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壽、北市府和輝達因總部設置的三角習題,終於在今日塵埃落定,新光人壽今(22日)宣布,與北市府合意解除北士科地上權契約,只拿回原始標金與成本,將T17、T18還給北市府,僵持四個多月的總部選址,終於有一個好的結果。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輝達總部設置協商案的三方角力中,新壽未開工又與北市府互相叫板的作法備受爭議,如今終於願意合意解約,雖不算留住輝達的功臣,也在一面倒的聲浪中力挽狂瀾,換得一個識大體的美名,對企業未來永續經營仍有正面幫助。
張旭嵐分析,北士科翻身後,周邊房市三大利多。第一「躍升國際,產業聚集」:輝達進駐象徵北士科終於接軌全球AI產業鏈,未來AI伺服器、散熱、IC設計等周邊廠商可望群聚效應擴大,北士科在台灣的產業重要性大幅提升。
第二「一枝獨秀,買氣增溫」:北士科商辦與住宅預售案,在五月時已經有一波漲幅,如今輝達確定落腳,預期買氣將持續增溫,尤其以捷運站周邊和產業園區為主,成為北台灣房市最大亮點。
第三「洲美區段,加速開發」:北士科目前發展主要以軟橋段為主,洲美段還有不乏為整合的私人土地,以及市有地還在規劃,包括洲美國小預定地也在籌備中,而大廠進駐後,將加速規劃時間表,加速洲美段的區域開發。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此次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的攻防戰,發展至今日,關鍵也不在誰出手最狠,而是在制度面早就埋下伏筆,因為地上權的本質就是與時間賽跑,對新光人壽來說,只要還沒開始獲利,持有這塊土地的每一天都是成本與壓力,因此縱使新光人壽在權利上站得住腳,且北市府有它的行政立場,但有使用期限的地上權,勢必面臨「打輸了沒土地,打贏了沒時間」的困境,且未來此案如果進入仲裁或訴訟的結果都未必有利,無條件下車恐怕反而是最佳解方。
此外,徐佳馨補充,更重要的是輝達已啟動其他選擇,同時全台各地的縣市政府、科技園區、乃至於中央招商單位都摩拳擦掌,在比速度、比誠意、紛紛拋出橄欖枝的同時,市場更沒有「非誰不可」這個選項,這才是此次新光人壽決定無條件解約的關鍵。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北市府直接與輝達合作似乎也是雙方認定最直接簡單的方式,事實上從5、6月份宣布消息,乃至於發生爭議都有提及解約的可能性,但對於新壽來說自然有權益受損的地方而僵持不下。
陳炳辰認為,新壽的立場本有其合理之處,只是因為涉及的是輝達而眾所矚目,之後傳出的賠償金額過高又成焦點,若確定破局對於三方都有一定程度損失,特別要是讓輝達放棄台灣則更變成全民公敵,也是成也輝達敗也輝達。如今邁向相對有解的空間,新壽扮演成人之美的角色,未來與北市府與輝達都有友善的關係,還可能無形的賺了企業形象,倒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未來其他合作好談,都不必只圖眼前一時,眼光放遠路就寬廣許多。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新光人壽此舉是創造三贏,不僅讓自身贏回市場信心,並為政府解套,最重要是輝達能夠實質進駐,為全台科技產業創造長線價值。而輝達議題告一段落,其實反映出科技產業選址的複雜性與台北市開發限制,對房市而言,此次解約反而是釋放壓力的過程,市場可以更誠實地看待區域的供需層面與房價結構是否穩固,目前觀察北士科仍是北市少數具產業機能與開發潛力的重劃區,在此波事件告一段落後,整體房價支撐力道應不容小覷。
(房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