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多頭將盡, 2023房市呈「價跌量縮」格局。(圖/葉思含)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多頭將盡, 2023房市呈「價跌量縮」格局。(圖/葉思含)

前兩年受惠於低利環境與資金潮助攻,讓房市交易熱絡,觀察七大都會區近2年第4季房價變化,均呈現上漲趨勢,可以發現除了雙北市漲幅不到5%外,桃園以南五大都會區年漲幅均超過5%,其中,新竹、高雄年度漲幅逾1成,顯見近1年國內房價漲勢仍明顯。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若再進一步與疫情前、未實施貨幣寬鬆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七大都會區近4年房價漲勢驚人,除了雙北漲幅約2成外,桃園以南五大都會區漲幅均超過4成,新竹漲勢最為凌厲,達64.6%。

不過,葉凌棋指出,七大都會區房價已有鬆動跡象,2022年第4季房價與第3季相比,除了新竹仍有1%以上漲幅外,新北、桃園房價微漲0.3%與0.8%,其餘四都房價微跌,顯示房價由漲轉跌,房市已出現反轉向下訊號。

根據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2年1~10月預售屋交易,今年總銷突破1兆元大關,交易量為6.7萬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件數年減7.2%,但總銷金額仍成長3.5%,顯示預售交易市況與去年相當,未見明顯衰退。葉凌棋說明,預售屋具備低自備款、付款輕鬆、屋況新、可客變等優勢難以取代,仍是民眾購屋時的選項之一,即使近期整體房市有轉弱跡象,交易件數減少,但因房價仍高,總銷金額仍較去年成長,顯示預售交易市況仍維持高水準。

此外,統計近四季預售屋每月平均交易件數與總銷金額,葉凌棋說明,今年第三季全台交易件數大減55.8%,總銷金額衰退52.1%,預售屋買氣逐季降溫,其中,台北、台中、高雄交易件數衰退逾6成最多。

葉凌棋說明,觀察2022年1~10月全台建照量較去年同期成長7%,且推估全年建照量恐達17.5萬戶,創近28年來新高;新屋開工則年增16%,過去前兩年因疫情衝擊而工料雙缺的現象,讓興建期程遞延至今年,開工量大增,而使照也年增8%,維持高檔,顯見目前與未來市場新增供給量大,房市超額供給狀況恐更為明顯。另外,再從預售屋新建案完工預估年份統計來觀察,葉凌棋說明,全台2023-2025年預售屋預計完工戶數將逾15萬戶,屆時恐將出現大量賣壓湧現。

在未來市場供給量大增,加上政府整頓預售屋投機炒作的狀況下,全台預售屋轉售量也出現暴增現象。葉凌棋說明,觀察今年12月全台預售轉售量較去年同期大增41.0%,整體預售轉售量暴增6500件左右,顯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確實讓不少投機客擔心修法通過後轉售困難,而陸續選擇退場,大量預售屋建物拋到市場上求售,讓預售屋出現大量下車潮。若再細看七大都會區預售轉售量變化,桃園暴增77.4%,台南成長逾5成,台北、台中、高雄也都有4成以上的增幅。

全球經濟展望下修、俄烏戰爭未歇,市場普遍看淡2023年經濟景氣,影響房市表現。而近期最受市場關注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正在立院排審中,明年是否有新房市政策推出也將左右明年房市交易。

同時,2023年也將面臨大量市場超額供給的狀況,葉凌棋指出,根據推估,2022年全年建照創28年新高、新屋開工、使照維持高檔,而2023~2025年預售屋建案完工戶數超過15萬戶,大量的成屋進入市場,勢必對市場造成衝擊,恐累積大量賣壓。此外,葉凌棋說明,明年下半年還有總統大選選戰開打,不確定性高,因此,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將是影響2023年房市四大變數。

葉凌棋說明,全球貨幣緊縮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民眾對房價預期翻轉,目前房價也有由漲轉跌跡象,加上2023年市場供給量大,房價有走跌的空間。2023年在經濟前景不明朗、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四大變數影響下,房市表現不容樂觀、多頭將盡,預期2023房市呈「價跌量縮」格局,全年交易量估28~29.3萬棟之間,較2022年減少8%至11%。

(房產網)

#葉凌棋 #預售屋 #房價 #市場 #永慶

也許您會感興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