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110年度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主持人郭紀子。(郭紀子提供)
臺北市110年度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主持人郭紀子。(郭紀子提供)

疫情大流行使我們陷入了許多未知的領域,雖然可能很難確定COVID-19的下一步發展,但是,住宅與防疫危機的議題已經不容忽視了。

回顧歷史,二戰之前,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特別是城市的急劇膨脹和居住環境的惡化,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住宅區過度擁擠、用水安全等居住衛生條件對居住生活品質的影響。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大規模地改善公共健康和住房運動,就是通過改進城區供水系統、衛生設備和空氣流通設施,改善過度擁擠的住房狀況,大大減少了霍亂和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二戰之後,人們反省大規模建設之後出現的衛生防疫與安全健康問題,不斷改進建築設計、規劃與管理等,但是,室內空氣品質相關的致病建築物綜合症(SBS)、建築物關聯症(BRI)和室內化學物質過敏症(MCS) 等仍然凸顯了「致病建築」或「致病住宅」(Sick House )引起疾病的嚴重性。2003年SARS流行期間,香港淘大花園住宅區爆發了329人感染、被稱為最嚴重「疫廈」住宅建築感染致病事件。新冠病毒感染案例,去年香港、廣州等地也分別出現同一棟樓不同樓層用戶相繼感染的情況,專家推測可能存在不明傳染源,其病毒可能通過共用電梯或者排汙管道傳播而致使疫情蔓延擴大。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住宅建築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是阻斷疫情蔓延擴散的重中之重。新冠病毒疫情是對我們住宅發展與物業管理體系及其相關領域應對能力的重大挑戰。

大樓社區的居住,建築密集、人口集中、人際互動頻繁,存在著疫情防控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雖然政府對社區提出了防疫指引,提出感染預防建議和控制措施,但由於既有傳統住宅建築設計對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及防疫的客觀認識經驗不足,不僅存在著衛生防疫的系統性技術措施缺失等現實瓶頸,而且在硬體方面,空間規劃、動線安排、設備與建材使用等等,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也存在許多不利條件。面對如何應對新冠病毒等類似突發疫情防控的新課題,更要深刻看到建築與住宅面臨的革命性變化,以促進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過去的富人,喜歡以結合城鄉的方式居住,分別在城市與鄉村置產。他們在城市豪宅大樓過冬。到了疾病肆虐的炎夏,富人會逃離城市前往鄉間別墅避暑、避疫。但是,今日社會,越來越多的百姓往城市集合住宅聚集。疫後,我們還是住在城市的大樓裡。城市的居住環境、住宅建築及其防疫問題無以迴避地成為社會重要議題,尤其可能引發的交叉感染問題更應受到極大關注。

傳染性病毒疫情,在社區中的傳染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可通過住宅建築硬體實施病毒傳播,反過來,我們積極地想,也可以因此加以阻斷,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控制技術措施也可以提高住宅建築的衛生防疫性能,從而降低病毒傳播機會或避免傳染性病毒疫情的發生。建設健康安全的人居環境成為人們追求的共同目標,隨著建築健康安全設計、健康安全建材推廣、相關管理與保障技術的研發,具有衛生防疫優良性能的新型防疫建築誕生,將是一次新的可以達成的轉型升級。

以住宅建設位居世界領先水準的日本為例,日本整體浴室因其性能優越已在普通的住宅中廣泛使用,同層排水、同層換氣與空氣消毒技術推廣應用,效果良好,此乃廁所與浴室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性能保障的集成技術,研究借鑒日本居住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的經驗,對台灣未來住宅發展大有裨益。

鄉下或城郊的透天住宅,雖然有人際接觸較少的優勢,也非一定安全,也要滿足住宅建築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方面的系統性要求。根據防疫人員提出的防疫盲點,南部地區最常見的透天厝住宅型態,污水直接排放到屋後水溝,長期淤積無人清理的結果,變成病媒蚊繁殖的溫床。2015年入夏以來在台灣南部發生登革熱疫情,其中以台南市遭受感染者最多,影響居家安全及健康。

總而言之,不論是什麼樣的住宅產品,未來的住宅防疫設計,應滿足長期居家的舒適性、居家辦公的靈活性、居家活動的安全性與住宅對健康的促進性;更應通過設計組織合理的空間、居家動線、引進或製造良好的空氣與妥善處理給排水等,且能引導居住者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而為居住者營造安全、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

【郭紀子小檔案】

★現職: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台灣物業管理學會副秘書長、台北市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商業同業公會理事、新北市保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台灣衛浴文化協會顧問,中國廣播公司「郭董的物業管理論」專欄廣播節目專家主講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兼任教師。

★專長:物業管理、旅館管理、金融與證券、不動產投資、營建管理。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

★經歷:銀行經理,證券公司創辦人暨總經理,海外華文媒體總編輯,非洲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景文科技大學物業管理系、健行科技大學物業管理與設計系等兼任老師。

(房產網)

#建築 #住宅 #防疫 #衛生 #健康安全 #房市 #防疫宅 #買房 #物業管理

也許您會感興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