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上路超過半年,強勁的市場已經有所冷卻,此時是否適合進場?答案恐怕讓許多人失望。(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上路超過半年,強勁的市場已經有所冷卻,此時是否適合進場?答案恐怕讓許多人失望。(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上路超過半年,強勁的市場已經有所冷卻,此時是否適合進場?對此,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認為,房市下跌4大訊號已經出現,接下來價格可能回檔10%至20%,此時不應輕易進場,恐會接到落下來的刀子。

陳傑鳴於ETtoday專欄表示,過往房價下跌的訊號包括升息難貸款、房市賣壓攀升、信用管制強化及股災。以2008年金融海嘯來說,股市重摔6成,房價也回檔1成至2成,目前股市因關稅戰動盪不安,房市也很難樂觀。

普遍認為,房價承受較大壓力的地方,主要還是落在蛋白區或重劃區,蛋黃區降價的壓力也會比較小,抗跌能力較強。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上周曾在臉書上表示,「今年的利空頻發,不確定因素升高,經濟展望從樂觀轉為保守,使得房市轉變為買方市場,在部份供給量較大的區域,讓利的急迫性正在增加之中。」

至於消費者該怎麼選?何世昌說:「關鍵是要掌握區域行情,包括行政區、次分區與個別路段的特性與價格差異,才能真正買到甜甜價。」

工商報導,公股銀高層直指,今年「量縮」已經成定局,更是所有銀行的共識,價格則是各銀行的看法有所差異,從緩跌、溫和修正、高檔震盪的看法都有,整體預計房價難以上攻,但將出現明顯差異,例如較核心區域下跌空間有限,較偏遠區域的房價下跌幅度將至少從5%起跳。

(房產網)

#房價 #房價下跌 #房市 #壓力 #市場 #此時 #陳傑鳴 #認為 #價格 #回檔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