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1萬6,075棟。(房市示意圖/葉思含攝)
2025年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1萬6,075棟。(房市示意圖/葉思含攝)

全台六都會區公布2025年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1萬6,075棟。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9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3.5%,其中,僅台北市月增4.2%,其餘五大都會區均量縮,新北市月減2.6%,桃園市月減0.9%,台中市月減3.8%,台南市量縮5.4%,高雄市月減11.9%。

陳金萍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差,9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8月至9月初的市況,因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房市交易相對清淡,原本就是交易淡季,加上少了新屋交屋潮挹注下,9月交易量較8月減少3.5%。

另與2024年9月相比,六都交易量合計年減29.5%,其中台北市年減21.4%,新北市年減38.3%,桃園市年減15.4%,台中市年減28.5%,台南市年減32.4%,高雄市年減35.2%。陳金萍指出,2024年9月在銀行房貸緊縮狀況持續,而央行也祭出減降令,要求銀行自主管理、降低不動產貸款總量,因此,讓購屋貸款出現利率升高、估值保守、資格條件趨嚴以及寬限期縮短或取消的狀況,衝擊民眾購屋信心,市場氣氛轉趨保守,影響去年9月交易量表現,但仍有部分縣市交屋潮挹注,交易量相對穩定。反觀今年,房市政策持續調控、銀行資金緊縮仍持續,美國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式落地實施,但仍有變數,市場觀望氛圍仍濃,讓今年9月的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近3成的減幅。

陳金萍說明,進一步觀察今年1~9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整體交易量合計為15萬1,796棟,較去年同期年減27.9%,自6月起,累計年減幅有持續擴大的跡象。其中台北市年減25.5%,新北市年減31.2%,桃園市年減18.6%,台中市年減25.3%,台南市年減32.3%,高雄市年減34.6%。另觀察歷年交易量發現,今年前9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續創8年來最冷,也是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第4低量,僅高於2015年至2017年,而台北市、台南市則續創8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9年新低紀錄。

觀察新北市表現,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蘆洲新案本來就少,交屋潮過後打回原形也不意外,而新莊與板橋相對為熱區卻也有衰退表現,前者可能稍有超漲因素,後者則為房價偏高地帶,都有難在冷氣團有所發揮的利空狀況。而隨著交屋潮起伏的移轉量,即使新店區在該月走多,也難視作絕對參考性,隔月恐就回落,整體市況還沒有受到關鍵激勵,依舊低檔。

另外,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高雄市則因外圍蛋白區的交屋潮熄火,過往因科技業題材爆紅的區域,今年買氣也回落,蛋黃區又受限買賣雙方的價格共識難以凝聚,交易媒合的難度高,因此高雄今年9月與Q3的買賣移轉量,雙雙寫下縣市合併升格15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股市上衝到2.6萬點,市場上的資金與信心並未同步反映到房市,主要過去一段時間房價漲多,再加上政策面貸款仍偏向緊縮,第三季的房市交易表現平淡,不過觀察近月房市已經有開始築底跡象,交易量不再破底,新青安政策略為放寬對於部分區域仍有正面幫助,接下來就觀察年底的央行動向,去年8月銀行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房貸自主管理,到年底也將屆滿,政策走向仍將對於房市有關鍵影響力。

(房產網)

#建物買賣移轉棟數 #交易量 #六都 #房市交易 #高雄市 #新北市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