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信義區知名新地標豪宅「陶朱隱園」擬於2022年開售,不過業主對開價緘口不言,不輕易透露,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有專家從台北市核發使用執照存根發現,「陶朱隱園」裡面竟有開放空間,每年還要讓民眾至少參觀一次,這樣是否未來會從「隱園」變成「公園」呢?
陶朱隱園落成且取得使用執照3年,以其獨特的外觀成為台北市最醒目的知名地標,不過對於售價及賞屋,業主威京集團仍守口如瓶,稱陶朱隱園並非豪宅,而是藝術品。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談及陶朱隱園,若正式公開,將會是今年房市最精采的大案。他推估,以信義計畫區住宅區土地一坪800萬元成本估算,土地每建坪容積單價約270萬,造價上看每建坪逾60萬,外加造型設計、管銷費用等成本,每坪約592萬,以每戶300坪來估,要價高達17.7億。
好房網報導,高源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陳碧源表示,根據台北市核發的使用執照存根所載,「屋突層後續每年至少一次開放民眾參觀,並依切結之參觀計劃確實執行」;「有關街角廣場及松高路側併同開放空間及公共街道退縮,以利公共開放性」。陳碧源稱這對特別注重隱私的豪宅來說,非常罕見。
若未來每年至少開放民眾參觀一次,是否需要門票?陳碧源認為,此前聽聞參觀陶朱隱園需檢驗人品資格,不過若要檢核民眾身分,並收高價門票、保證金,這點則需檢視是否和之前切結的「參觀計畫」相符,亦或是否符合開放空間的公共性?此外,既然開放參觀,陶朱隱園還能夠稱之為「隱園」嗎?未來是否會成「陶朱公園」呢?
(房產網)
#陶朱隱園
#開放空間
#使用執照
#豪宅
#信義計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