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居不動產總監陳炳辰。(全球居不動產提供)
全球居不動產總監陳炳辰。(全球居不動產提供)

市場再重提選擇性信用管制,回顧央行前任主席彭淮南過去的施力方向,2000年政黨輪替,國內經濟市場面臨重大利空,政府有意刺激經濟,包括購屋利率優惠、土地增值稅減半,加上當時房屋與土地稅率也低,成功在2002年推動房市走揚,一路走升至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再降遺產稅率至10%,再推升房產世襲與轉手高獲利報酬。

2010年中央行推出第一波信用管制,一直到2016年初一共4波,不過這4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在交易稅率計算基準過低下,影響效果有限,房市價量在2010年到2014年都一致走升,且特別是信用管制直指的豪宅與北北桃區域房市都相當火熱,不過當時的全球經濟投資風過熱,演變成之後金融風暴與歐、美債務問題,台灣小島難敵這股經濟起伏,或許信用管制起碼沒有讓台灣房市走向泡沫,仍有微幅抑制的功能。

事實上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於房市的影響,仍不及2011年的奢侈稅與2016年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實施,兩者都在於針對投機性短期炒房制訂,特別是後者基於國內房屋交易的稅率計算基準偏低,實價課稅需直接以獲利所得課徵,且鎖定6年內買賣得課徵較高稅額,在宣布實施的前1年(2015年)即已造成房市買氣冷凍,2016年實施後,更令當年房屋移轉量能僅24.5萬棟,創下史上新低。

之後幾年房市窒息的交易量能,也包括國內總體經濟未真正復甦,市場投資者寡,加上兩岸僵局,投資資金較難預見台灣未來政經發展走勢,影響整體國內包括不動產在內的各類投資產品的資金投注,且房地合一稅制一掃過去投機炒房熱潮,自住自用買盤為王,過剩的非自住房產都讓房市轉走冷靜。

其後政府對於房市態度丕變,不若過去強硬,像是央行放寬信用管制、豪宅稅路段率加成計算調整、房貸利率穩定偏低,或是部分縣市公告地價走降等,而在房市適應了房地合一稅與房價透明化後,移轉棟數上也逐步回溫,今年則在疫情影響下,全球量化寬鬆,央行也大幅壓低利率,市場游資過多,找不到穩定投資標的的資金都轉向不動產,加上銀行的優惠房貸方案助攻,房市再起熱潮,預期政府態度仍走觀望,交易市場熱況持續。

惟房市稅法今非昔比,在房地合一稅下,重啟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效果將加乘放大,如今也有如囤房稅等現行稅率可由各地方政府嚴格實施,又或是在實價登錄上要求如預售屋限期揭露交易價格等方式,端看政府是否有意出手干預,畢竟全球疫情未停,資金續走寬鬆,游資還是會找尋投資出口,正處激情的國內房市將仍為亮點。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重點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重點

【陳炳辰小檔案】

★現職: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

★專長:不動產市場分析

★經歷:台灣房屋智庫經理、群義房屋總經理特助、天下雜誌行銷部副主任、台新銀行個授處資料分析部襄理

(房產網)

#房市 #選擇性信用管制 #奢侈稅 #央行 #房地合一稅 #陳炳辰

也許您會感興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