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政府力推,但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都更。(報系資料照)
儘管政府力推,但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都更。(報系資料照)

為了改善都市環境,提升居住品質,政府鼓勵都更,但有很多人以為「一坪換一坪」,一毛都不用出。有網友在Dcard指出,自己家裡被都更,原先父親如意算盤是可以賣個4000多萬,賺些獲利入袋,但沒想到建商說要補1800萬差額才能「先買後賣」,這讓他很傻眼,急問該怎麼辦,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該網友在Dcard表示,和建商的合約是父親簽的,自己並不清楚細節,但這陣子聽父親說因為補不了差額想賣掉,但建商說要先給1800萬把房子買回才能賣,父親要他用自己名字去貸款,讓他急得像熱鍋上螞蟻,「如果我們有錢還需要賣嗎?」、「我們不要新房,建商不是應該要直接給我們當初賣土地的錢嗎?」

有網友解釋,自己老家在內湖拆了都更,條件都是屋主在簽名的時候就談好,假設舊房子權狀50坪,都更後公設比33%起跳,就算是1坪換1坪,室內也僅剩33坪。如果老一輩想要維持室內面積和老屋一樣大,新房的權狀面積就要買到76坪,相當於屋主還要貼26坪的價格。

該網友說,建商說「要先給1800萬把房子買回來,才能賣掉」,這句話沒有問題,貼了差額才能過戶到原PO家名下,那時想怎麼賣就怎麼賣;若不貼差額,求建商買或走法拍賣的價格會差很多,如果原PO拖著沒付差額的話,新房沒過戶到名下會一直由銀行信託,後續還要付銀行的信託費用。(文章未完…全文見此

(房產網)

#建商 #都更 #一坪換一坪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