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地政士蔡岳臻。(圖/蔡岳臻提供)
知名地政士蔡岳臻。(圖/蔡岳臻提供)

在萬物齊漲大環境中,為何還有這麼多人還想擁有一間房產?假設你奮鬥30年,總收入高達3600萬元,為何買一間1000萬元的房子,影響就非常大;而一旦揹上房貸,人生的黃金歲月會怎麼發展呢?幫你「試算人生」,以免揹「殼」而痛苦一輩子。

最近房市很熱,且又有通膨壓力,大家都說,買房地產是抗通膨的最佳投資工具,不買,以後房價更貴,但一定要買嗎?

有位請求理財規劃諮詢的陳先生已婚,計畫生育下一代,他表示,「聽說,要培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至少要花上千萬元,這樣下來,若要貸款買房,我很怕負擔不了,想想就怕。」

以陳先生及其老婆的年收入合計家庭收入約120萬元,若預計工作30年退休後,不計加薪幅度,及其他可能來自家中長輩的贈與,或是繼承家產等因素,單就年收入來看,則倆人奮鬥30年的總收入可以有3600萬元(30年*120萬元)。

依據我國所得稅法規定,年所得在120萬元的家庭所得將負擔12%的綜合所得稅,也就是3600x12%=432萬元的所得稅稅金支出總額,就剩下可支應的3168萬元(3600-432=3168)。

假設陳先生是30歲買房,而人的平均餘命是83歲左右,抓整數50年的未來生活支出,則3168萬元除以50年為63.36萬元,再除以1年12個月,則每月可支應的金額為5.28萬元。(3168 /50= 63.36萬,63.36/12個月,則5.28萬/月)

每個月有5.28萬元生活費,若有長輩給的房子可住的話,這個數字應該可以過很不錯的生活品質,但如果買房呢?

假設陳先生購買一間1000萬元的房子,自備款2成(200萬元),貸款成數8成,房貸利息1.5%,800萬總共分30年期本金攤還,則根據各銀行試算公式帶入後,30年房貸及本金支出為994萬元,也就是他買下一間房子的支出總成本為1194萬元。(200萬元頭期款+994萬元=1194萬元)

將生活費用3168萬-1194萬= 1974萬元,再除以未來50年可花的生活費用,則他們的經濟生活將從每個月5.28萬元的生活水準變成只有3.29萬元,手頭會變得緊一些。(1974萬/ 50 = 39.48萬元/年,3.29萬/月)。

而一旦他們生了一個小孩,按照目前外界概估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的支出抓1000萬元的話,則3168萬-1194萬-1000萬= 974萬元,則未來50年的每月生活費將只剩1.623萬元。

財務分析後,已經有妻子、車子及銀子,陳先生發現,他若買了房子後,根本養不起小孩,就無法「五子登科」了。

很多人買房,不管是衝動,或是想了很久,下訂的動作就「一下子」,但揹了房貸後,原本想有的生活品質及經濟支出就要縮水,可能會痛苦一輩子,因此,不管買不買房,最好先算清楚,才能清楚自己能承擔的能力到哪裡,又何者,因為要「五子登科」,也許更督促你更加賣力去賺錢也說不定!

【蔡岳臻小檔案】

★現職:蔡岳臻地政士事務所負責人 嘉義地政士仲介聯盟秘書

★專長:不動產稅務規劃、寺廟登記、土地變更、遺贈稅務規劃

★經歷:勤業眾信會計事務所特約講師、銀行稅務顧問、寺廟稅務顧問、台灣高等法院及士林地院訴訟輔導員、台北市危老推動師

★證照:地政士、信託、風險管理、洗錢防制、理財規劃人員、租賃住宅管理人員、中小企業財務人員、不動產證券化、債權委外催收人員

(房產網)

#房市 #買房 #房貸 #支出 #地政士

也許您會感興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