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有買房夢,但買房的首要條件是需備妥自備款,準備金額取決於購買預售屋或中古屋,以及當時銀行貸款政策而定。當支付完自備款後,往後幾十年將面臨房貸支出,因此財務規劃很重要,以免被付款期壓得喘不過氣。
以目前購屋條件來看,分別有預售屋及中古屋,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購買預售屋建議自備頭期款至少總價的2成以上,中古屋則是3成為佳,但實際上會因銀行貸款成數影響自備款占比。通常銀行貸款成數會以房屋種類、坪數、屋齡、地區等納入考量。以不同房屋種類來說,預售屋可貸7~8成、成屋6~8成;以地區來看,各區域差不多,但鑑價有差別。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一般來說,預售屋會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訂簽開需支付約總價1成,另2成自備款則依工程進度支付,付款期限分18~48個月付清,還款壓力較輕,適合預算有限的人,亦可在施工前修改格局,彈性較大,但交屋時容易有實品屋與先前規劃不符的狀況;中古屋則依屋況與屋齡不同,房價約是預售屋5~9成,自備款建議準備總價3成,需於45天內付款完成,好處是一開始就有成屋可看,可即時發現問題,但有屋況老舊的缺點,適合預算寬裕的人。
當買到夢想中的房子後,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幾十年的房貸,每月需支付的房貸,是由貸款本金、貸款利率、貸款年限及寬限期計算而來。而支付貸款有2種方式,分為「本息平均攤還」與「本金平均攤還」,前者是指在還款期間內,在利率相同的條件下,將貸款本金與利息合計平均分攤於每一期償還,好處是每月還款金額不變,但一開始貸款本金攤還的金額較少;後者指將本金按期數平均分攤,利息則是隨貸款餘額減少而遞減,所以每月攤還的本金會固定,利息總支出較少。
台灣房屋長庚直營店店長林士涵建議,無論購買新成屋還是中古屋,皆需先了解自備款及自我設定目標。新成屋的自備款較低,若遇到建商延後交屋,自備款可分攤繳款,壓力較少;若是購買中古屋,買賣期間就要自備3成,壓力較大,因此還是要考量自身預算,才能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購得滿意的房子。除此之外,買房主要支出除了有自備款及銀行貸款外,還須加上裝潢費、額外費用及緊急準備金,畢竟房屋是高單價物件,絕對要確保買房前先精算過預算,才不會落得入不敷出的窘境。
(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