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台北市北投區的台北市立浩然敬老院由於為海砂屋,耐震度不足且補強效益有限,因此台北市政府耗資逾20.8億元將舊建築拆除後原地重建,第一期工程規畫興建地下2層、地上9層的住宿式機構,預估2028年完工;台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表示,浩然敬老院的重建動工,象徵北市府提供長者優質的照顧品質,同時也展現北市府推動都更的態度與執行力。台北市立浩然敬老院是台北市唯一收住無直系血親卑親屬且無自有住宅之低收入戶長者福利機構,但由於為海砂屋,導致耐震度不足且補強效益有限,為維護住民及工作人員安全,台北市社會局啟動拆除重建工程,歷經4年多的搬家準備,住民已中繼於廣慈博愛園區,預計將於2028年完工搬返。
社會局表示,浩然敬老院專責照顧本市經濟弱勢及特殊長者,同時也肩負提供家暴受虐及無人扶養之長者緊急安置的照顧任務,後續重建工程由台北市捷運工程局第一區工程處代辦,規畫為地下2層地上9層之住宿式機構,並符合綠建築標章,設有安養型175床、養護型225床,總計400床,並納入多功能活動中心、地下汽機車停車場做為睦鄰設施。
今(10)日上午於北投區關渡舊址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蔣萬安出席主持,他致詞時提到,浩然敬老院早在1986年便有照顧榮民的紀錄,至今仍秉持初衷,對於有需求的長者仍提供周延的服務與照顧。
他說,浩然敬老院的重建不僅是重要的里程碑,也代表著兩個重大的意義,第一為提供安全無虞的住所,讓處於經濟弱勢的長者能安心終老,是市府責無旁貸的責任;第二則是也代表台北市對於都市更新的態度與執行力,確保大眾的居住安全。
台北市社會局長姚淑文表示,浩然一期在今天動工,主要以原本的安養區跟養護區的重建為主,未來院區內剩餘的土地還會有浩然二期工程,會以老人日照中心以及身心障礙者的社區居住為主。
姚淑文指出,受限法規,浩然敬老院重建只能維持400床的規模,但這不及台北市弱勢與長輩的需求,未來除了會持續與民間的社福機構合作,也會以在地安老的方式,將老人日照、社區團家等將社區資源拉進來一起使用,未來進入長照階段,則由衛生局提供長照病床照顧。
(房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