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視為「打炒房最重拳」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今(10)日獲立院三讀通過,遏止炒房並重罰,明定任何人不得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最高可處新台幣5000萬元;以及增訂檢舉獎金制度、私法人購屋改為許可制,且5年內不得移轉。有專家認為,政府修法是在打假球,房市已無炒作空間;也有專家直言,房價將降1~2成。
針對此次修法,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直指政府打假球,他表示,九合一大選前其實政府已發現房市正在降溫,短線投機也已收斂,當房價漲不動時,短線投資客只會逃,不會炒,因此選前平均地權修法打房條例並未被列入優先法案,然而九合一敗選後,政府警覺年輕人選票大量流失,不得不找出待罪羔羊,因此以打炒房能痛快人心之名,火速的將法案送交一讀,並不經朝野協商直接進入二、三讀程序,「在沒炒作空間市場打炒房,難道不是打假球?」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認為,平均地權條例過關並不讓人意外,而修法通過後,預售屋市場正式進入冷靜期,整體房市將會出現四大現象:首先,「預售和成屋價差縮小」,由於預售屋換約和轉手的諸多限制,降低購屋族購買意願,自住買家將會轉向成屋市場,所以預售屋降溫,對應成屋搶手,將會拉近彼此的價格差距。其次,「豪宅市場交易量縮」,台灣房屋趨勢中心統計近年單價200萬的豪宅交易,發現幾乎等於腰斬,進一步觀察今年交易的27筆超豪宅中,有13筆都是以法人名義購屋,等於將近一半都是高資產族,透過自有公司或是另外開設資產管理公司的名義來購置房產;然而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上路,私法人購屋的資產操作空間不再,高資產族的置產態度也會略為保守,因此短期內的豪宅市場交易量,將面臨考驗。
再者,「高槓桿型建商淡出」,修法過後,建商的推案型態,將從預售案轉變為成屋案,由於成屋推案無法在工程期間銷售回收資金,建商的金流需求龐大,對財力有限的建商較不利,因此採高槓桿操作的中小型建商,預料將在修法後逐漸淡出新案市場。第四,「資金走向避險型產品」,建設到位、機能成熟的區域以及保值性高的產品,仍是避險且穩健的置產選擇;至於商辦這類自用、收益兩用型產品具市場優勢,將可能成為今年修法後的法人置產重點。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由於該條例以預售屋禁止換約轉讓為主要殺傷力,其次為私法人許可制,不過以前者來說,在2021年底因已做先行預告,加上去年一整年的房市冷靜期,市場上投資客量能早已相較前幾年熱潮銳減,還能玩得起的投資客多口袋深,實質的影響比較不如信心層面。
不過陳炳辰認為,今年仍在較多利空夾擊下,應有較明確的價格討論空間,預期最快上半年就會看到明確降價,但原物料成本高漲下,降幅在1成左右,價格較低的地方則來到1~2成。又條例上路是否在揭露上見退訂預售屋相關資訊,會是相當值得觀察的建案成效,要是退訂量體大的社區,更有很大的撿便宜機率。
張旭嵐也分析,官方修法的核心目標是打擊炒作,且法案也將導引房市回歸剛性市場機制,因此新的一年,不受政策影響的自住客,更有機會在市場上撿到便宜。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則認為,新法通過後,將大幅降低部分買方在預售屋市場短線進出獲利的機會,也可能會讓部分投資族群,將目光投向中古屋,且改用更長期置產的方式持有不動產。總體而言,法規的調整是為了打擊炒作,但對一般自住族群的買方,其實影響不大,只是目前景氣尚未復甦,買賣雙方都信心不足,整體市況還是普遍看淡的情況下,對於今年房市量縮價微跌的狀況,應該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