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府風水專家李奇峰。(圖/李奇峰提供)
大羅府風水專家李奇峰。(圖/李奇峰提供)

農曆七月又稱「民俗月」或「鬼月」,在華人傳統文化中被視為陰氣漸旺、陽氣漸衰的陰陽交錯時期。此期間不僅有中元普渡等重要祭祀活動,民間更流傳許多禁忌與注意事項。民俗月的陰性能量場比平日更為活躍,若能保持敬畏之心,並適時調整自身與屋宅的氣場,將有助於趨吉避凶、守護家庭平安。

人體與居家環境普遍需要陽氣支撐,當陰盛陽衰時,個人運勢與居家風水的能量場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導致精神不佳、運勢下滑,甚至引發無形干擾。在民俗月中,東北方、西南方、北方與西方等方位,以及長期缺乏陽光或過度遮蔭的環境,通常是陰氣聚集最重的地方,必須加強調整與淨化。

居家風水與生活注意事項

燈光宜明亮

室內與玄關應保持光線充足,避免形成陰暗死角,並減少雜物堆積,以免陰氣與穢氣交織,影響宅運與健康。

避免大規模動土

陰氣旺盛時動土修造,容易沖犯陰煞或冒犯「好兄弟」。如非必要工程,建議延後至吉月或陽氣較旺的時節進行,以降低不必要的風險。

水域安全需留意

鬼月期間水邊陰氣特別重,尤其日落後更是如此。民眾應避免在河、海、湖泊、溪邊逗留或戲水,以防被水中無形之氣場影響,特別是命格較弱者,更需謹慎。

避免夜晚逗留偏僻之地

夜間陰氣最盛,應避免獨自行走於罕無人煙處,以免沾染過多陰氣,導致精神渙散或睡眠受影響。

忌拍肩或喊名字

人身上的頭頂與左右肩為三大保護性能量點,夜間不宜隨意拍打,也不宜在黑暗中呼喚他人姓名,以免削弱陽氣、招致無形干擾。

民俗月化煞方法

若在民俗月中出現情緒低落、睡眠品質下降、精神渙散或感覺居家氛圍沉悶,可採取以下方法化煞並提升陽氣:

燃點艾草或檀香

亦可選擇具有驅散陰濁功效的精油香氛蠟燭,淨化居家氣場,營造溫暖安定的氛圍。

多接觸陽光與運動

透過曬太陽、健走、緩跑或其他運動,促進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幫助陽氣回升,維持陰陽平衡。

減少冷飲與冰品攝取

冰涼食物易損耗脾胃陽氣,影響整體精神與免疫力,建議以溫熱飲食為主,維持體內能量穩定。

(房產網)

#陽氣 #民俗月 #陰氣 #居家風水 #氣場 #鬼月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