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統計,運動相關服務產業整體家數自2017年底2511家,逐年增長至2022年底5482家,有效去化市場上不少閒置的商用空間。(圖/翻攝自Google街景)
根據財政部統計,運動相關服務產業整體家數自2017年底2511家,逐年增長至2022年底5482家,有效去化市場上不少閒置的商用空間。(圖/翻攝自Google街景)

隨國人健康及運動意識抬頭,相關產業經濟規模亦隨之成長,尤其疫情結束之後,運動相關服務產業的銷售額已經逼近400億元,根據財政部統計,運動相關服務產業整體家數自2017年底2511家,逐年增長至2022年底5482家,有效去化市場上不少閒置的商用空間,且近期仍有不少業者在尋找250坪以上的面積的空間,打算開設新的健身房。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疫情期間嚴重衝擊到健身房的生意,不過疫情過後運動產業又迎來一波反彈,且接觸的層面越來越為廣泛,從兒童、青少年、上班族甚至到銀髮族,都為了追求健康或更好的體態,帶來更多的運動商機,同時也對商用不動產帶來穩定需求,除了較大面積的地下室或地上的空間需求,也有許多小型的運動場所,有租賃空間的需求。

運動相關服務產業家數及銷售概況。(資料來源/財政部)
運動相關服務產業家數及銷售概況。(資料來源/財政部)

根據財政部統計,運動相關服務產業曾在疫情期間受到嚴峻衝擊,2011年運動相關服務業,銷售額從2020年的371.6億元,下滑至310億元,不過2022年疫情趨緩後,又回升至397億元,成為400億規模的熱門產業,且統計過去5年運動服務產業的家數從2511家,到2022年已經大幅躍增到5482家,5年家數成長了118%。

曾敬德表示,健身場域的型態趨向多元,除了大型連鎖健身品牌外,市場上也出現許多客製化、小班團體的工作室,另外也有企業跨界進入健身產業,包括連鎖咖啡業者推出咖啡與健身結合的模式,另外,人口持續老化,銀髮族為了追求健康,也衍生出新的運動商機,疫情結束後,大型連鎖品牌又在全台人口密集的區域,出現一波新的開店潮。

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產業都受到衝擊,健身房生意更是受到不少打擊,而各大商圈內大坪數、高總價店面先前普遍都有空置率攀升的狀況。如今,疫情過後各個產業回歸實體店面,不僅商圈人潮回籠,健身人潮也再度出籠,估計將有助於健身品牌擴點、開店,中大坪數店面產品將有機會擺脫空租的困境。

(房產網)

#產業 #健身房 #運動 #店面 #家數

也許您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