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寸金寸土的時代,面對有限的空間,想有效Hold住居家空間的寬敞度,已然是許多民眾面對居家裝修時關注的設計要點,尤其現代人對於空間的舒適性以及與家人情感的連結十分重視,擁有悠然穿梭於各空間的居家環境,成為許多人的夢想。思維設計陳詩涵設計師分享,在釐清屋主生活需求後,其實只要掌握4招空間放大的魔法,透過格局調整,材質與色彩應用,以及利用家具軟裝配置等手法,能有效圍塑既有格局機能,並兼具流暢舒適的動線,創造視覺延展與通透感,讓空間感倍增,開闊敞朗的生活尺度。快來看看究竟有哪些空間放大的設計巧思呢?
【空間放大術01 化零為整 打造開放式空間】
無論大宅還是小坪數的空間,想擁有無拘束的空間尺度,透過減少隔間與牆面,或避免零碎的空間切割,就能創造視覺通透感。近來更多設計,是整合多元機能於同一空間中,如統整客、餐廳以及書房,營造流暢的生活動線與寬廣的生活場域。
【空間放大術02 穿透媒材取代實體隔間 「玻」開好視野】
近年來,「玻璃」媒材使用範圍越來越廣,不再侷限窗戶或門片的使用,有不少空間設計會選擇清玻璃材質作為隔間素材取代傳統牆面,「玻」開視野,讓隔間藏於有形與無形間,延展空間尺度,空間也變得更加靈活有彈性。特別是可將室外採光與景觀引入屋內,營造更貼近自然的生活情境。此外,利用玻璃打造活動拉門,創造出清淨無壓,毫無拘束的質感。
【空間放大術03 輕淺明亮配色 延伸空間感】
就色彩學角度來看,淺色能反射較多光線,而使得空間面積看起來比較大,當坪數有所限制時,透過常見的白色、米黃色、淺木色等明亮色調作天地壁鋪排,具有空間擴展的作用,提升空間明亮度,進而延展清爽寬敞的視覺感受。
【空間放大術04 利用家具界定場域 增加空間彈性機能】
利用家具界定場域機能是現今居家設計,利用家具界定場域機能已然是常見開放式格局的作法之一,試著減少固定式裝修,透過家具擺設來定義場域功能,少了空間隔閡,反而能呈現視覺放大效果。此外,利用書架、書櫃或簡約的屏風,也可取代厚重牆面及實體隔間,搭配上開放式設計,串聯公共空間的動線,同樣能營造出寬敞開闊的空間感。
(房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