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國人不僅關心自身健康,也漸漸注重生活起居,防疫宅成熱門話題;疫情之下應該如何挑選?專家表示,防疫宅可區分為「環境防疫」以及「管理防疫」2大面向,購屋挑選時應注重通風、綠地環境,社區有沒有「當層排氣」設備是很重要的指標,建材以及室內設備也要具備抗菌效果。
以「環境防疫」住宅來說,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附近具備公園、靠近山、空氣流通的條件,如大安森林公園、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附近以及靠近山區的信義區、文山區、北投區都具有不錯的條件,大眾也都會覺得空氣流通或空曠的都市綠地防疫效果會比較好;而在疫情之下,許多人不需要進公司,買房也會越買越遠,如林口、三峽等地,不僅房價相對便宜、居住品質也較好。
此外,在「管理防疫」方面則是強調進出入的清潔消毒,徐佳馨表示,有些大樓在包裹送達管理大廳會置放在空礦區8小時或是直接進行紫外線燈的消毒,確保病毒不會進入住宅。另外在來賓、訪客出入則會嚴格來把關。
針對防疫宅挑選,徐佳馨說,現今建築技術進步,面對病毒的空氣傳播,有一些大樓會做當層排氣的設備,即便樓層有確診者也不會透過管線感染不同樓層的民眾;相對的如果是使用共同管線配備,當連通之後,病毒就有散播的風險。因確診需要隔離,房間以及衛浴數量也會是挑選房屋考量的點,另外在遠距工作成為常態下,書房空間也是大家會去注意的地方。而隨著疫情的起伏不定,徐佳馨進一步指出,廚房、浴室的配置也顯得格外重要,浴室方面需要乾濕分離,潮濕的環境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廚房方面則可以採用抗菌膜的配置,防止細菌附著在廚房周遭。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協理江怡慧表示,住宅設計或是陳設方面納入防疫概念,包括科技進步,抗菌、調節、健康建材受到重視等,玄關擺放消毒地毯或是外衣懸掛處與殺菌衣櫃等;室內外使用紫外線消毒燈、健康磚、無醛屋塗料、與時俱進的建材、抗菌(無毒)油漆、矽藻漆、可調節濕氣木地板防霾紗窗、抗菌磁磚、逆止排水口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選擇。
(房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