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近年利用新建案公益捐贈空間來作為公共設施空間,因應用地不足的問題,不過卻因此衍生出民眾購買預售屋,在交屋時公益空間用途不同或面積縮水的情況,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彭佳芸3日在議會總質詢時,就表示接獲多起陳情,且為市府片面變更,未跟民眾溝通;財政局回應,未來將會妥善規畫。
彭佳芸指出,三重中正北路的某社區,原本2017年核定公益空間要做為市府辦公廳舍,但在交屋前,民眾才發現竟然被變更為活動中心,市府完全沒有告知;重新路某社區則是發生公益空間縮水的情況,原本核定的公益圖書館,樓層從3層變2層,而且類似的案例光是三重、蘆洲就至少7起。
彭佳芸質疑,公益空間用途核定原是透過市府的公開程序,但變更時卻僅透過財政局公有空間調配機制,過程民眾完全沒有參與,只憑市府內部公文往返,就可以擅自變更,甚至連告知民眾都沒有,不但打臉原本的審核,更是嚴重忽視住戶權益。
因此,彭佳芸要求,未來市府透過「新北市公有建物供需調配精進方案實施計畫」,要變更公益空間使用目的,必須邀集該建物其他區分所有權人並取得共識,若預售契約有載明公益空間用途者,必須協助購屋民眾換約,以確保消費者權益。
財政局長陳榮貴回應,民間都更案從審查到興建完成,至少需3年以上時間,捐贈公益空間的用途,會配合市府需求做滾動式檢討,而這些空間也都是提供民眾使用,市府皆以民眾權益最大化為優先考量。
不過陳榮貴也表示,若民眾對公益空間用途提出意見,未來也會納入評估並妥善規畫,以不影響社區安寧的相關用途為優先考量。
(房產網)
#新北市l
#公益空間
#變更
#預售屋
#財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