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0年Q3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來到3,320.5億元,比去年同期3,500.92億元減約百餘億元,年減幅約5%左右。雖然今年Q3推案量比去年同期略為下滑,但今年前3季累計推案量已達9,405.75億元,則比去年同期8,804.94億元成長約600億元,年增幅約6.8%。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由於房市買氣穩定,建商推案意願普遍高漲,全年預估推案量可望往上調升至1.24兆~1.27兆,將創下史上第2大量。
北台灣各縣市以雙北市推案成長動能最強,其中台北市今年前3季推案量高達24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暴增500多億元,年增幅接近3成。北市今年首購與換屋型產品推案踴躍,新建案遍地開花,12個行政區裡有多達10個行政區推案量達百億元以上。僅萬華、中正等兩區低於百億,而信義、南港與士林等3區案量更超過300億元。雖然台北房市推案熱到爆表,但豪宅新案卻相對低調,可能要等到明年才有新豪宅大案登場。
【新北重劃扣關5000億 桃園區案量媲美大新竹】
新北市前3季推案量來到3,888.88億元,比去年同期小增約130幾億元,年增幅約3.5%。依目前推案量能估算,新北市今年全年推案量很可能衝到5000億大關。若以推案量高低作排行,新北市前5大行政區依序為新莊、板橋、土城、新店、三重等地,其共通點就是多數案源均來自於新興重劃區;其中,新莊前3季案量高達約700億元,主要是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市場買氣大復活,建商悶了好多年之後出現報復性推案,積壓的建案傾洩而出,再加上塭仔圳重劃區(自辦部份)進入第一波推案高峰,因此呈現爆炸式成長。
大台北地區推案明顯量增,而桃竹地區則與去年持平。桃園市前3季推出約1,990億元,距2千億門檻僅差臨門一腳;桃市以桃園區推案量最多,高達820億元,單一行政區推案量是基隆全市的18倍、或者接近新竹縣市的總合,規模相當驚人。桃市案源依然呈現高度集中化的現象,推案多來自於桃園、龜山、中壢等3大引擎,這3區前3季案量占全市總合的75%,產品則以一般型2、3房居多。
新竹縣市前3季案量約828億元,與去年差不多水準,各行政區又以竹北推案量約320億最多。何世昌指出,由於受到美中貿易戰所引發的轉單效應,竹科今年景氣紅火,帶動新竹縣市房地產買氣熱絡,但因精華區開發趨於飽合、建地變少,推案量未能進一步放大。
何世昌認為,因房市市況表現仍不錯,Q4預期還會有3,000~3,300億元左右的量體會推出,北台灣全年推案量上調至1.24~1.27兆,可望創下史上第2大量,僅次於2013年。目前來看,因買方需求仍旺,若業者廣告媒體釋出得宜,預售市場暫時沒有供過於求的問題,但未來仍要觀察官方會不會提出抑制措施削弱買氣。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因為低利與游資充沛,房地產也屬穩健投資產品,今年房市不受疫情影響,持續從重稅實施以來的一年比一年好的成長路線,尤其建商原本在第1、2季疫情爆發初期,329檔期還稍微遲疑,見房市供不應求,自然在第3季報復性大推案。
陳炳辰說,雙北市本為居住熱門區塊,投資與自住價值兼具,加上如北大、副都心、林口等重劃區量價谷底翻身,而像央北的房價更是居高不下,都讓建商信心大增,積極推展建案。不過,陳炳辰提及,由於近日屢傳房市過熱,逼使政府出手干預,如今已有重稅抑壓,選擇性信用管制的實施也會比過去更有力道,加上美國大選告一段落,一定程度撥亂反正目前總經亂象,而冬天疫情又捲土重來,都會影響第4季乃至後續房市,恐需保守看待。
(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