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地產市場在今年上半年持續釋放「止跌回穩」信號;其中,中古屋市場在剛性住房需求帶動下交易持續熱絡。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諸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古屋交易量同比增幅在20%至30%。專家直言,購買中古屋幾乎已成常態,有些重點省分甚至中古屋交易量已超過新成屋。
大陸《證券日報》報導,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重點二線城市的中古屋成交保持較高活躍度,其中深圳同比增長超30%,北京、上海、廣州同比增幅在20%左右;成都、杭州、蘇州、廈門中古屋成交同比增長均超10%。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隨著供求關係的重大變化,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特別是重點省分,中古屋交易量已經超過新成屋交易,「剛需群體轉向購置中古屋已成為常態。」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分析稱,下調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頭期款比例等政策顯著降低購房成本,助力市場逐步修復。李宇嘉也稱,中古屋價格的調整以及購房門檻和成本的降低,使大量剛需群體具備「上車」能力。
此外,展望下半年大陸房市,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表示,廣州日前重申全面取消限購、限售、限價,降低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下半年,北京、上海、深圳的購房限制性政策仍有優化空間。各地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等舉措也有望加大力度,將為下半年市場止跌回穩提供支持。
(房產網)
#中古屋
#中指研究院
#止跌回穩
#一線城市
#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