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都會區分別公布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18,358棟,移轉量呈現月減4%與年減14%的表現,統計第3季六都移轉總計為5.6萬棟,大致較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台北市、桃園市與台中市,第3季移轉較去年同期增加,但南二都的台南、高雄第3季移轉較去年同期衰退,南部房市熱度明顯正在退燒。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9月份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4.2%,台北市月減12.4%、新北市月減7.8%、桃園市月增5.2%、台中市月增1.8%,另外,台南市月減12.9%、年減20.9%,高雄市月減5.6%、年減24.8%,南部二都跟去年同期相比都大減2成。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買賣簽約到完成移轉登記,通常需要一個月到一個半月間,因此9月的移轉大概反映7月下旬到8月的市況,當時市場受到軍演等影響,導致市場交易量萎縮,央行第3次升息則是9月下旬,尚未反映在移轉數據上,雖然第3季市況轉差,但去年第3季也是受到疫情衝擊而基期較低,加上本季還有交屋撐住移轉量,實際的交易狀況偏向量縮走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各都9月交易棟數普遍趨緩,南二都的年月表現衰退明顯,主要是去年同期,台南、高雄因疫情遞延的買氣出籠,且台積電設廠與南科議題發酵,使南二都去年9月衝出歷史同期新高;不過今年在央行數度升息及房價走高的情況下,南二都的買氣日漸收斂,導致今年9月的買賣移轉量走弱。至於台北市本月跌破2000棟,創下近5年9月同期新低,則是因首都對經濟走勢最為敏感,且台北市購屋總價高,房貸族對升息的加壓感受更鮮明,所以買氣受經濟、利率牽動的程度較大,量縮幅度也相對明顯。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也分析,南部坐擁科技園區議題,尤其高雄市以半導體S廊帶拉動就業人口紅利,許多投資方期待可複製竹科經驗創造區域榮景,惟價格幾番上揚,買方居高思危,加上升息、貨幣緊縮、全球經濟成長受限等利空因素,讓投資置產型買方縮手觀望。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今年房市剩下一個季度,卻適逢大選時期,又有再次升息風雨欲來,房市沒有走強的空間,量能弱化態勢相當明確。至於房價的反應上還有待觀察,可能在部分新興重劃區較得注意,尤其像是桃竹、台中海線、台南市都有機能仍待加強,或先天宜居環境條件不佳的區域,無法再受惠大盤帶動都得小心。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央行連三季升息,加上全球經濟陷衰退危機,買方對於未來抱持觀望態度,然而新屋房價下跌不易,雖市場有零星小建案主動降開價,卻未見降價拋售潮,屋主仍認為通膨壓力下,不動產價值可期,不輕易讓利,買賣雙方缺乏共識,故短期榮景難復見。
(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