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新成屋比中古屋高5萬元,價差幅度26.7%。(圖/葉思含攝)
桃園市新成屋比中古屋高5萬元,價差幅度26.7%。(圖/葉思含攝)

近幾年物價上揚,營建成本也增加,促使新屋價格一路走升,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依據實價登錄資料,比較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新屋成交均價及中古屋成交均價發現,台南市及高雄市新屋、中古屋價差幅度最大,新屋每坪單價高中古屋42%以上,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及新竹縣市價差幅度都超過25%,僅新北市價差幅度低於20%,是六都中價差幅度最小的區域。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近幾年園區議題帶動房市的效果強,新案價格拉升的速度快,擴大台南及高雄新屋與中古屋的價格差距,此外,也因全球物料上漲,買方普遍預期未來新屋價格難墜,提高對高價物件的接受度,因此都會區新屋價格大幅超越中古屋。

觀察六都及新竹縣市近半年新屋成交均價,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縣市都在2字頭,顯見1字頭新案已難尋,在新屋與中古屋價差的部分,每坪價差最大的區域為台北市,新屋平均每坪高於中古屋19.4萬元,價差幅度28.8%,高雄市價差每坪7.5萬元,新屋比中古屋高42.4%,台南市每坪價差6.6萬元,價差幅度42.9%,是六都中價差幅度最高的區域,台中市每坪價差也有6.0萬元,新屋與中古屋差距29.3%,桃園市及新竹縣市的新屋都比中古屋高5萬元,價差幅度桃園市26.7%、新竹縣是25.7%,新北市雖然每坪價差也為5萬元,但新屋與中古屋的價差幅度僅15.1%,是六都中差距最小的區域。

近半年新舊屋價差
近半年新舊屋價差

郎美囡分析,台南市及高雄市因產業帶動房市話題,雖然價格逐年走高,但房價相對於北部及中部低,買方看好未來具有成長空間,儘管價格走揚依然捧場;台北市不動產土地成本高,新案大多以高級住宅、豪宅為主,且均價全台最高,因此單坪價差大,此外,受惠台商及資金回流,台北市及台中市的豪宅市場交易表現不俗,新豪宅的價格也穩中求進。而桃園市及新竹縣市具有產業園區、就業人口增加等利多,且新屋價格與雙北相比依然親民,故新屋頗獲買方青睞;至於新北市幅員廣、量體大,新屋價格揚升的同時,周邊中古屋主也跟著調價,讓價差縮小。值得一提的是,都會區新屋價格走高,面臨現階段稅制及成本問題,議價空間小,買方若有價格考量,中古屋市場較容易找到理想物件。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近年工料雙漲,建築成本增加,導致新屋價格一路走揚,加上房地合一稅造成的閉鎖效應,讓市場物件漸少,惟政府致力於打炒房,接二連三推動抑制房市發展的政策,尤其央行升息增加購屋成本,建議買方購屋前充分掌握價格走勢及政府動態,並檢視財務狀況,避免資金出現缺口。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也指出,房市變數趨多,將更凸顯強者恆強態勢,六都的房市熱區預料屹立不搖,除了如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本就是北中南一哥地位,而新北市鄰近台北市的行政區、捷運概念區塊,或是桃園、台南傳統宜居特性強的交易熱區,都會挺過房市變動期,在各項成本、獲利、話題影響下,也令熱區的高價建案如潤泰、大陸、合環、三輝、寶輝、京城、禾林建設等在量價表現上可望續走恆溫。

(房產網)

#新屋 #價差 #價格 #中古屋 #六都 #房市 #新竹縣市

也許您會感興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