新北市各區人口成長增加最多的區域,更在2024年底突破20萬人口大關,因此淡水區的交通、教育、公共基礎建設問題,都是市府團隊加緊腳步努力的目標。侯友宜也於會中宣布,市府規劃將於新市鎮文中九用地增設淡水國中新校區,爭取於2032年完工、招生,屆時學區將重新劃分,學生通學路線更順暢。 侯友宜提及,淡水人口不斷增長,隨著新市鎮開發,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與淡海輕軌二期等大型交通建設發展,即將迎接一個新面貌的淡水。而在財劃法修法通過後,市府也會在基礎建設加倍努力,包括馬路鋪設、側溝整治等;在重大建設則加速完成,包括淡海新市鎮二期、淡海輕軌二期、淡北道路等都是努力的目標。 會中首先針對目前地方建設及未完成提案進度做報告,除交通面向外,市府團隊也積極協助新設市場與圖書館等多目標用途之建設,同時也積極邀請業者於淡海新市鎮地區拓展營業據點,目前已有超市業者規劃於後洲路設置據點,以活絡在地經濟發展。 座談會上,里長們也提出主要幹道路面修繕、拓寬道路,及增設科技執法以確保交通安全等提案。同時針對各項基礎建設提出許多建議,包括完全中學的規劃、市場及圖書館之設立,污水下水道建設等新案,市府相關局處也都給予具體回應。 民政局表示,淡水區自2019年開始辦理行動治理座談會以來,各里長提案反映共計198件,至今已解除列管181件,執行達成率91%,市府團隊將繼續秉持積極態度,傾聽里長、基層的意見,解決市民的大小問題。

新北整維來助攻,老屋舊宅可延壽
區域情報-新北

新北市屋齡30年以上住宅約87萬戶,占全市約50%,然而老舊並不與危險畫上等號,關鍵在於建物結構的維護狀況,以及是否定期進行檢修而防患未然,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林炳勲處長表示,「屋齡僅是一個參考指標」,並不能就此決定建築物的安全與否,許多老舊建物經過專業的維護與修繕,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反之,建物亦會因施工不當或長期缺乏維護,而存在安全隱患。 「定期檢查和維護是確保建物安全的關鍵!」,林炳勲處長表示,所有權人享有建築物使用、受益等權益,亦應負起各項檢查及維護的義務,對於老舊房屋而言,及時更換老化的建材或補強結構,都能有效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林處長提到,重建不是更新的唯一解,市府早已將整建維護納入多元都市更新範疇,透過「整建維護」中的立面修繕、耐震補強、弱層補強與增設電梯等項目,來延長建築物壽命、提升使用機能,此外,市府特別提供輔導諮詢服務與經費補助,並持續透過相關平台向中央爭取從法令面建立整建維護機制,也因此中央近期開始正視老舊建築物延壽議題,邀集縣市政府與專業單位,共同研議整建維護課題,促進建築物機能改善,可預見未來民眾將有更多型態的選擇。 林炳勲舉例,近來本市中和區一處屋齡約40年的6層樓社區,外牆磁磚嚴重剝落,經市府工務局房屋健檢勘查,建築物結構未達立即重建程度,為維護民眾安全,社區居民積極整合社區與規劃立面修繕方案,並採用外牆塗料取代重貼磁磚,除具經濟效益也避免未來再掉磁磚,亦成功獲得市府整建維護補助約485萬元,目前正在施工中,住戶們也十分期待住家未來嶄新的面貌! 隨著歲月流逝,建築物也如同人一般需要定期的保養與修護,新北市政府多元都市更新政策提供多項重建或整建維護管道,與市民一同積極改善居住環境,並因應需求持續精進,提升建物機能,繼續守護廣大市民的居住安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