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買房子時要買哪一層樓CP值比較高?想知道建商在不同樓層訂價的秘密嗎?建商在訂定建案樓層的價格時其實沒有所謂的公式,觀看影片就能知道【買房子樓層價差的3個秘密】。
一般的原則為:
樓層越高差價越大而且越高越貴,不過我們可以透過一種學術界的統計學【樓層別效用比】來找出大部分建案定價的淺規則,影片裡的圖表是參考新北市30萬筆時價登錄房地的交易資料,然後以數理模型推斷出各樓層的樓層別效用比,將同一棟樓裡面各樓層單價比率做比較。
把4樓設為100%標準,若5樓是105%就表示單價比4樓高5%,在這裡面我們實際看到3個樓層價差的秘密喔!
【秘密1:高樓層比中低樓層還要貴】
建設公司在定價的時候有些是一層一層的跳單坪價差,也有一組一組的跳單坪價差,例如大樓總高12層樓,5樓以下算是低樓層,6到9樓就算中樓層,10到頂樓就是所謂的高樓層,在6到9樓之間每一個樓層單坪價差可能只有加幾千塊。但是只要到高樓層價差的幅度就會急遽跳漲
若碰到有景觀的戶型建案單坪價格可能差到上萬元以上。
那要買哪一層樓的CP值最高呢?如果你發現樓層定價是5、6、7一組和8、9、10一組,你又想買的是中間樓層,視野差不多的7、8樓一定要選擇7樓,因為我們剛講到5、6、7是一個樓層價差的級別,那8、9、10又是另外一個級別,同樣視野差不多的7、8樓當然是選房價單價比較便宜的7樓。
【秘密2:1樓一定是最貴的】
無論是大樓、公寓或是華廈1樓通常是最貴的,因為有它的商業價值存在,以住宅區1樓大樓的店面來說,建設公司的訂價標準通常會以當地土地成交價格來訂定1樓的價格,例:當地土地價格的1坪是80萬成交,那1樓店面的價格也就是80萬/坪。
【秘密3:4樓絕對不會是最便宜的】
若我們用樓層別效用比來分析大樓、公寓、華廈的樓層定價,公寓是以2樓最貴往上遞減到5樓最低,比4樓還便宜;華廈則是2樓最便宜、越高越貴;大樓也是3樓最便宜,也是越高越貴。
所以無論是大樓、公寓或華廈,4樓絕對不是大家想像的最便宜的。
(房產網)