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上半年預售屋建案數占整體建案數逾7成,反觀新成屋建案數占比不到3成;若以推案量計算,則預售屋案量占比飆破8成,新成屋案量占比低於2成。北台灣各縣市中,以台北市預售屋案量的占比最高;北市今年上半年總推案量約1057億元,其中預售屋案量為942.2億元、占比約89.1%,而新成屋案量僅114.85億元、占比約10.9%。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縱使「預售屋實價登錄2.0」、「房地合一2.0」於今年7月1日上路,外界預期今年預售屋推案比例將大幅減少,但實際上預售屋仍是推案主流,而且比例還呈現逐年攀升趨勢。
預售屋案量比例逐年上揚,一方面是景氣復甦速度快,成屋來不及興建,導致成屋推案量與比例急降,另一關鍵在「景氣愈好,建商推預售意願愈高」。由於房市多頭時,消費者普遍看漲房價,進場意願上升,而建商等不及房子蓋好後才賣,為了搶食買氣便紛紛推搶預售屋,先建後售的建商因此成為少數。
【北市最狂 預售屋占近9成】
何世昌分析,台北市預售屋案量與成屋差距極為懸殊,主因除了與消費者對預售的接受度高之外,更與台北市針對建商課徵「囤房稅」息息相關。自從北市對成屋建案開徵囤房稅後,建商為了避開重稅遂陸續退出成屋市場,過去習慣推成屋的建商也改推預售,導致預售屋案量比例居高不下。
回顧北市今年上半年指標大案,例如文山區「元利森活莊園」、南港區「擎天森林」、信義區「玥隱信義」、內湖區「金矽谷NO.25」等案,全都是預售案。展望下半年,將公開的指標案「大承」、「序東騰」、「宏國大道城B區」、「國泰悠陽」等案,也多是預售案,因此預料北市下半年預售屋案量比例仍難降低。
未對成屋建案課徵囤房稅的新北市,成屋案量比例高出約十個百分點,對於有急迫性入住需求的購屋族而言,選擇性也較多。新北市今年上半年預售屋推案量為1473.7億元、占比約79.9%;同期新成屋推案量為370.9億元、占比約20.1%。對於有急迫性入住需求的購屋族而言,新北市有較多的成屋案,選擇性也較多。
何世昌認為,雖然7月上路的新制對預售屋不利,再加上營造成本飆漲衝擊,部份建商改為「邊建邊售」或「先建後售」,預售案量占比也許會因新制稍微下降,但若疫情趨緩後買氣復甦,預售案為推案的主流態勢就不會改變。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指出,今年政府打炒房,無論是央行管控放貸或是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2.0都壓縮預售屋炒作空間,都使得今年建商預售屋銷售上面臨相當大的壓力,加上目前營建成本狂飆,建商推預售屋獲利將更進一步被壓縮,因此市場原先預期預售屋推案占比將可能下滑。不過,因上市櫃建商購地後,都有推案作帳的壓力,不太可能等成屋在賣,因此,現階段手中有大量土地存貨的建商,往往都只能先「邊建邊售」,導致預售屋推案占比短線仍居高不下。
陳傑鳴也提醒,由於目前肺炎疫情下,建商普遍面臨缺工、料漲與銷售不易的困境,未來財力不足的小建商無法順利交屋,甚至跑路的狀況將可能出現,建議購屋者若要購買預售屋,一定要選擇大品牌、信譽相對優良的建商,才會相對有保障。
(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