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台待售住宅達28萬筆,老屋竟佔了3成。根據樂屋網統計全台4月待售物件數,總計有28萬筆待售住宅,其中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佔比達31.2%。老屋數量最多的是台北市,有1萬1,444件,佔台北市待售物件的48.4%,其次為高雄市,30年以上待售老屋也有9,327件,佔40.7%,台南市30年以上待售老屋數則排名第3,有5,102件,佔34.8%。
觀察各都會區台北市30年以上待售老屋,多半是大安區、松山區華廈和大樓,或士林區的透天為主;樂屋網分析,士林區有天母、外雙溪等地段,環境清幽,本就是透天聚落,大安區和松山區則地處市中心,人口稠密,華廈和大樓拔地而起,且因地段佳,即便屋齡偏舊,部分買方仍趨之若鶩。
高雄市30年以上待售老屋多半為透天別墅,其中又以三民區、鳳山區、苓雅區最多;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表示,由於高雄市中心的發展是由南往北,位在南高雄,屬於早期發展的苓雅區,老屋比例自然也更多,而鳳山區、三民區則因交通方便,機能健全,本就是高雄市人口最多的兩個行政區,無論是住宅交易量、看屋需求量都是名列前茅,物件選擇多,老屋量體也大。

整個台南市的住宅類型仍以透天為主流,屋齡30年以上的透天集中在中西區、南區、東區;洪安怡解釋,中西區曾是台灣的政治中心,歷史悠久,區域內老舊透天相當多,部分透天屋齡甚至可到60、70年;而南區緊鄰在中西區南邊,但價格比中西區更親民,因而吸引有預算有限的買方;東區則是傳統文教區,後甲國中,復興國中、崇明國中和台南一中等明星學校皆座落於此,發展較早,區域內屋齡也偏高。
過去《危老重建條例》最高10%的容積獎勵,多少拉抬了近幾年台北市的老屋交易熱度,儘管目前市場上待售老屋仍多,但從2020年起,容積獎勵從8%、6%、4%、2%、1%逐年遞減,今年5月12日後會下修到4%,期望獲取容積獎勵的買方,必須把握時間,在2025年前申請才有機會。
洪安怡指出,老屋多半地處精華,有著價格較低、公設比低,使用空間更實在等優點,但若屋齡過於老舊,在貸款成數上可能遭受限制,且房屋的老舊水電管線規格容量恐不敷使用,需重新整修配置,而屋齡愈高,將來還能使用的年限就愈短,購買前仍需多方評估觀察。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則指出,老宅若非出於具備都更危老效益,就是出租商機,再不然則為位於不錯的地段,遂能維持身價,否則大多會淪為區域偏低價碼,甚至拖累區域房市,這也是不少機能還有待進步的重劃區,但因為房產物件新,都會有較高的房價水準,如新北市新莊、中壢的青埔、台中北屯的14期等處,在高價建商遠雄、陸府、禾林建設等拉抬,都明顯可見與他處新舊兩樣情表現的高低價碼落差。
(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