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台南、高雄、屏東3縣市透天交易量皆出現下滑。(圖/葉思含攝)
10年來台南、高雄、屏東3縣市透天交易量皆出現下滑。(圖/葉思含攝)

隨著全台少子化、房價高漲等因素衝擊,全台颳起「小宅風」,而這股風潮也逐漸影響南部。以往南部透天交易為房市主力,但觀察實價,10年來南部3縣市透天交易量皆出現下滑,其中屏東更是降幅最大的縣市。

大家房屋企研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近年來居住習慣改變,加上透天價位隨房市大盤起漲,讓以往為透天熱區的南部縣市,也難擋交易量下滑。統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台南市於2014年時,實價上平均透天總價約880萬元,但在10年後平均總價成長為1357萬元,漲幅達54%。高雄市10年前透天平均價位是993萬元,而2023年平均總價也漲了51%,來到1500萬元。

至於屏東縣透天漲幅同樣驚人,2014年透天平均成交總價僅為582萬元,但到2023年平均要花939萬元才能買到一棟透天,10年漲幅高達61%。

南部3縣市雖說透天房價漲勢凌厲,但交易量占比卻越趨減少。其中,台南市10年前房市有超過半數人都是購買透天,如今交易量占比跌破5成;至於屏東縣透天交易量跌幅更兇,過去2014年有約67%的買方都是入手透天,但在2023年時,透天交易量占比則減至57%。

住商機構大南區協理林祺博指出,自疫情以來再加上「新青安」貸款帶動,區域買盤主要都以首購、年輕族群支撐,此類型買方與以往購屋族不同,較青睞有電梯、物業管理的社區型大樓。此外,此類首購族主要以小家庭為主,家庭人口頂多2~3位,對居住坪數、房間數的要求大幅降低,因此大多會選購電梯大樓物件。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也認為,小宅總價好入手,對於首購、低總投資都有吸引力,為最大的市場轉變來由,南部在地民眾也不得不跟上外地投資者的腳步,透天案只能是資產族群或危老、透店、更區域性的發展。

賴志昶補充,除了購屋族群居住模式改變,南部透天交易量下滑,還有一大原因為房價大幅上漲,從實價數據就可觀察到,不管是台南、高雄甚至是六都以外的行政區屏東,近10年透天價位隨著大盤走勢上漲,但購屋族群薪水漲幅不及房價,年輕人只能「望屋興嘆」,最終選擇總價帶較低的小宅或大樓型物件。

(房產網)

#透天 #交易量 #購屋族 #縣市 #南部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