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屋齡50年以上最多的都會區是台北市,約有12.5萬戶。(圖/葉思含)
根據統計,屋齡50年以上最多的都會區是台北市,約有12.5萬戶。(圖/葉思含)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全台住宅老化速度快速,今年第3季屋齡50年以上老舊住宅首度超過百萬戶,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台北市的12.5萬戶,高雄市的12.2萬戶,桃園市4萬戶則是六都中最少的。住宅老化速度快速,政府雖然積極推動危老政策,但更新速度遠不及整體住宅老化快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950~1960年代是台灣集合式住宅公寓產品開始推廣興起的時間點,這些早期興起的集合式住宅隨時間過去,越來越多的公寓屋齡也逐漸邁入半百的年紀,因此統計發現,屋齡50年以上住宅數量已經達到百萬戶,雖然政府也積極推動都更與危老政策,但僅對於高房價區域改建效益與速度較快。

統計顯示,今年第3季全台住宅約有904萬戶,其中屋齡50年以上住宅數量達101萬戶,等於每9戶就有1戶屋齡超過50年,但還有更大批的住宅屬於屋齡40年以上,共計有313萬戶,若簡單推估,10年後屋齡50年以上的住宅將達300萬戶以上,住宅老化問題只會越來越為嚴峻。

若以區域來看,屋齡50年以上最多的都會區是台北市,約有12.5萬戶,由於新增供給的速度緩慢,加上老宅數量大,因此北市屋齡50年以上老宅佔比為13.8%,其次是高雄市的12.2萬戶,佔比為11%,新北市也有10萬戶50年以上老宅,不過新北市有許多重劃區,新增許多新的大樓社區,因此50年以上老宅佔比僅約6.2%,台南市9.5萬戶,50年以上老宅佔比13.2%,最少的是桃園市的4.1萬戶,佔比僅4.6%。

曾敬德指出,面對百萬老宅的年代來臨,全台每年拆照數量雖然緩步增加到6000餘戶,但拆除改建遠追不上住宅老化速度,如何推動更多的老宅進行改建,可能是政策未來努力的方向。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另外提及,老宅的購置不脫在於房價稍低,或為投資租賃,也會有看準都更危老效益的買盤,但要是以自住來說,裝修較複雜,可能單坪得抓到10萬元起跳,賺到房價也可能賠上裝潢費用,至於期待都更危老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效益也可能不比老住戶,租賃也有物件老舊,不時得排解租客問題,均會是舊不如新的現實面。

(房產網)

#老屋 #屋齡 #都更 #老宅 #住宅

也許您會感興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